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术语翻译的特殊性

来源 :中国科技术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fjm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术语翻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研究内容包含多层次,其研究方面呈现多维度。如何把握术语翻译的特殊性,从众多维度和层次挖掘术语翻译研究的价值,总结术语翻译的普遍规律,从而推动术语教育、术语意识的培养等,这些都是术语翻译教材编写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术语翻译研究,术语意识,术语能力,术语翻译教材
  中图分类号:H059;H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3-8578(2014)04-0020-04
  On the Complexity of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Comments on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Chinese Term Translation
  TAO Lichun
  Abstract:Terminology translation has its distinctive features, as it includes multilayer research areas in varied perspectives. How to explore these features for new discoveries and insights, what rules to summarize on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erminology education and raising terminological awarenessall these are significant issues to be addressed in compiling textbooks in this filed.
  Keywords: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studies, terminological awareness, terminological competence, textbooks for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收稿日期:2014-05-14
  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术语意识及术语翻译能力培养初探”(JG00913JX77)部分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文社会科学汉英动态术语数据库的构建研究”(11AYY002)资助
  作者简介:陶李春(1981—),男,安徽省潜山县人,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术语翻译研究。通信方式:[email protected]
  引 言
  近年来,欧美国家众多高校和翻译机构将术语翻译能力列为翻译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术语学、翻译学,还是从翻译的跨学科属性等角度来说,术语翻译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刘青指出,术语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我们需要努力建立有特色的中国术语学,为世界术语学研究做出贡献[1]。然而,在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中,术语学一直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是一个需要我们开发的科学空白点 [2]。同样,梳理我国翻译史,术语翻译实践规模大、影响深,但术语翻译研究,作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却长期处于被冷落、被忽视的境地。就目前翻译专业的建设来看,无论是大纲、抑或是课程设置,都几乎没有涉及术语教育和术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关内容。
  一 术语翻译的特殊性
  术语是人类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 [3]。术语有别于普通词汇,术语翻译研究作为翻译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在结合翻译研究基本特征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特殊性。术语翻译研究的特殊性来源于术语的特点。
  术语作为特定学科领域概念的指称,术语翻译研究需要从概念着手,探寻概念在跨语言、跨地域的传播、变迁与影响。由此看来,术语翻译研究必然涉及文化、社会、历史等因素,其关注的过程不仅有共时的层面,还有历时的层面。术语翻译的特殊性在于其浓厚的跨学科属性,以及跨语言、跨文化传播中的术语概念传递的复杂性。此外,术语翻译的特殊性还在于紊乱的术语生态。术语译名不统一、术语使用不当、术语误解与误用等现象严重,这种紊乱的术语生态不利于术语翻译的开展,不利于术语的推广与术语翻译研究的开展。当然,一直以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名词审定、术语规范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使术语翻译中的译名统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术语翻译作为术语翻译研究的主要对象,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术语翻译研究内容的多层次及研究视角的多维度。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类文明的历史推进无不依赖于翻译,而术语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重要环节,新的思想和概念的引进最初就是体现在术语翻译实践上。
