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学校艺术教育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音教专业;声乐教学模式;三分法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颁发实施,使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有了无限的可能性;20世纪90年代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出台,又为该专业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就业机会。目前,我省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存在扩招导致的生源日益增多、学生声音条件和素质水平不一等问题。由此,各高校的声乐教学该如何进行?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当今社会各高校音教专业学生的基本类型
音乐联考是指中国各省音乐专业学生每年一度的统一考试,考试的结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情况。音乐联考,在对考生自身掌握的音乐技能要求上,不像国家独立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声乐系那样,高分完全取决于考生的声乐条件和水平。相反,音乐联考更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水平。音乐联考分五科,主专业,即声乐;副专业(分钢琴、器乐和舞蹈);小三门,即乐理、视唱、练耳。五科各占比例,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学生在声音上所具备的条件和素质,并不是对他们进行取舍的唯一因素,所以,各高校的音教专业形成了声音水平条件参差不齐这一特征。综观各高校音教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大致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声乐型。这一类学生声乐主专业较为突出,但其他专业平平。他们主要以声乐演唱技能考入该高校的,他们在声音音色上具有一定条件,演唱技能上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和水平,整体条件都不错。这一类学生应向较高层次水平去培养和发展。在声乐教学中,应注意歌唱技能的学习,还有艺术舞台实践,提高艺术表现力,使他们的声乐技能不仅能够胜任中学音乐课的讲台,并且要具有超出讲台外的声乐演唱能力。
2、综合型。他们主要以音乐的综合水平考入该高校,各学科比较平衡。这一类学生声乐主专业资质平平,但通过后天的努力在其他专业上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在声乐上,由于自身声音条件的限制,不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他们注重各项学科的学习,将自己在声音条件上的缺憾通过其他各学科来平衡,来胜任中学音乐教师的各项要求。
根据以上两种类型的分析,各高校的声乐教学在面对学生声音条件、声乐基础和音乐素质都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如果只按照以前固有的声乐教学模式一成不变的话,面对日益增多的生源,这种声乐教学模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师资力量,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而且这对声乐素质和水平不一的学生来说,并非良策。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声乐条件和水平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适用以上两种类型学生的声乐教学模式。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即根据不同声音条件和声乐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方向培养。
二、湖南省高校音教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遵循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为了实现其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而实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式样。教学模式的适用,对于不同水平与条件的教育对象,不同规格的培养层次,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内容和方法。和综合类大学音乐院系不同,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采用小课制模式,即强调师资关系在数量上的对等,在声乐演唱和表演方面更加专业化,而一般的综合性院校是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下面将对我省各高校音教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湖南科技大学的音乐学专业和湖南师范大学的音乐教育专业在声乐主专业课程安排上有个别课和小组课之分:
声乐个别课,又称“声乐小课”,它是以“一对一”形式来进行的声乐教学模式,时长为45分钟一节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能够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声乐特点和艺术感情的走向,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取得比明显的进步,对学生的帮助十分大。现如今优秀的高等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音乐部门都沿用这种声乐教学模式,来进行对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人演唱技巧和艺术舞台实践。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对教学对象的自身条件和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学成本也相对较高。
声乐小组课,又称“声乐集体课”,即同一时间内,一位教师面对数量不等学生的声乐教学,学生人数大约在3-5人之间,时长为45分钟一节课。这种小组课的教学模式没有小课的教学模式效果明显,但是有利于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本的节约,减少了老师在声乐教学中的重复劳动。因为上课时间有限,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多,在歌曲演唱过程中的很多方面老师也只是点到为止,一段时间内学生取得的进步相对较小。
