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时代步伐的媒体人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ca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间隙,老王不时地表示,自己老了,很后悔很多事情当初没有做;当然,他更像是在直接与自己对话,呷了一口水后,不紧不慢地说:“是呀,时代不一样了,很多东西当年确实不具备现在的条件和基础。”看着老王陷入自问自答的认真神情,记者突然想到了66岁才开始学习炸鸡技术并大获成功的肯德基爷爷的故事。
  采访老王过程中,他说出的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词汇是:兴趣、钻研、努力、坚持。当他自然而然甚至是“没有多想”地就去做他认为有意思的事情的时候,当他想到一个好点子,不断地去学习去揣摩去研究的时候,当他孜孜不倦勤奋工作的时候,当他听到质疑声更加坚持自己内心声音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可以从他身上感受到一些东西呢?
  @传媒老王之《传媒》老王
  传媒老王,名志勇。“关于‘传媒老王’这个称呼,是因为早年我在原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传媒》杂志打工时,单位里就我年长姓王,业内业外都叫我传媒杂志社的老王,简称:传媒老王。新媒体时代之后,也习惯性沿用了这一名称。”老王向记者述说着他微博名字的由来。
  记者暂且直呼其为老王吧,毕竟是《传媒》杂志出去的人,这么叫也很是亲切。2009年3月底至2010年春天,老王在《传媒》杂志工作。据他介绍,正是到了《传媒》杂志之后,才有了更多的机会到全国各地的报业集团去交流和采访,在《传媒》杂志工作期间他写过一些比较有特点的报业集团老总的访谈,迄今为止,老王曾与之深入交谈过的报社老总不下50位。老王说他的工夫大多是在“室外”练就的,在《传媒》杂志时期的顺风顺水也不是理所当然,在来《传媒》之前,老王已经是威海报业集团的一位小领导,主要负责一份周刊的出版。在去各个地方报社之前,老王下的工夫可不比现在的年轻人少。到了《传媒》杂志之后更是担负着杂志广告经营的任务,全国各地跑,基本上就没怎么在北京呆过。老王像报业“传道士”一样各地一路走下来,且走且传递着各个报社的经验。
  2009年前后,报业面临着巨大的体制机制的转变,报纸“寒冬论”甚嚣尘上。业界第一线的工作经历,也促使老王不断地思考——到底如何才能办好一张报纸?当时业界的共识无非以下三点:一是品相、版式、版面;二是观点、时评、评论;三是深度报道。品相、版面当然是办好一份报纸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也引发了老王的极大关注。老王表示,当时的报纸,已经很难再吸引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目光,那么如何在报纸版面设计上推陈出新,呈现出一份能让受众觉得更好看更亮眼的报纸呢?老王且走且思索。
  第一步,追求微博的新鲜
  2009年底,新浪微博兴起,老王适时地抓住这一个时机,开通自己的微博,并开始借用微博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老王把他认为好的版面或者不好的版面或者有特色的版面统统贴到微博上,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新的平台,老王与国内多个报社的版面设计人员建立了“微”关系。大家共同在微博上沟通,在微博上逐渐形成了以老王为中心着重探讨报纸版面的这么一个群体。
  这个讨论群体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不小的影响,听老王介绍,有的报社领导在一周例会前专门询问员工@传媒老王最近是否又有新的探讨热点,然后才开始进行例会。报纸的版面问题也正是因为老王的发起成为了那段时间行业内的一个小热点,当时有学界专家表示,借用版面的改革来倒逼中国新闻行业内容的改革,这是件难能可贵的事情。老王抓住了这一点,尽管在他看来时间已经晚了。
