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大豆高产栽培法
1、种子处理
播前进行种子筛选和晾晒。选种时要选粒大饱满、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种子。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采用药剂、根瘤菌拌种或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时,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以防治根腐病。拌种随拌随播,处理后的种子不宜过夜。
2、培育 壮苗
足墒早播,提高播种质量,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使幼苗生长健壮,植株积累充分的养分,以供应花荚发育的需要,减少脱落。一般采用宽窄性条播,行距40 cm,株距12~14 cm。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对土壤墒情差、抢墒播种的,出现较大垫片面积的缺苗,要及时补水补籽。大豆3叶进行中耕灭茬,一般中耕2~3次,锄深度不超过3 cm。大豆3~5叶时要进行间苗定苗,一般实行人工间苗,使大豆植株分布均匀。间苗时拔除弱苗、病苗、小苗和杂株,单株留苗,留壮苗、好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均、苗壮。留苗密度早熟品种留苗22.5万~27.0万株/hm2;晚熟品种留苗18.0万~19.5万株/hm2。
3、施肥
根据大豆需肥特点,合理施肥,特别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夏大豆一般是铁茬播种,以追肥为主。初花期应施纯氮90~105 kg/hm2、五氧化二磷60~90 kg/hm2、氧化钾60~90 kg/hm2;肥力高的地块施纯氮60~75 kg/hm2、五氧化二磷120~150 kg/hm2、氧化钾120~150 kg/hm2。追肥方法以开沟条施为好。结荚鼓粒期后植株根系开始衰老,吸收能力下降,大豆常因缺肥而造成叶子黄,长势弱,花荚少,脱落多。在花荚期可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喷洒微肥3次,用尿素7.5~15.0 kg/hm2、磷酸二氢钾3 kg/hm2、钼酸铵375~450 g/hm2、硼砂1.5 kg/hm2,对水750 kg喷雾,可混合喷或单独喷,喷洒时间以16∶00为宜。
4、管水
依据大豆生育特点,大豆对旱涝灾害都比较敏感,花荚期旱时要灌水,涝时要及时排水。花荚鼓粒期是大豆生育最旺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错进行的时期,对水的需求敏感而强烈,干旱会导致花荚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减产。花荚期保持田间持水量达到80%,鼓粒期田间持水量不低于70%,遇旱及时浇水,可以保证较高的籽粒产量。在防旱的同时也要注意排涝,尤其是大雨后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积水过久伤根。
5、除草
5.1苗前除草 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光谱性除草剂有普施特和广灭灵,这两种除草剂对大豆田的多种禾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有效。用药量:5%普施特水剂,每公顷用量1.5~2公斤;48%广灭灵乳油,每公顷用量2~2.5公斤。
5.2苗后除草
出苗早期适用的除草剂:目前生产上使用最普遍的是普施特。在杂草刚出土时施药,一般不晚于大豆2片复叶期。出苗早期施用普施特的用量为:5%的普施特水剂每公顷1~1.5公斤,不宜超过1.5公斤。应选择降雨前后湿度较大的天气施用,避开高温干燥的中午和大风天气。
5.3施药时期 出苗后期适用的除草剂一般在大豆2~3片复叶期施药。春季土壤水分好的年份,施药可适当早些,用药量一般采用下限。春季干旱,施药可适当晚些,用药量一般采用上限。
二、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1、地老虎
白边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42~45mm,灰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灰白色宽边,环形纹、肾形纹皆为灰褐色。
防治方法: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0.5 kg、豆饼50kg、水50kg配成毒饵。先将豆饼粉碎、炒香,然后用水溶化敌百虫,再与豆饼混拌均匀,于傍晚撒在被害田,用量15~20kg/hm2。幼虫夜出活动取食毒饵后中毒死亡。
2、红蜘蛛
雌性成螨椭圆形,体长0.4~0.6mm,红褐色,体背两侧各有黑褐色长斑1块,有时分隔成前后2块。雄螨体长0.25~0.35mm,体色红、黄、绿或黑绿色。
防治方法:用2%阿维菌素2 000~3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 000倍液,或73%克特乳油2 5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d喷1次,连喷2~3次。
3、草地螟
成虫为灰褐小型蛾子,体长8~12mm,翅展20~28mm,前翅生有黄白色条纹和斑纹,后翅生有不明显淡黄白色条纹。卵椭圆形,白色,卵面稍凸起,底部平。
防治方法:大豆每100株有幼虫30~50头,旬平均气温20℃左右,大部分幼虫在3龄期,进行防治。用2.5%敌杀死乳油300~450mL/hm2,或37%杀虫先锋乳油280~350mL/hm2。
4、大豆食心虫
成虫是暗褐色小蛾,体长5~6mm,翅展12~14mm,前翅杂生灰、黄、褐色,前缘有外斜的10余条黑紫色短斜纹。卵为椭圆形,稍扁平,黄褐色。
防治方法:敌敌畏熏杀成虫。将玉米瓤每1cm分断成1节,浸入敌敌畏原油中浸泡,然后将吸足药液的玉米瓤按每隔4垄、每前进5步的密度夹在大豆分枝上。
(作者单位:158409虎林市新乐乡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种子处理
