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万物一个机会与我公平相爱

来源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06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拧巴,不够坦诚、大方。
  3月末路过南锣鼓巷,当时天空正下着小雨,万物湿凉,街道在黄昏中难得冷清。我心血来潮想逛一逛,但又想到这儿的店都顶着帝都加网红景点的头衔,物品价格一定不在我的承受范围内,因此每家店都只站在门口观望了两眼,直到路过一家vintage饰品店。
  我迷中古物品,迷到几乎所有认识我的人都知道,那一瞬间喜爱战胜了“贫穷的自卑”,但推开门我就后悔了。店里只有两名店员,其中一个立刻热情地招呼我,我的心跳下意识加速,在我看中了一对深蓝色莱茵石耳夹后,跳到了巅峰。我想问价格,却怎么都开不了口。在店员补充了那句“喜欢可以拿出来看”后,我的面颊也开始升温。
  解救我的,是突然闯进门的两个小学生。她们一进门就说“我们是来买母亲节礼物的”,而后叽叽喳喳挑选饰品的模样,让我想起安房直子笔下轻盈且内心富饶的少女。
  我听到她们问:“这个手链可以拿出来给我们看一下吗?还有这个,我想选一个。”“这个多少钱?我看看我们买不买得起……”店员温和地说:“这套两百多,其实不管你们买什么,妈妈都会喜欢的。”
  两个女孩付完钱,说了句“好开心啊,谢谢”,推开门撑着小花伞跑远了。店员感叹:“太可爱了!”我也在心里“哇”了一声,像被飞鸟啄中心湖,漾起圈圈不停歇的涟漪。
  我知道,不敢问价的自卑经历早就被写烂了,但我想说的是,为什么不给自己和那件物品一个机会呢?那一瞬间,我幼稚地想,饰品一定会为自己能当上那两个女孩的礼物感到很开心吧。喜欢就问一句,明明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啊。

2


  一瞬间想起很多事情。毫不夸张地说,我大概是我各种朋友圈子里的一个大bug。
  在这个狼人杀、剧本杀盛行的时代,不管是朋友约我玩桌游,还是室友们心血来潮想打牌,我都第一个跳出来摆手:“我不会。”
  “很簡单的,来,我教你。”
  “啊,还是算了吧,我一玩这些就很头痛,而且我还有点事要赶紧做。”为了躲避游戏,向来不会撒谎的我使出浑身解数编理由。
  真的不会玩这些吗?其实也不是。我只是从小就不爱玩游戏,特别是一群人一起,再带点开玩笑似的惩罚措施的。我怕我玩不好,被别人嫌弃我很笨,我觉得惩罚环节很窘,虽然好像只是大家嘻嘻哈哈闹一闹就过去的场面和事情,但就是会让我特别忐忑。
  以至于,我从来没有投入且认真地玩过一场游戏。
  前段时间,我不得不加入一个游戏,我悄悄作弊了。那场志愿活动的暖场游戏是,有一副写着各种动词、名词的牌,每人抽两张绑在自己头前面,不许偷看自己牌的内容。十几名志愿者分成两队,互相忽悠让对方说出他们头上的词,做出对应的动作,就能加分。
  很长时间里,大家都神经绷紧又兴奋不已,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中了别人的计。只有我全程都很轻松,因为早在绑上的那一刻,我就用手机当镜子照出了自己的卡片内容。
  其实这场游戏的氛围真的很好,有很多次我都被带动了情绪,有点开心。快结束时我突然有点后悔,如果我和大家一样真正去玩它,会更能融进游戏的气氛吧?会不会玩得更激动和开心?毕竟未知和刺激才是游戏的最大魅力啊。
  我没尊重这场游戏,它也就不够爱我啊。

