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杂技艺术的不断繁荣和发展,杂技音乐做为综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所独具的一些规律、特点、创作方法,已经成为杂技音乐工作者需要共同加以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素材、主题、结构、内容4个方面,探讨了杂技音乐的创作要点。
关键词:杂技音乐;创作;要点
目前的杂技音乐,在总体音乐基调上大都写得比较健康、优美,并且普遍地注意到了音乐与节目在情绪表现上的统一。但是也存在着“无任何配合”与“完全依附”的两种情况。在杂技表演中,音乐如果对节目内容无任何具体的配合,只是自己的单独存在,这样的音乐虽然在情绪表现上与节目很贴切,旋律也很好听,但是却缺乏音乐与杂技表演的内在联系,因而失去了做为“杂技音乐”存在的意义和积极作用,听上去也就会显得平淡,不生动。如果一味追求音乐与杂技动作的配合,使音乐完全依附在杂技表演上,就会破坏音乐本身的艺术完美性,单独拿出来演奏时就会因明显的“支离破碎”而不成其为音乐。毫无配合与琐碎的配合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艺术效果上是不理想的。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认为杂技音乐的创作应掌握以下4个要点:
一、杂技音乐素材的选择
音乐素材是创作杂技音乐主题和整个乐曲的材料。音乐素材的选择,直接影响杂技音乐再现杂技表演形象的准确性。因此,选择准确的音乐素材是杂技音乐创作成功的第一步。
首先,以特定情节作背景的杂技表演节目,一般用这故事的主要音乐作为节目的音乐素材。
其次,带有民族特定意境的杂技节目,一般选择这民族最典型的音调和节奏作为节目的音乐素材。
再次,在纯技巧表演的节目中,纯体育性质的节目,一般选用当代歌曲或器乐曲作音乐素材。还有一种是带有比较浓厚地方色彩的节目,一般选用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族或民间音乐素材。
二、杂技音乐主题的创作
杂技音乐主题是再现杂技表演形象的缩影。所以,必须把选择准确的音乐素材根据演员表演的技巧动作、表演的风格、特点、节奏、情绪以及舞美等,运用创作经脸和创作规律进行精选、加工和提炼,才能创作出准确、妥贴、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能够再现杂技表演形象缩影的杂技音乐主题。
杂技音乐主题是继音乐主题展开、引伸发展的整个杂技曲的核心。能否正确地掌握和运用音乐主题的创作规律.是杂技音乐创作的关健。
三、杂技音乐结构的创作
杂技音乐结构的客观依据是节目的组织结构。杂技音乐主要由前奏曲:若天分曲、分曲之间的过渡音乐、机动小节、效果音乐,尾声等组成。分曲的多少是根据节目段落的多少而确定的。段落的划分是按照一个节目中所有技巧动作的编排顺序,根据表演技巧的难度、情绪线和时间等,将节目划分成若干个段落。每个段落必须有1至2个或2个以上的,能够相对独立的技巧动作所组成。一般情况下,节目中最难的核心技巧动作总是被单独划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段落。节目中每一个段落都创作有相匹配的分曲,有几个段落就创作有几个相匹配的分曲。节目段落分得越细,反映表演形象也越细腻。段落分曲一般都是根据这个段落的表演内容,采用音乐主题或继音乐主题的展开、延伸、发展等手段来进行创作的。在比较大型的杂技曲中,也有特别安排一个远离音乐主题的段落分曲,放在全曲的中间部位,以增加全曲的色彩变化和新鲜感。
段落分曲的创作技巧与一般乐曲的创作技巧一样,但手法和目的不同。段落分曲必须将杂技表演内容,通过作曲者加工后,转换成杂技音乐的内容,段落分曲必须再现这个段落中的表演形象。分曲与分曲之间设有过渡音乐和机动小节,以适应演员在舞台表演时的节奏拖拉或失手等。过渡音乐和,机动小节可以保津音乐演奏时间和舞台表演时间的同步,使分曲与段落相匹配,进而能够比较准确地使音乐再现表演形象,同时可以保证整个乐曲的严谨和完整性。过渡音乐主要用于分曲与分曲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以弥补分曲与分曲之间在旋律,节奏、节拍、速度、调式、调性等方面的差异,即演员在段落与段落之间表演内容和表演情绪等方面的差异。设置过渡音乐和机动小节是杂技音乐灵活性的具体体现。
杂技音乐中的效果音乐。一般是作为一个段落分曲进行处理的。因为它能相对独立地着意刻画,描绘或反映杂技表演形象的一个动作或一个场面。一般情况下。先写好节目中的各段落分曲、过渡音乐、机动小节、效果音乐,以后再写前奏曲和尾声音乐。前奏曲是表演的先行,是给予观众的第一印象。元代乔梦符曾说:“作乐府亦有法,乃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可见前奏曲的重要性,前奏曲是表现杂技的缩影。写前奏曲和尾声音乐,应选用音乐主尹或全曲最精华部分,作音乐素材进行加工提炼。