  二 述评《术语翻译研究导引》
  《译学辞典》编纂专家方梦之指出,作为一门学科的术语无需丰茂、多样,而需单一、精确,翻译研究的跨学科特性在推动翻译理论研究的同时,使得各学科术语汇集一处,加上传统译论中术语的纷争,概念及形式上不免有些杂乱[4]。
  如前文所述,术语翻译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其难度不言而喻。然而读者们欣喜地看到,国内逐渐有学者开始关注术语翻译研究,南京大学双语词典研究中心主任魏向清教授便是重要代表,她主持编写的《术语翻译研究导引》[5]是大学翻译学研究型系列教材之一,不仅填补了国内在术语翻译研究教材的空白,也为术语翻译研究的理论思考与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术语翻译研究导引》由魏向清教授统筹安排,联合赵连振老师共同编写完成。这是国内第一本术语翻译研究教材和参考用书。该书在2012年9月一经问世,便用于南京大学实用性翻译硕士(MTI)课程教学、英语语言文学学术类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受到了大家的喜爱。下文从该教材的内容、体例及设计理念等方面入手,结合前文提及的术语翻译研究的多层次与多维度展开论述,以飨读者。   首先,《术语翻译研究导引》将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呈现了术语翻译实践与研究的古往今来。该教材在选文收集方面充分考虑研究话题的时代性和时效性,将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相结合,不仅涵盖了术语翻译研究的历史钩沉,从汉末至唐宋时期佛经术语的翻译,到明末清初西洋术语的译介,再到清末民初西学新学语的厘定,还包括了现当代术语翻译实践和研究的新进展,如科技术语的翻译问题、术语翻译的标准及本地化行业发展对术语翻译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要求。如此种种,该教材的编写者遴选了多篇颇有见地的论文,为读者掌握术语翻译研究的基本脉络提供了可能,每个章节后面的延伸阅读则为读者指明了深入学习的方向,配上问题思考,有利于加深理解、活跃思维,促进读者的思考,且便于教师授课时开展课堂讨论。
  第二,《术语翻译研究导引》兼容并包,旁征博引,汇聚了中外术语翻译研究成果。在选取的34篇术语翻译研究相关的论文中,英语文献有11篇,汉语文献23篇。这些文献中有论述术语学理论的论文,如选用了辜正坤教授的《外来术语翻译和中国学术问题》,警示读者和翻译界研究人员:中国外来术语已经泛滥成灾,对外来术语的翻译进行认真梳理和厘定已是迫在眉睫,不容忽视 [5]。文献中还有从术语学视角论述术语翻译的论文,如日本东京大学影浦峡(Kyo Kageura)教授的文章,题为“Terminology: Basic Observations”,为读者进一步了解术语的概念,掌握术语的本质以及传统术语学的基本理论十分有帮助。选文中也包括从术语学视角研究术语翻译的论文,如珍妮弗·皮尔逊(Jennifer Pearson)的论文“Identifying Differences Between Words and Terms”,不仅区别了术语和普通词汇,而且从交际语境对术语进行了研究,划分了使用术语的四种语境:1)专家与专家间的交际语境;2)专家与初学者间的交际语境;3)相对专家与大众(外行)间的交际语境;4)师生间的交际语境。要而言之,这些选取的文献,为读者展示了国内外术语翻译研究的前沿成果,便于课堂教学与讨论,也可供读者自学研究之用。
  第三,《术语翻译研究导引》从多维度、多视角,研讨术语翻译研究的各种现象、问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来探究术语翻译的本质。魏教授主编的这部教材不仅讨论了术语的概念,术语教育的重要性和术语翻译的本质,而且结合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选用了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论文,为读者展现了广阔的研究视野和探索空间:分析和研讨术语翻译研究的历史,为术语翻译研究的当下和未来提供借鉴;从术语学、翻译学、生态语言学等视角挖掘术语翻译研究的深层话题,探究术语翻译的本质;既有微观层面的分析与探讨,述评科技术语、语言学术语和哲学术语等方面具体的翻译研究问题,也涵盖了宏观层面的思考与探索,研究术语定义、定名理据、术语建设和译学进展等抽象议题;结合本地化技术和翻译职业培养探索术语翻译实践、术语能力培养及相关技术应用。
  第四,《术语翻译研究导引》注重实用性,倡导技术应用服务于术语翻译实践与研究。仔细研读该教材的各章节导言及选用的论文,我们不难发现编者既注重术语翻译实践与翻译学理论、术语学理论、生态语言学理论相结合,又注重学以致用,掌握术语管理、本地化等方面的相关技术,从而更好地服务术语翻译实践与研究。需要指出的是,《术语翻译研究导引》着重培养翻译专业的实践和研究者的术语意识,即翻译过程中对待术语跨文化传播应有的专业认知 [5]。
