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派糖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2hy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俊华任内的首个财政预算报告给香港各阶层大派“糖果”,大陆亦有声音呼吁进行“社会分红”,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最大手笔的“派糖”行动
  
  2月24日,香港逐渐回暖的温度又回落至摄氏14度。在新的财政预算案公布前最后这个周日,香港约10个组织逾200多人,联合8名立法会议员,由中环遮打花园游行至政府总部递交请愿信。
  游行团体向财政司长提出“十大诉求”,首要要求增加生果金(高龄津贴)至1000港元。
  香港职工会联盟秘书长李卓人表示,除了生果金,政府应该增加经常开支150亿港元,尤其投放在医疗和教育项目上,反对只作一次过的宽减措施。自由党副主席周梁淑怡认为,预算案除了辅助弱势,也需向中产“派糖”,包括退税和回复个人免税额至02/03年水平,即将个人人息免税额提升至10.8万,并宽免差饷(物业税),上限5000港元。
  
  不过,梁锦松的这次“派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2003年,香港财政赤字高达700亿港元,加上地产市场出现调整及泡沫经济爆破,由房地产活动直接和间接所得的收入大幅减少,香港已连续数年步入通缩,失业率亦上升至超过7%。2003年的SARS一疫,令香港经济进一步跌至谷底,楼市及股市均是大跌。
  2003年4月,SARS肆虐期间,港府出台了118亿港元的纾缓民困措施,把退税支票直接交到纳税人手上。
  两次派糖,梁锦松却没有尝到甜头。因在首份预算案中提出公务员减薪,外界指责他只得一招节流措施,称他为“梁一招”。他曾以《狮子山下》的歌词,呼吁市民同舟共济,但部分人并不认同。第二年,他又大幅加税及征税,被轰大派“泻药”,有人戏称他为“万税爷”,五成市民不满预算案内容,是回归后最少人支持的一份预算案。
  梁锦松之后的“财爷”唐英年在任四年,先后在自己的第一份和最后一份财政预算案中“派糖”两次。
  2004年的第一份预算案中,唐英年提出五年灭赤计划,当时经济开始向好,市场转向乐观,唐英年亦被评为“脚头好”,不像梁锦松般一味“派药”。推出以中产为受惠对象的税务宽免,如延长居所贷款利息优惠两年、减免税项及调高个人进修开支免税额等,也被称为“向中产阶级派少少糖”,有利于舒缓中产阶层的经济负担。
  2007年,唐英年发表第四份预算案时,香港经济强势复苏,港府财政已有586亿港元的盈余。这很大一部分归因于财政收入的强劲增长,达2888亿,其中各种税收达1550亿,比前一年增长7%;另一方而,港府一直力推政府节约,成绩显著,一年下来比预算节省下了36亿。开源节流的结果,到2007年3月底,香港财政储备已经从前年同期的3107亿涨到了3693亿。
  于是,唐英年大力派糖逾二百亿,首先是对个人所得税退税50%,另一调整是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从3万港币的税级梯度加大到3.5万港币,此外,还提出增加子女免税额至五万元,并就每名子女在出生的课税年度,额外提供一次5万元的子女免税额。这就是港人众口称颂的“唐唐派糖”。
  
  众议“派糖”
  
