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刹海,作为世界上现存的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自然景观,元朝曾依托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什刹海始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它附近的旅游观光处:恭王府、郭沫若故居、荷花市场、鸦儿胡同6號萧军故居、宋庆龄故居、鲜为人知的毛主席当年在北京搞革命常去散步的侯位胡同(尽管已因修建卫生部招待所被拆掉、消失了,但从广化寺和招待所东侧仍可依稀辨认),以及剧作家计红绪创办的艺术小村饭庄……都是耐人寻味的音符,令人流连忘返的遗址。
什刹海,分前海、后海。前海西街18号,是一代文豪郭沫若的故居,现已成为纪念馆,供游人参观。今年清明节,我和爱人及学生一同游览了郭沫若的故居,至今记忆犹新。与鲁迅并驾齐驱而成为中国共产党不可或缺的忠诚战士、朋友的郭老,在新中国的创建、发展和繁荣的各项事业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正如周恩来说:“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
七八十年代的什刹海西海鸦儿胡同6号,曾居住着一代文豪萧军。关于萧军,老一辈无人不晓,他是鲁迅先生的大弟子,上世纪30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丈夫,革命文学《八月的乡村》作者,延安鲁迅文学的普及和传播人。萧军不仅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倡导者和著名革命作家,而且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夕,多次征求过意见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之一。当时,毛泽东多次召见和致信时任《解放日报》副刊主编的舒群和延安鲁艺负责人萧军,委托他们帮助收集材料和群众意见。晚年,萧军和老战友作家舒群、雕塑家刘开渠、作家骆宾基、翻译家戈宝权、楼适夷、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等的子女,组织起来成立了“吟红社”。这是一个研究和探讨东北著名女作家萧红及其战友生平业绩的文艺团体。他们寄希望于年轻一代,发扬延安革命精神,继承老一辈光荣传统,为推动祖国文艺繁荣发展作贡献。
后海的另一个著名景点是宋庆龄故居及其附近由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亲笔题词,西城区委、妇联等单位兴建的西城区儿童乐园。当年国家副主席王震曾捐款500元,总耗资100万元人民币的儿童乐园,时过境迁,现已荡然无存了。
前海11号院,原是西城区一家幼儿园。改革开放时期,部队转业的作家、北京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会长计红绪在此办公。前院是艺术小村饭庄,里院是协会办公室。小饭庄经营贵州风味的“花江狗肉”。里院正北房是计红绪办公室,旁边东屋接待客人,有时也给剧组拍片用。记得当时,电视剧《城市的脚步》中的一个住户角色,由北京人艺著名演员李婉芬担任。她在这间东屋拍片,我还凑趣当了一回群众演员,在戏里动员李婉芬演的角色响应政府号召搬迁移居。一个小片段竟拍了整整半天。我们一次不行,再来一次,还不行,再来……反反复复,我一次又一次从后台走向前台,都烦了。可是,李婉芬始终认真演戏,拍的每一个动作都认真仔细。她因为身体较胖,又穿着大而厚的服装,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下面的观众开始对她发出赞叹。我也第一次尝到了拍片的艰辛。
艺术小村经营的“花江狗肉”,这是贵州安顺地区花江小镇闻名天下的美味佳肴。随着什刹海游客的不断增加,来这里品尝狗肉美味的人越来越多。在南方已有不少餐馆经营花江狗肉,在北方经营这道菜的人并不多。计红绪在风景秀丽,游人众多的什刹海风景区开办这样一家饭庄,无疑为影视界的同行和川流不息的旅游者提供了用餐的方便。他从贵州聘请了花江镇的名厨何永江、彭仕萍夫妇主厨,所需的配料由花江空运而来,保证花江狗肉货真价实。何师傅说,做花江狗肉需30多种配料,其中有些只有花江才出产,别的地方根本没有。如芭果、沙江果、高山青花椒、关岭野薄荷等。其料酒是用蛤蚧和海马泡制的枸杞酒。因而烹调出的狗肉味道精美,烂而香酥,肥而不腻,麻辣适口。狗脑、狗肝、狗肠、甚至狗宝都能入菜,而且是高档名菜,营养更加丰富。狗肉具有舒肝、润肺、健脾、滋阴大补、强化筋骨的作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喜欢养狗吃狗肉,如朝鲜族、苗族等。然而,少数民族聚集的花江小镇却有很多汉族人会做狗肉,世世代代相传,已有几百年历史了。
记得,我有一天手提一台收录机信步来到“艺术小村”看望并采访大哥,希望他能和我谈谈他开饭馆的想法。在他的办公室里,正襟危坐的大哥正独自一人聚精会神地伏案批阅报刊。他身后的书柜里摆放着许多首长题字和获奖纪念品。我没有打扰他,悄悄放下收录机,向书柜走去,兴奋地一饱眼福。一个翻开的“书本”上面是王光英副委员长的题词:“历史剧大师”。当时我才知道,大哥是个历史剧的编剧。
