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音史料总汇
二、《水经注》语音特点略释
(一)古音问题
1.古无轻唇音
如樊桐作板桐;玄圃作阆风;大富水作大泌水;蒲反作蒲坂;涪水作郫江;父水作濮水;无乡作毛乡;右辅城作后部亭;汉武堆作汉庙堆。
2.古无舌上音
如镇山作栋山;猪野作都野;潴城作都城。
3.照二归精
初母字读为清母字:楚邱作沮邱。
山母字读为清母字:沙水作蔡水。
山母字读为心母字:山阳 作新阳堰;长山县作长仙县。
4.照三归端
章母字读为端母字:天子鄣作天子都。
禅母字读为定母字:山参 上山作武当山
禅母字读为定母字:层城作天庭;千城作慈平亭;右辅城作后部亭;号虎咷城作虢亭;大齐城作大齐亭;匡城作匡亭;却城作隟侯亭;田城作辰亭;横城作横亭;羊子城作羊里亭;杨梁城作阳亭;樊氏陂作凡亭陂。
禅母字读为定母字:西城湖作西陵湖。
书母字读为来母字:平舒作平虏。
5.余母应归为舌头音
如潩水作敕(透)水;清营山作清廉(来)山;氵允 /衍水作联(来)水;役水作礼(来)水。
既然余母为舌头音,那么它与章、日母字音转乃自然之理:如阳丘作章邱;肄水作洱水。
6.韵部之间的对转、旁转及旁对转关系(例不尽举)
对转:龟(之)兹作屈(物)茨;叹父(鱼)山作叹步(铎)山;和(歌)上作桓(元)上;天子都(鱼)作天子鄣(阳)。
旁转:时(之)水作如(鱼)水;高奴(鱼)作高楼(侯);郫(支)江作涪(之)水;辰(文)亭作田(真)城;归(微)乡作夔(脂)乡。
旁对转:南阳萩(脂)作南阳圻(文);洱(之)水作肄(质)水;防(阳)山作茅(幽)山;覆(觉)斧堆作抚(鱼)父堆。
(二)方音问题
1.声母方面
(1)牙音见母字与舌头音来母字音转
如棘(见,职)口作力(来,职)口。
在《守温韵学残卷》中明确地载着“牙音: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唐作藩先生认为“把来母又列在牙音里,也与后来的归类不一致,也许有他一定的道理。”郦氏认为这种现象是 “棘、力声相近,当为棘口也。又是方俗之音,故字从读变,若世以棘子木为力子木,是也。”郦氏所言正是守温的道理所在。此外,来母字与喉音影母字的音转关系也间接地证明这一“方俗之音”:邬(影,鱼)水作虑(来,鱼)水。
(2)章组与精组表现出音近
如东昌(昌,阳)县作东相(心,阳)县。郦氏认为“相昌声韵合,故致兹误”。
类似的例子再如即(精,质)丘作祝(章,觉)丘;犨(昌,幽)水作秋(清,幽)水;深(书,侵)水作邃(心,物)水。
在守温三十字母和宋人三十六字母中,章组与精组都是属于齿音,然而在上古章组却为舌音。语音的发展是渐进的,章组由舌音转为齿音,在郦氏时代的很大区域里就已经开始或者实现了。此时正处于钱大昕所说的“古人多舌音,后代多变齿音”的“后代”之中。
(3)章组与庄组表现出合流
如茌(崇,之)平城作时(禅,之)平城。正如郦氏曰:“盖茌、时音相近耳。”
(4)日母字与泥母字音转
日母字读为泥母字:如濡水作难河;女阳县有汝水。依郦氏来看:“濡、难声相近,狄俗语讹耳。”“汝、女乃方俗之音,故字随读改”。
(5)方言现象
对于无乡作毛乡,即丘作祝丘的现象,郦氏引用《地理风俗记》“燕语呼毛为无”及阚骃之语“即、祝,鲁之音,盖字承读变矣”进行说明。对于千城作慈平亭,郦氏认为乃“胡俗语讹”。
2.韵母方面
(1)尤侯部唇音字读为虞部
如覆斧(帮,侯)堆作抚父(並,鱼)堆;浮(並,幽)光山作扶(並,鱼)光山。
