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颇多微词,多数语文教育工作者无所适从,反映在语文教学上,或者因为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把语文课上成类似“说文解字”的工具课;或者简单地配合思想政治教育,把语文课上成紧跟形势的政治课;或者脱离大部分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向,把语文课上成曲高和寡的文学课。
关键词:语文教学 认识 体会
近年来,随着语文界对语文学科性质问题的深入讨论,众多的语文学科实质上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笔者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就此谈谈自已的一些体会。
一、“以人为本”
在一堂语文课上,有一位学生对老师在讲授《项链》时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形象的分析提出来了异议,学生认为玛蒂尔德想穿一件漂亮衣服去参加舞会有错吗,穷尽十年的时间来偿还债务难道不是一种诚信的行为吗,再苦再累都没有放弃希望难道不是体现同命运抗争的巨大勇气吗,为什么一定要把她定位为一个贪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形象呢,而老师的回答却令人大失所望,他直接告诉那位学生说,“这是标准答案,如果你想上大学的话,就按着这个解释去答。”在标准答案面前,学生所有的有个性有意义的解释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语文教学。所以,“以人为本”,迫切的摆在了所有语文老师的面前。
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成是认知主体和具有发展权利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学会欣赏学生。语文教育要成为“目中有人”的教育,就要了解一点,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理想,有思维,有热情,有尊严,他们更需要尊重理解和关心。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时肯定他们的进步;要学会宽容,要能容纳“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只有容得下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与爱戴,才能教好学生;要热爱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学会把学生当伙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时学生的想法会让你意想不到而又充满可能,跟他们一起会让你充满惊喜。
二、“润物细无声”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工具的学科,因而它具有工具性的属性,而语文这一工具是用来表情、达意、载道的,语言形式与其文化思想内容密不可分,因而它又具有人文性的属性。因此,那些将语文学科本身所固有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包括学习在内的人的一切活动往往带有感情色彩,因此,重视情感因素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并在教学中注意激活、调动学生在求知识时的良好情绪,营造一种充满激情的教学氛围,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追求的目标。而且应该说,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在这方面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学科除了工具性的属性外,还具有思想、道德、情操、审美等人文方面的特征,这两者犹如水乳交融,不可分离。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而且还是“情感”的积淀与升华。语文教师若能善于挖掘并准确把握语文课本中文质兼美的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无疑是有助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对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认识与实践。
我在教《背影》这篇课文时,用了这样的一段教学语言:“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多方面的,而且大都在日常细微的事情上十分自然的流露出来。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橘子这类平凡小事就很有代表性,通过这些小事写出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种春雨般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更具有普遍意义。读了《背影》,你一定会联想到父母对自已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或惭愧。同学们,这样的父母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
同学们受到的震动很大,课后还为此写了日记。本课的教学,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启之以知、动之以情与晓之以理的高度统一是多么的重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在探索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时,应当追求的不正是这种境界吗?
三、“课内”与“课外”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还要求我们打破单一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将语文教学的视野扩大到校园文化、学生家庭和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语文、受教育、悟人生。
当然,我们主张语文教学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并不意味着放弃语文学科自身的责任。就语文教学而言,练就“课外”的功夫离不开对“课内”规律的探求和掌握。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这既是指导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范文,也是饱含着“人文”底蕴的范文。在这些课文中,有的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有的向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有的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腾飞的重要精神支柱——爱国主义,还有的则娓娓道来的是人间真情……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丰富内涵,做好“课内”的文章。另一方面,从校园文化、家庭生活到社会生活,要传达、接受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掌握语文这个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因而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课内”和“课外”的结合上下功夫。既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要阵地,又要突破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文学习机会,提供尽可能多的培养语文素质的必要条件。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感情丰富、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烈,他们需要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也尝试着在社会活动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语文教师应当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根据中学生的年龄、演讲会、影视评论、体育述评、演课本剧、参观访问及社会调查等等,从而形成课内与课外、显性与隐性、学校与社会的“大语文”格局,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思想、道德、情操、审美等方面的水准。
四、“作文”与“做人”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语言是传达信息、表情达意的工具,脱离了思想内容的语言的苍白无力的。凡是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的文章,除了得益于语言文字方面的魅力外,往往都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文力量。
就初中作文教学而言,要写好《我》、《我的财富》、《母爱》、《变了》这样的作文,除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用语言工具的能力外,还与思想情操、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与生活态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学生写《母爱》时胡编乱造,还有些学生写《我的财富》时感到无话可说,与其说这是写作技能上的不足,还不如说是人文因素方面的欠缺。其实,即使是《夏日》、《夕阳》之类的文章,也往往能反映出作者的生活情趣。于漪老师就认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之所以传神,不仅仅在于语言运用中的精益求精,还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礼赞和讴歌。如果说前者属于“工具性”的范畴,那么后者就与“人文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了。可以这么说,一个不能深切感悟生活中真、善、美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使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也是不可能写出具有一定水准的文章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既教学生作文,又要教学生做人,在指导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这既是语文工具人文性统一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育一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无论从语文教学的规律性还是教书育人的方向性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实践的课题,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来努力做好这篇“文章”。
