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饶宗颐:万古不磨自在心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2332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饶宗颐,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并且在诗词、书画等艺术领域颇有造诣,被誉为“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先后与钱钟书、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近日,这位101岁的国学大师在香港辞世,标志着一个学术时代的结束。
  

命定要做学问


  1917年,饶宗颐生于广东潮安。他的家族是当地首富,其父饶锷在家乡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陆续购置图书十万余卷。父亲为他取名“宗颐”,是希望儿子能成为像北宋理学派开山鼻祖周敦颐那样的大学者。
  年少的饶宗颐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金山中学,仅读一年后便辍学回家,因为学校里教的东西太浅,根本满足不了他。以后虽未接受学校教育,但机缘所在,加上他自幼的坚实训练,总会有意想不到的获益与发现。
  留居香港的几年间,他非常幸运地遇到王云五与叶恭绰两位学术大家。王云五是著名出版家,叶恭绰是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在帮助两位大家编纂图书的过程中,饶宗颐接触了很多经史,特别是诸子百家的著作,积淀了丰厚的国学底蕴,为日后编写《词集考》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晚年为学自述中,饶宗颐感叹做学问的因缘,认为“有些人大半辈子的精力都花费在创造条件上了,很可惜,很浪费光阴。我没有这一层曲折,似乎生下来就机缘已熟,于是命定地要做学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饶宗颐将自己的治学之路归结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晚年,他总结毕生治学的八大门类,分别是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金石学和书画。时间跨度从上古史前一直到明清,格局之大令人兴叹。如果说其中词学、目录学、书画更多要靠“观千剑而后识器”的遍览博观,那么其他几门学问,却非走路不可了。
  1954 年夏天,饶宗颐到东京大学讲授甲骨文,在那里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京都大学有数千片来自中国的甲骨文,但当时日本学者并没有引起重视。饶宗颐等人在罗振玉的带领下开展研究,后来撰写了《日本所见甲骨录》,这在日本可谓开风气之先。此后,他又在法国、意大利等地,陆续寻找流失到海外的甲骨文,一一加以研究。1959 年,饶宗颐出版巨著《殷代贞卜人物通考》,在中外学术界影响巨大。
  1970年代,饶宗颐首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之于世,成为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此后,他又独立出版《敦煌白画》一书,专研散落在敦煌写卷中的白描画稿,填补了敦煌学研究的一项空白。
  饶宗颐的足迹遍及世界,他曾说:“行游天下最大的乐趣,就是我从书本上得知的东西,在所到的那个地方做了亲自的验证。”或者又受到新的启发,产生了新的疑问。回来后,就继续查书、研究,追寻问题的结论。“研究问题要穷其源,‘源’清楚了,才能清楚‘流’的脉络。”

国学之集大成者


  饶宗颐在国学上提出过很多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敏锐地意识到,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但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并没有感到幸福快乐,反而越来越焦躁不安。所以,他大力提倡“物物而不物于物”,意思是人应该驾驭外物,而不被外物所驱使。我们一生,都会受到“物质”的诱惑,但实际上,天下万物都是有“缺”的,追求补齐,可事实上永远也补不齐,这样就会永远不知足地追求下去,这也是人类痛苦的根源所在。
  此外,他还在中国“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天人互益”,具体为“慈悲喜舍”,就是要有慈悲之心,乐于舍弃。人对自然伤害有多大,自然就对人类伤害有多深,最后结果就是“天人互害”。
  饶宗颐对于国学的看法,更上升到了民族的高度。他认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中国的儒家思想,特别具有包容的精神,能够主动吸纳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因此,他最早提出文化复兴。在他看来,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大与自贬都是不必要的。只有在“自觉”“自尊”“自信”这三个基点立得住,才能在文化上有一番“大作为”。
  他也是最早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学者。在研究古印度的文化时,他就看到了“海上丝绸之路”也许比陆地“丝绸之路”更早,于是在1974年发表了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章,以此证明华夏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因为对中华文化的远见卓识,饶宗颐被聘为新加坡大学、耶鲁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客座教授,学生、弟子遍布世界。基于他的学术成就,编号为100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饶宗颐星”。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纵观饶宗颐的一生,他始终在求知的道路上,保持一颗童心,对名和利看得很淡,而他一生也乐善好施,在多次大灾大难中捐款,还为大学捐藏书和作品。“当年亚洲金融风暴,香港股市大跌,每天都有股民跳楼自杀的传闻,饶公心有戚戚,因希望大家不要悲观,就亲自书写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今,毗邻香港大屿山宝莲禅寺青铜大佛的世界最大户外木刻佛经群“心经简林”,成为了香港的人文胜景。
  虽然,他没给自己留下什么,但纯净的心境让他成为茹古涵今的国之耆宿。对比王国维的“三境界”说,饶宗颐也有自己的“三境界”说:“漫芳菲独赏,觅欢何极”,说的是在孤独中思考感悟,上下求索;“看夕阳西斜,林隙照人更绿”,说的是摒弃外在诱惑,注重内在修养;“红蔫尚伫,有浩荡光风相候”,则完全是一派樂观达天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也体现在饶宗颐广为人知的一句诗中:“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饶宗颐语录


  


