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上世纪90年代寂灭于瞬间的圆明园画家村到之后鱼龙混杂的宋庄,北京这座城市所散发出的文化芳香或艺术腥臭,总能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艺青年,来此为自己的梦想寻找着高低不同的落点,在那些抽屉般的错落房间中,有人的梦想冲破了现实的天顶,变成为众人所羡慕的奇异植物,招摇着自身绚丽的色彩,如电影般梦幻;有人在平淡中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让梦想的种子不断向下生长,用波澜不惊的外表覆盖着内心里纵横交错的根脉;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90年代寂灭于瞬间的圆明园画家村到之后鱼龙混杂的宋庄,北京这座城市所散发出的文化芳香或艺术腥臭,总能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艺青年,来此为自己的梦想寻找着高低不同的落点,在那些抽屉般的错落房间中,有人的梦想冲破了现实的天顶,变成为众人所羡慕的奇异植物,招摇着自身绚丽的色彩,如电影般梦幻;有人在平淡中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让梦想的种子不断向下生长,用波澜不惊的外表覆盖着内心里纵横交错的根脉;也有人则在方寸间默默地老去与枯萎,变成人流中那一丛丛不为人所知的普通大叔和大婶,围坐在街头下棋,或各自回家准备晚饭。汇集的梦想或失望,每天都在上演着入驻与迁出的情景剧,在城市边缘不断生长的工作室区域,就像中国的楼市一样,似乎总漂浮在一张随时都可能被抽走的地毯之上,或飞向天堂,或坠向地狱。
而因为各种原因搬入或迁出一所艺术工作室的人,他们在想什么?
在近两期的专题中,我们带着近似的问题走进北京周边不同的艺术区,并用镜头记录下我们眼中不同艺术家工作室的点滴生活和空间细节等。从黑桥和宋庄入手,我们也希望用连载的形式为读者呈现出诸多生活在北京不同区域里——包括环铁、费家村、一号地、酒厂等艺术家聚集的区域;也有以家作为工作空间的散兵游勇等——藝术家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于工作室的期冀和隐忧等现实的问题:当拆迁成为一柄隐形的利剑,不时地在艺术家们安然自得的创作状态间闪烁出阵阵寒光的时候,“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喟叹,也成为了多数艺术家共有的简单理想。
最后,从本期开始连载的“艺术区手记”栏目,则以本刊编者的视角,来对不同的艺术区进行走入式的触摸与呈现,在文字与画面感间歇切换的阅读状态中,我们更愿意将感受而非枯燥的数据比对,融入到我们对于这段随时可能会消失历史的书写与记述中去。
其他文献
伊萨·根泽肯(Isa Genzken), 1948年出生于德国北部,是一位柏林背景的女性当代艺术家。她曾被誉为三十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女艺术家之一,当今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她还有个不得不提的身份是艺术家李希特的前妻。她的教育背景包括艺术、艺术史和哲学,她自己教授雕塑和设计。很难界定她是雕塑家还是观念艺术家,在三维作品之外她用各种媒介创作:胶片、画布、拼贴、书籍。她重视建筑,也是最早利用电脑程序做雕塑的
这是应孟湄女士之约,将于5月赴法国参加中法对话。因为这些年来,在国际上,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而且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不仅仅是中国在变,也是世界在变,特别是中国的变,超出常识之外,任何现成的经验和理论似乎都套不上。国际上对中国充满了好奇,但又不解,很多事情是矛盾的,信息是冲突的,同时现实又是实实在在的:中国的产品到处都有,中国的新闻天天都有,关于中国的议论已经是家常便饭。 中国是什么?我们自己知道
周:作品图片收到,谢谢!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你是有意愿成为一个当代的文人吗? 马:当然有,所以我自己在不断学习,目前在读福柯、德里达和巴特的书,维特根斯坦的也看了一点,看不懂。我自己的定位是做一个一辈子都在学习的知识份子。虽然我画中国画,但是,作为当下的人,任何知识观点我都喜欢,我甚至有关于影像和装置的创作计划,只是需要一步步完成前期准备。可能五年十年之后您可以看到。当然希望您多批评。 周:之所
当代水墨的当代性在本质上是现代性问题—基于现代性的本土处境化思考,而非回避现实问题的传统文化复兴。当代水墨的异质表达,多与对自由主义思想的追求相关。 关于当代水墨的创作和研究,必然要面对“水墨何以当代”的问题,即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追问水墨身份。但当下的水墨热度似乎意不在此,而是认为之前的中国当代艺术过于接受西方的影响,出于矫正和寻根的需要,当代艺术应转向作为传统象征的水墨。并不否认水墨的本土文化根
方振宁·北京时间 国际策展人,艺术和建筑评论家。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和设计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艺术中心(ADA)策展与评论研a究室教授。 我知道克里斯蒂安·克雷兹(Christian Kerez),是2010年在妹岛和世作为威尼斯总策展人策划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我清楚的记得,我在克雷兹作品展示的两个空间中停留的时间最久,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多米诺框架系统,也
在1996年出版的《艺术与艺术家词典》[1]里,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一词的定义是:“为美术馆或画廊的室内空间或室外特定空间和地点创作的临时性多媒介、多维度、多形式艺术品。装置艺术仅存在于被安装起来的时候,但可以在不同的地点被复制。这种作品是‘在一段时间中’被感知到,它们不像传统艺术作品那样被‘看到’,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被体验,并与观众互动。” 在克莱尔·毕晓普(Clair
人们为了工作迁徙,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儿,但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今世界,工作和移民的原因及形式都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可以成为移民的发出国,中转国和接收国,其中文化因素与经济和政治因素相互融合,密不可分。为何来自中国、非洲和欧洲的人们要离开家乡上下求索?他们在目的地受到了何种程度的欢迎,又享受到了什么样的权利?移民和人员流动又会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维系起到了何种影响?1 月19 日北京
“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影响我们至深的英国人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的导论里这么说;但实际以艺术为自己的职业的人是很晚近才出现的,从远古以来,艺术都是以某种实用的功能而存在并发展着,而长久时间以来,尤其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不断在印证着“艺术家”这个名词的存在,这让艺术从早期的实现神性的使命降身下来,寻求解决人类自身的困境,当然也许,这样给人类
我对影像有异样的偏爱,任何跟“影像”挂钩的影像展都能在第一时间吸引我的眼球、引爆我的神经,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有幸去了一趟传说中的“黑桥”— 一个地下水发臭、垃圾随处可见又跟艺术发生肉体碰撞的地方。在那里,我接触到了他们的“影像”。之前,我一直把对影像的认识停留在“影像本身的突破和实验”上,换言之就是对电影的理解上,对影像艺术、投影艺术或者说录像艺术并不是很了解。YCEA青年实验艺术小组成员带来
人们亲切的将刚刚过去的2013称为“水墨年”,在这一年里,大大小小的水墨展览、学术活动、新老艺术家的频频亮相,令人有些目不暇接,而就在这股热潮的涌动中,不少人也在思考,在繁荣表象的背后,驱动“传统复活”的力量是什么?欣喜的同时,没有人愿意这样的复兴浪潮沦为商业宠幸的一个“噱头”。也就在这样对于“传统”难以名状的“过热”和“過冷”的纠结与思考中,无论你来没来得及得到最终的结论,时间还是会毫无妥协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