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经济制高点的争夺,对中国的各大城市而言,低碳竞争似乎刚刚开始,我们仍将看到各城市首长为了经济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的绩效将直接决定各城市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低碳时代,无论是哪个城市的市长、市委书记都想抢占一个好的赛道,有好的位置
低碳时代,发展可以分成两种方式,一曰高碳经济,一曰低碳经济。高碳经济往往靠劳动来获得,工人们整天穿着黑黝黝的工作服,蓬头垢面,工作环境恶劣,而低碳经济则常常是钱生钱,人们坐在办公室里高谈阔论,面前摆着一台电脑,楼市、股市、期货、基金、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品让人们进行贴身肉搏,闲来还可以聊一下QQ,给MM或GG打个招呼。显然后者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
当我们回顾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时,往往叹惜很多地区为了发展而牺牲了环境,最后付出了更惨痛的代价。随着资源的枯竭,该城市也可能最终走向没落,犹如人的生老病死。
2008、2009年国务院连续公布了两批共44个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区),这些资源除森林资源外,几乎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资源枯竭,说明这些资源所剩无几。粗略统计了一下,其中21个城市是煤枯竭,占比近50%。
这些城市的基本特点都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而地方政府在城市的高速发展期并未积攒下厚实的家底,很难全面转型,而这些城市无一例外都有繁盛时期所形成的庞大人口,这成为城市转型最大的瓶颈。
对于一个城市领导而言,他当然喜欢来钱快的项目和产业,比如钱生钱的金融,来钱快的高科技,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则比较不感冒。
就目前的发展水平而言,完全避免高碳经济是不可能的,总得维持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吧。社会化的大分工,也自然会造就各种较大的发展差异,某些城市的重点是发展工业,而某些城市则靠金融等行业赚钱。
这也带来城市之间激烈的竞争,各城市一方面想方设法吸引外来投资,一方面推动进行产业升级,在这场长跑比赛中,无论是哪个城市的市长、市委书记都想抢占一个好的赛道,有好的位置。
低碳的竞争似乎刚刚开始,我们仍将看到各城市首长为了经济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的绩效将直接决定各城市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在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永远是讨论的热点,各个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一般都有诸多的假想敌和赶超的目标。
在城市的发展中,我们很容易找出一对对欢喜冤家,比如香港与上海、济南和青岛、深圳和苏州、深圳和广州、广州和天津、南京和苏州等等,这些城市都在暗中较劲。城市之间的对比是全方位的,比GDP,比税收,而比到最后还是落到了产业结构上。在城市的发展目标中,纷纷将“低碳”看成一个重要的指标,低碳更是城市竞争力最好的反映。
随着城市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被污染的空气、环境噪声,大城市中的工业大量外迁,使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低碳成为必然的选择。
在第三产业中,金融、创意设计、航运、商业等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首选,既不污染环境,又不需要太多的地方,凭几台电脑就可以创造出产值,投入产出比例那是相当的高,这比干工农业可轻松多了。
而在第三产业中,最为人们所重视的则非金融业莫属。打造中国的金融中心,是中国各大城市的梦想。不过到目前为止,有机会实现这个梦的还仅限于北京、上海和香港,勉强再把范围扩得宽一些,可以再加上广州和深圳。
北京是中国的行政、文化中心,人行及中农工建四大行的总部都在那里,搞金融的优势得天独厚。香港历来就是亚洲金融中心,积累了上百年的家底要比内地一些小城市更有优势。
而上海在国务院批准国际航运和国际金融“双中心”以后,正向国务院提交争取“第三中心”的文件,就是要争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这也说明上海进取态度远超香港的想象,上海锐意打造的,正是香港日渐舍弃或者无法保住的经济支柱性产业。
上海和香港最终谁将胜出,仍是一个难以预料的事,但这也说明金融、贸易等来钱比较快,可以让GDP的数字蹭蹭蹭往上涨。目前世界的金融中心纽约和伦敦,每天都有巨量的资金中转。金融业也可以看成是雁过拔毛,无论如何都得多少让庄家分一杯羹吧,也难怪有人将金融称为炼金术,不仅可以提供就业机会,赚钱更是没得说。
金融业主要为企业及个人提供金融服务,是整个社会的“货币管家”。一个地方的金融中心地位是各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包括历史、地缘、文化、行政、经济实力等因素。一旦金融中心的地位确立,便可以获取巨大的优势。不同于靠干工业卖苦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可以创造巨量的低碳GDP。
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经济制高点的争夺,对中国的各大城市而言,低碳的竞争似乎刚刚开始,我们仍将看到各城市首长为了经济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的绩效将直接决定各城市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台湾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为了“再造宏基”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作为宏基的策略方向。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这也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各产业在整个社会利益链条上的地位。
在整个社会生产的利益物链上,个人如果有高學历、良好技术及某方面的特长,便可以获得高收入。一个城市或地区因金融、贸易、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同样可以在社会新创造财富的分配中占据优势地位。对于城市与城市之间而言,资源、技术等优势可以保证国人利用较少的劳动换取更多的劳动成果,可以保证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人与人之间有非常激烈的竞争,而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有非常激烈的竞争,这也成为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作者为青年学者)
