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的追梦人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oFe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冬日的一个上午,当记者一行乘坐长途大巴到达盱眙车站时,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馆长卞龙已经在车站迎接我们了。初次见面,卞馆长昂扬的精神状态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谦逊和蔼,丝毫没有官僚的架子,他是做实事的人,不喜张扬。提到黄花塘军部,卞馆长的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深深流露出他对红色文化宣传工作与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挚爱。新长征突出手、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红色旅游先进个人、“淮上先锋”先进典型、江苏省“最美基层干部”、“中国好人”,一连串的荣誉是对这位低调、务实馆长工作业绩的最好诠释。
  “鐵军魂”引领下的红色梦想
  盱眙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如今是国家级4A级景区,修复有军部旧址,建成了历史陈列馆、绿荫广场、铁军文化艺术馆。在这片新四军曾经战斗过的红色土地上,游客络绎不绝,参观者每年多达四五十万人次。也许没有人会想到,2007年,当卞龙怀着满腔梦想来到这里的时候,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惊呆了:从盱眙县城到军部旧址的交通十分不便,只有一条土路,雨雪天泥泞不堪,让人寸步难行。整个纪念馆显得寒酸而破败,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不通水电,军部参谋部甚至因为年久失修而倒塌。因为无法对外开放,从外地赶来瞻仰的新四军老战士只能隔着大门朝里望,怀着难过而复杂的心情离开。
  面对四周几乎望不到头的荒草,“铁军魂”成了支撑卞龙的精神动力。卞馆长到任后的第一件事是自己借了两万元钱,为纪念馆通了水电,交了费用。当时,他一天只吃一顿饭,手拿着一把镰刀,带领着大家割荒草打扫卫生,一天下来,满手都是血泡。短短几天,他就进入了角色:景点建设、接待游人、内部管理、搜集文物资料、研究历史学术,一个又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被卞龙提上日程:没有讲解员,他亲自去招聘;没有资金,他四处奔走筹集;革命文物少,他带着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去征集。就这样,卞龙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维护军部旧址、复建倒塌的参谋部、修整墙面路面、在荒草丛中开辟道路、修复二师军工厂和饶漱石故居,还有整体绿化、老馆重新布展,很短的时间内,新四军黄花塘军部纪念馆新馆也竣工了……有工作人员说,“没见过像他胆子这么大的人,当时没有一分钱,他也敢干,边干边想办法,从来不等。”事非经过不知难,其中的苦与乐也许卞龙心里最清楚,他说:“再苦再难,和新四军比起来,这点苦又算得上什么呢?”之所以这样拼命,是因为“N4A”承载着他那沉甸甸的红色梦想。
  很多人认为,卞龙为营建新馆筹集了大量资金,也耗费了许多心血,既然已经成为了红色旅游方面的模范工作者,可以不用“折腾”了。可谁能想到,眼下的成绩远远不能令卞龙满意。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又四处“化缘”,在广场东侧,投入资金2300万建成4000多平方米的新四军文化艺术馆,工程于2009年6月动工,短短一年时间竣工、布展并开馆。江苏省委原书记韩培信高度评价了这一工程,称“新四军文化艺术馆在全国是首创”,该馆还先后获得淮安市文化创新工程等奖项。整个文化艺术馆造型别致,气势雄伟。外观属于现代建筑设计样式,内部则仿照当年民居式样的院落和草房进行场景再现,其设计形式、内部布展上的新颖性,让参观者在情境中回归历史。除为兴建纪念场馆奔走外,卞龙还四处“化缘”,积极兴建配套设施。在他到任的短短几年里,游客服务中心、淮南根据地食堂、生态停车场、黄花塘军部大道等先后建成,彻底解决了制约景区发展的服务、餐饮、交通等瓶颈问题。鲜为人知的是,为了把更多地资金投入到工程建设,他出差经常坐最便宜的汽车、住便宜的旅馆……
  皇天不负苦心人,如今的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早已今非昔比,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其中凝聚了卞龙太多的心血。
  事必躬亲的“一把手”和他的团队
  “既然上了战场,就不能装孬,既然要做,就要做好!”“我们做的事情,有意义!”这是卞龙反复喜欢讲的话。不过,提起这些年的拼搏,卞龙说得最多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和他一起奋斗的团队。卞龙介绍说:“主任蔡卫东1987年就在这里工作,张丽2007年到纪念馆担任讲解员,只比我晚来几天,还有殷秀玲、小蔡、小石……他们都是很好的同志。”蔡卫东主任不善言辞,却是踏实肯干之人,一路见证了这片红色纪念地的发展。他说,卞馆长刚来时,纪念馆的条件异常艰苦,卞馆长迎难而上,硬是在三年间筹集、“化缘”大量资金,让纪念馆有了今天的模样。殷秀玲、张丽等讲解员,也在卞龙执着精神的感召下努力学习新四军历史,甚至跟着馆长吃苦。“刚来时,我们对新四军一无所知,馆长要求我们写学习笔记,丝毫不能懈怠,不知不觉中,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非常清晰地认识。”“他是一个很爱学习的领导,时常见他在工作之余捧着书本学习。”“他做什么事情都是身体力行,甚至有自己的卫生包干区,每次下雪,第一个拿着扫帚扫雪的总是卞馆”。提起卞龙,大家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友好和气的交谈氛围中,让人感受到了领导与下属之间的亲密无间。讲解员小蔡说:“虽然我们这个团队只有十几个人,但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单位,更是一个集体,一个家庭。”