  参加节目听取民众意见是香港官员的必修课,刚刚派糖完毕的财政司长曾俊华也不例外。
  2月28日,曾俊华出席由电台联播的《财政司长热线》接听市民来电。有市民赞扬预算案令大部分市民都满意,但也有市民批评预算案大派金钱是短视。曾俊华强调,这次是抱着审慎理财的态度制订预算案,同时配合施政报告提出的措施。
  《星岛日报》的评论认为,曾俊华的预算案受到欢迎,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个预算案照顾到社会各个阶层的需要,而不是一面倒地解决单一问题,反映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原则。当然,可圈可点的地方还很多,比如退税方式不是按 照以往直接发支票的方式,而是抵扣明年的税款。这样可以藏富于民,又防止由于退税刺激消费,导致通胀加剧。
  根据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实时调查显示,有68.4%受访香港市民对新年度预算案感到“很满意”及“非常满意”。同时,曾俊华的个人民望评分较2月初急升12分至67.9分,支持率急升23%,调查机构形容他为“一炮而红”。
  但是,“社会分红”的政策在多元的社会里并没有出现“全社会一片红”的情况。港人以及香港立法会各政党也对预算案反应各异。据本刊记者了解,港人和港媒对这份预算案大概有四种解读。
  首先,有不少港人认为这份预算案是选举年的产物,政府不可能不顾及政党在立法会的力量,许多措施是妥协之举。香港媒体从业人员Eric表示:“他也有受到来自各个政党的议员的压力,推这个政策没人会反对,不推的话反而哪个政党都讨好不了。”
  其次,特区政府将在下半年推出政改方案,维系稳定的民意支持是势在必行,向社会各阶层遍洒甘露,不能说背后毫无自己的议程。“对一般市民来说,有谁不喜欢派糖呢?这次中低收入的弱势社群是受惠最大者,希望那会有助于改善现在日日都在炒的贫富分化现状。”Eric说。
  再次,香港而临不确定的经济状况,美国次贷问题是否波及香港对今后财政状况影响很大,政府通过退税可以促进投资,拉动经济。同时,预算案的措施多以一次性为主,是为了防止给特区造成长期财政包袱。香港税务学会会长龚永德就提醒特区政府,要保持审慎理财原则,以未雨绸缪,因为“香港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经济增长短期较易受到外围因素,包括油价急升、次贷问题及美国经济放缓等影响”,“本港税收容易受经济波幅影响,政府要设法减低波幅以稳定税收。”
  最后,预算案显示,“大市场小政府”的基本理念依然左右政府的理财方案。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拨款,比如推动医疗改革,设立研究基金等,政府完全扮演一个资助者的角色。至于如何推动,如何落实,以及如何确保效益等问题,政府关注并不够。
  
  “社会分红”离我们还有多远
  
  在国际社会上,香港并不是唯一“派糖”、也不是最早“派糖”的政府。
  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总额约为168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法案。该法案分两年实施,即今年先实施退税1520亿美元,明年再落实160亿美元。主要是为了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该方案。
  2月15日,新加坡也宣布,全体新加坡人将获得政府送的红包。政府从财政盈余中拨出18亿新元(约合人民币90亿元)还富于民,其中8.65亿新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将分两次在今年4月和10月,作为分红发给年满21岁的国人,粗略估计人均可分到400新元(约合人民币2000元),穷人与老人受惠更多。
  在经济学上,“社会分红”的概念是由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ames Meade)提出的。早在1936年,米德在《经济分析与政策导论》一书中提出:“国家将从投入社会化企业的资本和土地获得利润。它可以将利润的一部分作为社会分红分给消费者,将另一部分作为列社会化企业的再投资。”
  1938年,米德在《消费者信贷和失业》一书中进一步明确将直接分给每个公民的“社会分红”作为“反周期”的政策工具,称其还能起到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大消费的作用。
  2006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崔之元就以米德的“社会分红”概念为理论根据,并以美国阿拉斯加州的永久基金分红计划、“每人一张支票”的实践作为依据,提出划拨部分国企利润组建“中国人民永久信托基金”的设计与构想,建议把永久基金投资的部分利润直接分给每个公民,使人人享有“社会分红”。
  提出类似建议的还有上海市政协委员邢普。在今年1月召开的上海两会上,邢普提交了一份正式提案——《建议研究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的提案》。
  在今年两会上,邢普的提案也引起政协委员们的纷纷讨论。据称,委员们几乎是一边倒地反对邢普“直接发钱”的想法,也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其“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思路。
  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从统计数字计算出,自1995年到2007年的12年里,我国政府财政税收年均增长16%(去掉通货膨胀率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的纯收入年均增长6.2%。这期间,C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0.2%。因此,只有政府的收入以远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次之,农民的收入增长最慢。速度远低于GDP的增速。
  这位教授建议:“既然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从次级按揭贷款危机中走出来,而给每家老百姓寄支票直接退税,把钱退给纳税人自己去花,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一些税收、国企利润、国有资产增值退回给中国家庭呢?比如,也给他们寄去汇票。国民们也该直接分享一点国企的红利了。当然,最好是把许多国有企业资产民营化、把土地还给农民,因为这些本来就是国民自己的。”
  
