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最关键的手段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做好阅读教学,为学生日后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低段的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关键词】阅读 兴趣 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26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人文观照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人文性。两者的关系应该是不分主次,并驾齐驱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书籍就像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的更远;书籍可以增加人的厚度,让你认识得更多,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低段的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可见,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刻不容缓。
一、养成阅读的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一个习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为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在班里开展了“21天读书计划”活动。帮助孩子坚持21天读书,一本好书,两人共读,三周坚持,终身受益。此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们每天在班级QQ群以固定方式与格式进行读书签到。活动将老师、家长、孩子全部调动起来,孩子们每天将自己的读书情况传至班级群中,让同伴成为自己阅读的见证者,让家长成为自己阅读的监督者,让老师成为自己阅读的验收人。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把阅读变成一种自然。
二、激发阅读的兴趣
(一)每天读书半小时
好习惯的养成在于坚持不懈。开学伊始我便要求孩子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不规定读书的地点、书目,旨在以孩子的兴趣为主,激发起孩子读书的欲望,让孩子们捧起心爱的书籍,在温馨的环境中亲近书本,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以书为伴,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从而享受读书的快乐、学习的快乐。
(二)亲子共读一本书
2016部编版教材的“语文园地”里设计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我爱阅读”等栏目,其目的就是:倡导学生大量阅读,加强课内外沟通。重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在教材中提供功能各异的阅读材料,多渠道倡导大量阅读,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以期提升阅读总量,发展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和大人一起读书”栏目的设置,提倡孩子们可以和老师、家长等共读一本书,将亲子阅读正式纳入到了语文教学之中。提倡家长放下手机、离开电脑,与孩子一起在家中或书店共读一本好书,家长与孩子相互依偎,暖声细语,或一起开怀大笑,或一起温情忧伤,或一起憧憬美好,享受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快乐时光。家长们纷纷表示,亲子阅读可以和孩子共同分享阅读的收获,对增进沟通、培养感情有很大帮助。虽然有些家长时间上难以协调,但还是努力克服,坚持阅读陪伴。在家长陪伴下,孩子们喜欢书香、爱上思考。在亲子阅读中,慢慢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家长孩子互相交流,学生的收获更是满满的。
三、推荐适龄的图书
部编教材明确指出,教材只是个例子,学生要在课外多读书,博览群书。在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尤为重要,我采用重点推荐一本、顺便推荐一批的方法,向学生推荐一些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
(一)老師帮助学生选择书籍
好的书籍能催人上进,低年级学生还不具备正确选择书籍的能力。他们喜欢的是鲜艳的图画、搞笑一类的书籍。这些没有营养的书籍既浪费金钱也浪费时间。作为老师就得引导学生选择书籍。部编版教材中的课文大多都是大师的作品。每一课的教学都有作者简介,把作品就一并介绍给学生。如:学了金波的《树和喜鹊》,介绍作品《追踪的小绿人》《小树叶的童话》等;学了冰波《大象的耳朵》,介绍作品《窗下的树皮小屋》《毒蜘蛛之死》,中篇童话《怪蜗牛奇遇记》等。每课的学习都向学生介绍几本书,学生选自己喜欢的书去读。
除此,我还向学生推荐英雄故事的书籍,让学生受到红色教育,激起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这美好的生活,并要为我们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二)学生图书推荐会
一段时间的阅读让孩子们收获满满,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和同伴们分享读书的快乐,因此我在班里又开展了“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推荐活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每位学生准备充分,拿着自己向同学推荐的书,自信洋溢地介绍着,每位学生都享受着读书的喜悦。图书推荐会更是激起了学生的读书热情,个个都跃跃欲试,想要尽早读到同学们介绍的精彩图书。
四、读书成果展示会
为了促进孩子每天阅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就让他们讲故事。每周二的第四节课都是学生讲故事的时间。学生轮流讲故事。评选班级故事大王,推荐到年级里讲故事。学生个个不甘落后,争先恐后争取得到故事大王的称号,代表班级到年级去讲故事。成果展示会使爱读书的学生更有动力,使不爱读书的学生逼他必须去读书,要不就没有故事讲给同学听,自己也感到没面子。这就落实到了人人读书,读好书。
五、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低段学生刚踏入学校,没有读书经验,更没有读书方法。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他们读中有收获,汲取书中的精华,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正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边读边画出文中的好词佳句,圈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读完了再查字典解决生字词,了解读音、意思。把值得积累的好词佳句抄在摘记本上,积累词汇,积累语言。这样既不打断读书,还提高了读书的效率及效果。
通过老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看到了阅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与变化,促进了孩子们阅读习惯的养成,调动了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很好地掀起了一股读书的热潮,让更多的孩子踏入到书的海洋,饱览更多知识。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书香伴孩子们快乐成长。
