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召军今年45岁,是十里八村闻名的养奶牛“专家”,2004年担任友谊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致力于运用科技养牛,并带动全村人养牛发家致富,使友谊村养牛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全村奶牛发展到3700头,实现了人均4头奶牛,全村农民人均收入6281元。友谊村被评为国家优良奶牛育种点,全国标准化奶牛饲养示范牧场,全省高产高效奶牛场。
为了把当今最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应用于本村奶牛生产,他聘请了省畜牧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罗新义和市畜牧局的几位畜牧兽医专家为科技顾问,在繁育改良、防疫灾病上请他们做指导,在技术培训、信息咨询上请他们做导师。结果受益匪浅,在禽畜疾病最严重时候,友谊村在专家指导下,超前采取了科学的防疫措施,使全村畜禽在疾病面前毫发未损。
在友谊村,率先以村为单位全员实行统一繁育配种、统一防疫防治、统一饲料购置、统一产品销售、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信息服务的管理模式,取《晕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就拿统一饲料购置这件事来说吧,就很令人折服:以前各家各户分散购买饲料,批量小、价格高、质量无保障,运输费用还多。而他们直接从厂家订货,大批量购买,以前那些问题全部迎刃而解,每公斤至少可省2-4角钱。全村每年需要购买饲料1007i公斤左右,这样推算下来,全村每年统一购置饲料一项就为村民们节省30多万元。
通过一系列统一式的规范管理,友谊村奶牛存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全村奶牛年平均单产已从2005年的5000公斤提高到现在5800公斤。预计到2010年年底,这个村奶牛平均单产将达到6000公斤,奶牛单产将会跨入全球高产奶牛群的行列。
汪召军筹划组建了青贮饲料公司,购置青贮打包机3台及部分青贮收割等机械,建成一个1万平方米的青贮储存场,38个青贮窖,总窖11571.4立方米。村里组织大家把承包田和口粮全部种植青贮玉米,与种植户签购销合同。每户满足自用后,剩余的青贮饲料由公司负责全部收购,面向市场出售。今年,全村共种植青贮玉米1600亩,计划亩产突破5p屯。与种植粮食玉米相比,平均每公斤可多收入1.60元,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为了保证青贮饲料满足奶牛业发展,青贮公司还与周边乡镇的农民签订收购青贮饲料订单1850亩。不仅使种植业和养殖业形成了良性循环,更使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同时,汪召军经过与专家进行专项研究,引进了奶牛粪便处理加工项目,预计投产后,每年可处理粪便8000吨,生产优质有机肥料2000吨,不仅增加了奶牛产业的附加值,还可以有效实现清洁环境,培肥地力,增加青贮产量,形成良性循环的格局。
(从黑)
小打小闹奔小康
张在杰——记“蒙阴县首届十大科技状元”石增江
提起山东蒙阴县桃曲镇万山特种动物养殖繁育场的石增江,相信上世纪年代养过蝎子的人对他并不陌生。他曾3次做客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谈养蝎经验,在全国科技报刊发表有关蝎子养殖技术的文章40余篇。
1987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的石增江,远赴济南、新泰、临沂等地学习养蝎技术,1989年借钱引进了1300只种蝎。经过精心饲养,蝎子成活率达到96%以上,1991年养蝎子收入超过2000元。石增江还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养蝎技术,先后在脓业知识》、《农村养殖技术》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加以传播,引起了各地养蝎者的广泛关注。
数量少、规模小、多样化,是石增江从事养殖业的最大特点。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个不行看那个,总有一个会挣钱!”蒙阴县是“长毛兔之乡”,家家户户都有养兔的传统。1992年,他先后去菏泽农校和省农科院种兔场引种,很快发展了毛兔、獭兔养殖。他的想法很简单:养蝎子周期长,养兔子见效快,这样快慢可以互补。这些年兔子价格波动大,他就利用养獭兔挣的钱来饲养毛兔,到现在还保有60只毛兔。石增江非常看好獭兔的市场前景:“以前蒙阴大集市上一天可以收购3000只兔子,现在能收到200只就不错了。去年这个时候,獭兔的价格I千克才12元,现在已涨到29元。所以我想加大存栏量。”他目前存栏母獭兔上千只。
