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时事政治、财经、社会和军事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类期刊发展非常迅速,《中国周刊》、《国家财经周刊》等纷纷创刊,再加上原有的《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新民周刊》、《环球》等,新闻类期刊的竞争更加激烈。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时政类期刊作为中国期刊界的一支新军,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虽然数量还不多,但影响力越来越大,其特点也越来越明显。”①与上述新闻类期刊相比,地方的新闻类期刊在信息资源等很多方面都明显不如它们,在市场竞争中难免处于下风。那么,地方的新闻类期刊怎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东北之窗》在实践中探索出自己的一条路。
【关键词】东北之窗 新闻类期刊 探索
一、找准定位 从大众化中寻求小众化
一份成功的期刊与其准确定位是分不开的。美国《新闻周刊》总裁的一句办刊名言说“办好期刊的秘诀就是,定位,定位,还是定位”。创刊于1989年的《东北之窗》,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数不多题写刊名的杂志,20多年来一直将刊物定位在“立足大连,放眼东北”上。放眼国内,已经市场化的新闻类期刊在内容选择上各有侧重,并形成了各自的定位和风格。如《瞭望》、《瞭望东方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利用国家通讯社的资源优势,聚焦重大题材,时效性很强,公务员群体比较偏爱;三联书店创办的《三联生活周刊》注重从文化视角观察新闻事件,一直以社会和文化报道为主,营造了知识分子偏爱的人文特色;而《南方人物周刊》和《环球人物》以人物切入新闻,把重大新闻事件中的热点人物推到读者面前;《新民周刊》与《新周刊》都定位于时政类综合性周刊。
与这些新闻类期刊相比,地处大连的《东北之窗》无论是在信息资源的掌控上,还是宏观视野上,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以前,《东北之窗》因定位不明晰,比较宽泛,走了不少弯路,无论是读者反映还是实际效果都不太好。因此,《东北之窗》如何定位,直接影响着杂志的质量,甚至关系到刊物的生死存亡。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北一直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地区。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本真正以东北三省地区作为重点报道的期刊。可以说这一领域还是空白。为此,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本新闻类期刊,《东北之窗》自2007年果断地调整此前的定位思路,将过去过于宽泛的时政财经类杂志转变为“立足大连,重点东北,面向全国”,将报道重点从国内外时政大事调整为重点以大连市和东北三省的政治、经济等方面为主。
新定位不但没有影响杂志的发行量,反而还使《东北之窗》的订户在近3年中不断增多。从市场角度来看,大连、山东、北京等地的一些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做广告。这在以前的《东北之窗》是不可想像的。事实证明,杂志的定位越明晰,广告、发行就会越好做,如杂志的定位只是一个模糊概念,连广告商都不清楚你的读者群是谁,就没办法实施广告投放。
二、抓住重大事件做好重点深度报道
新闻的特性之一,就是及时报道“人们欲知而未知或应知而未知的新近发生的事实”,也就是及时报道人们关注的重大事件。因此,及时准确地抓住“大”字做“深”文章,从报道事件和报道方法两个方面形成“独家”优势,力争做到在与同类期刊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近几年来,《东北之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将东北三省发生的重大事件做深做透。比如2008年3月,《东北之窗》以辽宁省编制完成《辽西城市群发展规划(草案)》为契机,及时地推出了《辽西:变长的“短板”》一稿;围绕东北资源型城市多、国家启动此类城市转型试点之机,推出了《东北资源型城市:行走在转型路上》;围绕东北三省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推出了《东北三省的加减法》;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此《东北之窗》经过深入采访,推出了《长吉图引变边贸版图》;围绕辽宁省拥有两大国家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沈阳经济区推出的《辽宁应试两大战略碰头》等具有一定深度的稿件,都及时而准确地进行报道。
同时,《东北之窗》还借辽宁省港口整合、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出近20个版的特别策划,通过采访相关企业、专家和学者,全面、立体、多角度地展示这一事件的深刻影响。比如,在2009年4月推出的“辽宁省港口整合”特别策划中,《辽宁港口整合势在必行》、《大连港整合 能否迈过这几道坎?》、《港口资源全省应该一盘棋》等文章,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受到广大读者和相关企业以及专家学者的好评。《中国经营报》驻大连记者站的记者看到后,主动向《东北之窗》参与采访报道的记者了解情况,并在当年8月推出关于辽宁省港口整合的整版报道。从中可以看出,《东北之窗》在做“大”做“深”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也可以看出当初果断调整杂志定位的必要性。
三、加强策划力度 找准报道的新角度
尽管热点事件、重大事件是《东北之窗》必须紧紧抓住报道的重点内容,但通常杂志所面对的都是大量的常规报道,这同样是不能疏忽的报道内容。为此,《东北之窗》加强策划力度,找到与其他媒体报道的不同角度。