低碳时代,无论是哪个城市的市长、市委书记都想抢占一个好的赛道,有好的位置
低碳时代,发展可以分成两种方式,一曰高碳经济,一曰低碳经济。高碳经济往往靠劳动来获得,工人们整天穿着黑黝黝的工作服,蓬头垢面,工作环境恶劣,而低碳经济则常常是钱生钱,人们坐在办公室里高谈阔论,面前摆着一台电脑,楼市、股市、期货、基金、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品让人们进行贴身肉搏,闲来还可以聊一下QQ,给MM或GG打个招呼。显然后者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
当我们回顾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时,往往叹惜很多地区为了发展而牺牲了环境,最后付出了更惨痛的代价。随着资源的枯竭,该城市也可能最终走向没落,犹如人的生老病死。
2008、2009年国务院连续公布了两批共44个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区),这些资源除森林资源外,几乎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资源枯竭,说明这些资源所剩无几。粗略统计了一下,其中21个城市是煤枯竭,占比近50%。
这些城市的基本特点都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而地方政府在城市的高速发展期并未积攒下厚实的家底,很难全面转型,而这些城市无一例外都有繁盛时期所形成的庞大人口,这成为城市转型最大的瓶颈。
对于一个城市领导而言,他当然喜欢来钱快的项目和产业,比如钱生钱的金融,来钱快的高科技,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则比较不感冒。
就目前的发展水平而言,完全避免高碳经济是不可能的,总得维持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吧。社会化的大分工,也自然会造就各种较大的发展差异,某些城市的重点是发展工业,而某些城市则靠金融等行业赚钱。
这也带来城市之间激烈的竞争,各城市一方面想方设法吸引外来投资,一方面推动进行产业升级,在这场长跑比赛中,无论是哪个城市的市长、市委书记都想抢占一个好的赛道,有好的位置。
低碳的竞争似乎刚刚开始,我们仍将看到各城市首长为了经济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的绩效将直接决定各城市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在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永远是讨论的热点,各个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一般都有诸多的假想敌和赶超的目标。
在城市的发展中,我们很容易找出一对对欢喜冤家,比如香港与上海、济南和青岛、深圳和苏州、深圳和广州、广州和天津、南京和苏州等等,这些城市都在暗中较劲。城市之间的对比是全方位的,比GDP,比税收,而比到最后还是落到了产业结构上。在城市的发展目标中,纷纷将“低碳”看成一个重要的指标,低碳更是城市竞争力最好的反映。
随着城市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被污染的空气、环境噪声,大城市中的工业大量外迁,使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低碳成为必然的选择。
在第三产业中,金融、创意设计、航运、商业等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首选,既不污染环境,又不需要太多的地方,凭几台电脑就可以创造出产值,投入产出比例那是相当的高,这比干工农业可轻松多了。
而在第三产业中,最为人们所重视的则非金融业莫属。打造中国的金融中心,是中国各大城市的梦想。不过到目前为止,有机会实现这个梦的还仅限于北京、上海和香港,勉强再把范围扩得宽一些,可以再加上广州和深圳。
北京是中国的行政、文化中心,人行及中农工建四大行的总部都在那里,搞金融的优势得天独厚。香港历来就是亚洲金融中心,积累了上百年的家底要比内地一些小城市更有优势。
而上海在国务院批准国际航运和国际金融“双中心”以后,正向国务院提交争取“第三中心”的文件,就是要争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这也说明上海进取态度远超香港的想象,上海锐意打造的,正是香港日渐舍弃或者无法保住的经济支柱性产业。
上海和香港最终谁将胜出,仍是一个难以预料的事,但这也说明金融、贸易等来钱比较快,可以让GDP的数字蹭蹭蹭往上涨。目前世界的金融中心纽约和伦敦,每天都有巨量的资金中转。金融业也可以看成是雁过拔毛,无论如何都得多少让庄家分一杯羹吧,也难怪有人将金融称为炼金术,不仅可以提供就业机会,赚钱更是没得说。
金融业主要为企业及个人提供金融服务,是整个社会的“货币管家”。一个地方的金融中心地位是各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包括历史、地缘、文化、行政、经济实力等因素。一旦金融中心的地位确立,便可以获取巨大的优势。不同于靠干工业卖苦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可以创造巨量的低碳GDP。
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经济制高点的争夺,对中国的各大城市而言,低碳的竞争似乎刚刚开始,我们仍将看到各城市首长为了经济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的绩效将直接决定各城市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台湾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为了“再造宏基”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作为宏基的策略方向。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这也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各产业在整个社会利益链条上的地位。
在整个社会生产的利益物链上,个人如果有高學历、良好技术及某方面的特长,便可以获得高收入。一个城市或地区因金融、贸易、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同样可以在社会新创造财富的分配中占据优势地位。对于城市与城市之间而言,资源、技术等优势可以保证国人利用较少的劳动换取更多的劳动成果,可以保证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人与人之间有非常激烈的竞争,而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有非常激烈的竞争,这也成为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作者为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