  “馆长精力充沛,像老师一样辅导我们学习新四军的历史。印象最深的是馆长带着我们征集文物,做这些事情时常碰壁,但馆长矢志不移,屡次到相关人员家里做工作,最终感动了许多社会人士,他们主动把历史文物捐赠出来。”提到征集文物,讲解员殷秀玲深有感触。为了丰富馆藏文物,卞龙拜访了三四百名新四军老战士、新四军后代。为了一本书、一个信封,为了新四军战士穿过的一套衣服、一双鞋、用过的一个水壶,他都不远千里去寻找、搜集。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日夜是在奔波中度过的。纪念馆新增的上千件展品、文物,就是他这样一脚脚“淘”回来的。2009年,陈毅的女儿陈姗姗为追寻父亲的足迹来到纪念馆,在参观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有关新四军的史料,黄花塘这里最丰富!
  “这些年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有的人要赶飞机,早上六点钟到,我们开馆接待;车来迟了,我们要等到晚上八九点,这都是常有的事情。夏天蚊虫多,每次讲解完,都是一身汗。”张丽是馆里资历最老的讲解员,深知接待工作的不易。她说,馆长对游客非常重视,在他眼里,很多外地人来一趟不容易,哪怕只有一个人,不管他什么身份,在这样浮躁的年代里能来缅怀新四军的丰功伟绩,都值得尊重。
  “卞馆行事质朴,不为虚名,几年下来,他用自己的行为感动了不少企业家,他们纷纷慷慨解囊,不断为纪念馆的兴建工作添砖加瓦。”主任蔡卫东说。山东一个老板曾给纪念馆供应大理石,后来帐目遗失,他想,没凭没据肯定要不到钱了。没想到卞龙说,你没有帐我有帐,一分钱不会少,新四军怎么会欠帐不还?!也正是因为卞龙这种人格魅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都愿意和他合作。
  卞龙说,他深深感谢他的团队以及对他提供帮助的人。“越来越多的人信任我,我很感激他们,也更感到责任重大。这片土地需要坚守,我们坚守精神家园,传承精神,才能让更多的人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这些很有意义。”
  红土地上的新展望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淮安调研时专程参观了黄花塘军部旧址纪念馆,并赞叹不已。李强说,老区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老区发展好,要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领导的寄语也正是卞龙的新展望,在不久的将来,铁军图书馆也会屹立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按照计划,铁军图书馆将拥有藏书5万余册,这项文化创新工程不仅能成为各方人士学习、研究新四军历史的平台,还能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除此之外,卞龙正快马加鞭地准备新四军文化园的建设。卞龙介绍说,整个文化园工程分为三期,包括提升现有纪念馆基础设施,升级声光电,添加VR体验环节,新建周恩来干部学院黄花塘分院;建成实景演出舞台,民宿、商业街以及立体空防园;打造可以拍摄影视剧的抗日实景基地,发展历史文化、体育运动、休闲娱乐、影视场剧馆等现代服务业,最终建成一万人居住的功能齐全的现代社区。
  “守摊子,只会越守越小,只有用开放的态度,才能走得远。兴建铁军图书馆和铁军文化园是宣传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希望更多社会人士和我们一起合作。这些项目不仅能搭建一个征集资料、广泛交流、深入研究的平台,还能为发展红色老区经济做些贡献。我们要尽力做好这一切,让铁军的旗帜代代相传。”
  这就是卞龙,一位勤恳实干的红色文化追梦人。
其他文献
城市:重庆市  时间:2016年4月19日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万众一  大半年前,重庆新四军研究会就邀请我们去寻访老兵。  昨天,如愿和王路奇结伴而行,从南京坐动车约十来个小时,傍晚时分抵达重庆北站。快到出口,已见重庆新四军研究会的王正国、侯念平,举着牌子在站口等了,他俩还协调了一辆部队干休所的车,接我们入住宾馆。走进重庆,顿感宾至如归。  王正国,是重庆研究会的常务副秘书长。由他陪同,今天在重
期刊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天王镇地处茅山老区,岗坡山地众多,农业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天王镇大学生村官创业园负责人汪厚俊帶领全镇6名大学生村官艰苦创业,以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引导村民创业致富为出发点,将天王镇戴庄村500亩的荒坡地种上甜柿、山核桃、水蜜桃、无花果、猕猴桃、葡萄、草莓、蔬菜、茶叶等有机农作物,培育有机果品种植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果树下套养草鸡5000多只、鹅1000只、
