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经济学家,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2009年12月13日去世,享年94岁
作为研究一门冷静甚至有时显得冷酷的学科的学者,经济学家很少被冠以“伟大”的称号,而萨缪尔森完全有资格与凯恩斯、弗里德曼一起戴上伟大经济学家的桂冠,可被奉为在历史上少有的以纯粹的思想与学理改变世界的人。在他离开人世之时,世界各地的年轻学子正在从他撰写的经典教科书中获得学术上的启蒙和思想上的乐趣,他得到的称颂也遍及四海。
像许多优秀的美国学者一样,萨缪尔森也是移民后代,是波兰犹太人的后裔。1935年,他随家人来到了芝加哥。这个城市今天已经成为华沙之外波兰人聚集最多的城市。他是在20世纪20年代从波兰迁往美国的犹太人。20世纪30年代初,年轻的萨缪尔森经历了“大萧条”,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衰退对他的心理与学术兴趣产生了永久性的塑造作用,可以说,与他的经济学同行一起防范这场悲剧的重演,成为他毕生的追求。“大萧条”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前途产生了深深的担忧,催生各种暗流涌动的左翼思潮,而大洋彼岸的一个有着英式作风的儒雅学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扮演了拯救资本主义的角色,而这个角色又由萨缪尔森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一个天才可以走上许多种路径,而引导萨缪尔森走上经济学大师之路的,是他17岁那年在芝加哥大学听到的第一节经济学课,那节课的主题是已故的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从那之后萨缪尔森对经济学如痴如醉。四年之后的1936年,凯恩斯的传世之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此时的萨缪尔森已经离开芝加哥大学,成为哈佛大学的硕士生。虽然像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一样,他对凯恩斯的分析与建议最初也抱以疑虑,但在仔细阅读之后,他成为凯恩斯主义的坚定信奉者。不过萨缪尔森绝不是一个教条的学者,他的凯恩斯主义观念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情势的改变而逐渐得到检讨。
“大萧条”期间美国人大量失业的凄惨景象令萨缪尔森不再相信经济可以自发实现稳定,而罗斯福在1933年之后采用凯恩斯主义药方实现的扭转经济局势的成果,更让萨缪尔森坚信这一新理论的正确性。但在当时的美国,凯恩斯主义仍是边缘学派,萨缪尔森在1948年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意在介绍并发扬这一流派,同时也是为他刚刚得到的三胞胎赚取养育费用。虽然该书引起了一些信守传统理论的经济学家的狂怒,但它依然大获成功,其原因不仅是它在思想上的创新,更主要的是它树立了一种新的风格——即以清新流畅的文笔来表达深邃的经济学理论。声名鹊起的萨缪尔森成为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但他拒绝了肯尼迪请他出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邀请。
今天的人们常以“咸水”与“淡水”来形容美国的经济学院系,有趣的是,萨缪尔森最早就读于“淡水系”的大本营芝加哥大学,后来却成为“咸水系”的领军人物,今天麻省理工学院在美国经济学界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萨缪尔森的贡献。像布热津斯基与基辛格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关系一样,萨缪尔森与对立阵营的主帅米尔顿弗里德曼几乎在所有观点上都对立,但他们在生活中却是好友,也一起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驾鹤西去。今天看来,弗里德曼与萨缪尔森的争论,谁胜谁负已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由此带来的精湛思想填充了20世纪的经济学宝库。
虽然以弗里德曼为首的保守派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上终结了凯恩斯主义的主导地位,但在那之后,克鲁格曼、阿克尔洛夫等新凯恩斯主义者又赢得了声势。在2008年又一场全球性大危机爆发之后,经济学理论有向凯恩斯主义回潮的倾向,不过目前的趋势还不明朗。这两大派别的理论都足以成为中国经济学的指导。虽然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的自由市场改革影响很大,但萨缪尔森却以其宏阔的视野与优美的写作影响了所有年轻一代的中国经济学人,几乎所有人都记得初读萨缪尔森的作品时感受到的震撼。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影响也许更为有力,因为良好的经济学思维的意义也许大过一项简单的学说或信条。
除非我们想重新描述整个20世纪的经济学史,否则我们无须在此详述萨缪尔森的所有理论贡献。他最大的成就是将数理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使经济学变得更加精确而严格,但他的人文关怀与开阔的格局又使经济学没有沦为一门冷冰冰的技术学科。像萨缪尔森这样的伟大的经济学家对世界的贡献,如何评价也不为过。在萨缪尔森刚刚投身经济学研究时,经济衰退似乎还是不解之谜,人们似乎还要永远忍受商业周期的摆布,但今天,他与其他经济学家的辛勤努力已使我们能更好地应对这个世界上的种种不测之事。今天的人们也许会抱怨,经济学家未能预见在2008年秋天爆发的经济危机,但这不过说明,经济学家的卓越贡献令人们对他们的能力产生了更大的期待。1932年芝加哥大学的那位聪颖的少年已经成为经济史上的永久传奇。■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士