石增江认为,在项目的选择上需要小心谨慎,独具慧眼。他不会盲目上新项目,在获得相关信息后,他会去实地考察。2005年引种蚂蚱后,石增江只有一个蚂蚱棚,当年只留种没卖钱;2006年他扩建了一个蚂蚱棚,卖了2茬,挣了l万多元。今年他拥有6个棚,并且掌握了1年能养殖4茬蚂蚱的技术。记者在蚂蚱棚里看到刚孵化不久的蚂蚱在活蹦乱跳地采食青草。石增江说:“今年光蚂蚱卵就卖了近2万元,现在蚂蚱每千克能卖到24到30元,1年下来4茬蚂蚱的收入有4)3-元。”
不论是养殖蝎子、兔子还是蚂蚱,石增江都善于摸索经验,把握市场,既不盲目扩大规模,也不轻言放弃有前景的项目。他告诉记者:“一个养殖项目不可能长久地保持盈利,遇到风险时要想快速转行,就要寻找那些投钱少的项目,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嘛。”看着精瘦干练、年近不惑的石增江,听着他侃侃讲述凭借自已的智慧和双手闯出来的小康之路,就不难明白他为什么会当选为“蒙阴县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蒙阴县首届十大科技状元”了。
(山东科技报社 张在杰)
刘建国生态养鸡致富经
一只只蛋鸡从山岩上飞上飞下,在树林草丛中追逐觅食,一长溜产蛋窝紧靠土塄修建在向阳处。养鸡场主刘建国一手提篮,一手捡鸡蛋,乐得合不拢嘴。
山西省泽州县川底乡沙沟村北山沟处溪水常年流淌,有数百种野生中草药和昆虫,为养鸡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是生态养鸡的好地方。经多方考察,刘建国于去年3月份投资20余万元在沙沟村兴建了产蛋窝、育雏室、成鸡台、饲料加工房等,办起了野生生态养鸡场,首批从阳城县引进了500只优质“土山鸡”。同时,他也把家搬到了山上簧营扎寨,每天和他的“鸡战士”呆在一起,发展“鸡事业”。经过半年多的反复摸索、实践,在掌握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后,今年一开春,他一次性引进蛋雏鸡4500只扩大养殖规模。
阵阵鸡鸣声在辽阔的山坡上唱响了致富歌,大大小小的土山鸡全部散养在山坡上,每天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产的是生态虽。养鸡员张志信高兴地说:“从4月花草萌发到J0月落叶纷飞,一年有7个月的时间基本不用投喂人工饲料,这里天然饲料非常丰富。”目前蛋鸡长势良好,产蛋率高,鸡蛋口感和营养成分远远高于室内人工养殖的。
为了将这纯天然无公害的鸡蛋创出品牌、推向市场,前不久,村里还帮他申办了“金轩”牌土鸡蛋注册商标,大学生村干部粱琴在网上帮他订购了精致包装篮,只等土山鸡大批产蛋后,即可打入城市超市。“以后根据市场销售情况,俺还计划逐步将鸡场规模扩大到10000只以上,让低成本无公害养鸡成为俺的摇钱树呢,”刘建国信心十足地说。(杨添举)
为了把当今最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应用于本村奶牛生产,他聘请了省畜牧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罗新义和市畜牧局的几位畜牧兽医专家为科技顾问,在繁育改良、防疫灾病上请他们做指导,在技术培训、信息咨询上请他们做导师。结果受益匪浅,在禽畜疾病最严重时候,友谊村在专家指导下,超前采取了科学的防疫措施,使全村畜禽在疾病面前毫发未损。
在友谊村,率先以村为单位全员实行统一繁育配种、统一防疫防治、统一饲料购置、统一产品销售、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信息服务的管理模式,取《晕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就拿统一饲料购置这件事来说吧,就很令人折服:以前各家各户分散购买饲料,批量小、价格高、质量无保障,运输费用还多。而他们直接从厂家订货,大批量购买,以前那些问题全部迎刃而解,每公斤至少可省2-4角钱。全村每年需要购买饲料1007i公斤左右,这样推算下来,全村每年统一购置饲料一项就为村民们节省30多万元。
通过一系列统一式的规范管理,友谊村奶牛存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全村奶牛年平均单产已从2005年的5000公斤提高到现在5800公斤。预计到2010年年底,这个村奶牛平均单产将达到6000公斤,奶牛单产将会跨入全球高产奶牛群的行列。
汪召军筹划组建了青贮饲料公司,购置青贮打包机3台及部分青贮收割等机械,建成一个1万平方米的青贮储存场,38个青贮窖,总窖11571.4立方米。村里组织大家把承包田和口粮全部种植青贮玉米,与种植户签购销合同。每户满足自用后,剩余的青贮饲料由公司负责全部收购,面向市场出售。今年,全村共种植青贮玉米1600亩,计划亩产突破5p屯。与种植粮食玉米相比,平均每公斤可多收入1.60元,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为了保证青贮饲料满足奶牛业发展,青贮公司还与周边乡镇的农民签订收购青贮饲料订单1850亩。不仅使种植业和养殖业形成了良性循环,更使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同时,汪召军经过与专家进行专项研究,引进了奶牛粪便处理加工项目,预计投产后,每年可处理粪便8000吨,生产优质有机肥料2000吨,不仅增加了奶牛产业的附加值,还可以有效实现清洁环境,培肥地力,增加青贮产量,形成良性循环的格局。
