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立十余年来,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已经发展成全球第二大氧化铝供应商、第三大电解铝供应商和第五大铝加工材供应商,铜业综合实力位居全中国第一。不过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也让中铝经历了一场“噩梦”。在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管理改革,中铝终于实现从年亏损70亿元到盈利30亿元的根本性转变。
危机过后,中铝提出要全面战略转型和运营转型,并强调要以信息化来支撑转型。对于“十二五”期间的信息化发展,中铝提出,打造“信息化中铝”,实现公司所有主营业务、所有管理层级信息化系统的全覆盖;实现公司信息化系统的集中、集成和协同;实现公司各业务板块之间、上中下游产业链之间及不同专业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做到公司的各项业务、生产经营活动都要用数字说话,做到“数出一家、数据可知、流程可溯、风险可控”。
信息化转型进行时
目前,中铝已经形成了铝业、铜业、稀土、工程、贸易、资源、能源、金融、海外等不同业务板块。
不同板块的信息化建设该如何发展?板块间的信息化建设又该如何共存?
“原则上是‘一个中铝,一个IT(系统)’,在集团内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中铝信息化管理部副主任文欣荣说,“在拥有决策权的集团层面,大力发展BI。根据战略管控、运营管控和人才管控,将相同业务归入同一板块,形成共享系统。不同业务板块还是要在统一平台上进行各自系统的配置,不过具体业务也要具体分析。例如,工程板块与铝板块业务不同,依据他们的各自特点,可以让冶炼形成一个系统,加工形成另外一个系统。”
至于共享平台,文欣荣表示这是他们一直在努力推进的工作,不过推进难度也不小。“我们一直在推动共享平台的建设,这既是公司信息化策略的重点,也是实际工作的需求。共享平台所能带来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对上,共享平台可以为总部决策层和管理层服务;对下,各业务板块可以根据各自的业务特殊性和需求进行自主建设。”
文欣荣坦言,当前市场供大于求的行情迫使整个铝行业进入微利时代,虽然信息化解决不了矿石价格波动带来的生存问题,但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优化系统,及时监督企业情况,快速收集市场信息,迅速响应突发状况,实现提升整个集团的运作效率的目的。
如何才能实现“及时监督企业情况,快速收集市场信息,迅速响应突发状况”?为此,中铝在其“信息化1515工程”中,专门将建设以商务智能(BI)、决策支持、风险控制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平台列为了“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重点任务。文欣荣认为,BI这是集团企业必须走的一条路。“小企业的老板在下面走一圈,凭借经验很快就知道自己企业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像中铝这样的集团企业,业务覆盖面大,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也完全不同,各大业务板块包含了大量的不同数据。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数据分析平台,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集团各项业务指标,从而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并能够提前预警,为集团领导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谨慎摸索云计算
和很多大型集团企业一样,中铝在信息化的历程中,也很重视数据中心的建设。在中铝提出的“信息化1515工程”中,就有涉及到建设数据中心、容灾中心的内容。
文欣荣向记者介绍,他们也在尝试着服务器的虚拟化应用,甚至在考虑用x86平台的服务器替代现有的小型机。“x86平台虚拟机带来的投资成本的节省、运营成本的节省,以及能耗的降低,都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做了测试,通过虚拟化,服务器整合的比例可以达到1:7。一台服务器一年的电费大约一万元,七台服务器节省下来的电费就很可观了。对于系统的灵活部署也是显而易见,几分钟内系统管理员就可以把用户所需要的计算资源推送过去。而且即使某一台服务器出现宕机的情况,系统也可以自动切换,用户根本觉察不到,这就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目前,中铝已经构建起依托在x86平台服务器上的虚拟化环境。文欣荣透露,他们也曾考虑过小型机平台的虚拟化应用,单是不同品牌小型机之间资源不能互通的特性,让他放弃了这种打算。“像中铝这样正处在发展中的企业而言,我们必须要思考未来系统可扩展性的需求。”
有了虚拟化,很自然就会令人想到云计算。不过在文欣荣看来,虚拟化和云计算之间不能轻易地划上等号。“从虚拟化到云计算还是有一个过程,虚拟化只是迈出了云计算的第一步。不做虚拟化,就去谈云计算,那只是空谈,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基础。”
文欣荣表示,目前中铝对下一步云计算进行了相应的规划。“我们在采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服务器平台上搭建了虚拟化资源池。资源池再一分为二,一个是应用资源池,一个是测试资源池。包括BI等应用都放到了前者中,后者主要是为了开发环境做测试用。未来在更好地实现负载均衡的情况下,进一步向云计算过渡。”
文欣荣认为,云计算对于中铝这样的企业而言,不单单就是完成技术储备这么简单。“中铝这样的集团性企业,一定会建设自己的私有云的。但是在建设之前,包括安全管理机制、数据迁移压力、服务收费标准等问题,都是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危机过后,中铝提出要全面战略转型和运营转型,并强调要以信息化来支撑转型。对于“十二五”期间的信息化发展,中铝提出,打造“信息化中铝”,实现公司所有主营业务、所有管理层级信息化系统的全覆盖;实现公司信息化系统的集中、集成和协同;实现公司各业务板块之间、上中下游产业链之间及不同专业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做到公司的各项业务、生产经营活动都要用数字说话,做到“数出一家、数据可知、流程可溯、风险可控”。
信息化转型进行时
目前,中铝已经形成了铝业、铜业、稀土、工程、贸易、资源、能源、金融、海外等不同业务板块。
不同板块的信息化建设该如何发展?板块间的信息化建设又该如何共存?
