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城市的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法国文学家雨果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而城市基础建设是一个城市的血脉和生命。它代表著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品位,代表着市民的社会公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现如今,几乎所有城市都在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一栋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然而,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方面,则用心明显不够。针对这些问题,围绕以人为本、建立服务型政府等理念,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管理 城市化
2012年7月21日中午至22日凌晨,特大暴雨降临北京,致190万人受灾,交通大面积瘫痪。因灾死亡人数达到79人。
虽然北京市政府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抗击这场暴雨,也涌现许多感人的故事,但道路被淹、市民被堵、人员伤亡依旧成为暴雨留给人们的心头之痛。这是一次值得我们深思的天灾,它使中国城市在建造和管理上的漏洞显现出来。虽然,灾前灾后,政府都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灾害控制、救助等各个领域,还有许多可以总结的教训。归根结底,政府部门、市政管理部门必须调整利益驱使下的“经营城市”的心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和管理的科学、合理。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它既是生产条件又是生活条件同时又是投资环境是发挥城市辐射作用的重要物质保障,城市向其周边地方辐射文化、技术、产品,靠基础设施提供物质保障。有了这个载体,城市才能发展。所以,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超前性”,具有一个合理的时序布局,这样,在加快城市经济建设的步伐中才能同步推动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基础设施是城市发挥集聚效应的物质保障
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生产要素诸如资金、技术、劳动力的集聚与有效配置。如北京中关村,通过整合周边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完善通信、IT等行业所需的配套设施,形成了中国的硅谷。因此,基础设施环境的迅速改善是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
2、基础设施是城市发挥中心作用的物质保障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经济辐射力大小,是由城市的生产实力、经济效益和功能结构共同决定,而这些因素又是与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紧密相连。无论是组织社会生产还是吸引外资,都需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健全的城市功能。
3、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一个现代的城市首先必须具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只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才能保障城市的协调运转。如果城市出现供水不足、交通堵塞、雨天内涝、环境恶劣等情况,会使城市集聚而产生的高效率不能得以有效发挥。因此,城市经济越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越高,对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要求也就越高。基础设施的普及和人均水平的高低,成为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的城市现代化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4、基础设施发挥着保障城市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
城市的防洪、防涝、排水等设施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生产效益,但是它却背负着保障城市安全的重要责任。近几年来,各地出现暴雨过后城市内涝严重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城市病”,“城市病”考验着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管理。以北京“7.21”暴雨为例,在倾盆大雨中,航班延误、火车晚点、高速路被淹没、城市交通一片混乱、数十个鲜活的生命消逝在雨中。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雨,光鲜靓丽的京城也变得如此脆弱。所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保护人民健康和财产、保证环境质量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北京城市建设和管理现状与问题
北京身处中国北方,从明清时代起,北京城的城市建设思路就有一个较为明朗的格局:城内湖泊与自然、人工河道相连、纵横,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这个水系既可储存宝贵的雨水,也可以排泄多余的雨水。这个水系可以湿润冬春干燥的环境,改善北京生态。该水系与公共建筑、民居交错分布,也让城市整体格局疏朗、开阔。本来,这个水系是这座北方城市的巨大优势。然而,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建设,却缺乏对于古人建城智慧之敬意,有意、无意地破坏、切断这个水系。城市丧失了最重要的蓄水、排水系统,无雨则旱,有雨则涝。填平水系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建筑空间,但由此,城市空间过于紧密,更使得这座城市经受不住不到24小时的连续暴雨的冲击。
北京几十年来迅猛的发展,到处是高楼、公路、停车场,柏油和水泥路面是无法吸收水分的,公路、屋顶、街道等等也如此。农田、草场、湿地等越来越少,连护城河都被征做开发使用。
最严重的问题是,过去十几年来,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被房地产开发业所左右。地方政府集两个身份于一身:它既是城市的公共管理者,又是城市国有土地的所有者。这样的身份交叠导致城市政府角色错乱,而且经常按后一个身份行动:城市营造围绕着土地增值而展开。这种激励推动了城市规模的大跃进。但在利益驱动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政府对城市之根基——基础设施——重视不够,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带来当下显性利益。
另外,政府官员急于追求政绩,导致各地城市规划均存在短期化倾向,规划者只考虑自己任期内的城市建设,不管十几年、几十年后城市的可能发展。规划对主政官员没有约束力,主政官员频繁更换,规划总会大幅度调整,由此导致城市建设缺乏连续性,也就缺乏长远打算。
近几年来,城市内涝频繁见诸报端,城市的消化系统脆弱、不堪一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在灾难发生时,政府及有关市政部门积极予以处置,然而,这不经让人想起了亡羊补牢,城市的管理者如不能科学的规划城市布局,比如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这绝不仅仅限于北京,恐怕是全国普遍的现象。