  ·家学是做学问的方便法门。要做学问,“开窍”十分重要,既要让小孩充满幻想,营造自己的世界,又要有长辈引导入门,可以少走弯路。
  ·我治学不喜欢抄卡片,我认为做卡片很危险,因为做学问须有“实力”,摘录是粗浅的,怎么可能把学问做得精细呢?人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而卡片摘录,往往有一个特定的视角,所获得的往往是一次性的、有限性的材料,那么做出来的学问,也只能是有局限性的学问。
  ·中国文化本来就是文史哲打通的精神生命,一方面是要把握住天人合一的文化大义,一方面要经、史、文、哲互为表里,这样贯穿起来通观全部,才能达到“通儒”的境界。
  (一航整理)
其他文献
作为北大考古专业的学生,奚牧凉却一直做着在别人看来不务正业的事情。他是校园剧社的社长,同时还写戏剧评论。他做的微信公众号“挖啥呢”获得了第五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以及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众考古奖提名奖”。  奚牧凉学的是考古,但他对戏剧的爱好可比考古的兴趣要久远。初中时,一场北京人艺全明星版的话剧《茶馆》把他引入了“歧途”。观剧归来他激动得语无伦次,转年带领全班同学将《茶馆》第一幕搬
期刊
正月十六,我去爷爷家。推开老屋的木门,“吱呀”声把坐在门后打盹兒的曾祖父吵醒了,他坐起来,往我身后张望,见没人有些失望,好一会儿才说:“今天十六了,我该剃头了。”   大姑忙对堂兄说:“你给太公剃一个……”堂兄不太熟练,尽管剃得十分小心,仍因紧张错手伤了曾祖父。大家都以为堂兄会被训,却冷不防听到一句:“长庚生,你是不是眼花啦!”发觉后方没有回应,曾祖父突然意识到什么,不再说话了。   大家无奈
期刊
究竟什么才能促成一场相遇?冥冥之中的赐予守望,还是千百次的回眸?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原本没有联系的两件事,因为某种公式未明的化学反应,就“砰”地一声,碰撞出无从设想的火花。  《等待敲门》里,媒介物是五角钱,在当时它有什么价值呢?妈妈为了省下这五角钱,宁可躺在大马路边也不肯坐三轮车,最后却舍得把钱白给了要饭的母子。只因母亲从小受人恩惠,心底攒下了柔软和感恩。  一辈子那么长,很多遇见都是仅此一次
期刊
越来越喜欢史铁生的文字,那样有嚼劲,透着一股澎湃的力量。  “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这样对自己说,也这样对我们、对世界说。一个把生病当成主业的人谈及“死亡”却如此云淡风轻,如此从容不迫。的确,这是每一个生命的必然,殊途同归。如果死是唯一的归宿,我们是否应该好好想想以怎样的姿态活着?  
期刊
的确,人们常觉得自己的生活如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别人的日子就像远处的白墙,距离使我们产生一种洁白无瑕的错觉,事实上走到近处观察一样千疮百孔。艳羡别人的生活,天天在别人的世界认认真真跑龙套,不如一丝不苟好好在自己的世界做主角。    真正的英雄主義是这般模样:“对每一天都得抱着虔诚的态度。得爱它,尊敬它,尤其不能污辱它,妨害它的发荣滋长。便是像今天这样灰暗愁闷的日子,你也得爱。你不用焦心
期刊
这个快节奏、光怪陆离的时代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人们怕在时代中落伍,匆匆前行,留不得空给自己喘息。我们都是这样,被生活的无尽压力覆盖着,浮躁的心愈发难以平静。我们都忘了,城镇的根本是村庄,村庄的本质是自然。我们离它太远了,因为我们根本空不出时间。  因此,这位名叫刘亮程的作家便显得与众不同。他愿意在遥远的村庄里,与草木共眠,与昆虫嬉戏,看牛羊步行。他很愿意“虚度”时光,望着天空发呆出神,思索生命存在的
期刊
           
期刊
那是一只灰色的陶罐,阔口,圆底,两边挂耳,穿上绳子晃一晃,犹如颤动的肚皮。我的谎言就深居其间,只要拍一拍罐身,它就会调皮地探出脑袋,将我精心编织的伪装一丝不留地扯去。  日头很大,直直地挂在头顶,我提着瓦罐,迈着沉重的步子回村子取水。六月正值农忙时,金黄的麦田一望无际,必须赶在半个月里收割完毕,否则一旦遭逢大雨,一年的劳动就将付之东流。为了抢收,男女老少齐上阵,就连我们这些孩子,也要去田地里帮忙。
期刊
生命从未因随时离开而终止。  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从事动物研究的表哥罗拉格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最近他正在尤南附近的一个天然草场工作,想邀我去走走。  9月,我来到罗拉格野外研究基地——斯墨拉尔草场。这里地处北极圈内,却因温暖的海洋暖流而水草肥美。我好奇地问:“你们在这里研究什么?”  罗拉格说:“这个。”顺着他指的方向,我看到实验室里养的一只只灰黑色的老鼠,“它们不是一般的老鼠,而是旅鼠,旅行的
期刊
大概每一种类型的拍摄,都会有所谓的经典场面,拍摄警匪片会有飞车追逐、西部片会有沙地上的风滚草,而昆虫纪录片中最吸引我的经典场面,要算是:小甲虫滚粪球。  滚粪球的小甲虫,叫蜣螂,又称金龟子。金龟子遍及世界各地,细致的分类可多达六千种,无论在沙漠、森林、草原,人们都可以找到金龟子把动物粪便滚动成球的舞步。所谓舞步,除了是一种修辞,也是生物学家对金龟子滚动粪球的一种特别动作之描述。原来,当金龟子一路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