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ssi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被提到了重要位置。然而这些年来,尽管做了大量的德育工作,有时甚至搞得轰轰烈烈,但总体效果不甚理想。其中原因,值得思考。
  当前,在积极贯彻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战略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的新路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那么如何依法规范学校德育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关于学校德育的涵义
  要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德育的概念及其功能。所谓德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使人向‘善’的方向发展”。其实,德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是对学生的道德、心理品质的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德育不仅是培养少数政治精英,更应面向全体培养合格的公民;德育不仅是抓社会热点问题,更要注重人的基本品德素质的提高。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德育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与充实,但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始终是德育工作的永恒追求。
  二、新时期做好小学德育教育的措施及思考
  1.优化德育教育方式,拓宽德育途径。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一些社会现象对青少年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前我们总认为,小学生年龄小,容易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我们的德育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和陈旧,教育者往往采用说教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常常效果不佳,有时甚至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改革德育方法和形式,除重视说教外,应强化渗透功能,做到“润物细无声”,采用观看影视录像、开展演讲辩论、自编自演小品相声等文艺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染中受到教育,从而提高德育功效。我们要通过心理咨询法、民主对话法、自我教育法等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加强学生自身修养。
  2.德育教育内容重在稳定、持久。许多年来德育被政治化,于是德育内容经常变换,各级党政部门不断地提出新的德育主题和内容,学校莫衷一是。德育教育内容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德育教育的虚化。我认为,当今乃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中小学德育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中心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包含了过去许多年德育内容的精华。学校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确立一些具体的教育内容,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3.德育教育工作重在落实,符合学生实际。德育工作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工作,因为人的教育本身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但很长一段时间,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口头、文件、会议、宣传上。尤其是开德育工作会议,许多领导特别是一些主要领导出于政治敏感性,都会亲自参加并发表重要讲话,可很少见到领导像研究经济那样专题研究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汇报工作、总结经验也常常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他们都会说“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但事实上说的比做的要多得多。加强德育工作,会议要开,文件要发,口号要提,然而更重要的是做,而且是持之以恒地做,是一点一滴地耐心地做。有人说不重视德育的领导不是好领导,应该说不真心真意抓德育工作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4.德育教育方式重在创新,为学生所乐见。学校德育面对的是一群现代的个性化年轻生命,创新就成为德育工作的关键议题。无论组织什么样的德育活动,要取得相应的效果,必须寻求方式上的创新。创新的根本原则是看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在欲望,看德育的实质性效果。德育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任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个体,每一个个体在同一种教育活动中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智慧。在德育工作中,没有灵丹妙药,没有永恒有效的方式,创新才能保持德育的活力。要创新,就需要德育工作者潜心地学习,学习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等,研究学生的各种状态,总结提炼经验。只有不断地思考、反省、挑战、创造,德育才会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和科学。
  5.德育教育评价重在效果,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小学德育评价是促进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对于德育的评价,应该立足于平时,建立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上,关注学生的举止,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所体现出来的能折射德育状态的细节。德育的评价主体应该由“单一的学校领导评价主体”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综合评价主体”过渡;要建立新的科学的评价方式,要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手段及时记录学生的表现情况,以多次、多方面的数据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使评价更加接近事实本身。真实准确的评价,对于提升德育实效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会引导学校、教师潜心尽力地扎扎实实做好德育工作。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应回归生活,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确立学校德育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规范,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其他文献
信息化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充分运用。幼儿作为一个新生儿,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当今的幼儿教育中,怎样才能将信息化教育很好地贯穿其中,探索出一条适应幼儿多元发展的信息化教育方法,是摆在我们幼儿教师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内涵  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中,信息技术应坚持实效原则,对具体实践服务时注重信息技术的实效、稳定性,而不必追求技术的复杂及尖端。当传统的手段无法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因素、方式、方法、措施等,并结合自己在运用现有的美术教材进行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标准 教学需要 学习动机  课程标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是人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具有指向性、协调性和绩效性,它包括认识的活跃、情感的兴奋和意志的努力等多种心理成分
期刊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从教已十六载,十多年的教育路上,每当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时,我都会虚心请教他人,向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咨询,与理论水平较高的同事探討,或者是恳请专业科研工作者指导。每次经过一番言语交流,自己对别人的谆谆教导,精心指点便好像有了一种了然于胸、豁然顿悟的感觉,觉得问题不再是问题,自己已经可以解决,可是当事后准备着手解决时,却突然发现,在他人之处取得的真经自己用起来却并不是那么的得心应手
期刊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然而,怎样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识字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采用了单元主题的编排方式。《识字1》是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的第一组教材中的第一篇“看图学词识字”。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总写春天给人的感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
期刊
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是教师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家庭作业是教师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一种很好的复习方式,然而,家庭作业长期以来却成了困扰我们的问题。无论城乡学生,临放学老师都要布置一定数量的家庭作业,家庭作业给普通学生带来的痛苦不亚于牙痛。对教师而言,布置和批改家庭作业也是件耗时且单调乏味的日常事务。然而,如果利用好家庭作业这一手段的话,它必将成为帮助学生学习最
期刊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从社会责任、治学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诠释了人民教师的道德精髓,指明了为师从教的正确道路。其中,“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指出了我们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下面结合实际谈谈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和大家共勉:  由于我镇合班并校,我班转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一名叫李帅的同学,令我异常头疼,他自从来到新的学校后,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开始我也没在意,因为学生来
期刊
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规定》第二条明确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也就是说,班主任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引领学生走上成人、成才的道路,走上幸福和成功的人生道路。本文中,笔者拟结合个人教育实践谈谈如何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期刊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要求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准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只要学生扎实地掌握了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何愁语文教学效益不高呢?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管理出效益。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探究:  一、在时间管理上,要探索教与学的科学比例  到底是“教”需要时间长,还是“学”需要时间长?实践证明,课堂上学生“
期刊
德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德商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德育教育过程过分注重理论说教,忽视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德育对象注重共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德育内容抽象、空洞;德育效果实效性差,收效甚微。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呢?  一、了解学生德育认知的特点  1.学生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不愿接受训导式的唯书、唯上、唯长的教育,乐于以平等、民主和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
期刊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对教育工作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一、了解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稳定时,学习积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