四、杂技音乐的创作内容
杂技音乐中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调式、调性、和声等都与杂技表演的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是节奏的选择。乐曲中的节奏有旋律节奏和伴奏节奏,旋律节奏主要由表演的技巧动作和表演情绪来确定的。而伴奏节奏往往是根据表演节奏,时空运动的范围,速度、频率而确定的。
二是调式的选择。在纯技巧表演形式的杂技节目中,一般调式是根据节目的性质和演员的表演风格来确定的.如大跳板、集体双爬杆等刚性强的杂技节目或刚性的技巧动作,其音乐多数选用大调式或宫调式;像柔术、滚杯等柔性节自或柔性技巧动作,其音乐多数选用小调式或劝调式。椅子顶节目属于中性节目,其音乐一般选用徽调式。但是这个节目由不同演员表演,可能引出在表演风格上的差异,从而也就可能产生不同调式的选择。一般男演员表演风格特点是刚中带柔,如果刚性偏强,那么给他伴奏的音乐选用大调式或宫调式比较妥贴,一般女演员表演的风格特点是柔中带刚、如果偏依柔性,那么给她伴奏的音乐选用小调式或羽调式比较妥贴。调式的选择,直接影响音乐再现杂技舞台表演形象的准确性。因此,调式的确定不能机械式的照搬,主要靠作曲者把握好对具体节目的性质和具体演员表演风格的分寸。
三是高潮音乐的创作。杂技节目中最难、最核心的技巧动作的段落分曲,就是全曲的高潮音乐。高潮音乐的主要部分往往是音乐主题的再现。这主要是根据核心技巧动作的性质、演员表演的风格、特点、情绪等诸要素而确定。其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刚性的核心技巧动作一般采用有一定气势的雄壮式的高潮音乐,中性和柔性的核心技巧动作一般采用巧小灵珑的欢乐式或效果式的高潮音乐。
总之,杂技音乐创作的主旨和灵魂是杂技表演.杂技音乐只有自始至终地围绕杂技表演这个中心进行创作,这是杂技音乐的创作思想,也是杂技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 卢香春.试论杂技音乐在杂技演出中的作用[J].戏剧文学. 2003(06)
[2] 吕宝宏.浅谈杂技音乐[J]. 艺术百家. 2004(02).
作者简介:
王玮立(1980~ ),男,汉族,四川省自贡市人,双硕士研究生,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钢琴、室内乐。
关键词:杂技音乐;创作;要点
目前的杂技音乐,在总体音乐基调上大都写得比较健康、优美,并且普遍地注意到了音乐与节目在情绪表现上的统一。但是也存在着“无任何配合”与“完全依附”的两种情况。在杂技表演中,音乐如果对节目内容无任何具体的配合,只是自己的单独存在,这样的音乐虽然在情绪表现上与节目很贴切,旋律也很好听,但是却缺乏音乐与杂技表演的内在联系,因而失去了做为“杂技音乐”存在的意义和积极作用,听上去也就会显得平淡,不生动。如果一味追求音乐与杂技动作的配合,使音乐完全依附在杂技表演上,就会破坏音乐本身的艺术完美性,单独拿出来演奏时就会因明显的“支离破碎”而不成其为音乐。毫无配合与琐碎的配合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艺术效果上是不理想的。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认为杂技音乐的创作应掌握以下4个要点:
一、杂技音乐素材的选择
音乐素材是创作杂技音乐主题和整个乐曲的材料。音乐素材的选择,直接影响杂技音乐再现杂技表演形象的准确性。因此,选择准确的音乐素材是杂技音乐创作成功的第一步。
首先,以特定情节作背景的杂技表演节目,一般用这故事的主要音乐作为节目的音乐素材。
其次,带有民族特定意境的杂技节目,一般选择这民族最典型的音调和节奏作为节目的音乐素材。
再次,在纯技巧表演的节目中,纯体育性质的节目,一般选用当代歌曲或器乐曲作音乐素材。还有一种是带有比较浓厚地方色彩的节目,一般选用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族或民间音乐素材。
二、杂技音乐主题的创作
杂技音乐主题是再现杂技表演形象的缩影。所以,必须把选择准确的音乐素材根据演员表演的技巧动作、表演的风格、特点、节奏、情绪以及舞美等,运用创作经脸和创作规律进行精选、加工和提炼,才能创作出准确、妥贴、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能够再现杂技表演形象缩影的杂技音乐主题。
杂技音乐主题是继音乐主题展开、引伸发展的整个杂技曲的核心。能否正确地掌握和运用音乐主题的创作规律.是杂技音乐创作的关健。
三、杂技音乐结构的创作