(2)[m]尾字混同[n]尾字。如樊(元)氏陂俗谓凡(侵)亭陂。
[m]尾字混同[?耷]尾字。如盐(谈)石作阳(阳)石;参(侵)合陉作仓(阳)鹤陉。
[p]尾字混同[k]尾字。如参合(缉)陉作仓鹤(药)陉。
(3)等、呼的音转
如漉山附近有渌水。郦氏认为:“漉、渌声相近,后人藉便,以渌为称。”此二字同属来母屋部,在郦氏看来读音只是相近,可见“渌”此时已表现出了自身的音色特征,到《广韵》中转为合口三等烛韵字,不再与一等字“漉”相混。
再有建(元,开口)城作卷(元,合口)城;橘(质,合口)洲作吉(质,开口)洲;桑乾(元,开口)水作氵索 涫(元,合口)水等开合口相转的现象。
3.合音、反语现象
如东(端母)莞(元部)郡称为团(定,元)城;安(影母)风(冬部)水作穷(群,冬)水;夫(帮)椒(幽)山称为苞(帮,幽)等。至于兰亭作兰上里,则应该是上里的合音形成一个禅母之部字,然后与定母耕部字亭再旁对转。这种合音现象似乎可成为复辅音之说的依据。
卷4《河水》中曾经提到:“索郎,反语为桑落也。”即桑,索郎切;落:郎索切。
参考文献
[1]唐作藩《音韵学教程》3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30—3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3]王国维《水经注校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4]杨守敬、熊会贞著《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5]张永言《〈水经注〉中语音史料点滴》,《中国语文》1983年第2期
(通讯地址:277160山东枣庄学院中文系)
二、《水经注》语音特点略释
(一)古音问题
1.古无轻唇音
如樊桐作板桐;玄圃作阆风;大富水作大泌水;蒲反作蒲坂;涪水作郫江;父水作濮水;无乡作毛乡;右辅城作后部亭;汉武堆作汉庙堆。
2.古无舌上音
如镇山作栋山;猪野作都野;潴城作都城。
3.照二归精
初母字读为清母字:楚邱作沮邱。
山母字读为清母字:沙水作蔡水。
山母字读为心母字:山阳 作新阳堰;长山县作长仙县。
4.照三归端
章母字读为端母字:天子鄣作天子都。
禅母字读为定母字:山参 上山作武当山
禅母字读为定母字:层城作天庭;千城作慈平亭;右辅城作后部亭;号虎咷城作虢亭;大齐城作大齐亭;匡城作匡亭;却城作隟侯亭;田城作辰亭;横城作横亭;羊子城作羊里亭;杨梁城作阳亭;樊氏陂作凡亭陂。
禅母字读为定母字:西城湖作西陵湖。
书母字读为来母字:平舒作平虏。
5.余母应归为舌头音
如潩水作敕(透)水;清营山作清廉(来)山;氵允 /衍水作联(来)水;役水作礼(来)水。
既然余母为舌头音,那么它与章、日母字音转乃自然之理:如阳丘作章邱;肄水作洱水。
6.韵部之间的对转、旁转及旁对转关系(例不尽举)
对转:龟(之)兹作屈(物)茨;叹父(鱼)山作叹步(铎)山;和(歌)上作桓(元)上;天子都(鱼)作天子鄣(阳)。
旁转:时(之)水作如(鱼)水;高奴(鱼)作高楼(侯);郫(支)江作涪(之)水;辰(文)亭作田(真)城;归(微)乡作夔(脂)乡。
旁对转:南阳萩(脂)作南阳圻(文);洱(之)水作肄(质)水;防(阳)山作茅(幽)山;覆(觉)斧堆作抚(鱼)父堆。
(二)方音问题
1.声母方面
(1)牙音见母字与舌头音来母字音转
如棘(见,职)口作力(来,职)口。