三、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的优化对策
在快速奔向世界化的进程中,北京跟其他一些城市一样,积累了各种大城市病,内涝便是其中之一。我们知道,建设和管理城市必须以民为本、以保障民众的生命安全、生活便利为前提。北京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它的发展,更要在科学的城市规划指导下,建立多元化的管理路径。 1、根据北京市目前排涝设施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整体规划。
据调查,北京的城市建设都是向苏联这样干燥国家学习的,制定的排涝设备标准很低、不科学。目前,北京市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全市74个雨水泵站将在三年内改造完毕,今后将具有每小时消化50毫米降水量的能力。但即便如此,一旦碰上向“7.21大暴雨”这样的情况排水泵仍然不能完全胜任。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全市整体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只有把底子打好了,发挥的成效才越大。
2、提高专业部门的协调性。
城市的排水管网建设、设计管理是由城建部门负责,城市内河又由水利部门管辖,不同部门的衔接,考虑不全面,沟通不畅,资料信息不能共享,这都是造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的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设施的监管部门都相对独立,并且还存在一定的垄断性,所以,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时,从最初的资料收集到最后的审批阶段,各相关部门都应该协同合作、积极配合,必要时,需要各级政府统一协调,政府应出面,带动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3、提高排水的应急处置能力
提高城市的排涝标准在短时间内比较困难,排水建设的标准也不可能按照极端降雨情况设定,为避免强降雨侵害城市还需要相关部门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做好灾情应对准备。气象、水利部门应在灾害预警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将降雨预报、道路积水、交通拥堵等信息向全体市民发出,让大家尽可能避开受灾地段,减少因暴雨带来的社会问题。
政府的救灾工作和相关信息发布工作要及时、准确,避免民众的广泛猜测。引发更多的群体事件。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盲目的追求看得见的摩天大厦却忽视了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行。
长期以来,政府主政官员任期越来越短,官员盲目的追求个人政绩,这一体制导致各地城市规划均存在短期化倾向,城市建设缺乏连续性和长远打算,这种短期化倾向尤其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利,因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对城市长远未来进行投资,如果没有稳定的长期规划,这种投资是无从保障的。与此同时,对官员政绩的考量也不能只看城市外表建设,更应考量城市基础设施是否完备。
如果城市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来规划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居民,政府在经历一次次危机后越来越成熟,那么当“大雨”来袭时,就能应对自如,政府的管理能力也能提升到一定高度。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周刊.北京暴雨考验城市管理智慧[J].2012(7):573.
[2]段娟,文余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2007(1).
[5]杨建觉.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J].城市规划,1998.
[6]中国新闻周刊.北京暴雨考验城市管理智慧[J],2012(7):573.
[7]王怀坤.城市管理长效化问题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J].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管理 城市化
2012年7月21日中午至22日凌晨,特大暴雨降临北京,致190万人受灾,交通大面积瘫痪。因灾死亡人数达到79人。
虽然北京市政府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抗击这场暴雨,也涌现许多感人的故事,但道路被淹、市民被堵、人员伤亡依旧成为暴雨留给人们的心头之痛。这是一次值得我们深思的天灾,它使中国城市在建造和管理上的漏洞显现出来。虽然,灾前灾后,政府都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灾害控制、救助等各个领域,还有许多可以总结的教训。归根结底,政府部门、市政管理部门必须调整利益驱使下的“经营城市”的心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和管理的科学、合理。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它既是生产条件又是生活条件同时又是投资环境是发挥城市辐射作用的重要物质保障,城市向其周边地方辐射文化、技术、产品,靠基础设施提供物质保障。有了这个载体,城市才能发展。所以,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超前性”,具有一个合理的时序布局,这样,在加快城市经济建设的步伐中才能同步推动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基础设施是城市发挥集聚效应的物质保障
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生产要素诸如资金、技术、劳动力的集聚与有效配置。如北京中关村,通过整合周边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完善通信、IT等行业所需的配套设施,形成了中国的硅谷。因此,基础设施环境的迅速改善是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
2、基础设施是城市发挥中心作用的物质保障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经济辐射力大小,是由城市的生产实力、经济效益和功能结构共同决定,而这些因素又是与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紧密相连。无论是组织社会生产还是吸引外资,都需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健全的城市功能。
3、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一个现代的城市首先必须具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只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才能保障城市的协调运转。如果城市出现供水不足、交通堵塞、雨天内涝、环境恶劣等情况,会使城市集聚而产生的高效率不能得以有效发挥。因此,城市经济越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越高,对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要求也就越高。基础设施的普及和人均水平的高低,成为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的城市现代化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4、基础设施发挥着保障城市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
