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世界经理年会透露,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9年;美国《财富》杂志最近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将近7年;日本《日经实业》最近的调查结果表明,日本各类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0年。显而易见,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连美国一半的水平都达不到,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同时,2.9年这一平均数还说明,我国至少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其生存周期实际上不足2.9年。企业平均寿命过短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但认真探究起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中小企业老板们的本钱(资本)意识陈旧、观念落后。
在我国小企业的生活圈子中,可能是长期自然经济环境的影响,习惯把资本称之为本钱,而本钱(资本)又往往被人将其与成本相混淆。为了澄清认识,有必要先将本钱(资本)与成本的关系阐述清楚。本钱(资本)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成本,因为二者并不完全一致,它们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从企业当期的财务管理过程看,本钱(资本)和成本的共性,表现在两者都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为实现一定目标支付的各种费用总额。
从长期连续的生产经营过程看,本钱(资本)和成本的区别,一是在考虑收入因素的情况下,企业一个固定资产折旧周期的总投入有多大,其本钱(资本)和成本就有多大。但二者实际上又并不相等,这取决于企业一个折旧周期下来最终的经营结果,即当企业亏损时,本钱(资本)是小于成本的,因为本钱(资本)是成本抵补了亏损以后的剩余部分,所以本钱(资本)的账面余额必然小于成本的账面余额。从理论上讲,除非追加投资,否则企业连原有规模的简单再生产都维持不了;当企业盈亏平衡时,本钱(资本)与成本相等。这时,如不追加投资,企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当企业盈利时,本钱(资本)是大于成本的。因为本钱(资本)在其正常的积累过程中,势必加上企业的部分利润,以便用于下一阶段或下一年度的扩大再生产。即:本钱(资本) =成本+部分利润。可见,当企业最终盈利时,成本只是本钱(资本)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二是两者在经营管理的侧重点上有所区别。成本更多强调的是对费用支付总额形成过程的管理,由于固定资本大多具有沉没成本的性质,因此成本管理更加侧重对流动资本形成成本的控制;本钱则更多强调的是对费用支付总额形成以后的营运,因而更加侧重对固定资本变现的控制。本钱营运得越好,企业的发展就越稳、越快。小企业的本钱营运,实质上就是资本营运。
自然经济的本钱意识和市场经济的资本意识具有根本性区别。前者内敛性强,讲求稳妥,怕冒风险,不敢竞争。因而势必画地为牢,缺乏扩张性;后者外扬性大,讲求竞争,敢冒风险,追求垄断,因而必然具有兼并性和扩张性。其区别还在于,前者的目的是保住本钱、养家糊口,后者的目的是千方百计积聚力量,并敢于冲破一切羁绊对外扩张。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意识决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取向,最终决定了企业的命运前途(下文中,用本钱意识代表前者,资本意识代表后者)。
实际生活中大量的经验事实即可证明,我国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小企业老板的本钱意识根深蒂固,资本意识严重缺乏。这正是目前我国小企业最大的经营管理不善。
一般说来,投资创业阶段或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一年经营下来的盈余不会很多。但在企业的日常业务往来中,回流到老板手头的资金(小企业大多是现金)数量是比较可观的。这是因为回流款项中包含着本钱(成本)的缘故。其中的本钱(成本)部分本应与利润严格分开,并将其中分期分批收回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存入另设的专门账户,且不可随便乱动。但我国的小企业老板大多是将个人甚至全家的日常生活开销,从这每日每月回流的钱款中支出;由于分不清成本和利润的界限,也就把握不准生活开销的尺度。当生活开销超过利润额度开始侵蚀本钱时,即使市场风平浪静,这个企业的生命周期,就取决于老板每年的生活开销侵蚀本钱的比重了。
那么,资本意识对现阶段我国小企业老板们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
首先,资本意识是一种严谨的财务(算账)意识。
小型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各种资金往来项目也是很多的,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流进流出。例如,经常性或阶段性的资金流出主要有材料费、水电费、差旅费、工人工资以及购置设备、缴纳租金和支付保险等;经常性的资金流入则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某些收支项目又并非一次性收付完毕,于是形成企业的应收、应付账款。
稍有资本意识的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企业财务账目混乱。因此,即使是一个小企业,也同样需要建账算账并定期结账。这里的结账是指清理账目、盘点库存、核算成本和结算盈亏。目的是保证企业财务账目清晰,使老板对整个生产经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经营管理一个企业,心中有数或没数结果是大不一样的。这是资本意识甚至是本钱意识最起码的要求。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只能说明其观念意识尚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无论用什么理由来为自己辩护,其企业要是能够长期生存并发展壮大才怪。
小企业老板至少应该学一点简单的借贷复式记账法,进而逐步做到按规范要求建账算账,以确保企业财务账目的清晰。这个过程虽然做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既然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理由。
其次,资本意识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竞争意识和扩张意识。
从投资创业开始到第一个会计年度结束,企业就应有一个当期的固定成本被收回,并要求将其存入专门账户。投资者也可将当期的部分利润(如果有的话)加存进去。这时候,资本滚动的第一个小“雪球”就诞生了,所谓资本的原始积累就从这个小“雪球”上开始了,整个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就是从这一点上发展起来的!