作为研究一门冷静甚至有时显得冷酷的学科的学者,经济学家很少被冠以“伟大”的称号,而萨缪尔森完全有资格与凯恩斯、弗里德曼一起戴上伟大经济学家的桂冠,可被奉为在历史上少有的以纯粹的思想与学理改变世界的人。在他离开人世之时,世界各地的年轻学子正在从他撰写的经典教科书中获得学术上的启蒙和思想上的乐趣,他得到的称颂也遍及四海。
像许多优秀的美国学者一样,萨缪尔森也是移民后代,是波兰犹太人的后裔。1935年,他随家人来到了芝加哥。这个城市今天已经成为华沙之外波兰人聚集最多的城市。他是在20世纪20年代从波兰迁往美国的犹太人。20世纪30年代初,年轻的萨缪尔森经历了“大萧条”,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衰退对他的心理与学术兴趣产生了永久性的塑造作用,可以说,与他的经济学同行一起防范这场悲剧的重演,成为他毕生的追求。“大萧条”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前途产生了深深的担忧,催生各种暗流涌动的左翼思潮,而大洋彼岸的一个有着英式作风的儒雅学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扮演了拯救资本主义的角色,而这个角色又由萨缪尔森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一个天才可以走上许多种路径,而引导萨缪尔森走上经济学大师之路的,是他17岁那年在芝加哥大学听到的第一节经济学课,那节课的主题是已故的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从那之后萨缪尔森对经济学如痴如醉。四年之后的1936年,凯恩斯的传世之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此时的萨缪尔森已经离开芝加哥大学,成为哈佛大学的硕士生。虽然像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一样,他对凯恩斯的分析与建议最初也抱以疑虑,但在仔细阅读之后,他成为凯恩斯主义的坚定信奉者。不过萨缪尔森绝不是一个教条的学者,他的凯恩斯主义观念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情势的改变而逐渐得到检讨。
“大萧条”期间美国人大量失业的凄惨景象令萨缪尔森不再相信经济可以自发实现稳定,而罗斯福在1933年之后采用凯恩斯主义药方实现的扭转经济局势的成果,更让萨缪尔森坚信这一新理论的正确性。但在当时的美国,凯恩斯主义仍是边缘学派,萨缪尔森在1948年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意在介绍并发扬这一流派,同时也是为他刚刚得到的三胞胎赚取养育费用。虽然该书引起了一些信守传统理论的经济学家的狂怒,但它依然大获成功,其原因不仅是它在思想上的创新,更主要的是它树立了一种新的风格——即以清新流畅的文笔来表达深邃的经济学理论。声名鹊起的萨缪尔森成为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但他拒绝了肯尼迪请他出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邀请。
今天的人们常以“咸水”与“淡水”来形容美国的经济学院系,有趣的是,萨缪尔森最早就读于“淡水系”的大本营芝加哥大学,后来却成为“咸水系”的领军人物,今天麻省理工学院在美国经济学界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萨缪尔森的贡献。像布热津斯基与基辛格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关系一样,萨缪尔森与对立阵营的主帅米尔顿弗里德曼几乎在所有观点上都对立,但他们在生活中却是好友,也一起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驾鹤西去。今天看来,弗里德曼与萨缪尔森的争论,谁胜谁负已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由此带来的精湛思想填充了20世纪的经济学宝库。
虽然以弗里德曼为首的保守派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上终结了凯恩斯主义的主导地位,但在那之后,克鲁格曼、阿克尔洛夫等新凯恩斯主义者又赢得了声势。在2008年又一场全球性大危机爆发之后,经济学理论有向凯恩斯主义回潮的倾向,不过目前的趋势还不明朗。这两大派别的理论都足以成为中国经济学的指导。虽然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的自由市场改革影响很大,但萨缪尔森却以其宏阔的视野与优美的写作影响了所有年轻一代的中国经济学人,几乎所有人都记得初读萨缪尔森的作品时感受到的震撼。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影响也许更为有力,因为良好的经济学思维的意义也许大过一项简单的学说或信条。
除非我们想重新描述整个20世纪的经济学史,否则我们无须在此详述萨缪尔森的所有理论贡献。他最大的成就是将数理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使经济学变得更加精确而严格,但他的人文关怀与开阔的格局又使经济学没有沦为一门冷冰冰的技术学科。像萨缪尔森这样的伟大的经济学家对世界的贡献,如何评价也不为过。在萨缪尔森刚刚投身经济学研究时,经济衰退似乎还是不解之谜,人们似乎还要永远忍受商业周期的摆布,但今天,他与其他经济学家的辛勤努力已使我们能更好地应对这个世界上的种种不测之事。今天的人们也许会抱怨,经济学家未能预见在2008年秋天爆发的经济危机,但这不过说明,经济学家的卓越贡献令人们对他们的能力产生了更大的期待。1932年芝加哥大学的那位聪颖的少年已经成为经济史上的永久传奇。■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