城市的防洪、防涝、排水等设施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生产效益,但是它却背负着保障城市安全的重要责任。近几年来,各地出现暴雨过后城市内涝严重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城市病”,“城市病”考验着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管理。以北京“7.21”暴雨为例,在倾盆大雨中,航班延误、火车晚点、高速路被淹没、城市交通一片混乱、数十个鲜活的生命消逝在雨中。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雨,光鲜靓丽的京城也变得如此脆弱。所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保护人民健康和财产、保证环境质量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北京城市建设和管理现状与问题
北京身处中国北方,从明清时代起,北京城的城市建设思路就有一个较为明朗的格局:城内湖泊与自然、人工河道相连、纵横,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这个水系既可储存宝贵的雨水,也可以排泄多余的雨水。这个水系可以湿润冬春干燥的环境,改善北京生态。该水系与公共建筑、民居交错分布,也让城市整体格局疏朗、开阔。本来,这个水系是这座北方城市的巨大优势。然而,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建设,却缺乏对于古人建城智慧之敬意,有意、无意地破坏、切断这个水系。城市丧失了最重要的蓄水、排水系统,无雨则旱,有雨则涝。填平水系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建筑空间,但由此,城市空间过于紧密,更使得这座城市经受不住不到24小时的连续暴雨的冲击。
北京几十年来迅猛的发展,到处是高楼、公路、停车场,柏油和水泥路面是无法吸收水分的,公路、屋顶、街道等等也如此。农田、草场、湿地等越来越少,连护城河都被征做开发使用。
最严重的问题是,过去十几年来,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被房地产开发业所左右。地方政府集两个身份于一身:它既是城市的公共管理者,又是城市国有土地的所有者。这样的身份交叠导致城市政府角色错乱,而且经常按后一个身份行动:城市营造围绕着土地增值而展开。这种激励推动了城市规模的大跃进。但在利益驱动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政府对城市之根基——基础设施——重视不够,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带来当下显性利益。
另外,政府官员急于追求政绩,导致各地城市规划均存在短期化倾向,规划者只考虑自己任期内的城市建设,不管十几年、几十年后城市的可能发展。规划对主政官员没有约束力,主政官员频繁更换,规划总会大幅度调整,由此导致城市建设缺乏连续性,也就缺乏长远打算。
近几年来,城市内涝频繁见诸报端,城市的消化系统脆弱、不堪一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在灾难发生时,政府及有关市政部门积极予以处置,然而,这不经让人想起了亡羊补牢,城市的管理者如不能科学的规划城市布局,比如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这绝不仅仅限于北京,恐怕是全国普遍的现象。
三、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的优化对策
在快速奔向世界化的进程中,北京跟其他一些城市一样,积累了各种大城市病,内涝便是其中之一。我们知道,建设和管理城市必须以民为本、以保障民众的生命安全、生活便利为前提。北京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它的发展,更要在科学的城市规划指导下,建立多元化的管理路径。 1、根据北京市目前排涝设施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整体规划。
据调查,北京的城市建设都是向苏联这样干燥国家学习的,制定的排涝设备标准很低、不科学。目前,北京市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全市74个雨水泵站将在三年内改造完毕,今后将具有每小时消化50毫米降水量的能力。但即便如此,一旦碰上向“7.21大暴雨”这样的情况排水泵仍然不能完全胜任。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全市整体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只有把底子打好了,发挥的成效才越大。
2、提高专业部门的协调性。
城市的排水管网建设、设计管理是由城建部门负责,城市内河又由水利部门管辖,不同部门的衔接,考虑不全面,沟通不畅,资料信息不能共享,这都是造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的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设施的监管部门都相对独立,并且还存在一定的垄断性,所以,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时,从最初的资料收集到最后的审批阶段,各相关部门都应该协同合作、积极配合,必要时,需要各级政府统一协调,政府应出面,带动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3、提高排水的应急处置能力
提高城市的排涝标准在短时间内比较困难,排水建设的标准也不可能按照极端降雨情况设定,为避免强降雨侵害城市还需要相关部门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做好灾情应对准备。气象、水利部门应在灾害预警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将降雨预报、道路积水、交通拥堵等信息向全体市民发出,让大家尽可能避开受灾地段,减少因暴雨带来的社会问题。
政府的救灾工作和相关信息发布工作要及时、准确,避免民众的广泛猜测。引发更多的群体事件。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盲目的追求看得见的摩天大厦却忽视了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行。
长期以来,政府主政官员任期越来越短,官员盲目的追求个人政绩,这一体制导致各地城市规划均存在短期化倾向,城市建设缺乏连续性和长远打算,这种短期化倾向尤其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利,因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对城市长远未来进行投资,如果没有稳定的长期规划,这种投资是无从保障的。与此同时,对官员政绩的考量也不能只看城市外表建设,更应考量城市基础设施是否完备。
如果城市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来规划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居民,政府在经历一次次危机后越来越成熟,那么当“大雨”来袭时,就能应对自如,政府的管理能力也能提升到一定高度。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周刊.北京暴雨考验城市管理智慧[J].2012(7):573.
[2]段娟,文余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2007(1).
[5]杨建觉.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J].城市规划,1998.
[6]中国新闻周刊.北京暴雨考验城市管理智慧[J],2012(7):573.
[7]王怀坤.城市管理长效化问题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J].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