  对于报纸的版面设计,老王一直在对记者强调,尽管有很多客观因素存在,但是我们总可以让报纸的版面更干净一些、更精彩一些,让读者看起来更舒服一些。追寻美是多数人都有的必然追求,但是发现美的眼睛却不是多数人都拥有的,老王之于报纸版面美的追求,成为了老王离开《传媒》杂志后精心耕耘的一件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1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嘉兴日报社聘请老王任职《嘉兴日报》总编辑助理、品牌总监。其实,当时的《嘉兴日报》已经开创了中国地市级党报版面视觉的先河。这次请老王过去,用老王的话来说:“一是我自己去学习,二是去为他们做宣传。”在嘉兴工作期间,老王谦虚地表示,并没有给报社带来很大的效益。一年后,老王决定离开,一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也启发了老王新的思索,此时的他又有了新的追求。
  “当我们真正重视报纸版面的时候,报纸已经过了它的黄金年代,也已经被新媒体冲击的不成样子了。”说起这个,老王还是不免唏嘘。因为老王发现,无论怎么做,传统报纸已然式微。
  第二步,感受电视的魅力
  所以,才有了这之后的转变——从研究报纸版面向“老王评报”的转变。2010年末,老王继续在微博上深耕以拼贴报纸版面为主的评论形式,几句简短的评述,再加上各个报纸版面内容的有机展示,让人们感受到了一股清新之风。
  老王说,这就是他的表达方式。他每天阅览大量的电子报纸,去图书馆专门查阅研究报纸版面的书籍,再把他认为有趣的有意思的有思想的版面贴在一起,供网友参看评论,老王说这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兴趣。确实,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扩大了一条新闻的影响力,更通过新闻之间的相互对比,产生了新的“化学反应”,这难道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吗?尽管老王一再表示,做得真的是太晚了,要是早一点做,一定会为报业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影响。
  在报纸版面领域的热议不仅引发了业界与学界的广泛讨论,一些质疑声也纷至沓来。老王说,他确实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这个领域真挚的兴趣和努力的付出,面对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反而从侧面坚定了他要成为这个行业专家的决心。老王说,在这方面,《老人与海》中那个与命运搏斗的老人形象给了他充足的力量。
  现在这个时代,很多时候并不是内容为王,而是内容基础上的观点为王。当一件事情发生以后,第一时间肯定是由微博微信开始传播的,当然这只是消息的发布,随后进入新闻的迭代时期,下一个新闻是要更新上一个新闻的,直到新闻结束。但是事件过后的观点是什么?这件事情到底该如何去解读?就是顺着这种思路,指引着老王往“评报”这个方向去努力,他当然可以在微博上继续评报,但是老王选择了一种对他而言全新的方式——老王的电视评报生涯开始。   2013年前后,老王与陕西卫视合作推出《老王天天报》,老王在电视上崭露头角,经过一年多在陕西卫视的锻炼与学习,老王认为他的角色转换还是较为成功的,但这并非是老王的终极目的。此时,一直与时俱进的老王要张开双手投入移动新媒体的怀抱了。
  第三步,拥抱移动新媒体
  老王认为,以后的网络市场一定会基于互联网的短视频而不断发展。如今,4G网络的成熟发展已经不成问题,随之而来,大城市Wi-Fi的普及度也会不断提升,而且很多旅游城市的“全城Wi-Fi”建设项目已经箭在弦上。现在人们对空闲时间的使用也越来越钟情于轻松惬意的方式,时间简短、声画同步的互联网短视频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老王的憧憬是,以后的用户,直接点开他们关注对象的定制APP,便可以轻松享有对方为自己提供的视频节目,这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吗?基于移动终端的短视频,这就是老王准备着手做的事情。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宽带中国”政策的大力实施,当中国的网络速度更快的时候,就是新媒体跻身主流媒体行列的时候。到那时,读报纸、看电视的人肯定越来越少,但是人们运用移动终端阅读社会新闻,了解世界大事的渴望并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削减。老王已经下定决心准备一头扎入移动新媒体怀抱了,就像他当年迅速成为新浪微博早期会员一样,就像他面对摄像机镜头完成主持人角色的转换一样,现在的他,又要开始转变了。