“原则上是‘一个中铝,一个IT(系统)’,在集团内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中铝信息化管理部副主任文欣荣说,“在拥有决策权的集团层面,大力发展BI。根据战略管控、运营管控和人才管控,将相同业务归入同一板块,形成共享系统。不同业务板块还是要在统一平台上进行各自系统的配置,不过具体业务也要具体分析。例如,工程板块与铝板块业务不同,依据他们的各自特点,可以让冶炼形成一个系统,加工形成另外一个系统。”
至于共享平台,文欣荣表示这是他们一直在努力推进的工作,不过推进难度也不小。“我们一直在推动共享平台的建设,这既是公司信息化策略的重点,也是实际工作的需求。共享平台所能带来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对上,共享平台可以为总部决策层和管理层服务;对下,各业务板块可以根据各自的业务特殊性和需求进行自主建设。”
文欣荣坦言,当前市场供大于求的行情迫使整个铝行业进入微利时代,虽然信息化解决不了矿石价格波动带来的生存问题,但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优化系统,及时监督企业情况,快速收集市场信息,迅速响应突发状况,实现提升整个集团的运作效率的目的。
如何才能实现“及时监督企业情况,快速收集市场信息,迅速响应突发状况”?为此,中铝在其“信息化1515工程”中,专门将建设以商务智能(BI)、决策支持、风险控制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平台列为了“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重点任务。文欣荣认为,BI这是集团企业必须走的一条路。“小企业的老板在下面走一圈,凭借经验很快就知道自己企业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像中铝这样的集团企业,业务覆盖面大,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也完全不同,各大业务板块包含了大量的不同数据。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数据分析平台,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集团各项业务指标,从而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并能够提前预警,为集团领导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谨慎摸索云计算
和很多大型集团企业一样,中铝在信息化的历程中,也很重视数据中心的建设。在中铝提出的“信息化1515工程”中,就有涉及到建设数据中心、容灾中心的内容。
文欣荣向记者介绍,他们也在尝试着服务器的虚拟化应用,甚至在考虑用x86平台的服务器替代现有的小型机。“x86平台虚拟机带来的投资成本的节省、运营成本的节省,以及能耗的降低,都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做了测试,通过虚拟化,服务器整合的比例可以达到1:7。一台服务器一年的电费大约一万元,七台服务器节省下来的电费就很可观了。对于系统的灵活部署也是显而易见,几分钟内系统管理员就可以把用户所需要的计算资源推送过去。而且即使某一台服务器出现宕机的情况,系统也可以自动切换,用户根本觉察不到,这就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目前,中铝已经构建起依托在x86平台服务器上的虚拟化环境。文欣荣透露,他们也曾考虑过小型机平台的虚拟化应用,单是不同品牌小型机之间资源不能互通的特性,让他放弃了这种打算。“像中铝这样正处在发展中的企业而言,我们必须要思考未来系统可扩展性的需求。”
有了虚拟化,很自然就会令人想到云计算。不过在文欣荣看来,虚拟化和云计算之间不能轻易地划上等号。“从虚拟化到云计算还是有一个过程,虚拟化只是迈出了云计算的第一步。不做虚拟化,就去谈云计算,那只是空谈,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基础。”
文欣荣表示,目前中铝对下一步云计算进行了相应的规划。“我们在采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服务器平台上搭建了虚拟化资源池。资源池再一分为二,一个是应用资源池,一个是测试资源池。包括BI等应用都放到了前者中,后者主要是为了开发环境做测试用。未来在更好地实现负载均衡的情况下,进一步向云计算过渡。”
文欣荣认为,云计算对于中铝这样的企业而言,不单单就是完成技术储备这么简单。“中铝这样的集团性企业,一定会建设自己的私有云的。但是在建设之前,包括安全管理机制、数据迁移压力、服务收费标准等问题,都是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