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清利肝胆法在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症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 选我院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症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甲乙两组;其中对甲组予以消化利胆片加以治疗,对乙组患者予以清利肝胆法加以治疗,且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甲组患者(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甲组与乙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较低,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症患者予以清利肝胆法加以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肝胆湿热症;慢性胆囊炎;清利肝胆法
在临床上,慢性胆囊炎是一种较为多见的疾病,其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寒、压痛等等。如若患有该疾病将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生存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鉴于此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34例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症患者予以清利肝胆法进行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有68例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区间30~66岁,平均年龄为(40.3±6.5)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为(8.1±2.3)年;乙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区间28~63岁,平均年龄为(42.6±5.9)岁;病程8个月~10年,平均为(7.9±3.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临床基础性资料的对比上,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对该组患者予以消炎利胆片(吉林省精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Z22023596)加以治疗,每天三次,每次六片。
乙组:对该组患者予以清利肝胆法加以治疗,即主要药物成分有甘草9g,栀子12g,延胡索12g,车前子12g,川楝子12g,黄芩12g,柴胡12g,泽泻12g,当归15g,生地15g,龙胆草15g。若伴有持续隐痛者,添加沙参15g、麦冬15g;若伴有胆石者,可添加金钱草15g、海金沙15g;若伴有恶心症状者,添加陈皮12g、半夏9g。上述药物用400ml的水煎服,一天一剂,分两次服用,持续服用一个疗程即2周。
1.3 观察指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且对其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进行比较与分析。
1.4 疗效判定:经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临床体征完全消失,且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为正常为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临床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或好转,影像学检查显示基本正常为显效;经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或者是体征并未得到好转,甚至有加剧的趋势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 (±s)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分析:经治疗后甲组中有11例治愈,16例显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4%(27/34),乙组中有15例治愈,17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1%(32/34)。与治疗前相比,甲组与乙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较低,乙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比较 ( ±s)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前 治疗后
乙组 34 15
(44.1) 17
(50.0) 2
(5.9) 94.1%(32/34)* 17.73
±6.32 8.14
±2.89*
甲組 34 11
(32.3) 16
(47.1) 7
(20.6) 79.4%(27/34) 17.44
±6.35 10.88
±3.41
注:*与甲组相比,P<0.05。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观察组患者予以清利肝胆法加以治疗,该治疗方法所采用的药物中黄芩具备清热燥湿之效,柴胡有疏肝解郁之功,栀子具备清热、解毒的作用,以上三种中药能够达到清肝胆湿热的功效。车前子、泽泻具备利尿、清热、渗湿的作用,延胡索与川楝子具备止痛、疏肝、泄热的作用;而当归、生地两种药物不但具备滋阴补血与养肝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避免清泄之品过多,继而伤及肝脏,甘草具有缓急止痛之效。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适度辩证的添加或减少一些药物且与上述药物相配伍使用,能够达到清肝、利胆、理气、疏肝、止痛的功效。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94.1%与对照组相79.4%相比较明显较高,且其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明显;由此可见,对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症患者予以清利肝胆法加以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梅雪峰.清肝利胆汤治疗120例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7.
[2]霍本栋.清利肝胆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3,(25):207-207.
[3]王长建,马秀明,王竹风,廖新妹,赵薇,尉淑卿. 自拟清热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0):183-186.6
[4]曲红玲.自拟利胆清毒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胃湿热证60例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1):47-48.
[5]郭铁砚,刘静,王文星等.清热利胆合剂”消炎”功效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192-193.
【关键词】肝胆湿热症;慢性胆囊炎;清利肝胆法
在临床上,慢性胆囊炎是一种较为多见的疾病,其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寒、压痛等等。如若患有该疾病将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生存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鉴于此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34例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症患者予以清利肝胆法进行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有68例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区间30~66岁,平均年龄为(40.3±6.5)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为(8.1±2.3)年;乙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区间28~63岁,平均年龄为(42.6±5.9)岁;病程8个月~10年,平均为(7.9±3.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临床基础性资料的对比上,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对该组患者予以消炎利胆片(吉林省精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Z22023596)加以治疗,每天三次,每次六片。
乙组:对该组患者予以清利肝胆法加以治疗,即主要药物成分有甘草9g,栀子12g,延胡索12g,车前子12g,川楝子12g,黄芩12g,柴胡12g,泽泻12g,当归15g,生地15g,龙胆草15g。若伴有持续隐痛者,添加沙参15g、麦冬15g;若伴有胆石者,可添加金钱草15g、海金沙15g;若伴有恶心症状者,添加陈皮12g、半夏9g。上述药物用400ml的水煎服,一天一剂,分两次服用,持续服用一个疗程即2周。
1.3 观察指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且对其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进行比较与分析。
1.4 疗效判定:经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临床体征完全消失,且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为正常为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临床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或好转,影像学检查显示基本正常为显效;经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或者是体征并未得到好转,甚至有加剧的趋势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 (±s)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分析:经治疗后甲组中有11例治愈,16例显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4%(27/34),乙组中有15例治愈,17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1%(32/34)。与治疗前相比,甲组与乙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较低,乙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比较 ( ±s)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前 治疗后
乙组 34 15
(44.1) 17
(50.0) 2
(5.9) 94.1%(32/34)* 17.73
±6.32 8.14
±2.89*
甲組 34 11
(32.3) 16
(47.1) 7
(20.6) 79.4%(27/34) 17.44
±6.35 10.88
±3.41
注:*与甲组相比,P<0.05。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观察组患者予以清利肝胆法加以治疗,该治疗方法所采用的药物中黄芩具备清热燥湿之效,柴胡有疏肝解郁之功,栀子具备清热、解毒的作用,以上三种中药能够达到清肝胆湿热的功效。车前子、泽泻具备利尿、清热、渗湿的作用,延胡索与川楝子具备止痛、疏肝、泄热的作用;而当归、生地两种药物不但具备滋阴补血与养肝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避免清泄之品过多,继而伤及肝脏,甘草具有缓急止痛之效。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适度辩证的添加或减少一些药物且与上述药物相配伍使用,能够达到清肝、利胆、理气、疏肝、止痛的功效。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94.1%与对照组相79.4%相比较明显较高,且其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明显;由此可见,对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症患者予以清利肝胆法加以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梅雪峰.清肝利胆汤治疗120例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7.
[2]霍本栋.清利肝胆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3,(25):207-207.
[3]王长建,马秀明,王竹风,廖新妹,赵薇,尉淑卿. 自拟清热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0):183-186.6
[4]曲红玲.自拟利胆清毒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胃湿热证60例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1):47-48.
[5]郭铁砚,刘静,王文星等.清热利胆合剂”消炎”功效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