  追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第一潮
  在习近平总书记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工作列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同时,老王已经做好投身这一大潮的准备。现在的老王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已成为真正的纸媒研究者,他想要服务更多的人,他要形成自己的团队。用老王的话来说,那就是如何与这个时代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新媒体时代要有新的解读方式,要有更加符合移动终端观看的方式,这些方式究竟是什么,老王在考虑,传媒界也在考虑。一定要有更好的方式去展示基于内容基础上的观点,这是毋庸置疑的。
  “心存善念,憧憬美好。”当记者问到“对于经常发表自己观点的您的基本立场又是怎样的”时,老王回答了这八个字。“世界是美好且短暂的,既然每个人都会到了终了的那一天,那么为什么不在这有限的几十年中好好地、认认真真地活一次呢?认真就得对得起自己的内心。”老王说自己也只是一个新闻的“搬运工”,他的工作基本上就是要在新闻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而且他也愿意同那些新闻业的同仁一起交流探讨,因为在这种互动探讨的过程中,老王的观点会变得更加丰富深刻。
  老王说身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交汇的时代是幸福的,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有好的机遇。这些年,老王供职过的传媒单位不下6个,参与建设或互动交流的传媒机构更是不下几十个,这些不同的平台见证了老王的传媒经历,也最终形成了老王自己的平台。老王其实并不老,他的传媒生涯才刚刚开始。
  传媒人说@传媒老王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 祝华新
  @传媒老王每天在网上为我们推荐当天党报、都市报的重要新闻,有时还介绍国外报纸的内容。我问过老王,每天要看多少家报纸,他说单位订了3份纸媒,另外每天在网上翻看大约100家报纸的PDF版。今天倡导媒体融合,我觉得老王就是一个撮合媒体融合的热心人,是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上的“摆渡人”。
  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媒体仍然具有内容原创和权威性的优势,但需要适当做些转化,针对网民的兴趣爱好、阅读习惯,有所选择,有所提炼。与某些网友对媒体报道猎奇、断章取义的做法不同,@传媒老王比较尊重媒体报道的原意,态度诚恳理性,在这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微博平台上表现得难能可贵。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武汉晚报》总编辑
  范洪涛
  初识“传媒老王”,是借了微博的光。那年,我主持《武汉晨报》的工作,有一天有一个同学突然告诉我,《武汉晨报》的头版在新浪微博上被人列为当天十佳版面之一。从此,“传媒老王”进入我的视野,然后,他的微博成了我了解和学习同行的窗口与捷径;再然后,我们虽然没有成为“基友”,却成了微博好友。
  但不知从哪天起,那个坚持了很久、影响了很多媒体人的版面排行榜突然消失了,“传媒老王”微博账号上的职业注脚也悄无声息地变成了“电视节目主持人、新闻评论员”。虽然先触网后触电,但在我看来,传媒老王的江湖依然是报媒,在他内心深处,报媒情节终究是挥之不去、弃而不舍的。唯一不同的是,过去是在网络上谈论报纸的优劣得失,现在是在电视上评说纸媒新闻的微行大义。
  如此说来,“传媒老王”实际上应该是“报媒老王”。内谁,我@你了,你怎么看?说你呢,王志勇!
