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雪域高原;在这艰苦教学环境;在我们藏区学校,要教好藏区孩子取得好效果和好成绩,我们必须动脑筋,下一点真功夫才行。小学《课程标准》指出:“当前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语文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汉语文更是如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充分利用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让汉语文课堂绽放创新之花呢?
一、引领求异思维 激活创新灵感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求异思维又叫发散思维,是从多方面、多角度、以分析探索的方式去思考,以求得带来新颖思维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原有基础知识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当学习到“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发问:“同学们,周瑜是怎样长叹一声的?”这个也唉,那个也唉,一时间教室里充满了唉声叹气的声音。我趁机追问:“周瑜,你为什么唉声叹气?”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我周瑜自认为足智多谋,但与诸葛亮相比,真是差远了!我感到很自卑。”有的說:“我自认为自己挺有才,很了不起,没想到诸葛亮比我更厉害,我输得心服口服。”……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这样瞬间的亮点,巧妙引导,让学生展示内心的独特体验,不但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鼓励挑战权威 点燃创新火花
挑战权威,就是不盲从书本和权威的结论。在汉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即将接近尾声,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觉得课文中‘借’字用得不恰当,应该为‘骗’字。因为借要征得别人的同意,用过后要物归原主。而文中诸葛亮从曹操那儿得到十万支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更不会归还。所以应该改为‘骗’。”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一双双疑惑的眼睛在望着我,我知道孩子们在期待着老师的答案。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我真是高兴极了,我装作满脸疑惑的样子问:“同学们,现在老师也不知道用‘借’好还是用‘骗’好,你们能帮一帮老师吗?”这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小组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向课本挑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尽管他们的看法不够成熟、不够正确、不够完善,甚至还很幼稚,但是他们的表现却体现了向权威挑战的勇气,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三、因时因势利导 展开想象翅膀
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中心环节,想象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大量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当今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能。教学中,我们要因时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积极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如《游园不值》这首诗,学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时,学生理解了诗句之后,我因势利导:“同学们,假如你是诗人,看到这枝怒放的红墙,你会想到园内的景色怎么样?”……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说:“ 园内的小草发芽了,就像那碧绿的地毯;柳树也伸展着嫩绿的枝条,象少女的秀发迎风飘舞。”有的说:“树上的鸟儿在枝头欢迎地唱着歌,呼朋引伴,欣赏着美好的春色。”学生纷纷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驰骋。在愉快的学习中既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想象力,在想象中绽开了创新之花。
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组织辩论会,引导学生编故事,设计广告语,自编导游词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驾驭课堂教学实践中:要用好灵感,用情游走于课堂,必须打开学生思维想象的翅膀。想象带给我们惊喜;想象带给教师和学生新的发展空间;想象带给小学汉语文教学一片新天地;想象带给小学汉语文教学从“少慢差费”走向“多快好省”的一条新途径,这就是想象的魅力,不信,你试一试?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完全寄宿制小学)
一、引领求异思维 激活创新灵感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求异思维又叫发散思维,是从多方面、多角度、以分析探索的方式去思考,以求得带来新颖思维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原有基础知识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当学习到“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发问:“同学们,周瑜是怎样长叹一声的?”这个也唉,那个也唉,一时间教室里充满了唉声叹气的声音。我趁机追问:“周瑜,你为什么唉声叹气?”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我周瑜自认为足智多谋,但与诸葛亮相比,真是差远了!我感到很自卑。”有的說:“我自认为自己挺有才,很了不起,没想到诸葛亮比我更厉害,我输得心服口服。”……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这样瞬间的亮点,巧妙引导,让学生展示内心的独特体验,不但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鼓励挑战权威 点燃创新火花
挑战权威,就是不盲从书本和权威的结论。在汉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即将接近尾声,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觉得课文中‘借’字用得不恰当,应该为‘骗’字。因为借要征得别人的同意,用过后要物归原主。而文中诸葛亮从曹操那儿得到十万支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更不会归还。所以应该改为‘骗’。”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一双双疑惑的眼睛在望着我,我知道孩子们在期待着老师的答案。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我真是高兴极了,我装作满脸疑惑的样子问:“同学们,现在老师也不知道用‘借’好还是用‘骗’好,你们能帮一帮老师吗?”这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小组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向课本挑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尽管他们的看法不够成熟、不够正确、不够完善,甚至还很幼稚,但是他们的表现却体现了向权威挑战的勇气,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三、因时因势利导 展开想象翅膀
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中心环节,想象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大量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当今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能。教学中,我们要因时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积极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如《游园不值》这首诗,学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时,学生理解了诗句之后,我因势利导:“同学们,假如你是诗人,看到这枝怒放的红墙,你会想到园内的景色怎么样?”……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说:“ 园内的小草发芽了,就像那碧绿的地毯;柳树也伸展着嫩绿的枝条,象少女的秀发迎风飘舞。”有的说:“树上的鸟儿在枝头欢迎地唱着歌,呼朋引伴,欣赏着美好的春色。”学生纷纷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驰骋。在愉快的学习中既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想象力,在想象中绽开了创新之花。
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组织辩论会,引导学生编故事,设计广告语,自编导游词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驾驭课堂教学实践中:要用好灵感,用情游走于课堂,必须打开学生思维想象的翅膀。想象带给我们惊喜;想象带给教师和学生新的发展空间;想象带给小学汉语文教学一片新天地;想象带给小学汉语文教学从“少慢差费”走向“多快好省”的一条新途径,这就是想象的魅力,不信,你试一试?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完全寄宿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