湖南科技大学的音教专业,结合了个别课和小组课的教学模式。以每一学年的期末考试成绩做参考,根据百分比来分配哪些学生将在下一学年到底是以小课还是小组课的形式上课,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分流”。当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也有弊:
利就是教学成本上可以大大节约教学资源和师資力量;学习上可以直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课学生不愿在下一学年下调为小组课,某些本来是小组课的学生不甘落后,想要在下一学年里上调成小课生,这样的动力促使他们积极学习。
弊就是无法使每一个学生受益,让一部分璞玉错失了成为良材的可能性。不可避免会使某一部分学生慢慢放弃声乐,大学毕业后无一技之长。
长沙第一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跟湖南科技大学的声乐教学模式大同小异。相对其它高校来说,长沙一师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他们大一的时候音乐学专业是以大课的教学模式,不分主项,也就是一个班里所有的学生一周一节声乐课,时长为一个半小时,学生人数在40-50人。大二的时候分为声乐、钢琴、器乐方向,声乐以大一期末考试成绩为参照,每个班的前三名将在大二的时候上调为小课的声乐教学模式,其他的人则还是按照大课的声乐教学模式上课。
三、浅析适应当今社会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
在当今社会,高校的声乐教学,应采用朱艳提出的“三分法”声乐教学模式。三分法简单地说就是分层、分级、分唱法。
1.分层
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和演唱技能的水平把学生分为普通和提高两个层次,在专业难度要求和学习内容等方面,不同的层次要求不同,所适应的教学模式也就不一样。层次较高的学生分为个别课,层次一般的学生分为小组课,采用个别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分级
分级就是根据学生的演唱技能和嗓音条件的不同,参照社会考级方法,按照声乐作品的难度来分级。采用分级教学的手段来制定具体教学目标,每学期依此递加一个级别,可达到有序进步的效果。
3.分唱法
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和个人兴趣爱好,确定美声、民族、流行等风格唱法。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主要注重声乐基础技能知识的学习,各种类型的作品都会涉及,但唱法不明确,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演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在当今社会,选择适合的声乐教学模式,应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利用分层、分级更加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对学生的各阶段学习做出客观的评价,指引学生正确地学习专业知识,为国家的音乐发展之路注入新生力量。
课题名称:湖南科技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基础声乐》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916-G31572
参考文献
[1]王必主、张晓钟《21世纪高师声乐教学模式讨论》【j】.2004(4)
[2]朱艳《“三分法”声乐教学模式探索》【j】.2012(5)
[3]徐倩、胡玉芝,声乐课“分层次教学”实践【j】.科技信息.2009(33)
[4]张晓农,声乐分级教学的探索和思考【j】.黄钟.2001(1)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关键词:音教专业;声乐教学模式;三分法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颁发实施,使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有了无限的可能性;20世纪90年代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出台,又为该专业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就业机会。目前,我省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存在扩招导致的生源日益增多、学生声音条件和素质水平不一等问题。由此,各高校的声乐教学该如何进行?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当今社会各高校音教专业学生的基本类型
音乐联考是指中国各省音乐专业学生每年一度的统一考试,考试的结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情况。音乐联考,在对考生自身掌握的音乐技能要求上,不像国家独立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声乐系那样,高分完全取决于考生的声乐条件和水平。相反,音乐联考更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水平。音乐联考分五科,主专业,即声乐;副专业(分钢琴、器乐和舞蹈);小三门,即乐理、视唱、练耳。五科各占比例,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学生在声音上所具备的条件和素质,并不是对他们进行取舍的唯一因素,所以,各高校的音教专业形成了声音水平条件参差不齐这一特征。综观各高校音教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大致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声乐型。这一类学生声乐主专业较为突出,但其他专业平平。他们主要以声乐演唱技能考入该高校的,他们在声音音色上具有一定条件,演唱技能上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和水平,整体条件都不错。这一类学生应向较高层次水平去培养和发展。在声乐教学中,应注意歌唱技能的学习,还有艺术舞台实践,提高艺术表现力,使他们的声乐技能不仅能够胜任中学音乐课的讲台,并且要具有超出讲台外的声乐演唱能力。
2、综合型。他们主要以音乐的综合水平考入该高校,各学科比较平衡。这一类学生声乐主专业资质平平,但通过后天的努力在其他专业上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在声乐上,由于自身声音条件的限制,不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他们注重各项学科的学习,将自己在声音条件上的缺憾通过其他各学科来平衡,来胜任中学音乐教师的各项要求。
根据以上两种类型的分析,各高校的声乐教学在面对学生声音条件、声乐基础和音乐素质都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如果只按照以前固有的声乐教学模式一成不变的话,面对日益增多的生源,这种声乐教学模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师资力量,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而且这对声乐素质和水平不一的学生来说,并非良策。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声乐条件和水平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适用以上两种类型学生的声乐教学模式。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即根据不同声音条件和声乐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方向培养。