  《广告导报》杂志总编 凌平
  我和传媒老王同为媒体人,我们私下也有很多的交流和探讨,老王也是一个非常善于并乐于交朋友的人,他的一些观点和想法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从传统的纸媒工作者到微博贴报第一人,看上去是简简单单的转变,可是传媒老王借此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到新兴自媒体的跨越,他把传统媒体的习惯和知识巧妙地应用在了自媒体上,无疑,他的这一步走得相当成功,“传媒老王”官方认证微博里的百万“粉丝”便是最好的证明。当然,这样的结果离不开老王每天的坚持,虽然质疑声一直都有,但这只是社会的客观存在罢了,我们没有必要过于在意。重要的是,他的坚持和不断的学习成就了他的专业,同时,他也能为社会带来一些价值,这就值得称赞。
其他文献
插画在期刊中的应用不仅赋予期刊以特定的时代色彩,同时,对于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编辑在期刊插画中的选择因素一方面影响着期刊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对于期刊的质量和销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插画的概念进行阐述,并结合期刊插画的分类和功能,以《青年文摘》为例,对美术编辑在其中的选择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  期刊插画的分类与功能  期刊插画的分类。按照期刊的市场需求进行定位,可
期刊
从1985年上海开办第一档电视英语类新闻节目,到2000年央视英语国际频道(初为CCTV-9,后改为CCTV-NEWS)正式成立,建设高水平的英语类新闻节目越发受到国家和一线媒体的重视。高校电视台作为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平台,以及为一线媒体输送人才的前哨站,开展英语类新闻节目的教学制作,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中国传媒大学校电视台(以下简称中传电视台)的英语类新闻节目开播较早,水平较高,其优点与不足具有一
期刊
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推动了传播渠道与工具的创新,传播的信息内容庞杂且难辨真假,让人感到困惑。在这种形势下,传统媒体如何进行新闻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成为了一个全新课题。而对于传统纸媒来说,如何利用自身原有的优势,在与网络、微信、微博等融合和竞争中,巩固和提升传统纸媒的传播力,则是其面临和必须迎接的挑战。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提出并全力推动“市场转型、产业转
期刊
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主要可分为七个大类,分别为体育新闻类节目、体育直播类节目、体育谈话类节目、体育杂志类节目、体育娱乐类节目、体育评论类节目、体育健身类节目,但这七类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现状却不尽相同。而一种体育节目的兴起与另一种体育节目的衰落,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或解释电视传播的有效性问题。  能够反映传播有效性的一个直接指标即传播效果。传播效果一般指传播对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具体指受传者接受信
期刊
关于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诸多学者都曾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角度给予过论述。本文主要着眼于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研究现状,从其理论分析入手,以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具体实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现状和问题,转换视角来探讨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国内外关于国际传播的研究  按照传播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用“国际化”“世界化”和“全球化”三个词来
期刊
2014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今天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热情参与和积极支持本届刊博会的各位领导、业界同仁和广大读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湖北充分发挥中部崛起优势,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期刊业得到快速发展,推出了一批名刊名社,被誉为期刊业的“湖北现象”。刊博会落户湖北,可谓优势明显、众望所归。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对举办刊博会高度重视,
期刊
本刊讯(记者 李栋)8月28日,中国唯一的旅游类专业卫星电视平台旅游卫视,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旅游卫视“年假旅行”APP应用程序正式上线。与此同时,国内首家A股市场民营旅行社上市公司——众信旅游亦正式宣布入股旅游卫视“年假旅行”,协同旅游卫视“年假旅行”全力打造全新的旅游行业T2O销售模式。  与其他旅游类APP应用程序不同,延续旅游卫视在电视行业中的独特定位,旅游卫视“年假旅行”APP平台
期刊
自2003年中国电影业全面产业化改革以来,电影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全国电影总票房从 2002年的8.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17.69亿元,11年增长了24倍。截至今年9月上旬,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已超过200亿元,其中国产影片贡献超过一半的份额,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全年的国内电影总票房有望达到280亿元。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是中国电影多年来发展和积累的必然——影片质量显著提高,产品结构趋于合理,产
期刊
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改变了电视的传播形态,也影响着观众收看电视的行为方式。电视最初的意义在于休闲,人们在电视节目中找到类似于看演出、观比赛、读小说或听收音机的乐趣,并与家人和朋友分享。交流是人类的天性,人们观看电视节目后必然会有分享的冲动,社交媒体的发展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了条件。可以说,传统电视与社交媒体之间具有一种天生的内在关联和互惠关系。  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
期刊
“用都市报的眼光报道主流新闻,全力打造新锐、时尚、大气、独特的新品质”,这是笔者到东方今报社全面主持工作以来,不断强调并强力推进实践的一个办报理念。用都市报的眼光报道主流新闻,就是要借助都市报的先天优势和群众基础,再塑都市报的形象,再造都市报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让都市报在全媒体传播时代,依然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依然能有自己生长的空间。  与时俱进,不懈努力  目前,新兴媒体发展蒸蒸日上,势不可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