在《守温韵学残卷》中明确地载着“牙音: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唐作藩先生认为“把来母又列在牙音里,也与后来的归类不一致,也许有他一定的道理。”郦氏认为这种现象是 “棘、力声相近,当为棘口也。又是方俗之音,故字从读变,若世以棘子木为力子木,是也。”郦氏所言正是守温的道理所在。此外,来母字与喉音影母字的音转关系也间接地证明这一“方俗之音”:邬(影,鱼)水作虑(来,鱼)水。
(2)章组与精组表现出音近
如东昌(昌,阳)县作东相(心,阳)县。郦氏认为“相昌声韵合,故致兹误”。
类似的例子再如即(精,质)丘作祝(章,觉)丘;犨(昌,幽)水作秋(清,幽)水;深(书,侵)水作邃(心,物)水。
在守温三十字母和宋人三十六字母中,章组与精组都是属于齿音,然而在上古章组却为舌音。语音的发展是渐进的,章组由舌音转为齿音,在郦氏时代的很大区域里就已经开始或者实现了。此时正处于钱大昕所说的“古人多舌音,后代多变齿音”的“后代”之中。
(3)章组与庄组表现出合流
如茌(崇,之)平城作时(禅,之)平城。正如郦氏曰:“盖茌、时音相近耳。”
(4)日母字与泥母字音转
日母字读为泥母字:如濡水作难河;女阳县有汝水。依郦氏来看:“濡、难声相近,狄俗语讹耳。”“汝、女乃方俗之音,故字随读改”。
(5)方言现象
对于无乡作毛乡,即丘作祝丘的现象,郦氏引用《地理风俗记》“燕语呼毛为无”及阚骃之语“即、祝,鲁之音,盖字承读变矣”进行说明。对于千城作慈平亭,郦氏认为乃“胡俗语讹”。
2.韵母方面
(1)尤侯部唇音字读为虞部
如覆斧(帮,侯)堆作抚父(並,鱼)堆;浮(並,幽)光山作扶(並,鱼)光山。
(2)[m]尾字混同[n]尾字。如樊(元)氏陂俗谓凡(侵)亭陂。
[m]尾字混同[?耷]尾字。如盐(谈)石作阳(阳)石;参(侵)合陉作仓(阳)鹤陉。
[p]尾字混同[k]尾字。如参合(缉)陉作仓鹤(药)陉。
(3)等、呼的音转
如漉山附近有渌水。郦氏认为:“漉、渌声相近,后人藉便,以渌为称。”此二字同属来母屋部,在郦氏看来读音只是相近,可见“渌”此时已表现出了自身的音色特征,到《广韵》中转为合口三等烛韵字,不再与一等字“漉”相混。
再有建(元,开口)城作卷(元,合口)城;橘(质,合口)洲作吉(质,开口)洲;桑乾(元,开口)水作氵索 涫(元,合口)水等开合口相转的现象。
3.合音、反语现象
如东(端母)莞(元部)郡称为团(定,元)城;安(影母)风(冬部)水作穷(群,冬)水;夫(帮)椒(幽)山称为苞(帮,幽)等。至于兰亭作兰上里,则应该是上里的合音形成一个禅母之部字,然后与定母耕部字亭再旁对转。这种合音现象似乎可成为复辅音之说的依据。
卷4《河水》中曾经提到:“索郎,反语为桑落也。”即桑,索郎切;落:郎索切。
参考文献
[1]唐作藩《音韵学教程》3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30—3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3]王国维《水经注校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4]杨守敬、熊会贞著《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5]张永言《〈水经注〉中语音史料点滴》,《中国语文》1983年第2期
(通讯地址:277160山东枣庄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