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是一条返乡的路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不得,哥!行不得,哥!”四月的田野里传来熟悉的乡音。那是鹧鸪在一声声呼唤我的归来。这么多年过去了,它的呼唤未曾改变,仍是操着我们的方言,就像我离开村庄时,急切而反复,像叮嘱,像是深情的凝望,又像是不舍的挽留,牵扯着离人的脚步,牵扯着离人的心。这一声声召唤,仿佛从未停止,自我离开那一年起,它一直就在田野里守候。
  我沿着公路返乡,两旁的行道树向后倒退,我也在倒退,像少年时挤在村里打谷场上看露天电影,放映师在倒带。路过小镇广场,雕塑还在,一匹白马面朝东方腾空跃起,气势还是那样夺人心魄,令人热血沸腾,仿佛又回到那个青春的年代。我一眼就看见了对面的商品房,阳台朝西,一单元201室,我曾经的“缀夕轩”还没有迎来晚霞。我曾经在那里驻足,推开阳台上的玻璃窗,立在影子里看夕阳为广场上的事物镀金。向西眺望,那里是县城的方向。
  忽然想起,那个夏天的傍晚,大雨将至,沉沉的黑云将一只灰鸽拦截在我家的阳台上。它歪着头,收敛翅膀看着西边的天空,雕塑似的一动不动,又像在沉思该何去何从。大雨如期而至,天地一片混沌。我静静地看着它,它静静地看着远方,我们陷入沉默,就像一场对弈陷入了无法破解的残局。过了好一会儿,我伸手想去抓住这个思想者。它还是一动不动,就在我的指尖触摸到它的体温时,“扑棱”一声,它展开翅膀冲进密集的雨帘。我伫立良久,看着它的身影变成一个黑点,消失在西边的天空。
  车流如织,溯源而上,我的车来到了乡里,学校已经成了亚斯龙羽毛球厂,旁边是国家4A级景区——周园。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曾在乡里寄宿上学,现在两乡合并成了镇,原来的乡缩小成了村。我记得有一条小路,穿越一个个小村庄可以回家。当年我和妹妹常常沿着这条小路骑自行车往返乡与村之间。我决定重走这一条回家的路。
  乡村公路是一条主流河道,而通往小村的路是一条条支流,以车为舟,我在支流间穿梭。层层水泥覆盖住路面,也覆盖住了我心中的乡间小路,清晰的路线逐渐模糊起来,越是临近村庄,越是模糊。虾子塘不见了,在那里我捉过鱼、钓过虾。水田、旱地也不见了,此季金灿灿的油菜花和青青麦苗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树林。我突然想起父亲说过省农科所和农业大学基地就设在我们这儿,农田早已退耕还林。
  我的眼前是一片林海,乡间的风拂过,我打开车窗,脚尖一松,车子慢下来。我想寻觅我家的院子,我7岁到22岁一直生活的院子,可是找不到方向。记得那一年我带着几个伙伴回家,金泉指着田里的稻草人说:“你们看,知道我们来了,稻草人高兴得帽子都戴不住了!”我們听了在田埂上笑弯了腰。
  车子在一个塑料大棚前停了下来,我下车想找人打听一下前面的路。这时候,我看见一个花匠在侍弄花草,他戴着眼镜,上衣敞着,裤子上沾满泥土。“老师傅,请问这是哪儿呀?”说着,我打量着他,他也打量着我,忽然笑起来说:“锁群呀,这里就是你家的四亩地呀!”声音里透着惊讶和喜悦。“你是小军!”我连忙伸出手,他脱下破旧的手套,把手在衣襟上擦了擦,不好意思地说:“忙着干活,手都脏了!”两个儿时小伙伴的手就这样紧紧握在了一起,我们都没有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在这里相逢。他说:“你连自己家都不认识了!”我一脸愧疚,说:“以前都是走大路,今天突发奇想,原本想走小路会近一点,可是没想到竟然迷路了。”“中午了,你到我家吃饭吧!”他真诚地邀请。“赶着去看望奶奶,下次吧!” “老家的路还在前面,现在应该记起来了吧!”我在他的指引下,把车开到一条新修的大路上,他说:“这条路可以直通你的老家!”