比如,2007年10月29日,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克强在辽宁省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的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透露,到2007年年底,辽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将超过万亿元。这本来是一条非常不起眼的新闻,而且还夹杂在其他新闻当中。但《东北之窗》的记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却得知,如果辽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那将是全国第8个步入亿元行列的省。这是一个重大的新闻!经过《东北之窗》编辑部的认真分析认为,如果辽宁省的GDP没有把握达到1万亿,省领导就不会提前“预报”。否则,如果辽宁省当年真的达不到的话,不但省领导会丢“面子”,更重要的是影响政府的威信。因此,《东北之窗》就提前启动了采访报道程序。通过深入采访省政府有关委办局以及专家学者,在2007年第12期(上半月)正式推出了4500字的报道《大省的崛起》,详细阐述了辽宁省步入GDP万亿俱乐部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带来的社会影响等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就在这篇报道推出后不久,辽宁省统计局正式公布了辽宁省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4.5%,达10900亿元。这也证实了《东北之窗》当初果断决策的正确。2008年1月12日,新华社正式对外发布了不到300字的消息——《辽宁跨入中国万亿元GDP省份行列》②。此时,距离《东北之窗》稿件的发表时间已经有1个多月了。
当然,一本新闻类期刊能否获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可,有很多因素。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即如何定位以及报道内容。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期刊所独有的特质,这个特质能使它跳出于众多期刊之上,成为读者的钟爱、读者的首选。任何一份期刊,要想在市场竞争激烈、受众要求日渐提高的今天站稳脚跟,没有核心竞争力是绝对不行的。期刊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今期刊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更是期刊能否驾驭当今、掌握未来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根本。③当然,《东北之窗》所作的探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在报道内容上,越来越多的媒体加入到新闻类期刊所擅长的报道领域,这就对方新闻类期刊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我们今后不断面对挑战,实现自我突破。■
参考文献
①张贤明,《时政类期刊出版状况综述》,《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12-23
②http://www.ce.cn/cysc/cysczh/
200801/12/t20080112_14204353.shtml
③姜明生,《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几点思考》,《中国出版》,2008(5)
(作者: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7级博士研究生,《东北之窗》杂志社编辑)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东北之窗 新闻类期刊 探索
一、找准定位 从大众化中寻求小众化
一份成功的期刊与其准确定位是分不开的。美国《新闻周刊》总裁的一句办刊名言说“办好期刊的秘诀就是,定位,定位,还是定位”。创刊于1989年的《东北之窗》,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数不多题写刊名的杂志,20多年来一直将刊物定位在“立足大连,放眼东北”上。放眼国内,已经市场化的新闻类期刊在内容选择上各有侧重,并形成了各自的定位和风格。如《瞭望》、《瞭望东方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利用国家通讯社的资源优势,聚焦重大题材,时效性很强,公务员群体比较偏爱;三联书店创办的《三联生活周刊》注重从文化视角观察新闻事件,一直以社会和文化报道为主,营造了知识分子偏爱的人文特色;而《南方人物周刊》和《环球人物》以人物切入新闻,把重大新闻事件中的热点人物推到读者面前;《新民周刊》与《新周刊》都定位于时政类综合性周刊。
与这些新闻类期刊相比,地处大连的《东北之窗》无论是在信息资源的掌控上,还是宏观视野上,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以前,《东北之窗》因定位不明晰,比较宽泛,走了不少弯路,无论是读者反映还是实际效果都不太好。因此,《东北之窗》如何定位,直接影响着杂志的质量,甚至关系到刊物的生死存亡。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北一直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地区。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本真正以东北三省地区作为重点报道的期刊。可以说这一领域还是空白。为此,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本新闻类期刊,《东北之窗》自2007年果断地调整此前的定位思路,将过去过于宽泛的时政财经类杂志转变为“立足大连,重点东北,面向全国”,将报道重点从国内外时政大事调整为重点以大连市和东北三省的政治、经济等方面为主。
新定位不但没有影响杂志的发行量,反而还使《东北之窗》的订户在近3年中不断增多。从市场角度来看,大连、山东、北京等地的一些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做广告。这在以前的《东北之窗》是不可想像的。事实证明,杂志的定位越明晰,广告、发行就会越好做,如杂志的定位只是一个模糊概念,连广告商都不清楚你的读者群是谁,就没办法实施广告投放。
二、抓住重大事件做好重点深度报道
