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有症状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口服米非司酮 12.5mg/d, 睡前口服,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监测子宮肌瘤的大小, 查肝、肾功能,血常规,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52例患者子宫及肌瘤的平均体积均明显缩小,治疗后有 44例肌瘤缩小20%以上,有效率达84.61%。52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均出现闭经,血红蛋白上升,伴痛经者痛经消失等。不良作用轻微,停药后很快消失。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是一种理想的用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治疗
子宫肌瘤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生育期妇女中发病率为25%[1],是导致育龄妇女行子宫全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学不明,近年研究表明孕激素在其生成生长方面有重要的作用[2,3],而米非司酮(RU-486)是一种孕酮受体拮抗剂,具有抗孕激素作用,可以使子宫肌瘤萎缩。近年来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超微结构的影响使肌瘤萎缩变小[4]。我院2004年1月 ~2006 年12月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2 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52例均为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经妇科检查及B超证实确诊,自愿要求药物治疗。主诉月经过多 32例,有压迫症状 9例,痛经 11例,合并贫血 20 例(血红蛋白 60~90g/L)。年龄32~53岁,平均年龄41.32岁。多发肌瘤 28例,单发肌瘤24例。本组病人在用药前至少3个月未用过任何激素类药物,无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
方法:病人自月经第1~3天开始,每日晚饭后1~2小时口服米非司酮12.5mg/日;不规则出血患者,用药前行分段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后即开始服药,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前及服药3个月后用B超经腹测量子宫及肌瘤三维径线,查肝、肾功能,血常规,记录不良反应。治疗中子宫肌瘤的体积缩小 20%以上者为治疗有效。用药1个疗程后停药,随访12个月。子宫和肌瘤体积的计算公式为:体积 =4/3πabc(cm3),a、b、c代表三维径线, 多发性子宫肌瘤计算最大肌瘤的体积。B超由专人操作。
结 果
治疗后子宫及肌瘤的变化:用药3个月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肌瘤比子宫缩小更显著。用药前子宫的平均体积为328.4±36.2cm3, 治疗后为215.9±25.4cm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前肌瘤的平均体积为 80.7±9.4cm3,治疗后为42.3±10.2cm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有 44例病人的肌瘤缩小20%以上,有效率达84.61%。
对月经的影响:52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均出现闭经,11例痛经患者服药后痛经症状消失。停药4 ~6周后除 8例49岁以上患者持续闭经外其余均月经来潮。月经复潮者月经量较服药前减少。
贫血好转:所有贫血患者的贫血状况均得以有不同程度的纠正。治疗前 25 例贫血患者血红蛋白 60~90 g/L ,治疗后为 110~140g/L。
不良反应:用药后偶感轻微潮热5例( 9.61%),轻微恶心、食欲减退8例(15.38%),轻微阴道分泌物减少2例(3.85%),停药后均恢复正常。服药前查肝、肾功能正常,服药后经查各项指标仍全部正常,血脂代谢亦未受影响。
随访:服药1个疗程后停药,随访6个月,有8例(15.38%)肌瘤体积逐渐增大至治疗前水平,其余肌瘤大小无明显变化。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卵巢激素依赖性疾病,许多临床及实验数据表明:雌、孕激素是子宫肌瘤生长的主要促进因素,而孕激素在肌瘤生长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米非司酮是化学合成的抗孕激素药物,与孕激素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比孕酮高 2~10 倍,能取代体内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因而阻断孕激素的作用,使卵巢黄体溶解,体内孕酮和雌二醇水平也随之下降[5]。在缺乏内源性孕酮时,米非司酮可诱发一种无周期性激素模式,导致排卵停止。此外,又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肌瘤缩小并诱发闭经[6]。米非司酮还可通过竞争孕激素受体,减小子宫肌瘤中的血管内皮因子的表达, 减小微血管密度, 从而减少肌瘤血供, 改善肌瘤的临床症状, 从而治疗子宫肌瘤[7]。近年来,又有学者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可使子宫肌瘤细胞及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的进行性改变,出现缺氧和变性坏死,使肌瘤超微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肌瘤缩小,起到治疗子宫肌瘤的目的。
我院应用国产米非司酮:小剂量治疗子宫肌瘤,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时肌瘤体积缩小47.71%,子宫体积缩小37.47%,痛经和贫血得以纠正,治疗中的暂时性闭经于停经4~6周后即恢复正常有排卵月经(除8例49岁以上患者持续闭经),未出现严重低雌激素现象,对肝、肾功能,血脂代谢均无影响,不良反应轻微,且治疗费用低,服用方便,患者乐于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较好,但停药后有复发的可能(本组病例治疗后随访6个月,有8例复发,占15.38%),尤其肌瘤较大者复发率较高。因此,米非司酮更适合于治疗那些小子宫肌瘤、年轻未生育过或年龄近绝经的患者。另外,米非司酮可减少子宫肌瘤的血供,并使子宫及肌瘤缩小,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所以,也可以作为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术前用药。总之,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理想的、有前途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克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北京医学,1997,19:280-282
2 廖爱华. 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1):15
3 顾美娟.临床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15~825
