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亨酒店

来源 :酒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是到过绍兴的人,几乎百分百要到咸亨酒店尝尝孔乙己吃过的“多乎哉,不多矣”的茴香豆,喝几口酒店自酿的太雕黄酒,还要与酒店门口的孔乙己塑像合个影。咸亨酒店建店距今已有110年了,但至今仍保持着那么一种古雅的韵味。虽然如今到这里“口契”老酒(江南人对黄酒的称谓)的人已不用手抓茴香豆数着吃,但一边咀嚼着有点硬的茴香豆一边看着门口曲尺柜台旁至今仍挂着的粉板上写着的“孔乙己今日欠十九文”,鲁迅先生笔下的咸亨酒店仍是那么真实地活脱脱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咸亨酒店坐落于绍兴市鲁迅中路,与鲁迅故居、百草园仅隔一条石板路。是一座粉墙黛瓦两层楼的建筑。走近酒店,就可看到一尊比真人略高的孔乙己的塑像。临街是大开间的店面,店面两侧有一副酒联:“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还有一联云:“上大人,孔乙己,高朋满座;化三千,七十二,玉壶生香”。中有一不大的天井,天井一侧是两口煮着茴香豆,炸臭豆腐的大缸和大锅。天井四周楼下为散客厅,摆放着条桌、长凳,楼上为各式古雅的包厢。当街的店面左侧仍保留了鲁迅先生笔下的竖有“太白遗风”青龙牌的曲尺型柜台,柜台上一字摆开着“过酒坯”和用以温酒的串筒、粗瓷酒碗(在这里喝黄酒是不用酒杯的)以及装在盘里的茴香豆、臭豆腐,这里卖的黄酒是酒店自产的独有的太雕酒。来这里品老酒吃茴香豆的酒客中除了外地旅游者外,仍然时不时可见到戴着乌毡帽的本地的船工和怀旧的市民,游客也可以买一顶乌毡帽戴在头上学学孔乙己用手数着吃茴香豆。独特的建筑、楹联、酒种、酒菜、酒具以至于酒客、酒风无不浓缩着绍兴酒文化的醇厚韵味。
  咸亨酒店创建于1894年。绍兴老人都知道都昌坊口的周姓是世代诗书之家,也是绍兴城内的殷实之家,鲁迅先生即是这家族的一员。周姓家族后来破败了,破败到经常出入当铺的地步。为了生计,文人不得已脱下长衫,时为京官翰林的周介孚的族人合家出资,准备在都昌坊口开一酒店,公推鲁迅的周氏本家堂叔仁房的秀才周仲翔出任掌柜。文人有文人的思路,他们首先想到店名要有几分儒家的气息,以有别于“城中酒垆千百家”的俗“面孔”。最后,周氏饱读的《四书五经》的《易经》启发了他们,他们从《易经·坤卦》中“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广大,品物咸亨 ”的句子中挑中了“咸亨”二字作为店名。酒店正式开张了,小小的酒店,带一个徒弟,用一个伙计,有点寒酸。生意并不好,顾客并不多,纵有一二,也多半是卖苦力的“短衣帮”(那时,富人一般是穿长袍马褂的),他们并不懂得“咸亨”有怎么吉祥的意思,关心的只是店家有没有往酒里掺水以及酒提子是否端正了。唯一能读懂“咸亨”的只有孔乙己,遗憾的是孔乙己只能在手心里排出九文大钱,还常常赊欠。这时,鲁迅先生还只有十四五岁,正在“三味书屋”念私塾,下学后常去咸亨酒店,“孔乙己”在他幼小的头脑里留下深深的印象。由于竞争激烈,加之文人毕竟不会做生意,一个老秀才的满腹学问并不能变成经营的策略,咸亨酒店苦撑了两三年,终于竞争不过几乎同时开张的近在咫尺的“德兴”号酒店,无奈摘下了“咸亨”的招牌,改成了一个不挂招牌的小杂货店。
  然而,时代的发展揭示着,“文化”毕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底蕴,“咸亨”的文化意蕴迟早会发扬光大。周家有大出息的子孙鲁迅先生用一杆如椽大笔将早已被人淡忘了的咸亨酒重新“搅动”了一下,竟然使得咸亨酒店重获新生,且名扬海内外。鲁迅先生取于“咸亨”而用于针砭时弊与“国民性”的小说《孔乙己》,使千千万万国人感到了咸亨酒的意味深长。于是,在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这天,关闭了几十年的咸亨酒店又重新开张了,招牌还是那块招牌,没想到,从大清朝飘来的那缕酒香,虽然被历史尘封了几十年,一旦“开坛”,竟然“酒气冲天”,海内外游客来到绍兴,都不约而同地把脚步停留在这里,找一张旧桌买醉,浅斟慢饮,寻找咸亨民俗的、乡土的那一缕韵味。面对盛世,人们都想伸手将酒店粉板上那孔乙己赊欠十九文钱的记载抹去。“咸亨”,这一儒雅吉祥的与近百年现代化进程中国人求富图强的民族心理契合的店名终于发扬光大,这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缩影!