3


  当然,我也有毫无内心戏的状态,在被逼急了的时刻。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对牛排都又爱又恨。我喜欢吃,但每次被问到要几分熟,我都特别犹豫。听说牛排的熟度都是单数,讲究很多,又听说,要七分熟牛排的人才最会吃。可我怎么看混着血水、泛着生肉味儿的牛排,都不觉得它有什么好口感,心里只会泛恶心。
  后来看动漫《请吃红小豆吧!》,看到红小豆为了被吃掉的梦想,每天都好努力,一会激动一会失望的。我心想,这可是人家的梦想,怎么能不好好吃它,让它拥有最好的价值体现?
  于是无论吃什么都变得好简单,只要我吃得开心就好——牛排要全熟;喝很酷的表面点燃火焰的B-52轰炸机,不敢用吸管通过物理原理“吸灭”火苗,就直接吹灭;还有吃海底捞,虽然每次都会被服务员多看两眼,还是坚定地自备甜辣酱,我觉得这样特别爽。
  而很久后我又听说,真正优秀的厨师,全熟牛排做得不老不嫩,才是最美味、高级的。
  我看过很多关于配不配、鼓励大家大胆尝试的内容,大多数只关于喜欢的人和人生前几封offer。
  其实这些我都经历过。我真的是个小(尸从)包, 16岁我去看喜欢的男生站在舞台上,就是因为前一天他说希望我去看,我才去了那场根本不感兴趣的汇演。可他在台上太耀眼了,我心里突然滋生出配不上他的酸涩,最后连一句夸奖都没说就逃跑了。后来分开,我总是想起那天的那个画面,我不是放不下他,而是不甘心那个被我咽下的时刻。
  19岁我去上海一家杂志面试,得到了实习资格,可他们这期拍这个明星,那期找那个明星合作,我生怕做不好,退却了。这算是我这几年唯一比较后悔的事儿。
  但我思来想去,还是只想认真讲些常见的“破事”,它们看起来更纯粹,没有目的,它们只是一件件值得我去爱的小事。
  我热爱的,于我就是有生命的。我想我该尊重它们,真诚、投入地享用它们,让它们发挥最大的价值。给这世界万物一个机会,和我公平地相爱吧。
其他文献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反映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全过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是贯穿整个移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移民档案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的基石。做好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对推进移民安置工作,服务移民群众具有重要作用。为规范移民档案管理,国家颁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办法》,对移民档案的管理体制与职责、归档与移交、档案验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奖励与处罚等作出了规定。但在移民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移民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
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江苏2008年高考方案,新高考方案的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此前在江苏实施了两年多的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亦正式开始将课程的教学评价与新高考方案接轨。本文谨就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新高考方案接轨问题提几点看法。    一    根据江苏08年高考方案,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评价最终将由两次水平测试完成:一次是每年4月8-9日高二下学期和高三下学期的必
期刊
《历史与社会》(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中第五课“和同为一家”第33页中讲述少数民族的贡献时,教材中的原文是“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过许多政权,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们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形成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接着,在第34页的小字部分举了一些例子:如匈奴族的冒顿单于、氐族的前秦王苻坚、鲜卑族北魏道武帝拓跋硅、越族领袖冼夫人、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
期刊
天空一碧如洗,风和煦轻柔,蜿蜒的公路两侧生长着树冠高大的乔木,一串串初开的花苞在羽状绿叶间显露出深紫蓝色,校门口背双肩包的男生女生脱去外套。这是夏天的讯号。  公交走走停停,不慌不忙。我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看窗外穿梭的人群和车流,耳机里男声正唱:“时间会回答成长/成长会回答梦想/梦想会回答生活……”如此不经意间,就想起那些有点遥远的旧时光。  那年四月,酷热来得极早,我坐在高三教室里看数学老师
期刊
历史最大的属性是什么?历史是前人为后人所记录的人的活动,历史是属人的。历史产生于人,服务于人,而人之所以为人,从哲学角度上看,必须是“活”的人,死了的人失去了人的特征也就不成其为人了。历史也是“活”的。    一、历史是属人的——我理解的历史观    1、人说历史  有人说历史是一具“木乃伊”,因为历史总给人一种感觉,它属于过去,宁静,将过去娓娓道来,似乎“木乃伊”是最真实的写照。然而,这仅仅是一
期刊
十五六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我竟会因为成绩太差而转学。  那年夏天,母亲看见成绩单上的分数后,沉默了很久,眼睛里仿佛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幽潭迅速结冰,以至于整个人看上去都冒着冷气。那寒意令人毛骨悚然,惶恐着只想远离。然而不一会儿,她就恢复了以往的神情。她把那张纸随意地放在一边,抬头对着我冷冷一笑,意味深长——我真怕她一巴掌甩下来。  可最后她只是望了我一眼便撇开头去,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我们有很多天
期刊
一场班会,让班主任穆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家长都对陈桔的秘密心照不宣了。  班会过后,陈桔请了一天假,闷在卧室里——自己作为班长,没脸见穆老师,也不知道家长们会不会对孩子提起,不知道怎么面对同学,更不知道怎么面对秦东。可是她闷了一整天,想了一整天,还是不后悔班会上的举动。  秦东是纪律委员,她是班长,穆老师开班会时只留下了他们俩。秦东负责干活儿,分发资料和大家的作业本,陈桔则需要进行一段关于班级各方面情
期刊
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是现行高考模式的最后一年,也是向高中历史新课程过渡的一年。综观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既可看到江苏自主命题的稳健风格即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基本学科能力的考查,也可领略到新课程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的体现即试题中蕴涵的对学生主体性和学习探究性的要求。因此,为应对2008年历史新高考,认真研究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仍不失为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一、200
期刊
1  陈可茗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女生,我以前说她性格古怪,我得为这句话道歉,我不该在不了解她的情况下盲目下定论。比如此刻,我觉得她据理力争的样子漂亮极了。  数学课代表说不过陈可茗,只好把目光投向我:“穆归辰,你到底管不管你的组员?平时作业交得迟也就算了,课堂小测居然还敢当着全班人的面作弊。”  既然被点到名字了,我再站在一旁看戏就不合适了。我推开前面的人走过去,接过她手里的那两张试卷,看了看,问:
期刊
去年的这个时候,奶奶给我打电话:“你明天回来一趟。”电话那头,她的声音压得很低。问她有什么事,她马上不高兴了:“没事就不能要你回来啦?”我自知说错了话,赶紧赔不是。挂了电话后,我的心一直悬着,老太太神神秘秘的,一定有啥事。  奶奶现在住在她小儿子,也就是我叔叔家。所以第二天一下班,我就赶紧去往叔叔家。等我到时,已是晚饭时候。按理来说这时应该一家人都在,可我又喊又敲,半天也没人出来应门。我的心慌得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