郭沫若弃医从文是看到了文艺改变人类思想的力量。从前我不喜欢文艺,但被大哥熏陶,我突然认为文艺对于时代的革新,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有着不可或缺的功能。如今,祖国迎来繁荣盛世,大哥计红绪早已去世多年,可能人们已经淡忘了他的花江美味,但他的文章、剧本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编辑 韩旭)
[email protected]
什刹海,分前海、后海。前海西街18号,是一代文豪郭沫若的故居,现已成为纪念馆,供游人参观。今年清明节,我和爱人及学生一同游览了郭沫若的故居,至今记忆犹新。与鲁迅并驾齐驱而成为中国共产党不可或缺的忠诚战士、朋友的郭老,在新中国的创建、发展和繁荣的各项事业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正如周恩来说:“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
七八十年代的什刹海西海鸦儿胡同6号,曾居住着一代文豪萧军。关于萧军,老一辈无人不晓,他是鲁迅先生的大弟子,上世纪30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丈夫,革命文学《八月的乡村》作者,延安鲁迅文学的普及和传播人。萧军不仅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倡导者和著名革命作家,而且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夕,多次征求过意见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之一。当时,毛泽东多次召见和致信时任《解放日报》副刊主编的舒群和延安鲁艺负责人萧军,委托他们帮助收集材料和群众意见。晚年,萧军和老战友作家舒群、雕塑家刘开渠、作家骆宾基、翻译家戈宝权、楼适夷、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等的子女,组织起来成立了“吟红社”。这是一个研究和探讨东北著名女作家萧红及其战友生平业绩的文艺团体。他们寄希望于年轻一代,发扬延安革命精神,继承老一辈光荣传统,为推动祖国文艺繁荣发展作贡献。
后海的另一个著名景点是宋庆龄故居及其附近由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亲笔题词,西城区委、妇联等单位兴建的西城区儿童乐园。当年国家副主席王震曾捐款500元,总耗资100万元人民币的儿童乐园,时过境迁,现已荡然无存了。
前海11号院,原是西城区一家幼儿园。改革开放时期,部队转业的作家、北京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会长计红绪在此办公。前院是艺术小村饭庄,里院是协会办公室。小饭庄经营贵州风味的“花江狗肉”。里院正北房是计红绪办公室,旁边东屋接待客人,有时也给剧组拍片用。记得当时,电视剧《城市的脚步》中的一个住户角色,由北京人艺著名演员李婉芬担任。她在这间东屋拍片,我还凑趣当了一回群众演员,在戏里动员李婉芬演的角色响应政府号召搬迁移居。一个小片段竟拍了整整半天。我们一次不行,再来一次,还不行,再来……反反复复,我一次又一次从后台走向前台,都烦了。可是,李婉芬始终认真演戏,拍的每一个动作都认真仔细。她因为身体较胖,又穿着大而厚的服装,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下面的观众开始对她发出赞叹。我也第一次尝到了拍片的艰辛。
艺术小村经营的“花江狗肉”,这是贵州安顺地区花江小镇闻名天下的美味佳肴。随着什刹海游客的不断增加,来这里品尝狗肉美味的人越来越多。在南方已有不少餐馆经营花江狗肉,在北方经营这道菜的人并不多。计红绪在风景秀丽,游人众多的什刹海风景区开办这样一家饭庄,无疑为影视界的同行和川流不息的旅游者提供了用餐的方便。他从贵州聘请了花江镇的名厨何永江、彭仕萍夫妇主厨,所需的配料由花江空运而来,保证花江狗肉货真价实。何师傅说,做花江狗肉需30多种配料,其中有些只有花江才出产,别的地方根本没有。如芭果、沙江果、高山青花椒、关岭野薄荷等。其料酒是用蛤蚧和海马泡制的枸杞酒。因而烹调出的狗肉味道精美,烂而香酥,肥而不腻,麻辣适口。狗脑、狗肝、狗肠、甚至狗宝都能入菜,而且是高档名菜,营养更加丰富。狗肉具有舒肝、润肺、健脾、滋阴大补、强化筋骨的作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喜欢养狗吃狗肉,如朝鲜族、苗族等。然而,少数民族聚集的花江小镇却有很多汉族人会做狗肉,世世代代相传,已有几百年历史了。
记得,我有一天手提一台收录机信步来到“艺术小村”看望并采访大哥,希望他能和我谈谈他开饭馆的想法。在他的办公室里,正襟危坐的大哥正独自一人聚精会神地伏案批阅报刊。他身后的书柜里摆放着许多首长题字和获奖纪念品。我没有打扰他,悄悄放下收录机,向书柜走去,兴奋地一饱眼福。一个翻开的“书本”上面是王光英副委员长的题词:“历史剧大师”。当时我才知道,大哥是个历史剧的编剧。
郭沫若弃医从文是看到了文艺改变人类思想的力量。从前我不喜欢文艺,但被大哥熏陶,我突然认为文艺对于时代的革新,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有着不可或缺的功能。如今,祖国迎来繁荣盛世,大哥计红绪早已去世多年,可能人们已经淡忘了他的花江美味,但他的文章、剧本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编辑 韩旭)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