4 程金华,张玉容,毛为会.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超微结构的影响.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2):95
5 王惠群,靳家玉.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肌层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2):79
6 孙艳,郭风婵,等.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治疗
子宫肌瘤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生育期妇女中发病率为25%[1],是导致育龄妇女行子宫全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学不明,近年研究表明孕激素在其生成生长方面有重要的作用[2,3],而米非司酮(RU-486)是一种孕酮受体拮抗剂,具有抗孕激素作用,可以使子宫肌瘤萎缩。近年来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超微结构的影响使肌瘤萎缩变小[4]。我院2004年1月 ~2006 年12月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2 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52例均为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经妇科检查及B超证实确诊,自愿要求药物治疗。主诉月经过多 32例,有压迫症状 9例,痛经 11例,合并贫血 20 例(血红蛋白 60~90g/L)。年龄32~53岁,平均年龄41.32岁。多发肌瘤 28例,单发肌瘤24例。本组病人在用药前至少3个月未用过任何激素类药物,无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
方法:病人自月经第1~3天开始,每日晚饭后1~2小时口服米非司酮12.5mg/日;不规则出血患者,用药前行分段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后即开始服药,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前及服药3个月后用B超经腹测量子宫及肌瘤三维径线,查肝、肾功能,血常规,记录不良反应。治疗中子宫肌瘤的体积缩小 20%以上者为治疗有效。用药1个疗程后停药,随访12个月。子宫和肌瘤体积的计算公式为:体积 =4/3πabc(cm3),a、b、c代表三维径线, 多发性子宫肌瘤计算最大肌瘤的体积。B超由专人操作。
结 果
治疗后子宫及肌瘤的变化:用药3个月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肌瘤比子宫缩小更显著。用药前子宫的平均体积为328.4±36.2cm3, 治疗后为215.9±25.4cm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前肌瘤的平均体积为 80.7±9.4cm3,治疗后为42.3±10.2cm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有 44例病人的肌瘤缩小20%以上,有效率达84.61%。
对月经的影响:52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均出现闭经,11例痛经患者服药后痛经症状消失。停药4 ~6周后除 8例49岁以上患者持续闭经外其余均月经来潮。月经复潮者月经量较服药前减少。
贫血好转:所有贫血患者的贫血状况均得以有不同程度的纠正。治疗前 25 例贫血患者血红蛋白 60~90 g/L ,治疗后为 110~140g/L。
不良反应:用药后偶感轻微潮热5例( 9.61%),轻微恶心、食欲减退8例(15.38%),轻微阴道分泌物减少2例(3.85%),停药后均恢复正常。服药前查肝、肾功能正常,服药后经查各项指标仍全部正常,血脂代谢亦未受影响。
随访:服药1个疗程后停药,随访6个月,有8例(15.38%)肌瘤体积逐渐增大至治疗前水平,其余肌瘤大小无明显变化。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卵巢激素依赖性疾病,许多临床及实验数据表明:雌、孕激素是子宫肌瘤生长的主要促进因素,而孕激素在肌瘤生长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米非司酮是化学合成的抗孕激素药物,与孕激素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比孕酮高 2~10 倍,能取代体内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因而阻断孕激素的作用,使卵巢黄体溶解,体内孕酮和雌二醇水平也随之下降[5]。在缺乏内源性孕酮时,米非司酮可诱发一种无周期性激素模式,导致排卵停止。此外,又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肌瘤缩小并诱发闭经[6]。米非司酮还可通过竞争孕激素受体,减小子宫肌瘤中的血管内皮因子的表达, 减小微血管密度, 从而减少肌瘤血供, 改善肌瘤的临床症状, 从而治疗子宫肌瘤[7]。近年来,又有学者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可使子宫肌瘤细胞及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的进行性改变,出现缺氧和变性坏死,使肌瘤超微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肌瘤缩小,起到治疗子宫肌瘤的目的。
我院应用国产米非司酮:小剂量治疗子宫肌瘤,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时肌瘤体积缩小47.71%,子宫体积缩小37.47%,痛经和贫血得以纠正,治疗中的暂时性闭经于停经4~6周后即恢复正常有排卵月经(除8例49岁以上患者持续闭经),未出现严重低雌激素现象,对肝、肾功能,血脂代谢均无影响,不良反应轻微,且治疗费用低,服用方便,患者乐于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较好,但停药后有复发的可能(本组病例治疗后随访6个月,有8例复发,占15.38%),尤其肌瘤较大者复发率较高。因此,米非司酮更适合于治疗那些小子宫肌瘤、年轻未生育过或年龄近绝经的患者。另外,米非司酮可减少子宫肌瘤的血供,并使子宫及肌瘤缩小,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所以,也可以作为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术前用药。总之,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理想的、有前途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克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北京医学,1997,19:280-282
2 廖爱华. 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1):15
3 顾美娟.临床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15~825
4 程金华,张玉容,毛为会.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超微结构的影响.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2):95
5 王惠群,靳家玉.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肌层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2):79
6 孙艳,郭风婵,等.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