新闻的特性之一,就是及时报道“人们欲知而未知或应知而未知的新近发生的事实”,也就是及时报道人们关注的重大事件。因此,及时准确地抓住“大”字做“深”文章,从报道事件和报道方法两个方面形成“独家”优势,力争做到在与同类期刊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近几年来,《东北之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将东北三省发生的重大事件做深做透。比如2008年3月,《东北之窗》以辽宁省编制完成《辽西城市群发展规划(草案)》为契机,及时地推出了《辽西:变长的“短板”》一稿;围绕东北资源型城市多、国家启动此类城市转型试点之机,推出了《东北资源型城市:行走在转型路上》;围绕东北三省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推出了《东北三省的加减法》;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此《东北之窗》经过深入采访,推出了《长吉图引变边贸版图》;围绕辽宁省拥有两大国家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沈阳经济区推出的《辽宁应试两大战略碰头》等具有一定深度的稿件,都及时而准确地进行报道。
同时,《东北之窗》还借辽宁省港口整合、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出近20个版的特别策划,通过采访相关企业、专家和学者,全面、立体、多角度地展示这一事件的深刻影响。比如,在2009年4月推出的“辽宁省港口整合”特别策划中,《辽宁港口整合势在必行》、《大连港整合 能否迈过这几道坎?》、《港口资源全省应该一盘棋》等文章,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受到广大读者和相关企业以及专家学者的好评。《中国经营报》驻大连记者站的记者看到后,主动向《东北之窗》参与采访报道的记者了解情况,并在当年8月推出关于辽宁省港口整合的整版报道。从中可以看出,《东北之窗》在做“大”做“深”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也可以看出当初果断调整杂志定位的必要性。
三、加强策划力度 找准报道的新角度
尽管热点事件、重大事件是《东北之窗》必须紧紧抓住报道的重点内容,但通常杂志所面对的都是大量的常规报道,这同样是不能疏忽的报道内容。为此,《东北之窗》加强策划力度,找到与其他媒体报道的不同角度。
比如,2007年10月29日,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克强在辽宁省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的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透露,到2007年年底,辽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将超过万亿元。这本来是一条非常不起眼的新闻,而且还夹杂在其他新闻当中。但《东北之窗》的记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却得知,如果辽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那将是全国第8个步入亿元行列的省。这是一个重大的新闻!经过《东北之窗》编辑部的认真分析认为,如果辽宁省的GDP没有把握达到1万亿,省领导就不会提前“预报”。否则,如果辽宁省当年真的达不到的话,不但省领导会丢“面子”,更重要的是影响政府的威信。因此,《东北之窗》就提前启动了采访报道程序。通过深入采访省政府有关委办局以及专家学者,在2007年第12期(上半月)正式推出了4500字的报道《大省的崛起》,详细阐述了辽宁省步入GDP万亿俱乐部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带来的社会影响等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就在这篇报道推出后不久,辽宁省统计局正式公布了辽宁省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4.5%,达10900亿元。这也证实了《东北之窗》当初果断决策的正确。2008年1月12日,新华社正式对外发布了不到300字的消息——《辽宁跨入中国万亿元GDP省份行列》②。此时,距离《东北之窗》稿件的发表时间已经有1个多月了。
当然,一本新闻类期刊能否获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可,有很多因素。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即如何定位以及报道内容。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期刊所独有的特质,这个特质能使它跳出于众多期刊之上,成为读者的钟爱、读者的首选。任何一份期刊,要想在市场竞争激烈、受众要求日渐提高的今天站稳脚跟,没有核心竞争力是绝对不行的。期刊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今期刊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更是期刊能否驾驭当今、掌握未来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根本。③当然,《东北之窗》所作的探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在报道内容上,越来越多的媒体加入到新闻类期刊所擅长的报道领域,这就对方新闻类期刊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我们今后不断面对挑战,实现自我突破。■
参考文献
①张贤明,《时政类期刊出版状况综述》,《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12-23
②http://www.ce.cn/cysc/cysczh/
200801/12/t20080112_14204353.shtml
③姜明生,《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几点思考》,《中国出版》,2008(5)
(作者: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7级博士研究生,《东北之窗》杂志社编辑)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