其他文献
我们关注的是社会公平,包括穷人和富人间的平等,男人和女人间的平等,不同种族间的平等    欧文·图德的一举一动,像极了黑白电影里工人运动领袖的形象。情绪激动时,两只大手有力地敲击桌面,眼睛直视对方,燃烧着一股要说服一切的热情。  作为英国总工会欧洲联盟的负责人,同时也是负责国际关系的官员,他的工作重点围绕着议题、谈判、立法等等。    在英国,工会组织是左右政局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一度决定每届政
对上海,我曾经写下过许多和我并不相关的文字。一座舞台般的空城,街上阒无一人,房子陌生。我梦中看到的上海永远如此。的确有点刻意,连潜意识也中了毒。1998年写《老上海》,最先是图片诱发了我,观察、援引、讽喻紧随其后。我在图片里倘佯,竭力修改梦中所见。那时候,许多人迷上了“上海考古学”。我觉得我有必要同他们划清界线。一年以后,我在《地图与肖像》中徒劳地辩解道:我写上海,“不是出自热爱,或不合时宜的怀旧
2米28的穆铁柱淡出人们的记忆许久了。9月14日,这位中国篮球中锋时代的开创者因心脏猝死轰然倒下,享年59岁。巨人的离去,瞬时激起人们的热议和缅怀。  穆铁柱生前一直渴望他人能收敛对他身高的过分好奇,给他一份“平视”的尊重。他甚至舍弃了许多机会,苦心经营属于自己和家人的宁静,谁料到身后竟然喧闹如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身为国家男篮主力中锋的穆铁柱,是众人崇拜的体育明星。他出身贫苦农村,很小的时候
在中国商界,尹明善是个特例。他有一条流传甚广的语录:“活路有三条,垄断我无权、投机我没胆、创新求发展。”  尹明善在53岁开始造摩托,经过22年的发展,把摩托车的出口做到了全行业第一。在65岁的时候,他又扛起民企造车的大旗,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造汽车3年后,力帆盈利了。  在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4年,尹明善的摩托车利润却达到了井喷,因此,这次金融危机对制造业的冲击,反倒被他看作机会。而他,早已
去年9月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一则来自贵州省纪委监委的通报,5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典型问题中,有1起是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金坡乡财政分局工作员曾家根脱贫攻坚帮扶不实问题。通报称,曾家根在脱贫攻坚帮扶过程中,责任意识不强,帮扶流于形式,其留给帮扶群众的电话号码经常打不通,督导问责组多次拨打曾家根电话也无法接通;在帮扶工作中乱表态,多次承诺给群众协调鸡苗问题,最终未能落实,又未对群众进行有效
“我想我们一个人一生都有三个亲人。一个是生他的母亲,第二个是他的故乡,第三个是他的祖国。我们许许多多人都来自于遥远的西部。我在此选择的是对第二个母亲进行描写,对故乡的怀念。”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立于讲台,深情朗诵起了自己的诗作。    2007年1月10日晚,“幸福牵手——2006中国地产慈善之夜”在北京嘉里中心隆重举行。大厅内灯火辉煌,黄怒波额上皱纹纵深,身上的暗格条纹上衣暗淡低沉。  低调的岂
一个印着“我曾是一个轮胎”的俏皮铅笔袋里,掏出一根用旧磁带卷成的五彩铅笔,在果汁包装盒重制而成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此刻,你是否感到,它们都是一个个有故事的小生命?    9月13日至23日举行的2008伦敦设计节( London Design Festival ),11天时间浓缩了英国设计界的创意精华,从龙头老大“100%设计”到新鲜前卫的Designersblock,数个顶级设计展览和论坛,充
杨武吴苹“维权”夫妻档  何三畏    这一对“维权夫妻”被人称为“为作‘牛钉’而生”的“绝配”:他们一文一武。一个较真,坚持;一个好胜,坚强。  这种搭配使他们在做“牛钉”的时候,自然形成了分工。  吴苹承认,如果没有丈夫在“孤岛”里的坚守,她再能说会道,把法律条文倒背如流,也恐难挡推土机的马达;如果只有丈夫的孤绝姿态,他们也就是一个“普通的钉子户”,无“牛”可言。    上拳击场,还是上“钉子
元化先生是政治家,或者说政治思想家。他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不单是一般的读者,就是国家领导人也应该参考他的思想    从2006年2月15日到达杭州、在中国美术学院任客座教授,至与记者见面的4月14日,林毓生已赴沪探望王元化4次。每次在一起讨论学问和问题3天,同住庆余别墅。  林毓生有一头绸缎般的白发,穿一双圆口黑布鞋。    我第一次见元化先生是1991年2月,在美国夏威夷东西文
在贫困地区的农村仍然有一个庞大的“代课教师”群体,他们只拿相当于公办教师1/3、1/4的报酬(在甘肃农村为200元上下),在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工作,面对一刀切的政策和随时被辞退的可能,这是不公正、不人道的。我想只有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谈教师水平。  杨东平是那种外表平和理性,内心温热易感的学者。25年前,他陆续发表一些批评当时教育体制的文章,刊登在《百科知识》等非专业杂志上;今天,他主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