  第五,《术语翻译研究导引》应时代之需,填补国内术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空白,为国内外语专业和翻译专业等方向的研究生提供了阅读范本和讨论素材,便于授课研讨之用。就目前看来,术语翻译研究作为研究生招录方向在国内并不多见,南京大学双语词典研究中心首开先河。该中心原主任张柏然教授大力呼吁建构中国译论,发展中国翻译流派[6]。现如今在魏向清教授的带领下,该中心已于2011年开始招录术语翻译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同时也为这本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提供了平台。需要指出的是,笔者有幸于2013年赴南京大学选修该教材主编魏向清教授的术语翻译研究课程,主要使用教材便是这本《术语翻译研究导引》。授课模式多样,教师讲授与学生汇报、师生研讨相结合,课堂气氛活跃,笔者收获很多。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学术性研究生,还是实用性翻译硕士,都能从该课堂、该教材中受到启发,获取知识营养,为今后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尤其是为术语翻译打下基础。由此可见,该教材源于魏教授多年教学与科研的成果,同时也满足了术语翻译研究和翻译课程教学的授课之用。与教材相配套的是魏教授提倡的新型翻译教材编写理念和翻译教学理念:在兼顾翻译教材对课堂翻译教学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学习者自主发现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翻译能力的培养 [5];以知识传授为辅,能力培养为主,注重学生术语意识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从这点来说,该教材及其提倡的授课模式值得向国内高校外语专业和翻译方向推广使用。
  最后,《术语翻译研究导引》编写体例注重规范,结构清晰、导言简洁,便于读者阅读、学习和研究之用。该教材是南京大学张柏然教授担纲总主编的大学翻译学研究型系列教材之一。魏向清教授秉承恩师的学术理念,在教材编写中不止于知识传授,更着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鼓励发问、好奇与探索,大力倡导探究学术问题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通识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交融。全书共分七章,分别为绪论、术语翻译研究的本质及基本特征、术语翻译研究的历史钩沉、术语翻译研究的术语学视角、术语翻译研究的翻译学视角、术语翻译研究的生态语言学视角、术语翻译实践及其技术应用。每章均配有导论,概述本章主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编者自己的研究发现,为读者做好阅读选文前的准备。导论之后便围绕本章主题配以4~6篇选文,且每篇选文之前附以简要介绍,概述该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和发现。每章结尾提供延伸阅读书目,鼓励读者自主开展文献收集和学习,从而深入研究感兴趣的话题。问题与思考部分旨在检测本章所学,并引发读者探索术语翻译研究方面的问题,从而可以开展个性化研究。由此可见,该教材体例规范、结构清楚、导言简洁,便于阅读和教学使用。
  综上所述,《术语翻译研究导引》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术语翻译研究的教材和参考书,为读者从多层面、多视角展现了国内外术语翻译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从历时、共时等多维度探讨了术语翻译实践的过往、现状与未来。这部教材和参考用书注重理论结合实践,技术服务翻译,应时代和社会之需,想必能为国内翻译专业学术类研究生的培养、实用性翻译硕士的课程建设以及术语翻译实践与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在“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术语学的客观需求越来越大 [7];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使得术语翻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一部好的术语翻译教材的问世正契合了这种迫切需求。
  三 结 语
  术语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对象,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是不可逾越的话题,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从多层次来把握其研究内容,从多维度来探究其研究对象有利于掌握术语翻译研究的重点,克服其难点。魏向清教授的《术语翻译研究导引》开拓了译学研究的新领域,为术语翻译研究教材、译学教材的编写做出了有益实践。
  我国术语翻译实践历史悠久,而术语翻译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投入更大力度和更多精力。鉴往知来,迎难而上,教育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相关企事业单位等应当鼓励和开展术语教育、资助术语翻译研究,着力培养全民的术语意识,为我国翻译人才培养、实用性翻译硕士专业教育、翻译职业化等做出贡献,为术语的推广普及、正确应用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 刘青. 中国术语学研究与探索[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 冯志伟. 语言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学科——术语学[J]. 山东外语教学,2012(6):31-39.