期刊
《铁军》编辑部今年第二期“寄语”,以接地气、富有感染力的铁军见识,解读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新年贺词中发出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全面阐述了今年“第一走红金句”的三层含义,凝聚了“铁军人”的真知灼见!我们作为长期奋战在苏中老区最前沿阵地的“老促会人”,深为《铁军》凝聚弘扬新时期“团结奋斗,奋发有为,实干兴邦”的铁军精神的真情呼唤而振奋,也为领悟“鐵军阐释”而增添“用行动落实号召,以实干对接梦想”的万
期刊
担任乡镇老促会会长十多年来,我经历了由应差工作到主动工作再到创新工作的思想作风转变,通过不懈努力,我们紧扣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各项活动有声有色,老促会工作有为有位,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赞扬。  份内之事奋力去做  做好份内之事,履行自身职责,这是基本的工作要求。我们提出,凡是老促会的工作,我们都奋力去做,一丝不苟,不但保证做到,而且要做好。  在阵地建设方面,我们没有“照葫芦画瓢”,而是结合
期刊
新四军军部成立  徐红  八省燃星火,南方汇铁流。  整编为大局,选将见深谋。  汉口戎旗举,洪都虎帐筹。  雄才齐扛鼎,抗日誓同舟。  画作者 王少春(1959.4—)河北人。擅长版画。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任天津教育出版社美编,199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全国铜版助教班。现任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讲师。作品《码头的色彩》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有待组合的屏风》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版画作
期刊
高建国同志的新著报告文学《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出版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新书到手后,我连续几天通读了六遍。因为我是这支光荣部队的一名老兵。  高建国将军,曾经在二十集团军担任政治委员,在带兵的同时,他深入调查了解这支英雄部队的本源,足迹踏遍这支部队转战南北的各个战场,接触采访了不计其数的当事人以及后辈,查阅了军史、地方志与各种档案材料等,在这样厚重、坚实的史料基础上,为我们奉献出这部5
期刊
2017年4月2日,是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公园开园的日子。当天上午,全国政协常委、原第二炮兵政治委員彭小枫上将,新四军后代代表陈昊苏、张小阳、邓小燕、刘延淮、吴晓红以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领导和群众参加开园仪式。  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公园位于泗洪县城南部,占地总面积70余亩,建有“万众一心”“和平之声”“钢铁长城”等雕塑景点25处,是全国首个以抗日民主根据地命名的主题纪念公园。该园与现有的泗
期刊
编者按:安徽省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县先后有十多万英雄儿女参军征战,绝大多数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一共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他们中,有全国唯一一位两授上将军衔的洪学智,唯一一位由少将军衔特批晋升为中将军衔的皮定均,唯一一位被毛主席称誉为“红军陕南王”的陈先瑞,唯一一位被毛主席赞誉为“游击专家、民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这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  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劲旅,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纪念新四军成立80周年,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将举办“听党指挥——新四军之魂”学术研讨会,以总结新四军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期刊
尊敬的新四军老战士:  金猴喜庆丰收年,彩凤吹啼盛世春。充满胜利喜悦的2016年已经过去,沐浴强国春风的2017年已经到来。在这岁月交替、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谨代表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向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全体老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过去的一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学术研究为中心,以编纂《新四军全书》和抢救新四军老战士史料为重点,新四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