【关键词】阅读 兴趣 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26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人文观照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人文性。两者的关系应该是不分主次,并驾齐驱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书籍就像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的更远;书籍可以增加人的厚度,让你认识得更多,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低段的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可见,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刻不容缓。
一、养成阅读的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一个习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为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在班里开展了“21天读书计划”活动。帮助孩子坚持21天读书,一本好书,两人共读,三周坚持,终身受益。此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们每天在班级QQ群以固定方式与格式进行读书签到。活动将老师、家长、孩子全部调动起来,孩子们每天将自己的读书情况传至班级群中,让同伴成为自己阅读的见证者,让家长成为自己阅读的监督者,让老师成为自己阅读的验收人。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把阅读变成一种自然。
二、激发阅读的兴趣
(一)每天读书半小时
好习惯的养成在于坚持不懈。开学伊始我便要求孩子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不规定读书的地点、书目,旨在以孩子的兴趣为主,激发起孩子读书的欲望,让孩子们捧起心爱的书籍,在温馨的环境中亲近书本,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以书为伴,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从而享受读书的快乐、学习的快乐。
(二)亲子共读一本书
2016部编版教材的“语文园地”里设计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我爱阅读”等栏目,其目的就是:倡导学生大量阅读,加强课内外沟通。重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在教材中提供功能各异的阅读材料,多渠道倡导大量阅读,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以期提升阅读总量,发展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和大人一起读书”栏目的设置,提倡孩子们可以和老师、家长等共读一本书,将亲子阅读正式纳入到了语文教学之中。提倡家长放下手机、离开电脑,与孩子一起在家中或书店共读一本好书,家长与孩子相互依偎,暖声细语,或一起开怀大笑,或一起温情忧伤,或一起憧憬美好,享受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快乐时光。家长们纷纷表示,亲子阅读可以和孩子共同分享阅读的收获,对增进沟通、培养感情有很大帮助。虽然有些家长时间上难以协调,但还是努力克服,坚持阅读陪伴。在家长陪伴下,孩子们喜欢书香、爱上思考。在亲子阅读中,慢慢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家长孩子互相交流,学生的收获更是满满的。
三、推荐适龄的图书
部编教材明确指出,教材只是个例子,学生要在课外多读书,博览群书。在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尤为重要,我采用重点推荐一本、顺便推荐一批的方法,向学生推荐一些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
(一)老師帮助学生选择书籍
好的书籍能催人上进,低年级学生还不具备正确选择书籍的能力。他们喜欢的是鲜艳的图画、搞笑一类的书籍。这些没有营养的书籍既浪费金钱也浪费时间。作为老师就得引导学生选择书籍。部编版教材中的课文大多都是大师的作品。每一课的教学都有作者简介,把作品就一并介绍给学生。如:学了金波的《树和喜鹊》,介绍作品《追踪的小绿人》《小树叶的童话》等;学了冰波《大象的耳朵》,介绍作品《窗下的树皮小屋》《毒蜘蛛之死》,中篇童话《怪蜗牛奇遇记》等。每课的学习都向学生介绍几本书,学生选自己喜欢的书去读。
除此,我还向学生推荐英雄故事的书籍,让学生受到红色教育,激起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这美好的生活,并要为我们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二)学生图书推荐会
一段时间的阅读让孩子们收获满满,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和同伴们分享读书的快乐,因此我在班里又开展了“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推荐活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每位学生准备充分,拿着自己向同学推荐的书,自信洋溢地介绍着,每位学生都享受着读书的喜悦。图书推荐会更是激起了学生的读书热情,个个都跃跃欲试,想要尽早读到同学们介绍的精彩图书。
四、读书成果展示会
为了促进孩子每天阅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就让他们讲故事。每周二的第四节课都是学生讲故事的时间。学生轮流讲故事。评选班级故事大王,推荐到年级里讲故事。学生个个不甘落后,争先恐后争取得到故事大王的称号,代表班级到年级去讲故事。成果展示会使爱读书的学生更有动力,使不爱读书的学生逼他必须去读书,要不就没有故事讲给同学听,自己也感到没面子。这就落实到了人人读书,读好书。
五、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低段学生刚踏入学校,没有读书经验,更没有读书方法。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他们读中有收获,汲取书中的精华,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正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边读边画出文中的好词佳句,圈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读完了再查字典解决生字词,了解读音、意思。把值得积累的好词佳句抄在摘记本上,积累词汇,积累语言。这样既不打断读书,还提高了读书的效率及效果。
通过老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看到了阅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与变化,促进了孩子们阅读习惯的养成,调动了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很好地掀起了一股读书的热潮,让更多的孩子踏入到书的海洋,饱览更多知识。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书香伴孩子们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