  [3] 冯志伟. 现代术语学引论(增订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 方梦之. 《译学辞典》[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 魏向清,赵连振. 术语翻译研究导引[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 张柏然. 译学卮言[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 郑述谱,梁爱林. 国外术语学研究现状概观[J]. 辞书研究,2010(2):86-99.
其他文献
摘要: 维斯特创立的普通术语学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基本形成后,在30年中稳步前进。自21世纪以来,欧洲对术语学的讨论忽然变得热烈,产生了一些“颠覆性”的质疑。文章介绍了欧洲术语学传统思想的承继者们如何应对这些质疑,以及“现代术语学革新派”突破性的理论思想贡献,并浅析未来的术语学理论发展的趋势和远景。  关键词:理论,学说,术语单元,多面体,多门术语学理论模型,新范式  中图分类号:H083;N0
期刊
2014年9月21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生物工程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生物工程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胜利院士、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等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马树恒先生主持。  生物工程技术这一领域,涵盖的学科领域众多,从分子、基因、细胞,到医学、农业、环境、资源,跨度大、交叉多,因此前期的梳理分工和框架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期
期刊
2014年7月18日,食品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京成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食品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宝国院士,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与研究室主任邬江等近40位专家参加会议。  孟素荷理事长在致辞中提到,食品科技名词的审定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公益性工作,也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必须要做的基础性工作,这次召集的委员都是有公益心的重量级科学家,希望大家
期刊
2014年7月18日,食品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京成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食品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宝国院士,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与研究室主任邬江等近40位专家参加会议。  孟素荷理事长在致辞中提到,食品科技名词的审定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公益性工作,也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必须要做的基础性工作,这次召集的委员都是有公益心的重量级科学家,希望大家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牛津商务英语学习词典》中具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国际贸易典型术语“到岸价格”(CIF)的释义。根据分析,初步提出了词典对贸易术语进行释义的原则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CIF释义的修订样例。  关键词:《牛津商务英语学习词典》,商务英语学习词典,到岸价格,术语释义  中图分类号: HO83;F710;N04文章类型:A文献标识码:1673-8578(2015)01-0015-05 
期刊
日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试用了204条科技新词,我们惊喜地发现,很多新词原来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比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三维打印”“细颗粒物”(PM2.5)。  以年轻一代的网上购物体验为例:我们不经意地浏览网页时,网站将我们的浏览习惯记录汇总为“大数据”(big data),并进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自动向我们推送相关的广告,我们经过“
期刊
2014年8月20日,医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中华医学会召开。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审定与研究室主任邬江;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饶克勤,委员陈杰、沈悌、曾正陪、杨伟炎、王汝宽,办公室主任李刚,名词审定办公室张玉森等20余位专家与会。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对《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名词》《核医学名词》《显微外科学名词》《呼吸病学名词》《地方病学名词》进行审议。彭庆星、田嘉禾、侯春林
期刊
2014年6月15—20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在山东省济南市联合举办了第十二期“出版物规范应用科技名词培训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55家科技期刊、图书出版单位的71名编辑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研讨会在很大范围内宣传了规范科学技术名词在新闻出版行业中的意义,对科技名词规范工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全国科技名词委发挥自身优势,多位专家授课老师结合出版专业实际,以丰富的
期刊
摘要:“简洁性”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之重要定名原则。中医药术语的突出特点是语言高度凝练、简明扼要,因此在其英译的过程中更应坚持简洁性原则。建议中医药术语英译的简洁性可通过省略虚词、使用名词性定语、采用连字符及避免赘译等手段来实现。  关键词:中医药术语,英译规范,简洁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N04;H059;R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4)05-0024-04  作
期刊
2014年7月19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北京铁道大厦召开了电气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全体),与会的领导及专家共50多人。会议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电气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顾国彪院士主持。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裴相精讲话,感谢各位专家百忙之中前来参加会议并积极完成名词定义阶段的工作。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室主任邬江,根据目前上报的词条定义撰写中的问题,向与会专家讲解了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