二、湖南省高校音教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遵循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为了实现其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而实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式样。教学模式的适用,对于不同水平与条件的教育对象,不同规格的培养层次,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内容和方法。和综合类大学音乐院系不同,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采用小课制模式,即强调师资关系在数量上的对等,在声乐演唱和表演方面更加专业化,而一般的综合性院校是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下面将对我省各高校音教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湖南科技大学的音乐学专业和湖南师范大学的音乐教育专业在声乐主专业课程安排上有个别课和小组课之分:
声乐个别课,又称“声乐小课”,它是以“一对一”形式来进行的声乐教学模式,时长为45分钟一节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能够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声乐特点和艺术感情的走向,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取得比明显的进步,对学生的帮助十分大。现如今优秀的高等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音乐部门都沿用这种声乐教学模式,来进行对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人演唱技巧和艺术舞台实践。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对教学对象的自身条件和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学成本也相对较高。
声乐小组课,又称“声乐集体课”,即同一时间内,一位教师面对数量不等学生的声乐教学,学生人数大约在3-5人之间,时长为45分钟一节课。这种小组课的教学模式没有小课的教学模式效果明显,但是有利于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本的节约,减少了老师在声乐教学中的重复劳动。因为上课时间有限,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多,在歌曲演唱过程中的很多方面老师也只是点到为止,一段时间内学生取得的进步相对较小。
湖南科技大学的音教专业,结合了个别课和小组课的教学模式。以每一学年的期末考试成绩做参考,根据百分比来分配哪些学生将在下一学年到底是以小课还是小组课的形式上课,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分流”。当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也有弊:
利就是教学成本上可以大大节约教学资源和师資力量;学习上可以直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课学生不愿在下一学年下调为小组课,某些本来是小组课的学生不甘落后,想要在下一学年里上调成小课生,这样的动力促使他们积极学习。
弊就是无法使每一个学生受益,让一部分璞玉错失了成为良材的可能性。不可避免会使某一部分学生慢慢放弃声乐,大学毕业后无一技之长。
长沙第一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跟湖南科技大学的声乐教学模式大同小异。相对其它高校来说,长沙一师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他们大一的时候音乐学专业是以大课的教学模式,不分主项,也就是一个班里所有的学生一周一节声乐课,时长为一个半小时,学生人数在40-50人。大二的时候分为声乐、钢琴、器乐方向,声乐以大一期末考试成绩为参照,每个班的前三名将在大二的时候上调为小课的声乐教学模式,其他的人则还是按照大课的声乐教学模式上课。
三、浅析适应当今社会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
在当今社会,高校的声乐教学,应采用朱艳提出的“三分法”声乐教学模式。三分法简单地说就是分层、分级、分唱法。
1.分层
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和演唱技能的水平把学生分为普通和提高两个层次,在专业难度要求和学习内容等方面,不同的层次要求不同,所适应的教学模式也就不一样。层次较高的学生分为个别课,层次一般的学生分为小组课,采用个别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分级
分级就是根据学生的演唱技能和嗓音条件的不同,参照社会考级方法,按照声乐作品的难度来分级。采用分级教学的手段来制定具体教学目标,每学期依此递加一个级别,可达到有序进步的效果。
3.分唱法
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和个人兴趣爱好,确定美声、民族、流行等风格唱法。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主要注重声乐基础技能知识的学习,各种类型的作品都会涉及,但唱法不明确,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演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在当今社会,选择适合的声乐教学模式,应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利用分层、分级更加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对学生的各阶段学习做出客观的评价,指引学生正确地学习专业知识,为国家的音乐发展之路注入新生力量。
课题名称:湖南科技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基础声乐》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916-G31572
参考文献
[1]王必主、张晓钟《21世纪高师声乐教学模式讨论》【j】.2004(4)
[2]朱艳《“三分法”声乐教学模式探索》【j】.2012(5)
[3]徐倩、胡玉芝,声乐课“分层次教学”实践【j】.科技信息.2009(33)
[4]张晓农,声乐分级教学的探索和思考【j】.黄钟.2001(1)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