关键词:语文教学 认识 体会
近年来,随着语文界对语文学科性质问题的深入讨论,众多的语文学科实质上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笔者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就此谈谈自已的一些体会。
一、“以人为本”
在一堂语文课上,有一位学生对老师在讲授《项链》时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形象的分析提出来了异议,学生认为玛蒂尔德想穿一件漂亮衣服去参加舞会有错吗,穷尽十年的时间来偿还债务难道不是一种诚信的行为吗,再苦再累都没有放弃希望难道不是体现同命运抗争的巨大勇气吗,为什么一定要把她定位为一个贪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形象呢,而老师的回答却令人大失所望,他直接告诉那位学生说,“这是标准答案,如果你想上大学的话,就按着这个解释去答。”在标准答案面前,学生所有的有个性有意义的解释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语文教学。所以,“以人为本”,迫切的摆在了所有语文老师的面前。
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成是认知主体和具有发展权利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学会欣赏学生。语文教育要成为“目中有人”的教育,就要了解一点,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理想,有思维,有热情,有尊严,他们更需要尊重理解和关心。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时肯定他们的进步;要学会宽容,要能容纳“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只有容得下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与爱戴,才能教好学生;要热爱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学会把学生当伙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时学生的想法会让你意想不到而又充满可能,跟他们一起会让你充满惊喜。
二、“润物细无声”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工具的学科,因而它具有工具性的属性,而语文这一工具是用来表情、达意、载道的,语言形式与其文化思想内容密不可分,因而它又具有人文性的属性。因此,那些将语文学科本身所固有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包括学习在内的人的一切活动往往带有感情色彩,因此,重视情感因素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并在教学中注意激活、调动学生在求知识时的良好情绪,营造一种充满激情的教学氛围,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追求的目标。而且应该说,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在这方面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学科除了工具性的属性外,还具有思想、道德、情操、审美等人文方面的特征,这两者犹如水乳交融,不可分离。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而且还是“情感”的积淀与升华。语文教师若能善于挖掘并准确把握语文课本中文质兼美的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无疑是有助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对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认识与实践。
我在教《背影》这篇课文时,用了这样的一段教学语言:“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多方面的,而且大都在日常细微的事情上十分自然的流露出来。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橘子这类平凡小事就很有代表性,通过这些小事写出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种春雨般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更具有普遍意义。读了《背影》,你一定会联想到父母对自已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或惭愧。同学们,这样的父母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
同学们受到的震动很大,课后还为此写了日记。本课的教学,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启之以知、动之以情与晓之以理的高度统一是多么的重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在探索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时,应当追求的不正是这种境界吗?
三、“课内”与“课外”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还要求我们打破单一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将语文教学的视野扩大到校园文化、学生家庭和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语文、受教育、悟人生。
当然,我们主张语文教学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并不意味着放弃语文学科自身的责任。就语文教学而言,练就“课外”的功夫离不开对“课内”规律的探求和掌握。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这既是指导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范文,也是饱含着“人文”底蕴的范文。在这些课文中,有的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有的向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有的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腾飞的重要精神支柱——爱国主义,还有的则娓娓道来的是人间真情……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丰富内涵,做好“课内”的文章。另一方面,从校园文化、家庭生活到社会生活,要传达、接受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掌握语文这个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因而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课内”和“课外”的结合上下功夫。既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要阵地,又要突破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文学习机会,提供尽可能多的培养语文素质的必要条件。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感情丰富、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烈,他们需要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也尝试着在社会活动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语文教师应当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根据中学生的年龄、演讲会、影视评论、体育述评、演课本剧、参观访问及社会调查等等,从而形成课内与课外、显性与隐性、学校与社会的“大语文”格局,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思想、道德、情操、审美等方面的水准。
四、“作文”与“做人”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语言是传达信息、表情达意的工具,脱离了思想内容的语言的苍白无力的。凡是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的文章,除了得益于语言文字方面的魅力外,往往都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文力量。
就初中作文教学而言,要写好《我》、《我的财富》、《母爱》、《变了》这样的作文,除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用语言工具的能力外,还与思想情操、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与生活态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学生写《母爱》时胡编乱造,还有些学生写《我的财富》时感到无话可说,与其说这是写作技能上的不足,还不如说是人文因素方面的欠缺。其实,即使是《夏日》、《夕阳》之类的文章,也往往能反映出作者的生活情趣。于漪老师就认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之所以传神,不仅仅在于语言运用中的精益求精,还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礼赞和讴歌。如果说前者属于“工具性”的范畴,那么后者就与“人文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了。可以这么说,一个不能深切感悟生活中真、善、美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使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也是不可能写出具有一定水准的文章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既教学生作文,又要教学生做人,在指导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这既是语文工具人文性统一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育一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无论从语文教学的规律性还是教书育人的方向性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实践的课题,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来努力做好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