一个固定资产的折旧周期结束,在正常情况下,投入的固定资产就已全部变现。如果逐年收回的固定资本加上逐年创造的部分利润,那么企业的滚动性资本就已经生成并壮大了。这时候的那个小“雪球”,就可能是一笔数量不菲的资本。有这笔资本在手,企业就具备了一定的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抓住机遇并使企业发展壮大的可能性;没有这笔资本在手,我国小企业的筹资渠道本来就窄,几年时间内企业就被淘汰出局毫不足奇。
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当今时代的技术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无疑为小企业提供了长期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但这个空间只属于敢于竞争和善于竞争的人。因此,在小企业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永无休止的竞争过程中,基于资本意识上的竞争意识和扩张意识,要求小企业老板不寓于亲情关系敢于任人惟贤;要求小企业老板不断提升企业的人才档次和技术水平;要求小企业老板务必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的要求,变革企业的组织结构并适时对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这一切说到底,就是要求小企业老板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弃旧图新、与时俱进。
每一个投资创业者都要充分认识到,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成并固化的本钱意识,特别能够适应自我封闭、限制竞争和扼杀扩张的计划经济环境,但却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格格不入。今天,在我国计划经济渐行渐远的背景条件下,市场经济越是发展和完善,就越是没有本钱意识的立足之地。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小企业甚至包括中型企业的投资者们,若想摆脱企业平均寿命2.9年这一可悲的宿命,必须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尽快完成从本钱意识向资本意识的转变。没有牢牢扎根于思想深处的资本意识和坚决的自觉行动,就算企业不死,也不过是在市场上混口饭吃而已。
最重要也是最后一点,资本意识是一种企业内在的诚信意识。
企业内在的诚信意识,要求小企业老板必须将自己与企业的财务分开。具体作法是,老板应给自己定一个月工资标准,为使生活方便定一个周工资标准也行。然后,每月或每周按标准拿钱,用于生活消费,并将工资全额按月度、季度或年度准确计入当期成本。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工资标准中还应包括老板个人保险等方面的费用;二是创业前期往往需要小企业老板艰苦奋斗,因此工资标准必须建立在理性消费的基础之上。否则,无疑会加大企业的竞争压力,影响资本的原始积累,甚至导致企业走向衰亡;三是工资标准一经确定,就要恪守信用,严格执行,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超支。总之,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就为小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推行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创造了基础性的前提条件。有的老板也会把生活消费计入成本,但数额不准确,因为随意性支取记不清,只是个估计数且时高时低,最终不仅使产品成本失真,账务上也还是乱账。这其中的“随意性”,包括更多的小企业根本就不建账算账,恰恰就是小企业缺乏内在诚信意识的具体表现。
笔者的一位老朋友,今天是年利润上千万美元的私企老总。但20年前创业之初,存入银行的资本当时不过6、7万元,时逢母亲病重住院要动手术,非动用他的资本不可,怎么办?这位朋友自己向自己的企业借出3万元钱给母亲治病。然后勒紧裤带省吃俭用,逐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扣还,直到把这3万元钱连本带利地还上,才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这就是资本意识,把资本看得像命根子一样;这就是小企业内在的诚信意识,老板自己对自己也要讲信用。
这就是企业家!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民办南华工商学院)
在我国小企业的生活圈子中,可能是长期自然经济环境的影响,习惯把资本称之为本钱,而本钱(资本)又往往被人将其与成本相混淆。为了澄清认识,有必要先将本钱(资本)与成本的关系阐述清楚。本钱(资本)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成本,因为二者并不完全一致,它们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从企业当期的财务管理过程看,本钱(资本)和成本的共性,表现在两者都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为实现一定目标支付的各种费用总额。
