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中介语偏误分析为基础,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手段,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所说汉语的轻重音进行了偏误分析,寻找其偏误的规律,目的是为少数民族汉语语音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介语 偏误分析 实验语音学 轻音 重音
一、引言
任何自然语言中都存在着语音轻重的对比,它是构成语言抑扬顿挫的重要因素。轻重音在汉语普通话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词汇层面汉语存在轻重对立,轻重音能够区别词义。在语句层面,重音不仅是构成语调的重要因素,更对语义表达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要想学好汉语,掌握轻重音非常重要。
二、实验介绍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在于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轻重音偏误的声学特征,来寻找其偏误根源,以求对少数民族汉语语音教学有所帮助。
(二)实验方法
汉语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关于词重音,本文着重考察学生对双音节重轻格式中轻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句重音,本文着重考察学生对句重音中语法重音的掌握情况。
汉语词汇轻音的主要声学特征是音节的时长,表现为轻读音节时长的缩短。句重音的主要声学特征是音高,表现为高音线上移产生的音域扩展。因此对轻音进行偏误分析时,我们将从时长入手,对句重音进行偏误分析时,将从音域变化入手。
对轻音的试验分析:首先对学生读的重轻型双音节词进行听辨,找出听辨为轻音的词,然后对听辨为轻音的双音节词的前字和后字进行时长测量,算出后字时长与前字时长的平均比值,与汉族发音人的后字前字时长比以及听辨为非轻音的后字前字时长比进行比较,以考察轻音的掌握程度,分析偏误原因。
对语法重音的实验分析:首先对学生读的语法重音位置的正误进行判断,考察他们对语法重音位置的掌握程度,然后对语法重音的声学表现进行分析,找出与汉语语法重音声学特征的区别,分析偏误原因。
(三)实验材料和实验对象
实验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2组重轻型双音节词,按阴平+轻声、阳平+轻声、上声+轻声、去声+轻声分为四大组。第二部分是一组对话,共五句,每一句中有一个以上的语法重音。
实验对象为18名新疆维吾尔族预科生。根据他们的汉语水平,分为A组(基础班学生)、B组(中级班学生)、C组(高级班学生)。分组的目的是为了比较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轻重音掌握上的差别。
三、汉语轻重音偏误分析
(一)关于轻音的分析
A、B、C三组后字听辨为轻音的比率都不高,分别只达到36.1%、33.3%、56.9%,A、B组没有很大的区别。C组情况要好得多,但听辨率也只在一半多。由此可见,学生们对于重轻型双音节词中的轻音掌握得不好。从各组内部来看,成员差异性较大。A组中A1只有一个后字听辨为轻音,A6有7个后字听辨为轻音。B组、C组也有类似情况,C3听辨比率达到11个,是最高的。
听辨之后我们又对听辨为轻音的双音节词的前字和后字进行了时长测量,计算出后字与前字时长的百分比,将其与汉族发音人H1和H2的后字与前字时长的百分比进行比较。表2数据显示了各位发音人的后字前字时长百分比。
各组发音人的重轻型双音节词的后字平均时长均小于前字平均时长,但与汉族发音人相比,比值大多数都要高一些,只有B1、B2、B3与汉族发音人的比值最接近。这种偏误出现的原因在于少数民族学生发的轻音还很不稳定,起伏比较大。对于听辨为轻音的双音节词,其声学表现除了时长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通过降低后字音高与前字音高形成高低对比来实现重轻对比的。我们认为这可能与母语的负迁移有关,也就是说,其母语的轻音是通过降低音高的方式来表达的。
对于没有听辨为轻音的双音节词,其偏误倾向于时长过长和念成降调。表3就是没有被听辨为轻音的双音节词的后字平均时长对前字平均时长的比值。
三组的平均正确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A组最低,正确率没有过半;其次是B组,达到58%;最好的是C组,达到72%。其中C3达到百分之百的正确率,三组之间呈现出一种层极关系。各组内部,A组不存在很大差异;B组、C组各成员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对于实验材料中五个不同的语法重音位置,学生的掌握情况也是不同的,表5是不同位置的正确率。
“那儿”和“真”的掌握情况较好,“雨伞”和“定”其次,“东”和“好”最差。“东”的偏误主要表现为重音后移至“西”,属于词重音层面的问题,仍然是受母语词重音模式的干扰造成的。“好”可重读也可不重读,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不重读。句中上声重读有一定难度,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只有C组的两名学生重读了“好”字。“雨伞”的偏误表现为重音移至“把”字;“定”的偏误主要是把“一”或“给”读为重音。
对于语法重音除了位置之外,还存在重音表达方式的偏误。我们知道,汉语语法重音的主要声学特征是调域高音线上移,调域扩展,调型更加典型,其次是音节时长延长。但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法重音,无论是位置正确与否,都倾向于用音高下降的方式表达重音。这说明学生还没有掌握汉语语法重音的声学特征,受母语的负迁移作用较大。
四、结语
本文分别对轻音和重音进行了两个实验,其中轻音实验的结果如下:第一,从轻音听辨结果来看,三组的比率都不高,这说明学生对于轻音的掌握情况普遍较差。第二,从轻音时长测量的结果来看,少数民族学生的后字平均时长均小于前字平均时长,但比值要高于汉族发音人。除了时长之外,我们还观察到一些学生的轻音是通过降低音高,与前字形成音高上的高低对比来实现的。第三,我们又测量了没有听辨为轻音的,发生偏误的双音节词的前后字时长,计算出后字前字平均时长比,结果显示后字平均时长要大于前字平均时长,还有相当一部分后字被念成了降调。我们认为造成偏误的原因主要与学生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有关。新疆维吾尔语词汇中不存在重轻格式,同时也与新疆汉语方言的影响有关,新疆汉语方言受西北方言的影响,重轻格式不典型。另外也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掌握汉语轻音的声学特点。语音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薄弱点。
