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画的传神写意观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东晋顾恺之最早提出“传神论”的中国绘画美学观点,他强调“以形写神”,通过人物特定形的描绘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就是传神。南朝山水画家宗炳又将人物画的“传神”论发展为山水的“畅神”说。之后各路画家从主、客体两方面对“传神论”进行了理论研究,使得“形”与“神”在绘画上开始对立起来,同时,“神”的概念也在转换。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表现客体之“神”转变为主观的“意”,此后“意境”的绘画美学价值受到重视,宋以后“写意”的美学观占据了中国绘画美学观念的主流,成为中国画最显著的美学特征之一。
  关键词:传神 写意 人物画 山水画 文人画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现代中国美术教学最初以西方美术教学体系为模式,即使是传统中国画教学也受到这一影响,在统一的西方模式下自然不能发挥中国画教学的自身特色,导致教学重技而轻理,学生缺少中国画观念陶养,对中国画的学习只停留在对技巧的研究与操作之中。由于“写意画”与“写意”概念差异的模糊,也使一些格调不高、笔墨拙劣的所谓“写意画”作品大量出现,给学画者以误导。导致虽然市面上“写意画”随处可见,却并未真正提高大众的审美眼界。写意作为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并不止是外在形态显现,更应该是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思想的体现。
  中国画的主要美学特征即中国画的精神就是写意性,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研究须从其源流发展入手。“写意”的根源在笔者看来就是“传神”,“传神”是中国画最初的美学标准,绘画美学的发展由传神至写意。“传神写意”往往是对那些优秀中国画的最高褒奖,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其起源与发展的研究将对我们认识写意精神非常有益。
  二 “传神”论
  魏晋之前,绘画主要是“设色之工”所从事的职业,属于“百工之范”,因而并未产生独立和系统的绘画理论著述。在当时对绘画的要求就是能够准确把握表达描绘对象的外貌,重“形”的表现。是时,绘画只是宗教、政治的附属物。
  至汉魏六朝时期,绘画开始有了美的自觉,以审美为目的供人欣赏。在绘画实践的要求向美发展的时侯,绘画美学理论也开始形成。在这样的状况下,东晋顾恺之以自己的绘画实践和理论自觉提出并阐述了“传神”的问题。
  顾恺之所著《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在他的画论和评画中第一次鲜明地提出绘画重在“传神”。强调画以神为中心,写形只是为了达到传神的目的,艺术的优劣等次皆以“传神”为标准。
  “传神”论强调人的胖瘦高矮等外形的区别并非人的本质,人的精神状态、气质、风度,尤其是从眼神中流露出的深浅不同的思维以及所反映的知识修养,才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内容。顾恺之在绘画中提出的“神”,是指画中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神情特点。这种“神”是有别于对象的外形及动态等原来所谓的“形”的。顾恺之对“神”的这一理解正是当时的人物画实践所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顾恺之的绘画实践也以传神为目标,他认为自己所追求的“神”,不能仅仅依赖对象的体态、相貌和姿态这样的“形”来表达了,他没有满足于这种“像不像”的“形”的追求。他认为做到了“象形”的画,虽然能给人形“美”的感觉,但却达不到“善”的效果。他提出“不可惑以众论”和“必贵观于明识”,要追求“生气”的表达,传神就要画出活生生的人物来,使观者感到“览之如面”。
  在具体的艺术形象的处理上,顾恺之认识到对人物神情的刻划是“传神”的重要手段,他总结提出“阿堵传神”和“悟对”的方法。顾恺之注意到了眼睛描绘的传神作用,特别讲求对眼睛的刻划来表现人物神情而达到“传神写照”。这正是原来的那些“形”所不能胜任之处。即“四体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同时他也重视眼睛与周围事物以及眼睛与四肢动态和面部表情的关系,即要“悟对”。他所谓的“对”就是人物神情所要寄托的对象,他认为有“对”是有生命人的特征。同时还应重视“实对”,也就是画中人物手揖眼视的具体对象。正因为只有活生生的人才会以表情和动态去与周围的人和物发生联系,所以顾恺之才强调用“实对”来表现有生命之人的神情。他认为“有对”是“全生”与传神的重要表现手段,强调要懂得“有对”的重要性,也就是“悟对”。悟对即协调画面的各结构关系。
  顾恺之还结合着时代的审美风气去改进艺术表现,充分发挥自己主观的联想,去进一步研究对象的体态、环境与其神情风度的联系,提出“迁想妙得”的理论,使得原来那些仅仅以“状”表善恶的“形”的因素,也有了新的生命,起到了“传神”的作用。