从长期连续的生产经营过程看,本钱(资本)和成本的区别,一是在考虑收入因素的情况下,企业一个固定资产折旧周期的总投入有多大,其本钱(资本)和成本就有多大。但二者实际上又并不相等,这取决于企业一个折旧周期下来最终的经营结果,即当企业亏损时,本钱(资本)是小于成本的,因为本钱(资本)是成本抵补了亏损以后的剩余部分,所以本钱(资本)的账面余额必然小于成本的账面余额。从理论上讲,除非追加投资,否则企业连原有规模的简单再生产都维持不了;当企业盈亏平衡时,本钱(资本)与成本相等。这时,如不追加投资,企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当企业盈利时,本钱(资本)是大于成本的。因为本钱(资本)在其正常的积累过程中,势必加上企业的部分利润,以便用于下一阶段或下一年度的扩大再生产。即:本钱(资本) =成本+部分利润。可见,当企业最终盈利时,成本只是本钱(资本)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二是两者在经营管理的侧重点上有所区别。成本更多强调的是对费用支付总额形成过程的管理,由于固定资本大多具有沉没成本的性质,因此成本管理更加侧重对流动资本形成成本的控制;本钱则更多强调的是对费用支付总额形成以后的营运,因而更加侧重对固定资本变现的控制。本钱营运得越好,企业的发展就越稳、越快。小企业的本钱营运,实质上就是资本营运。
自然经济的本钱意识和市场经济的资本意识具有根本性区别。前者内敛性强,讲求稳妥,怕冒风险,不敢竞争。因而势必画地为牢,缺乏扩张性;后者外扬性大,讲求竞争,敢冒风险,追求垄断,因而必然具有兼并性和扩张性。其区别还在于,前者的目的是保住本钱、养家糊口,后者的目的是千方百计积聚力量,并敢于冲破一切羁绊对外扩张。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意识决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取向,最终决定了企业的命运前途(下文中,用本钱意识代表前者,资本意识代表后者)。
实际生活中大量的经验事实即可证明,我国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小企业老板的本钱意识根深蒂固,资本意识严重缺乏。这正是目前我国小企业最大的经营管理不善。
一般说来,投资创业阶段或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一年经营下来的盈余不会很多。但在企业的日常业务往来中,回流到老板手头的资金(小企业大多是现金)数量是比较可观的。这是因为回流款项中包含着本钱(成本)的缘故。其中的本钱(成本)部分本应与利润严格分开,并将其中分期分批收回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存入另设的专门账户,且不可随便乱动。但我国的小企业老板大多是将个人甚至全家的日常生活开销,从这每日每月回流的钱款中支出;由于分不清成本和利润的界限,也就把握不准生活开销的尺度。当生活开销超过利润额度开始侵蚀本钱时,即使市场风平浪静,这个企业的生命周期,就取决于老板每年的生活开销侵蚀本钱的比重了。
那么,资本意识对现阶段我国小企业老板们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
首先,资本意识是一种严谨的财务(算账)意识。
小型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各种资金往来项目也是很多的,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流进流出。例如,经常性或阶段性的资金流出主要有材料费、水电费、差旅费、工人工资以及购置设备、缴纳租金和支付保险等;经常性的资金流入则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某些收支项目又并非一次性收付完毕,于是形成企业的应收、应付账款。
稍有资本意识的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企业财务账目混乱。因此,即使是一个小企业,也同样需要建账算账并定期结账。这里的结账是指清理账目、盘点库存、核算成本和结算盈亏。目的是保证企业财务账目清晰,使老板对整个生产经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经营管理一个企业,心中有数或没数结果是大不一样的。这是资本意识甚至是本钱意识最起码的要求。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只能说明其观念意识尚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无论用什么理由来为自己辩护,其企业要是能够长期生存并发展壮大才怪。
小企业老板至少应该学一点简单的借贷复式记账法,进而逐步做到按规范要求建账算账,以确保企业财务账目的清晰。这个过程虽然做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既然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理由。
其次,资本意识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竞争意识和扩张意识。
从投资创业开始到第一个会计年度结束,企业就应有一个当期的固定成本被收回,并要求将其存入专门账户。投资者也可将当期的部分利润(如果有的话)加存进去。这时候,资本滚动的第一个小“雪球”就诞生了,所谓资本的原始积累就从这个小“雪球”上开始了,整个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就是从这一点上发展起来的!
