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打造精品工程,我深入施工一线调研,同时收集近两年的施工资料进行分析,针对关键工序、关键环节提出了合理的、科学的建议。
【关键词】提高;工程;质量
1、 规范制度体系提高改建工程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制定规范的制度体系,责任到岗、责任到人、责任到工序,重点部位重点控制。
(1)推行“技术交底制度”,即各主要分项工程及工序,在开工前要对所有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程序、工艺流程、操作要点、质量标准等并按要求施工;
(2)推行“工前检查制度”,即所有工序开工前、当日施工前,施工因故停工重新开工前,均对准备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经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施工;
(3)推行“质量奖惩制度”,即制定针对性的质量奖惩措施,组织经常性的质量检查,奖优罚劣,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措施限期整改;
(4)推行“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制度,即工程建设中,工程技术人员始终靠在工程施工一线,随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5)推行“质检小组工地巡视制度”,即成立质检小组,每天对全线施工项目巡视检查,质量檢查人员有质量否决权,发现问题有权制止,必要时可以下达暂停施工令,同时对施工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超前提示,防患未然。
2、抓关键技术环节提高改建工程质量
坚持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加强过程控制,狠抓关键环节,打造精品工程,各分项工程的合格率均须达到100%。
(1)路面建设,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好材料关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根本。为确保材料质量,从源头控制,选定质量好信誉佳的生产厂家作为原材料供应基地,从资金上给予支持,并派驻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指导。实现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转变。
(2)实现混合料生产的工厂化管理。对料场进行了高标准硬化,设置了完善有效的排水设施,各种原材料按产地、规格、用途分区堆放,并设有醒目的标志牌;投资建设了钢结构彩钢瓦集料储料仓用于储存原材料,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材料含水量变化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3)科学、合理地调整路面各层配合比设计,预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损坏,因地制宜对混合料技术性能指标做适当的调整。
1)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的强度,不仅控制低限,同时控制高限,防止走入基层强度越高越好的误区,尽量减少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
2)矿料级配组成设计按照“均匀、嵌挤、密实”的要求进行,适当增加中间档次粗集料的用量,提高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3)针对项目交通量大、重载交通多的情况,适当提高了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检验的技术要求,以增强沥青面层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水损害能力。
(4)强化路基工程的二次(路面铺筑前)检验。改建工程无法进行封闭施工,车辆的通行导致路基坑槽、起伏较多,致使路面平整度较差。为此,成立专门的路基整修班组,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在铺筑底基层前,进行细致的复测整平。对二次检验有缺陷路段进行换填处理,大大提高了路面的整体质量。
(5)优化面层铺筑的机械组合,提高工程内在质量。面层施工,采用相同型号的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每台摊铺机摊铺宽度控制在6米以内,从而有效降低了摊铺过程中的离析现象,显著提高了面层压实度、空隙率、渗水系数、平整度等技术指标。
(6)转变管理模式,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效益。为有效提高桥涵结构物外观与质量,组建混凝土预制厂,统一采购原材料和模板,统一供应混凝土。实现了施工规范,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有序,设备人员的无缝衔接。改进了养生工艺,采用滴水养生的养生方式,使砼各部位水量均匀。在保证内在质量的同时,桥梁外观质量有了明显的进步。
(7)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优势。在基层施工中,新配备了基层拌和机组,提高了混合料产量,加快了摊铺速度,缩短了碾压时间;为解决施工中外租运输车辆不足和不稳定的问题,新投资配备了运输车队;购买了伸缩式摊铺机,提高了效率,消除质量死角。通过引进先进机械设备,做到“四快”即快拌合,快运输,快摊铺,快碾压,保障工序衔接有序,保证了工程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创新施工技术和工艺提高改建工程质量
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在工程施工工艺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实用、高效的施工新工艺。
(1)加强设备的科学改造,成功对沥青混凝土拌合机组实施“油改气”,经济、环保且提高了设备生产效率。沥青混凝土拌合机组加热方式由重油加热改为天然气加热,有四个优点:一是简单易控。与重油复杂的控制系统相比,天然气直接由管道输送,经减压站减压后直接送到用气点,流程简单易于控制。二是燃烧效率高。天然气的热量值单价上更为经济,燃烧效率高于重油,可有效降低成本。三是绿色环保。与污染较重的重油相比,天然气燃烧后基本无污染,是国家推广和普及的能源。四是降低机组故障率。重油的比重大、杂质较多,会对机组产生损害。而天然气作为一种洁净的优质能源,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对机组不会产生损害。
(2)改进基层压实机械组合。在以往的基层施工中,压实机械组合多为振动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组合碾压,虽能保证基层压实度,但边缘平整度较差。结合沥青面层的施工经验,在基层压实机械组合中增加了振动式双轮钢筒式压路机,平整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基层边缘平整度得到了很大改善,为沥青面层的厚度均一性、平整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3)提高路缘石预制质量。以往砼路缘石预制多采用机械压制,砼强度不均匀,且只有向路一侧外露面为光滑面,美观及耐久性不够理想。为改进预制路缘石的上述缺点,经过比较考察,采用最新的脱模预制设备,使预制的砼路缘石致密、强度均匀,色泽一致,外观及耐久性均大幅提升。
(4)探索面层低温施工新工艺。按工期要求,部分路面面层需要在10月份低温期施工,为防止低温对路面面层铺筑质量的影响,对沥青机组进行改造,采用当前较先进的温拌工艺,虽然增加了一定成本,但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
结语:
公路工程与百姓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公路改建工程是政府投资项目,公路工程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公路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以专业的筑路技术、敬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建设好公路,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与总结,多修路,修好路,履行好公路工作者的社会职责。
作者简介:
李强,烟台市牟平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山东烟台。