对语法重音的实验结果如下:第一,语法重音的位置。三组学生对语法重音位置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其中C组掌握得最好,B组和A组要差很多,正确率在一半左右,同时在语句中也反映出一些词汇层面的问题。词汇重音没有掌握好,在语流中同样会表现出来。第二,语法重音的声学表现。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法重音,无论位置正确与否,都倾向于用音高下降的方式表达。这与其母语重音表达方式的负迁移作用有关,学生没有掌握汉语语法重音的声学特点。这应该引起教学上的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轻重音上所发生的偏误说明:一方面,母语的负迁移是偏误产生的主要根源;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汉语轻重音的声学特点了解不够,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地掌握汉语重音,从而加剧了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的汉语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语音语调的训练,另一方面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要从词、句、段不同层次,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词的语音训练是基础,要在区分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等不同层次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轻重音类型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样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达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语音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建芬.现代语音基础知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郭锦桴.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社,1993.
[3]焦立为,冉启斌,石锋.二十世纪的中国语音学[M].太原:书海
出版社,2004.
[4]吴宗济,林茂灿.实验语音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5]徐思益.语言的接触与影响[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6]赵相如,朱志宁.维吾尔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7]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林茂灿,颜景助.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J].方言,1980,(3).
[9]林茂灿,颜景助.普通话轻声与轻重音[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
(3).
(于丽 连吉娥 乌鲁木齐 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830054)
关键词:中介语 偏误分析 实验语音学 轻音 重音
一、引言
任何自然语言中都存在着语音轻重的对比,它是构成语言抑扬顿挫的重要因素。轻重音在汉语普通话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词汇层面汉语存在轻重对立,轻重音能够区别词义。在语句层面,重音不仅是构成语调的重要因素,更对语义表达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要想学好汉语,掌握轻重音非常重要。
二、实验介绍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在于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轻重音偏误的声学特征,来寻找其偏误根源,以求对少数民族汉语语音教学有所帮助。
(二)实验方法
汉语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关于词重音,本文着重考察学生对双音节重轻格式中轻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句重音,本文着重考察学生对句重音中语法重音的掌握情况。
汉语词汇轻音的主要声学特征是音节的时长,表现为轻读音节时长的缩短。句重音的主要声学特征是音高,表现为高音线上移产生的音域扩展。因此对轻音进行偏误分析时,我们将从时长入手,对句重音进行偏误分析时,将从音域变化入手。
对轻音的试验分析:首先对学生读的重轻型双音节词进行听辨,找出听辨为轻音的词,然后对听辨为轻音的双音节词的前字和后字进行时长测量,算出后字时长与前字时长的平均比值,与汉族发音人的后字前字时长比以及听辨为非轻音的后字前字时长比进行比较,以考察轻音的掌握程度,分析偏误原因。
对语法重音的实验分析:首先对学生读的语法重音位置的正误进行判断,考察他们对语法重音位置的掌握程度,然后对语法重音的声学表现进行分析,找出与汉语语法重音声学特征的区别,分析偏误原因。
(三)实验材料和实验对象
实验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2组重轻型双音节词,按阴平+轻声、阳平+轻声、上声+轻声、去声+轻声分为四大组。第二部分是一组对话,共五句,每一句中有一个以上的语法重音。
实验对象为18名新疆维吾尔族预科生。根据他们的汉语水平,分为A组(基础班学生)、B组(中级班学生)、C组(高级班学生)。分组的目的是为了比较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轻重音掌握上的差别。
三、汉语轻重音偏误分析
(一)关于轻音的分析
A、B、C三组后字听辨为轻音的比率都不高,分别只达到36.1%、33.3%、56.9%,A、B组没有很大的区别。C组情况要好得多,但听辨率也只在一半多。由此可见,学生们对于重轻型双音节词中的轻音掌握得不好。从各组内部来看,成员差异性较大。A组中A1只有一个后字听辨为轻音,A6有7个后字听辨为轻音。B组、C组也有类似情况,C3听辨比率达到11个,是最高的。
听辨之后我们又对听辨为轻音的双音节词的前字和后字进行了时长测量,计算出后字与前字时长的百分比,将其与汉族发音人H1和H2的后字与前字时长的百分比进行比较。表2数据显示了各位发音人的后字前字时长百分比。