播前进行种子筛选和晾晒。选种时要选粒大饱满、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种子。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采用药剂、根瘤菌拌种或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时,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以防治根腐病。拌种随拌随播,处理后的种子不宜过夜。
2、培育 壮苗
足墒早播,提高播种质量,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使幼苗生长健壮,植株积累充分的养分,以供应花荚发育的需要,减少脱落。一般采用宽窄性条播,行距40 cm,株距12~14 cm。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对土壤墒情差、抢墒播种的,出现较大垫片面积的缺苗,要及时补水补籽。大豆3叶进行中耕灭茬,一般中耕2~3次,锄深度不超过3 cm。大豆3~5叶时要进行间苗定苗,一般实行人工间苗,使大豆植株分布均匀。间苗时拔除弱苗、病苗、小苗和杂株,单株留苗,留壮苗、好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均、苗壮。留苗密度早熟品种留苗22.5万~27.0万株/hm2;晚熟品种留苗18.0万~19.5万株/hm2。
3、施肥
根据大豆需肥特点,合理施肥,特别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夏大豆一般是铁茬播种,以追肥为主。初花期应施纯氮90~105 kg/hm2、五氧化二磷60~90 kg/hm2、氧化钾60~90 kg/hm2;肥力高的地块施纯氮60~75 kg/hm2、五氧化二磷120~150 kg/hm2、氧化钾120~150 kg/hm2。追肥方法以开沟条施为好。结荚鼓粒期后植株根系开始衰老,吸收能力下降,大豆常因缺肥而造成叶子黄,长势弱,花荚少,脱落多。在花荚期可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喷洒微肥3次,用尿素7.5~15.0 kg/hm2、磷酸二氢钾3 kg/hm2、钼酸铵375~450 g/hm2、硼砂1.5 kg/hm2,对水750 kg喷雾,可混合喷或单独喷,喷洒时间以16∶00为宜。
4、管水
依据大豆生育特点,大豆对旱涝灾害都比较敏感,花荚期旱时要灌水,涝时要及时排水。花荚鼓粒期是大豆生育最旺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错进行的时期,对水的需求敏感而强烈,干旱会导致花荚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减产。花荚期保持田间持水量达到80%,鼓粒期田间持水量不低于70%,遇旱及时浇水,可以保证较高的籽粒产量。在防旱的同时也要注意排涝,尤其是大雨后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积水过久伤根。
5、除草
5.1苗前除草 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光谱性除草剂有普施特和广灭灵,这两种除草剂对大豆田的多种禾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有效。用药量:5%普施特水剂,每公顷用量1.5~2公斤;48%广灭灵乳油,每公顷用量2~2.5公斤。
5.2苗后除草
出苗早期适用的除草剂:目前生产上使用最普遍的是普施特。在杂草刚出土时施药,一般不晚于大豆2片复叶期。出苗早期施用普施特的用量为:5%的普施特水剂每公顷1~1.5公斤,不宜超过1.5公斤。应选择降雨前后湿度较大的天气施用,避开高温干燥的中午和大风天气。
5.3施药时期 出苗后期适用的除草剂一般在大豆2~3片复叶期施药。春季土壤水分好的年份,施药可适当早些,用药量一般采用下限。春季干旱,施药可适当晚些,用药量一般采用上限。
二、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1、地老虎
白边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42~45mm,灰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灰白色宽边,环形纹、肾形纹皆为灰褐色。
防治方法: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0.5 kg、豆饼50kg、水50kg配成毒饵。先将豆饼粉碎、炒香,然后用水溶化敌百虫,再与豆饼混拌均匀,于傍晚撒在被害田,用量15~20kg/hm2。幼虫夜出活动取食毒饵后中毒死亡。
2、红蜘蛛
雌性成螨椭圆形,体长0.4~0.6mm,红褐色,体背两侧各有黑褐色长斑1块,有时分隔成前后2块。雄螨体长0.25~0.35mm,体色红、黄、绿或黑绿色。
防治方法:用2%阿维菌素2 000~3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 000倍液,或73%克特乳油2 5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d喷1次,连喷2~3次。
3、草地螟
成虫为灰褐小型蛾子,体长8~12mm,翅展20~28mm,前翅生有黄白色条纹和斑纹,后翅生有不明显淡黄白色条纹。卵椭圆形,白色,卵面稍凸起,底部平。
防治方法:大豆每100株有幼虫30~50头,旬平均气温20℃左右,大部分幼虫在3龄期,进行防治。用2.5%敌杀死乳油300~450mL/hm2,或37%杀虫先锋乳油280~350mL/hm2。
4、大豆食心虫
成虫是暗褐色小蛾,体长5~6mm,翅展12~14mm,前翅杂生灰、黄、褐色,前缘有外斜的10余条黑紫色短斜纹。卵为椭圆形,稍扁平,黄褐色。
防治方法:敌敌畏熏杀成虫。将玉米瓤每1cm分断成1节,浸入敌敌畏原油中浸泡,然后将吸足药液的玉米瓤按每隔4垄、每前进5步的密度夹在大豆分枝上。
(作者单位:158409虎林市新乐乡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