  三 “传神”到“写意”
  传神论的产生,标志着绘画已进入自觉的阶段。魏晋以后的绘画欣赏开始以“传神”为审美标准,开创了传神论的绘画美学范畴,把中国绘画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古代绘画美学理论丰富多彩,而顾恺之的“传神”论是画家以“意”审美的开始,它在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意”的审美内涵。
  公元5世纪,南朝画家宗炳将“传神”延伸到山水画之中,他认为圣人能“法道”,山水能受道,皆为神的作用。“质有而趣灵”,“以形媚道”。他强调了山水可以入画的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它们有实在的形体,即质有;二是它能引起人们的感受也就是趣灵。宗炳认为山水画之所以能使人精神得以超脱于尘浊之外,也是因为感通于画上的山水之神,只有如此才能起到观道的作用。山水能激发观赏者的精神,“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一点当时的文人深有体会。山水绘画就是在这个立足点上来体味和理解山水之“神”。
  宗炳提出“神本无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指出了“神”本是无边际的东西,它栖于形体之中,并能触动某些外物的感受,它的道理渗入到各种现象和迹象之中。这个“神”的概念,当然要比顾恺之提出的“神”要抽象得多,但它也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想,而确实是文人画家在对自然感受中和山水画实践中的体会。“神”这一概念逐渐强调人对自然的领悟,具有了较多的主观因素,因而对“神”的感受,也相应的有了新的要求。宗炳认为只有那些“含道映物”和“澄怀味象”的圣人贤者,才较易于领悟山水的形态。而自然之神,是画家凭自己的“意”或思想头脑,去接触自然、认识对象的结果。山水画家“含道应物”,是说接触自然时应取得一个完整的主观境界,“意”或“神”由对象客体转到主体上来。在这一时期,宗炳等理论家把“传神”这一命题扩大开来。绘画作品不仅传画中所画事物之“神”,而且要传画家面对对象时感情激动之“神”。
  从顾恺之到宗炳对绘画“神”的认识发展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神”的概念,存在对象之神与自我之神主客相融而难分的问题,所以随着实践和理论这两方面对主观情感在艺术中的主宰作用的明确和重视,“意”的概念渐渐在绘画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古代文艺中很早就注意到“意”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如西晋陆机《文赋》中的“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指立意构思为文章的首要作用。宗炳的“山水以形媚道”从绘画的主体来分析,就是画家要有自己的“意”才会发觉自然山川所能引起的美感,既画家掌握了审美的主动权。作品中以形写神的“神”转变为主客体统一的意境,是“意”主宰着形了。南朝姚最强调“立万象于胸怀”,也主张立意为先。可见“意”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画论史上已被确立起来。
  四 “写意”说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没有将审美主体心理功能的知、情、意割裂分解,仅仅只谈意,而且也不将审美过程的对象形式和主体能力做划分,而是混沌把握,把二者融为一体。“意象”便是这样的一个审美概念和范畴,它不单是客观对象的状貌与物象,而是主客二者的统一。意象是神思的内心产物,是与想象、情感共生的、内在的,不仅仅是物形的心象。在山水绘画发展成熟以后,“意境”又逐渐替换“意象”,并成为中国绘画美学的重要命题。
  在唐代,“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认为,绘画创作主要的是画家对所描绘的对象是否有“意”的确立。这一观点更加强调了画家个人主观方面对描绘对象的理解,从而借助于笔墨把这种主观的理解表现出来。这样“骨气形似”才能得到完满的实现,十分明确地强调了画家主观个人生命精神因素在艺术传达中的重要意义。张彦远同时注意了“意”与“法”的关系,由于中国绘画用笔表现的特殊性,要求画家在笔墨运用中应“意在笔先”,然后在挥写间才能气脉相连,笔墨行迹中生发一股气势,生动展现艺术的美是通过画家的立意与最后的用笔来实现的,达到“写意”。笔的传达中既体现了对象的精神特点,又展现出画家个人生命精神的生机。
  宋代绘画中出现了“写意文人画”,在文人画中“意”的内涵更加深厚。由于文人注意内在精神的陶养,多有万卷书的浸润并且相信在艺术传达时主观生命精神对艺术风格的影响,在绘画实践中把自己精神的检讨作为艺术中的重要问题。同时笔墨的独立审美效果已被文人画家普遍觉悟到,对笔墨的认识大大超越了前贤,笔墨技法的表现愈发走向圆熟。这样文人画家对“写意”的追求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宋代绘画理论也突出了“意”的重要,欧阳修强调提出“古画画意不画形”。他对画的欣赏强调“平易清淡,萧条淡泊”。苏轼更进一步以“意气”区分士人画与画工画,士人画不在于形似,而在于写其生气,传其神态;重“写意”而轻形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当然这并非鼓动画家完全不要物象,而是先在形象之中得物的特性——性情。然后把物的特性融化于自己的性情中。苏轼的艺术主张,促使中国画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写意从此进入中国画美学思想的核心。