各组发音人的重轻型双音节词的后字平均时长均小于前字平均时长,但与汉族发音人相比,比值大多数都要高一些,只有B1、B2、B3与汉族发音人的比值最接近。这种偏误出现的原因在于少数民族学生发的轻音还很不稳定,起伏比较大。对于听辨为轻音的双音节词,其声学表现除了时长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通过降低后字音高与前字音高形成高低对比来实现重轻对比的。我们认为这可能与母语的负迁移有关,也就是说,其母语的轻音是通过降低音高的方式来表达的。
对于没有听辨为轻音的双音节词,其偏误倾向于时长过长和念成降调。表3就是没有被听辨为轻音的双音节词的后字平均时长对前字平均时长的比值。
三组的平均正确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A组最低,正确率没有过半;其次是B组,达到58%;最好的是C组,达到72%。其中C3达到百分之百的正确率,三组之间呈现出一种层极关系。各组内部,A组不存在很大差异;B组、C组各成员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对于实验材料中五个不同的语法重音位置,学生的掌握情况也是不同的,表5是不同位置的正确率。
“那儿”和“真”的掌握情况较好,“雨伞”和“定”其次,“东”和“好”最差。“东”的偏误主要表现为重音后移至“西”,属于词重音层面的问题,仍然是受母语词重音模式的干扰造成的。“好”可重读也可不重读,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不重读。句中上声重读有一定难度,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只有C组的两名学生重读了“好”字。“雨伞”的偏误表现为重音移至“把”字;“定”的偏误主要是把“一”或“给”读为重音。
对于语法重音除了位置之外,还存在重音表达方式的偏误。我们知道,汉语语法重音的主要声学特征是调域高音线上移,调域扩展,调型更加典型,其次是音节时长延长。但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法重音,无论是位置正确与否,都倾向于用音高下降的方式表达重音。这说明学生还没有掌握汉语语法重音的声学特征,受母语的负迁移作用较大。
四、结语
本文分别对轻音和重音进行了两个实验,其中轻音实验的结果如下:第一,从轻音听辨结果来看,三组的比率都不高,这说明学生对于轻音的掌握情况普遍较差。第二,从轻音时长测量的结果来看,少数民族学生的后字平均时长均小于前字平均时长,但比值要高于汉族发音人。除了时长之外,我们还观察到一些学生的轻音是通过降低音高,与前字形成音高上的高低对比来实现的。第三,我们又测量了没有听辨为轻音的,发生偏误的双音节词的前后字时长,计算出后字前字平均时长比,结果显示后字平均时长要大于前字平均时长,还有相当一部分后字被念成了降调。我们认为造成偏误的原因主要与学生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有关。新疆维吾尔语词汇中不存在重轻格式,同时也与新疆汉语方言的影响有关,新疆汉语方言受西北方言的影响,重轻格式不典型。另外也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掌握汉语轻音的声学特点。语音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薄弱点。
对语法重音的实验结果如下:第一,语法重音的位置。三组学生对语法重音位置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其中C组掌握得最好,B组和A组要差很多,正确率在一半左右,同时在语句中也反映出一些词汇层面的问题。词汇重音没有掌握好,在语流中同样会表现出来。第二,语法重音的声学表现。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法重音,无论位置正确与否,都倾向于用音高下降的方式表达。这与其母语重音表达方式的负迁移作用有关,学生没有掌握汉语语法重音的声学特点。这应该引起教学上的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轻重音上所发生的偏误说明:一方面,母语的负迁移是偏误产生的主要根源;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汉语轻重音的声学特点了解不够,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地掌握汉语重音,从而加剧了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的汉语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语音语调的训练,另一方面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要从词、句、段不同层次,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词的语音训练是基础,要在区分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等不同层次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轻重音类型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样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达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语音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建芬.现代语音基础知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郭锦桴.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社,1993.
[3]焦立为,冉启斌,石锋.二十世纪的中国语音学[M].太原:书海
出版社,2004.
[4]吴宗济,林茂灿.实验语音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5]徐思益.语言的接触与影响[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6]赵相如,朱志宁.维吾尔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7]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林茂灿,颜景助.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J].方言,1980,(3).
[9]林茂灿,颜景助.普通话轻声与轻重音[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
(3).
(于丽 连吉娥 乌鲁木齐 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83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