【关键词】提高;工程;质量
1、 规范制度体系提高改建工程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制定规范的制度体系,责任到岗、责任到人、责任到工序,重点部位重点控制。
(1)推行“技术交底制度”,即各主要分项工程及工序,在开工前要对所有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程序、工艺流程、操作要点、质量标准等并按要求施工;
(2)推行“工前检查制度”,即所有工序开工前、当日施工前,施工因故停工重新开工前,均对准备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经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施工;
(3)推行“质量奖惩制度”,即制定针对性的质量奖惩措施,组织经常性的质量检查,奖优罚劣,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措施限期整改;
(4)推行“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制度,即工程建设中,工程技术人员始终靠在工程施工一线,随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5)推行“质检小组工地巡视制度”,即成立质检小组,每天对全线施工项目巡视检查,质量檢查人员有质量否决权,发现问题有权制止,必要时可以下达暂停施工令,同时对施工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超前提示,防患未然。
2、抓关键技术环节提高改建工程质量
坚持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加强过程控制,狠抓关键环节,打造精品工程,各分项工程的合格率均须达到100%。
(1)路面建设,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好材料关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根本。为确保材料质量,从源头控制,选定质量好信誉佳的生产厂家作为原材料供应基地,从资金上给予支持,并派驻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指导。实现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转变。
(2)实现混合料生产的工厂化管理。对料场进行了高标准硬化,设置了完善有效的排水设施,各种原材料按产地、规格、用途分区堆放,并设有醒目的标志牌;投资建设了钢结构彩钢瓦集料储料仓用于储存原材料,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材料含水量变化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3)科学、合理地调整路面各层配合比设计,预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损坏,因地制宜对混合料技术性能指标做适当的调整。
1)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的强度,不仅控制低限,同时控制高限,防止走入基层强度越高越好的误区,尽量减少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
2)矿料级配组成设计按照“均匀、嵌挤、密实”的要求进行,适当增加中间档次粗集料的用量,提高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3)针对项目交通量大、重载交通多的情况,适当提高了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检验的技术要求,以增强沥青面层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水损害能力。
(4)强化路基工程的二次(路面铺筑前)检验。改建工程无法进行封闭施工,车辆的通行导致路基坑槽、起伏较多,致使路面平整度较差。为此,成立专门的路基整修班组,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在铺筑底基层前,进行细致的复测整平。对二次检验有缺陷路段进行换填处理,大大提高了路面的整体质量。
(5)优化面层铺筑的机械组合,提高工程内在质量。面层施工,采用相同型号的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每台摊铺机摊铺宽度控制在6米以内,从而有效降低了摊铺过程中的离析现象,显著提高了面层压实度、空隙率、渗水系数、平整度等技术指标。
(6)转变管理模式,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效益。为有效提高桥涵结构物外观与质量,组建混凝土预制厂,统一采购原材料和模板,统一供应混凝土。实现了施工规范,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有序,设备人员的无缝衔接。改进了养生工艺,采用滴水养生的养生方式,使砼各部位水量均匀。在保证内在质量的同时,桥梁外观质量有了明显的进步。
(7)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优势。在基层施工中,新配备了基层拌和机组,提高了混合料产量,加快了摊铺速度,缩短了碾压时间;为解决施工中外租运输车辆不足和不稳定的问题,新投资配备了运输车队;购买了伸缩式摊铺机,提高了效率,消除质量死角。通过引进先进机械设备,做到“四快”即快拌合,快运输,快摊铺,快碾压,保障工序衔接有序,保证了工程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创新施工技术和工艺提高改建工程质量
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在工程施工工艺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实用、高效的施工新工艺。
(1)加强设备的科学改造,成功对沥青混凝土拌合机组实施“油改气”,经济、环保且提高了设备生产效率。沥青混凝土拌合机组加热方式由重油加热改为天然气加热,有四个优点:一是简单易控。与重油复杂的控制系统相比,天然气直接由管道输送,经减压站减压后直接送到用气点,流程简单易于控制。二是燃烧效率高。天然气的热量值单价上更为经济,燃烧效率高于重油,可有效降低成本。三是绿色环保。与污染较重的重油相比,天然气燃烧后基本无污染,是国家推广和普及的能源。四是降低机组故障率。重油的比重大、杂质较多,会对机组产生损害。而天然气作为一种洁净的优质能源,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对机组不会产生损害。
(2)改进基层压实机械组合。在以往的基层施工中,压实机械组合多为振动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组合碾压,虽能保证基层压实度,但边缘平整度较差。结合沥青面层的施工经验,在基层压实机械组合中增加了振动式双轮钢筒式压路机,平整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基层边缘平整度得到了很大改善,为沥青面层的厚度均一性、平整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3)提高路缘石预制质量。以往砼路缘石预制多采用机械压制,砼强度不均匀,且只有向路一侧外露面为光滑面,美观及耐久性不够理想。为改进预制路缘石的上述缺点,经过比较考察,采用最新的脱模预制设备,使预制的砼路缘石致密、强度均匀,色泽一致,外观及耐久性均大幅提升。
(4)探索面层低温施工新工艺。按工期要求,部分路面面层需要在10月份低温期施工,为防止低温对路面面层铺筑质量的影响,对沥青机组进行改造,采用当前较先进的温拌工艺,虽然增加了一定成本,但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
结语:
公路工程与百姓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公路改建工程是政府投资项目,公路工程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公路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以专业的筑路技术、敬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建设好公路,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与总结,多修路,修好路,履行好公路工作者的社会职责。
作者简介:
李强,烟台市牟平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山东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