  元代绘画将北宋那种重自然物象表现呈现出的浑厚的风格,化解为简淡清逸的审美追求,强调在艺术传达中笔墨自身的表现精神,文人绘画逐步占据画坛统治地位。元初画坛虽承袭南宋院体画风,但这种情调不为文人所欣赏。赵孟面对这一风气提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他讲师古人重在师古人的笔墨技法,亦即从古人的笔墨表现程式中来培养自己表现中的儒雅生气,这种生气的获得,须从用笔上修炼,使绘画用笔墨传达出神韵意气的效果,以此将笔墨在造型功能的基础之上升华出审美的功能。作画用笔要有儒雅生气,质朴自然,把这种古典之美,通过自我个性的融注使之成为“经典化”,赵孟称之为“古意”。古意说体现了赵孟作为文人画家的独特鉴赏力,“古”是他心目中体现出的一种纯正的艺术品格的审美理想。他的论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绘画笔墨表现品格的完善,也是苏轼规范的文人画风格真正的实践者。
  提出古意说,目的在于笔墨传达出平淡简古的文人之意。针对这一问题,赵孟又提出书画用笔同法之说。这一论说适应着元代绘画风格的转变。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意义在于借助内心的散怀来促发笔墨生气,因而笔墨表现的高妙与否成为关注的对象。由于文人绘画强调绘画主体的表达,即文人对胸中“逸气”和“士气”的抒发,笔墨应从对客体物象的表现转化为对主体精神的表现,笔墨自身要体现出“古雅生气”,即文人之意在笔墨中的寄托,意由形而上的观念开始与笔墨结合成为能够具体表达的形式。
  五 结语
  综上,从顾恺之的“传神”到宗炳的“传神”,使得中国画形成了“传神写意”的基本美学观。我们撷取各个时代对“神”与“意”的认识与理解,从中看到从传神到写意的发展变化,每一时代不同绘画风格的演变对艺术价值的确立,都体现在其绘画美学观上,围绕对其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引发出各种艺术问题。我们对传神与写意概念深层含义的挖掘,分析艺术风格及技法表现的演进,以时代的演进发展为主线,把握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本文系陕西省艺术学科规划(2008)年度课题,项目编号:陕艺课题(2008)016号。
  
   参考文献:
   [1] 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 彭吉象:《中国艺术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 陈绶祥:《遮蔽的文明》,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李强,男,1972—,陕西绥德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工作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社会的变更必然会导致语言的发展与变化,同时语言的变化过程也无不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变迁。20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风云变化的世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见证了中国社会巨大的变革。女国音与嗲音就是在社会变迁所提供的土壤中应运而生的。“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妇女的解放,改革开放的20年后,女性的地位有了质的提高。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角色的转变在她们的语言当中也有所体现。  关键词:语言
期刊
摘要“吴中十子”是活跃于乾嘉时期的一个重要闺秀诗群,而由张允滋与其夫君任兆麟共同选录、阅定的《吴中女士诗钞》更是影响深远。本文考证了吴中“金闺领袖”张允滋的家世、生平、交游与志趣等概况;简要论述了其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与艺术风格;逐一考证了《吴中女士诗钞》的书名异称、版刻时间、选录者及附录内容,并对错讹之说予以澄清。  关键词:张允滋 任兆麟 《吴中女士诗钞》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本文从电影《阿凡达》的片名翻译入手,探讨归化、异化理论的内涵,然后通过译例,提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从归化趋向异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电影片名 归化 异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随着奥斯卡获奖影片《阿凡达》在国内的火爆上映,人们在赞叹它空前的3D技术、无以匹敌的视觉效果带给人们无比震撼的视觉、音效冲击的同时,也对这部大片的片名翻译产生了疑问和争议。这部