其他文献
酸酒    客谓店主曰:“肴没只菜腐足矣,酒须绝美者。”少顷,来问:“菜内可着醋?”客曰:“着些亦好。”取腐置论,又问:“酒中可着醋?”客笑曰:“酒中如何着醋?”店主攒眉云:“怎好,怎好,已着醋了。”    焚脚    一老翁冬夜醉卧,置脚炉于被中,误焚其腿。早起骂人曰:“我老人家多吃几杯酒,火焚了脚,便自不知。你们都是后生家,难道烧人自也不闻得?”    钟馗的酒菜    钟馗专好吃鬼,其妹与他
期刊
在新疆的十几年里,穷极无聊是王蒙所感受到的最大的痛苦,他形容自己死一样地活着,死去了创造、思考与报国之心,死去了任何激情、回忆与想象!但王蒙就是王蒙,他苦中作学,学维吾尔语(他可以说一口地道的维语,别人往往以为他是维吾尔族人),他养鸡、自己做酸牛奶……在他眼中,那段日子是灰色的,然而酒这个特殊的液体让他对生活的酸辛有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感受。  王蒙对聚会饮酒很有兴趣,往往是未饮三分醉,将饮已动情。同
期刊
酒瓶乃装酒之物,有时候却比酒本身重要。  烧酒似水,无色无形,酒瓶赋予其色彩与形状。酒为口舌品尝之物,满足的是味觉,但进商店买酒,先发挥作用的却是视觉。要看说明文字,更要看包装是否够档次,酒瓶形状如何、是否精致。所以,各酒厂在酒瓶设计方面煞费苦心,甚至重金请著名工艺美术家出马、买断酒瓶设计图版权之类,实属必然。于是,形状各异的酒瓶被设计出来,酒瓶的世界变得千姿百态。酒中含酒精,能醉人,酒瓶同样能醉
期刊
对于不喝正好,一喝就多的人来说,能不能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想起来就想笑的——  对于酒,我的喜爱程度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强烈。  但正如你喜欢一个美女而她却对你不“感冒”一样,一直以来我属于那种单相思的状态。无论是啤酒的清爽宜人还是白酒的浓郁香醇,都会时常让我处于不喝正好,一喝就多的尴尬境地。  有时候,我对自己不能喝酒感到很无奈,生意往来,必须的应酬,都少不了推杯换盏,可我的酒量往往
期刊
新专辑里面的歌曲可以说是很江南的,特别是《梦蝶》和《声声慢》,还有《风起云涌》。淡化了锐舞电音,恬淡民谣融入电子节拍。乐评人说是“电子的时尚,民谣的返璞归真”。  新年的脚步刚刚走过,与非门乐队的贺岁新单曲《Happy New Year 2U》还在耳边回响,一贯迷离的主唱蒋凡应着和声,童谣般地诉说着天南海北的故事,一派脉脉温情:为什么我感觉有些醉了?想在空气中自由而孤独地飘行,想在乐声里散乱而随性
期刊
地震来了?    随着夏季太阳的日渐燥热难耐,中国白酒业也空前的躁动不安起来:上月初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爆出惊人消息:中国白酒要推行纯粮标志了!一时间街头巷尾,引得白酒企业及业内人士议论纷纷。  这项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喻为“这将绝对是中国白酒行业的一场大地震”的措施,它所引发的震荡将会波及谁以及震出怎样的结局呢?  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负
期刊
酒的魔力在于喝多后把正常人带入另一种状态,演绎出许多趣事,令人捧腹和回味。选几个生活中醉酒类型供您一乐:    酒后吐真言型    有些人平时不喜欢说话,甚至上老虎凳,灌辣椒水也不说一句真话,但是喝多后会主动说:“大哥,我有个秘密告诉你。那年,我老丈人在河边洗澡,衣服让人给藏起来了,急得他在河里蹲了大半天……看他着急的样子给我乐的……知道是谁藏的吗?嘻嘻……我藏的……”    晴转多云型    酒
期刊
天下无贼篇    在产品同质化时代,仅有原料、工艺、技术上的优势,是创造不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典品牌的。人们需要的不仅是物理属性的满足,更是情感和精神的寄托。所以,对于造酒而言,实在是一件不但用五谷之粒、青山之泉,还须用生命之元气、文化之心魄的事。酒与文化,注定了天生的缘分。  镜头回放:2004年年底,新年的气氛已经临近,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市民们一大早起来便惊奇地发现,好多公交车、路牌都换了
期刊
小桥流水    那年我们来到丽江古城的时候,已近黄昏了。  街口两架水车“吱吱—”地转着,水是清澈透底,更有绿色水藻在随水漂浮,红色的锦鲤在水藻间快乐地游着。街道的路面是天然的青灰色石板铺就的,未经打磨的粗糙反而显现出小城的厚重古朴,走在上面会感觉到一种沉甸甸的踏实。街道两边的房子都是纳西民居,灰黑的瓦面,上翘的屋檐,红色的廊柱木门,雕梁画栋。  丽江古城的街道细细长长,被一条流动的小河切成两半,
期刊
秀美的海德堡是莱茵河支流内卡河畔的一座文化古城。站在高处俯瞰,内卡河像一条淡绿的丝带系在盛装的海德堡的腰间,鳞次栉比的红瓦屋顶就像她摇曳的锦裙。  海德堡的历史上有一个发人深思的谜,那是海德堡宫的残垣断壁留下的。  海德堡宫位于茂林苍郁的小山间,用红褐色岩石建成。它始建于13世纪,到了17世纪,已经形成了一座比一座华丽的宫殿群,而环绕着这些宫殿的则是一个比一个坚固的圆柱形堡垒,其中有的碉堡高近4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