杂技音乐结构的客观依据是节目的组织结构。杂技音乐主要由前奏曲:若天分曲、分曲之间的过渡音乐、机动小节、效果音乐,尾声等组成。分曲的多少是根据节目段落的多少而确定的。段落的划分是按照一个节目中所有技巧动作的编排顺序,根据表演技巧的难度、情绪线和时间等,将节目划分成若干个段落。每个段落必须有1至2个或2个以上的,能够相对独立的技巧动作所组成。一般情况下,节目中最难的核心技巧动作总是被单独划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段落。节目中每一个段落都创作有相匹配的分曲,有几个段落就创作有几个相匹配的分曲。节目段落分得越细,反映表演形象也越细腻。段落分曲一般都是根据这个段落的表演内容,采用音乐主题或继音乐主题的展开、延伸、发展等手段来进行创作的。在比较大型的杂技曲中,也有特别安排一个远离音乐主题的段落分曲,放在全曲的中间部位,以增加全曲的色彩变化和新鲜感。
段落分曲的创作技巧与一般乐曲的创作技巧一样,但手法和目的不同。段落分曲必须将杂技表演内容,通过作曲者加工后,转换成杂技音乐的内容,段落分曲必须再现这个段落中的表演形象。分曲与分曲之间设有过渡音乐和机动小节,以适应演员在舞台表演时的节奏拖拉或失手等。过渡音乐和,机动小节可以保津音乐演奏时间和舞台表演时间的同步,使分曲与段落相匹配,进而能够比较准确地使音乐再现表演形象,同时可以保证整个乐曲的严谨和完整性。过渡音乐主要用于分曲与分曲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以弥补分曲与分曲之间在旋律,节奏、节拍、速度、调式、调性等方面的差异,即演员在段落与段落之间表演内容和表演情绪等方面的差异。设置过渡音乐和机动小节是杂技音乐灵活性的具体体现。
杂技音乐中的效果音乐。一般是作为一个段落分曲进行处理的。因为它能相对独立地着意刻画,描绘或反映杂技表演形象的一个动作或一个场面。一般情况下。先写好节目中的各段落分曲、过渡音乐、机动小节、效果音乐,以后再写前奏曲和尾声音乐。前奏曲是表演的先行,是给予观众的第一印象。元代乔梦符曾说:“作乐府亦有法,乃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可见前奏曲的重要性,前奏曲是表现杂技的缩影。写前奏曲和尾声音乐,应选用音乐主尹或全曲最精华部分,作音乐素材进行加工提炼。
四、杂技音乐的创作内容
杂技音乐中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调式、调性、和声等都与杂技表演的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是节奏的选择。乐曲中的节奏有旋律节奏和伴奏节奏,旋律节奏主要由表演的技巧动作和表演情绪来确定的。而伴奏节奏往往是根据表演节奏,时空运动的范围,速度、频率而确定的。
二是调式的选择。在纯技巧表演形式的杂技节目中,一般调式是根据节目的性质和演员的表演风格来确定的.如大跳板、集体双爬杆等刚性强的杂技节目或刚性的技巧动作,其音乐多数选用大调式或宫调式;像柔术、滚杯等柔性节自或柔性技巧动作,其音乐多数选用小调式或劝调式。椅子顶节目属于中性节目,其音乐一般选用徽调式。但是这个节目由不同演员表演,可能引出在表演风格上的差异,从而也就可能产生不同调式的选择。一般男演员表演风格特点是刚中带柔,如果刚性偏强,那么给他伴奏的音乐选用大调式或宫调式比较妥贴,一般女演员表演的风格特点是柔中带刚、如果偏依柔性,那么给她伴奏的音乐选用小调式或羽调式比较妥贴。调式的选择,直接影响音乐再现杂技舞台表演形象的准确性。因此,调式的确定不能机械式的照搬,主要靠作曲者把握好对具体节目的性质和具体演员表演风格的分寸。
三是高潮音乐的创作。杂技节目中最难、最核心的技巧动作的段落分曲,就是全曲的高潮音乐。高潮音乐的主要部分往往是音乐主题的再现。这主要是根据核心技巧动作的性质、演员表演的风格、特点、情绪等诸要素而确定。其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刚性的核心技巧动作一般采用有一定气势的雄壮式的高潮音乐,中性和柔性的核心技巧动作一般采用巧小灵珑的欢乐式或效果式的高潮音乐。
总之,杂技音乐创作的主旨和灵魂是杂技表演.杂技音乐只有自始至终地围绕杂技表演这个中心进行创作,这是杂技音乐的创作思想,也是杂技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 卢香春.试论杂技音乐在杂技演出中的作用[J].戏剧文学. 2003(06)
[2] 吕宝宏.浅谈杂技音乐[J]. 艺术百家. 2004(02).
作者简介:
王玮立(1980~ ),男,汉族,四川省自贡市人,双硕士研究生,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钢琴、室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