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问题提出
通过教学实践及调查访问,发现当前我市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忽略了对运动目标的研究,不仅使它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不同程度地走进了困境。本文以有关调查和文献为依据,试图对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动目标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校初三年级参加选项学习的部分同学(每班按学号取前15名)。
实验前首先对学生的达标成绩进行了测验,然后进行“t”检验,以保证三个班学生在实验前各种条件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检验结果表明,三个班学生基本条件无显著性差异。
2.2研究方法
在初三年级的选项学习中,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2.2.1 A1班的教学安排上侧重于结果性目标,遵循旧的教学模式,统一制定单元目标和课堂目标,统一组织、练习。
2.2.2 A2班的教学上注重于操作性目标,认为每个学生的课堂目标各不相同,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制订具体的可操作目标。
2.2.3 A3班的教学上注重过程性目标,强调动作细节。由于受教学总时数的限制,认为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强调不同动作细节,才能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按照规定的教学时数,最后对受试的45名同学统一评定成绩,对他们的成绩进行“方差分析”,如有显著性差异,再进行“q”检验,确定哪一种教学方法为最佳。
3 分析与讨论
3.1理论依据
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运动目标的设置是一个属于动机理论的问题,教师所设置的目标,代表了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合理地设置运动目标,将会有效地帮助学生的心智技能和运动技能,使他们在课堂上,掌握和发挥得更有成效,故而中国射击名将许海峰认为“制定目标也是一种艺术”。因此对此作深入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和深刻的意义。
3.2运动目标的基本类型
运动心理学将运动目标划分3种基本类型,即结果性目标、操作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的目标实施,将会起到不同效果。
3.2.1结果性目标。结果性目标聚焦于运动事件的结果,通常融入了某种人际比较。运动员们赢得一场篮球比赛,在排球锦标赛中名列第一,网球赛中打败对手,或者以一个成功的记录结束一个赛季,达到这样预期的结果,都是典型的结果性目标的表现。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他们总希望在一个单元或一堂课后达到教师制订的单元目标和课堂目标,就是极为典型的结果性目标。
3.2.2操作性目标。详细说明了学生将达到的成绩的最终结果。学生将相对独立于其他同学来实现这个操作。田径赛中击败几个对手,一场篮球课或比赛中独得25分,体操课中在无帮助条件下,独立完成5次较高难度动作;或者排球课中15次扣球成功,或传球到位,都是典型的操作性目标的表现。
3.2.3过程性目标。集中在通过动作表现展示出的特殊行为上。这些行为中的每一个都反映了执行一个具体运动任务时应有的正确、有效的技巧。如果学生成功地设置并实现了过程性目标,结果应当是能改进其表现及得到有效的成果。
3.3不同类型运动目标的效用
大量的调查研究,对比了这3种不同类型的运动目标。并对操作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效果作了对比,发现这些目标与技能改进和心理技能发展均相关。经过一学期的选项教学实验后,观察到,实验组所设置的操作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都导致了成绩提高,而控制组没有显示任何进步。
4 结论与建议
对本次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三种教学方法有显著性差异,再通过“q”检验认为,教学方法A3效果最好。
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应具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必须详细说明目标内容,即说明做什么和如何做(知识、方法等)。二是应当用特定的术语描述教学后学生应能做(或产生)以前所不能做的事,即教学后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详细规格。在教学中,注重心理教学法的研究。全面增进健康及课堂效果,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为其制订行为目标和作业目标,使目标具有实践性和可度量性。
通过教学实践及调查访问,发现当前我市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忽略了对运动目标的研究,不仅使它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不同程度地走进了困境。本文以有关调查和文献为依据,试图对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动目标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校初三年级参加选项学习的部分同学(每班按学号取前15名)。
实验前首先对学生的达标成绩进行了测验,然后进行“t”检验,以保证三个班学生在实验前各种条件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检验结果表明,三个班学生基本条件无显著性差异。
2.2研究方法
在初三年级的选项学习中,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2.2.1 A1班的教学安排上侧重于结果性目标,遵循旧的教学模式,统一制定单元目标和课堂目标,统一组织、练习。
2.2.2 A2班的教学上注重于操作性目标,认为每个学生的课堂目标各不相同,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制订具体的可操作目标。
2.2.3 A3班的教学上注重过程性目标,强调动作细节。由于受教学总时数的限制,认为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强调不同动作细节,才能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按照规定的教学时数,最后对受试的45名同学统一评定成绩,对他们的成绩进行“方差分析”,如有显著性差异,再进行“q”检验,确定哪一种教学方法为最佳。
3 分析与讨论
3.1理论依据
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运动目标的设置是一个属于动机理论的问题,教师所设置的目标,代表了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合理地设置运动目标,将会有效地帮助学生的心智技能和运动技能,使他们在课堂上,掌握和发挥得更有成效,故而中国射击名将许海峰认为“制定目标也是一种艺术”。因此对此作深入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和深刻的意义。
3.2运动目标的基本类型
运动心理学将运动目标划分3种基本类型,即结果性目标、操作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的目标实施,将会起到不同效果。
3.2.1结果性目标。结果性目标聚焦于运动事件的结果,通常融入了某种人际比较。运动员们赢得一场篮球比赛,在排球锦标赛中名列第一,网球赛中打败对手,或者以一个成功的记录结束一个赛季,达到这样预期的结果,都是典型的结果性目标的表现。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他们总希望在一个单元或一堂课后达到教师制订的单元目标和课堂目标,就是极为典型的结果性目标。
3.2.2操作性目标。详细说明了学生将达到的成绩的最终结果。学生将相对独立于其他同学来实现这个操作。田径赛中击败几个对手,一场篮球课或比赛中独得25分,体操课中在无帮助条件下,独立完成5次较高难度动作;或者排球课中15次扣球成功,或传球到位,都是典型的操作性目标的表现。
3.2.3过程性目标。集中在通过动作表现展示出的特殊行为上。这些行为中的每一个都反映了执行一个具体运动任务时应有的正确、有效的技巧。如果学生成功地设置并实现了过程性目标,结果应当是能改进其表现及得到有效的成果。
3.3不同类型运动目标的效用
大量的调查研究,对比了这3种不同类型的运动目标。并对操作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效果作了对比,发现这些目标与技能改进和心理技能发展均相关。经过一学期的选项教学实验后,观察到,实验组所设置的操作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都导致了成绩提高,而控制组没有显示任何进步。
4 结论与建议
对本次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三种教学方法有显著性差异,再通过“q”检验认为,教学方法A3效果最好。
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应具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必须详细说明目标内容,即说明做什么和如何做(知识、方法等)。二是应当用特定的术语描述教学后学生应能做(或产生)以前所不能做的事,即教学后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详细规格。在教学中,注重心理教学法的研究。全面增进健康及课堂效果,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为其制订行为目标和作业目标,使目标具有实践性和可度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