(从黑)
小打小闹奔小康
张在杰——记“蒙阴县首届十大科技状元”石增江
提起山东蒙阴县桃曲镇万山特种动物养殖繁育场的石增江,相信上世纪年代养过蝎子的人对他并不陌生。他曾3次做客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谈养蝎经验,在全国科技报刊发表有关蝎子养殖技术的文章40余篇。
1987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的石增江,远赴济南、新泰、临沂等地学习养蝎技术,1989年借钱引进了1300只种蝎。经过精心饲养,蝎子成活率达到96%以上,1991年养蝎子收入超过2000元。石增江还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养蝎技术,先后在脓业知识》、《农村养殖技术》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加以传播,引起了各地养蝎者的广泛关注。
数量少、规模小、多样化,是石增江从事养殖业的最大特点。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个不行看那个,总有一个会挣钱!”蒙阴县是“长毛兔之乡”,家家户户都有养兔的传统。1992年,他先后去菏泽农校和省农科院种兔场引种,很快发展了毛兔、獭兔养殖。他的想法很简单:养蝎子周期长,养兔子见效快,这样快慢可以互补。这些年兔子价格波动大,他就利用养獭兔挣的钱来饲养毛兔,到现在还保有60只毛兔。石增江非常看好獭兔的市场前景:“以前蒙阴大集市上一天可以收购3000只兔子,现在能收到200只就不错了。去年这个时候,獭兔的价格I千克才12元,现在已涨到29元。所以我想加大存栏量。”他目前存栏母獭兔上千只。
石增江认为,在项目的选择上需要小心谨慎,独具慧眼。他不会盲目上新项目,在获得相关信息后,他会去实地考察。2005年引种蚂蚱后,石增江只有一个蚂蚱棚,当年只留种没卖钱;2006年他扩建了一个蚂蚱棚,卖了2茬,挣了l万多元。今年他拥有6个棚,并且掌握了1年能养殖4茬蚂蚱的技术。记者在蚂蚱棚里看到刚孵化不久的蚂蚱在活蹦乱跳地采食青草。石增江说:“今年光蚂蚱卵就卖了近2万元,现在蚂蚱每千克能卖到24到30元,1年下来4茬蚂蚱的收入有4)3-元。”
不论是养殖蝎子、兔子还是蚂蚱,石增江都善于摸索经验,把握市场,既不盲目扩大规模,也不轻言放弃有前景的项目。他告诉记者:“一个养殖项目不可能长久地保持盈利,遇到风险时要想快速转行,就要寻找那些投钱少的项目,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嘛。”看着精瘦干练、年近不惑的石增江,听着他侃侃讲述凭借自已的智慧和双手闯出来的小康之路,就不难明白他为什么会当选为“蒙阴县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蒙阴县首届十大科技状元”了。
(山东科技报社 张在杰)
刘建国生态养鸡致富经
一只只蛋鸡从山岩上飞上飞下,在树林草丛中追逐觅食,一长溜产蛋窝紧靠土塄修建在向阳处。养鸡场主刘建国一手提篮,一手捡鸡蛋,乐得合不拢嘴。
山西省泽州县川底乡沙沟村北山沟处溪水常年流淌,有数百种野生中草药和昆虫,为养鸡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是生态养鸡的好地方。经多方考察,刘建国于去年3月份投资20余万元在沙沟村兴建了产蛋窝、育雏室、成鸡台、饲料加工房等,办起了野生生态养鸡场,首批从阳城县引进了500只优质“土山鸡”。同时,他也把家搬到了山上簧营扎寨,每天和他的“鸡战士”呆在一起,发展“鸡事业”。经过半年多的反复摸索、实践,在掌握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后,今年一开春,他一次性引进蛋雏鸡4500只扩大养殖规模。
阵阵鸡鸣声在辽阔的山坡上唱响了致富歌,大大小小的土山鸡全部散养在山坡上,每天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产的是生态虽。养鸡员张志信高兴地说:“从4月花草萌发到J0月落叶纷飞,一年有7个月的时间基本不用投喂人工饲料,这里天然饲料非常丰富。”目前蛋鸡长势良好,产蛋率高,鸡蛋口感和营养成分远远高于室内人工养殖的。
为了将这纯天然无公害的鸡蛋创出品牌、推向市场,前不久,村里还帮他申办了“金轩”牌土鸡蛋注册商标,大学生村干部粱琴在网上帮他订购了精致包装篮,只等土山鸡大批产蛋后,即可打入城市超市。“以后根据市场销售情况,俺还计划逐步将鸡场规模扩大到10000只以上,让低成本无公害养鸡成为俺的摇钱树呢,”刘建国信心十足地说。(杨添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