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蓑衣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雨蓑衣》这幅作品原作是一幅高调白背景的黑白照片,虽然清新简洁,但完全没有雨中的感觉。我便通过暗房处理采用特殊控制的中途曝光技法来渲染雨中的气氛。


  具体操作是:首先对原底进行预处理,用涂红的方法把不需要的背景去除,然后进行中途曝光操作:将底片插入放大机进行正常曝光→放入D72显影液→在影像显现一半时开灯半秒曝光(时间依灯的亮度和距离而定)→影像反转至合适程度后立即将照片放入停显液→放入定影液中定影→水洗→干燥。
  事先我对处理效果制定了两个特定目标:一个是控制影像局部反转;另一个是在斗笠的下方要拉出风雨效果。实现第一个目标的要点:1、中途开灯的时机不能晚;2、显影终止要提前。实现第二个目标的要点:中途开灯后的显影应该用夹子悬拎照片,方向依作品而定。由于《风雨蓑衣》这幅照片斗笠是极黑影调,在悬拎显影过程中局部消耗的显影液多,药液流淌下来已经衰竭,故在斗笠下方拉出不能充分显影的浅调影纹,有一种风雨效果。◆
其他文献
在教室黑暗的墙壁上,闪现着一幅幅手工绘制的幻灯片,明晃闪烁的灯光如此迷人,我紧张地期待着下一个未知的影像——这是童年时假期游艺会观看幻灯故事“东郭先生与狼”的情景。  小时候最想得到的东西是望远镜和照相机,望远镜至今没有,照相机却有了大大小小的一堆,当初想要相机的目的是能在春游时给男女同学们照相,然后把自己印制的黑白照片送给大家。那时我沉默寡言,相机成了我建立信心的工具。  1988年夏天,我去了
期刊
杜英男印象一点  杜英男是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的毕业生,毕业之后不久便出了国,在国外他成了标准的业余摄影者,因为他不可以用摄影的工作方式生存,采访他是因为他的业余身份,靠洗盘子打工来生存,仍然没停止过拍摄照片。因为拍照,使他对英国社会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任何一种外地的生活,最可珍贵的是对于生活的了解和体验,我想,我的采访,也因此而具有特别的意义。  只见过杜英男两次半,第一次见他他没怎么说话,所以
期刊
在古老的紫禁城护城墙周围,每天都活动着许多老北京人。在日渐衰老的古城墙映衬下,一幅幅古朴的市井生活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此情此景引起我的种种感慨与思考。  90年代初,我初次到此创作猎影,当镜头聚焦城墙下的各种人物时,突然有种似曾经历过的感觉。后来在众多影友的提示和鼓励下,我决心用摄影的表现方法,从各个方面记录在此生活的当代北京人。时间飞逝,一晃近十年,从开始的每周末一次,到近三、四年的几乎
期刊
《征途》 刘英毅   黑白摄影作品《征途》,是一幅城市街头的夜景照片,拍摄时,我通过高角度,运用长焦距镜头,依据马路上平均亮度B门曝光,将雕像细部层次隐去,突出背景上形成的线条变化及上升的视觉错觉。交相呼应的斑马线与车灯拉出的亮线,将雕像侧面轮廓特征勾画出来,使之产生黑与白、面与线、虚与实的影调变化和构成。当初拍摄这幅作品时,是想通过这一远古与现代相对应的画面,赞叹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
期刊
花卉的形象是按照其本身的生长规律而存在的,但是它不能代替艺术形象,如果通过镜头把它们原本表现出来,还达不到艺术的效果,而若通过作者的巧妙构思加以渲染或用独特的手法进行艺术加工,再现出来的作品就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为使花卉摄影在拍摄手法上有所创新、突破,打破传统的拍摄手法,我经过几个月来的探索和反复实拍,终于创作出一种既不用效果镜、又不经过暗房加工及电脑制作,而是采用以多重曝光方式把绘画艺术融入
期刊
从学照相那天起,我就一直在沈阳最有名的生生照相馆工作,而且一干就是18年。这期间我感受到了照相馆行业老摄影师的艰辛,修版、修相、放大师傅们的耐心。近年也目睹了新式婚纱影楼的辉煌,今年又经历了影楼业的衰落。虽然影楼的经营已过了“暴利”阶段。但是从照相的这一门类来看,我认为它仍是一个可以维持生计的“营生”。影楼照相应算是服务业,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小型化、个体化、特色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摄影室可大可
期刊
小天使  创意:通过巧妙运用一些服装道具使整个照片韵味更浓,这幅小天使头戴光环,身上翅膀配上白色的天使袍,在夜空背景下抬头仰望,仿佛在畅想宇宙的神奇与美妙。  用光:一只指数56的闪光影室灯加柔光箱,高于人物1米,30°角照射。人物下方一只90cm反光板补光。  器材:尼康FM2加MD-12卷片马达,尼克尔105mm镜头,光圈F8,闪光同步速度1/250秒,富士ISO100°胶片。   花中宝宝 
期刊
王瑶选入了1999年度WPP Master Class(注:由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组织——荷赛组织的目的在于培养有前途的年轻一代新闻摄影记者的活动)。这已是连续入选的第五位中国青年摄影师了。十分有趣的是这五位年轻人(两女三男)——黄文、孙京涛、刘昕、陈远忠、王瑶都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的。这不得不使我再次陷入沉思(去年我和孙京涛曾探讨过这个问题,见《中国摄影家》1998年第5期):剔除年龄因素,中国
期刊
一个细长个子,走路很轻的年青摄影师第一次走进马格南设在巴黎沙特豪纳区露杜发勃立125号的办事处。他就是奥地利摄影师恩斯特·哈斯。1921年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他是应马格南图片社主席卡帕的邀请来马格南参观的。当时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的自由摄影师。为奥地利的一些杂志拍新闻,也为时装杂志拍时装。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结束了二、三年,欧洲虽然已开始从战争的创伤中一点点复苏,但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战争的痛苦还没
期刊
我有一台尼康FM2和一台尼康F4S。平时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FM2,因为它轻便,机身仅560克,再加一支28-85mm的镜头,总共也只有1千克左右。而F4S机身1400克,倘若再加上一只80-200mmF2.8的镜头,总重近3千克,一场运动会下来,手腕早已酸了。但是当我拍摄舞台剧照和体育运动时,则必须使用F4S,因为手动调焦自然不如自动调焦来的方便。尼康F100可以说是既有FM2的轻便,又有F4S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