  前方出现一大片村庄,风里传来鸡鸣狗吠的声音,我7岁之前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1979年之前我还住在那里,村口开满木槿花,清亮亮的池塘泛起粼粼的波光,我和一群小伙伴在田野里奔跑。
  我在这里出生,从这里出发,进乡镇,又到县城,一次次向着远方迁徙。每一次迁徙,都以卖出房屋为代价。现在老家已经没有我的房屋了,祖母和几个叔叔还守候在那里。继续上路,我的车向梦里的老家疾驰而去……
  出走四十年,流年是一条返乡的路。“行不得,哥!行不得,哥!”四月的田野里又传来熟悉的乡音。
其他文献
我的一生过年大都是在城市,只有一次印象最深的在老家乡下过年。  1964年,老家乡下经过了三年大灾害的复苏后,生活开始好起来,父母便决定让11岁的我回乡下过年。  一踏上乡里的土地,立时感觉到了年的味道,家家打糍粑、做豆丝、炒花生,飘出来的香味诱得我跑了东家跑西家,每到一家,乡亲们就会亲热地摸着我的头,问我父母的情况,然后给我端上刚烙好的豆皮或热乎乎的花生。那浓浓的乡情叫我这个城里孩子有着别样的感
期刊
守岁是春节的一项传统习俗,也是过春节时的一项重要活动。“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除夕之夜,万家灯火,乐叙天伦,通宵不眠,以待天明,谓之“守岁”。  “守岁”由来久远,据史书记载早在西晋时期就已出现“守岁”了。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雅士对守岁进行了生动描述,为守岁赋予诗情画意。南北朝诗人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云:“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
期刊
美国研究生院以专业排名为重,不像本科分为综合和文理排名。美国研究生院在招生时会很看重学生的GPA成绩。在校方看来GPA就代表着学生的学术能力。专家表示,研究生奖学金金额较少,主要以自费为主。因此,对申请者来说,符合学校招生标准才是最重要,学生应做的就是尽量提升自身条件,而非赶申请时间,确保自身符合录取标准才是当务之急。  一般来说,申请美国硕士要求大学平均成绩80分以上,需要TOEFL80分以上或
期刊
不久前我遇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于是有了写出来与你们分享的冲动。事情是这样的,我的汽车保险公司送来一份只有19美元的账单,我当時很诧异。我刚更换过汽车保险公司,而且按照代理人的要求一次性付清了全年的保费。在这种情形下,这附加的19美元款项自然很像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令我莫名其妙就不足为怪了。钱很少,但我也得搞清楚来由不是?于是我拨通了代理的电话,答复是没有提供你儿子是优秀学生的证明。又是儿子!为给
期刊
想念一个冬天,大雪盘踞山顶  等風放下最后一片雪花  我们就可以躺倒  谈谈那些已经远去的人  也谈谈,未敢触及的  光晕里或许遥远的亮色  像很多次即将离别  雪躲在身后  “一生中,  能有多少这样的时刻?”  回应我们的是无声的雪  一片追赶一片——  重新降临山顶
期刊
每要执笔,总是发现自己黔驴技穷、胸无点墨,如果还有那么点写作的动机,大概是叫作情怀的东西吧。于情怀,没有比家乡更浓的了。乡情,是散不开的雾,缭绕而又缠绵,是淡不了的奶,醇厚而又香甜。  然而,始终觉得开篇俗气,配不上我的深情,配不上我的故土。溧水的南边是我家,家的南面是石臼湖,湖的南面是高淳。新金陵四十景,石臼湖是其一。请允许我称之为“我家的”石臼湖。作为写作素材,我启蒙时写她,少年时写她,今天依
期刊
小时候推开窗,琛山就在窗子里。青山碧林,绿树环抱。家乡的山,名头不大,故事却不少。它古时称琛山,因盛产白玉而闻名。明代山中修建了道观,每年春分之日,附近村民晚上总能看见有一队神灯从山上缓缓升起,云中游走,往句容茅山方向腾空而去。古代溧水“中山十景”之首的“琛岭神灯”便由此得来。因这个渊源,琛山又被称为“小茅山”。至今,附近村民只知“小茅山”,却很少有人知其“琛山”之名。琛山北麓山脚下有一深潭名曰尚
期刊
今日立春,天空白云似雪,艳阳高照,寒意退却,感觉暖暖的。  已是腊月二十二了,老爸早已盼我们回家帮他打理家务,准备过年了。一早,我和妹妹从溧水出发了,八点半就到了老爸家。  一进门,放下随行的包包,姐妹俩就分头干了起来。  妹妹和老爸合作开油锅,炸豆腐果和豆腐圆子。我则安装好带去的吸尘器,开始清扫,从墙壁到地面,从窗户到家具,把蜘蛛网、灰尘悉数清除。  老爸家的主屋是木结构的,楼上楼下各有三间。楼
期刊
中考前夕总复习,讲到一篇小说《一朵栀子花》,说的是一位永远坐在最后一排又被所有人遗忘的丑陋、愚笨的小姑娘一天带来了一朵栀子花,作为教师的“我”闻到了花香,对她温和地笑了。第二天,这位姑娘给我送来了一朵栀子花。再后来,她变了:变得美丽、开朗、大方、好学,最终考上了大学。在写给我的明信片里,这位曾经的丑小鸭——现在的白天鹅对我写道:“老师,我多希望种一棵栀子树,让栀子花开满枝头,送给所有想得到它的人。
期刊
仙鹤镇是有名的旅游区,因众多的仙鹤聚集而闻名。仙鹤又名丹顶鹤,喜好群集,每年夏天,飞去北方,深秋飞回仙鹤镇。而仙鹤镇是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这几年,国家尤其重视,对仙鹤镇的沼泽湿地采取多种保护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每年,有大量游客来仙鹤镇观光旅游。几乎在一夜之间,镇上开了众多农家乐。办得较有起色的有好几家,其中,来顺野生鱼饭店尤为突出。  来顺是仙鹤镇土生土长的孩子,从小水性好,尤其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