期刊
摘要在文化交流和趋同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局部的交叉、碰撞和冲突,从而给语言的翻译带来各种不同的障碍和困难。本文主要探讨的正是文化的差异性给翻译词汇所带来的各种阻碍。  关键词:英语 词汇 翻译 文化 障碍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语言与文化一直以来都是相互依存的,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而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趋同,各民族之间的特
期刊
摘要言语幽默在语言翻译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的发展,译者应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进行幽默翻译,博众家之长。然而,言语幽默的特点决定了幽默元素翻译的不易译性。对言语幽默成分的研究是进行成功翻译的前提,是当今翻译发展的大势所需。本文从4个方面构建英语言语幽默,并由言语幽默的构成出发,探讨英汉翻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言语幽默 翻译 语言学 技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西汉桓宽所著的《盐铁论》中出现了大量双音节动词,《汉语大词典》对此给予了很大关注,且收录了其中不少的新词新义。但在研究《盐铁论》双音节动词时,发现某些双音节动词虽被其收录,其书证却滞后于《盐铁论》。本文以《盐铁论》为书证,试举十数例以提前《汉语大词典》部分双音节动词始见书证的时代,这对其修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盐铁论》 双音节动词 《汉语大词典》 书证滞后  中图分类号:H06
期刊
摘要纪录片的真实性能够引发人们对现实和自身参与的思考,从而使社会和人自身获得完善和提高,这体现了纪录片的艺术价值所在。在纪录片的再现和表现之争上,其实只是一个创作手法分类界定的问题,并不决定影片本身的价值。《英与白》将纪录的思考和参与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其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现实解读的多义性是发人深省的,带给人们的思考是长久的、颠覆性的。  关键词:音乐 文化 思考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动物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心理背景,他们在认识和接触动物的过程中,对动物产生了不同的情感,创造了丰富的动物词语并赋予其不同的文化涵义。本文把汉韩动物词分成两大类,并探讨了它们存在共性和差异性的原因,旨在加深对汉韩文化的了解,更好地进行汉语传播。  关键词:动物词 文化内涵 差异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中韩两国在地理位置上为亲密的邻邦,自古以来两
期刊
摘要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真实可信地塑造了刘长春这个人物形象,表现了社会主流思想、情感,再配以独具匠心的视听语言,成就了艺术上的精品。  关键词: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圆形人物 平行蒙太奇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由王兴东编剧、侯咏执导、2008年推出的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是根据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排除万难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真实事迹创作的一部作品。  作为主旋律作
期刊
摘要《非诚勿扰》以喜剧的形式包含着苦涩的因素,《密阳》用悲剧的方式探讨人生主题。两部作品在讲述各自内容的基础上,以不同的形式包藏着关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追寻与探讨,透出一种共同的人生体验——孤独。孤独感贯穿于两部影片始终。在纷繁的世界中踯躅的独行是生命要走出困境的尝试。对于生命和人生来讲,行不失为一种选择。  关键词:非诚勿扰 密阳 孤独 生命 人生困境  中图分类号:J95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