一个固定资产的折旧周期结束,在正常情况下,投入的固定资产就已全部变现。如果逐年收回的固定资本加上逐年创造的部分利润,那么企业的滚动性资本就已经生成并壮大了。这时候的那个小“雪球”,就可能是一笔数量不菲的资本。有这笔资本在手,企业就具备了一定的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抓住机遇并使企业发展壮大的可能性;没有这笔资本在手,我国小企业的筹资渠道本来就窄,几年时间内企业就被淘汰出局毫不足奇。
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当今时代的技术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无疑为小企业提供了长期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但这个空间只属于敢于竞争和善于竞争的人。因此,在小企业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永无休止的竞争过程中,基于资本意识上的竞争意识和扩张意识,要求小企业老板不寓于亲情关系敢于任人惟贤;要求小企业老板不断提升企业的人才档次和技术水平;要求小企业老板务必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的要求,变革企业的组织结构并适时对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这一切说到底,就是要求小企业老板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弃旧图新、与时俱进。
每一个投资创业者都要充分认识到,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成并固化的本钱意识,特别能够适应自我封闭、限制竞争和扼杀扩张的计划经济环境,但却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格格不入。今天,在我国计划经济渐行渐远的背景条件下,市场经济越是发展和完善,就越是没有本钱意识的立足之地。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小企业甚至包括中型企业的投资者们,若想摆脱企业平均寿命2.9年这一可悲的宿命,必须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尽快完成从本钱意识向资本意识的转变。没有牢牢扎根于思想深处的资本意识和坚决的自觉行动,就算企业不死,也不过是在市场上混口饭吃而已。
最重要也是最后一点,资本意识是一种企业内在的诚信意识。
企业内在的诚信意识,要求小企业老板必须将自己与企业的财务分开。具体作法是,老板应给自己定一个月工资标准,为使生活方便定一个周工资标准也行。然后,每月或每周按标准拿钱,用于生活消费,并将工资全额按月度、季度或年度准确计入当期成本。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工资标准中还应包括老板个人保险等方面的费用;二是创业前期往往需要小企业老板艰苦奋斗,因此工资标准必须建立在理性消费的基础之上。否则,无疑会加大企业的竞争压力,影响资本的原始积累,甚至导致企业走向衰亡;三是工资标准一经确定,就要恪守信用,严格执行,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超支。总之,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就为小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推行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创造了基础性的前提条件。有的老板也会把生活消费计入成本,但数额不准确,因为随意性支取记不清,只是个估计数且时高时低,最终不仅使产品成本失真,账务上也还是乱账。这其中的“随意性”,包括更多的小企业根本就不建账算账,恰恰就是小企业缺乏内在诚信意识的具体表现。
笔者的一位老朋友,今天是年利润上千万美元的私企老总。但20年前创业之初,存入银行的资本当时不过6、7万元,时逢母亲病重住院要动手术,非动用他的资本不可,怎么办?这位朋友自己向自己的企业借出3万元钱给母亲治病。然后勒紧裤带省吃俭用,逐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扣还,直到把这3万元钱连本带利地还上,才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这就是资本意识,把资本看得像命根子一样;这就是小企业内在的诚信意识,老板自己对自己也要讲信用。
这就是企业家!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民办南华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