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这次活动,我受到很大的震撼。不管是现场课堂教学展示,还是老师们对教学案例的介绍,给我的感觉是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这次活动对于未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走向,以及将会取得的成就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个成就不仅指语文教学,也包括将来教材的编写、语文考试制度内容方式的改革。
平心而论,对“学习任务群”我没有多少发言权。在到会之前,我关于“学习任务群”的所有认知,大部分源于“课标”文本,以及陆志平老师的解读文章。但在这次活动中,几位课标修订稿的制定专家对于问题的分析,提出的一些观念,让我深受启发,从而看到语文的天地有多么宽广,有多么丰富多彩,真正感受到根据“课标”来组织教学后,高中语文教学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文本上呈现的那些全新的观念和表述,首先是在江苏开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作为一个学习者,想说说自己的主要收获和认识。
一、“学习任务群”体现了“人文合一” 的语文学科本质
杨九俊先生在活动开幕式上说:“‘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对语文学科本质的重新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语文学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从参与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有一个基本看法:语文学科的本质就是“人文合一”。这是基础教育领域中,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之一。我一直认为语文是一门影响人一生的学科,它的学科内容深入人的精神世界,它是塑造人的人格面貌的一门人文基础学科。“人文合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整个语文教学中,人的思维和情感等精神活动,跟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是一种共生关系。所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表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时就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之所以这样给语文下定义,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语文本质的认识——“人”与“文”的合一、共生。
而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意味着母语课程在现代教育理念观照下,获得了创新,实现了涅槃重生。特别是这次高中“课标”的修订,提出“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这个现代理念,我国语文教学传统获得了创新。这两天听课,大家一定会惊叹江苏老师教学水平之高,更会惊叹学生的聪明机智和高素质。其实,我认为不一定是这些老师特别睿智,也不一定是这些学生特别聪明,是因为“学习任务群”这一新型的语文学习方式,把老师的素养、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充分调动起来了。我相信只要按照这样的路子走,语文一定能够实现其教育教学功能,语文也将成为伴随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学科。那天朱慕菊司长说道,语文教学只要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就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调动起来。语文“学习任务群”就是一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或者说教学形态。我想这就是对语文学科本质的重新发现。我经常说,在所有的基础教育学科中,语文是与个人的心灵贴得最近的一门学科。在这次课堂展示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心心相印。这些教学观摩课很能够打动我们,使我们听课者也觉得,自己跟课堂上师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有一种心灵的沟通。
二、“学习任务群”标志着语文课程的根本转型
我回忆自己念小学和初中时,语文课程基本可以归为“知识传授型”。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的钱梦龙老师提出“三主”,其核心是以训练为主线,这个理念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反映到语文教学大纲中,语文课开始强调技能,即所谓“技能训练型”。它是以线性的单项训练为特征的,把听说读写各种技能都训练完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
新课改以来,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发布开始,语文课程已经开始向“素养养成型”转变。“课标”首次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概念,开始好多人都不理解,但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特别到了这次高中“课标”的修订,“素养”的概念又得到一次提升——明确地把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分解成四个方面,既分别表述,又关注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个就是块状的课程形态。所以总的来说,语文课程从“知识传授型”到“技能训练型”,再到现在的“素养养成型”,是在不断地发展、转型。
“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有两个核心要素:一个是真实情境,一个是任务驱动。我认为这是新课型的标志。这次新课改,遭到不少质疑,有的说你们不要知识了,不要能力了,有的说“课标”不重视训练了。这些质疑其实非常容易回应。“课标”提出“素养”,提出“学习任务群”,与知识、技能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包容关系,素养养成是对知识、技能的提升和超越。所以由于真实情境和任务驱动这两个核心要素,知识、技能、能力都活化了;而且不仅是知识、技能、能力这些显性的因素活化了,很多隐性的东西,学生都学到了。杨九俊老师讲到意会知识、缄默知识,这种知识是不需要通过概念、定义来加以理性表述的,但是它们就生长在整个语文教学的进程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这些知识是用显性的知识树、能力线、训练线无法表述的。不要小看语文学习中这些意会的、缄默的、混沌的知识,它对学生品格的提升、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能够伴随人的终生。比如“我的文学三国”展示课上(文末扫码观看展示课),有位学生发现《三国演义》的回目里动词很重要,他说动词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我读《三国演义》好多遍,但是我就没有发现这一点,大学课堂上老师讲古典小说也没有讲到这一点。那么这种发现是凭借知识发现的呢,还是一种阅读中出自内心的意会呢?我觉得更多是意会。学生读了回目,直觉让他感受有几个动词好像特别有味道、有力度,然后他就会进入思考。我想他回答课堂提问时说“有感情色彩”也是即兴脱口而出,出于灵机一动,是非常直接的表达。像这些例子,其实不一定会出现在原来老师周密详尽的教学设计中,这是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这让我想起,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了“模块”的概念。“模块”和“学习任务群”,区别到底在哪里?我认为“模块”的概念还偏向于课程内容的客观一面,而“学习任务群”是主观、客观两方面兼有。所谓偏于客观,怎么理解呢?高中“课标”实验稿里提出的必修模块,主要是指課程内容的结构,是预先设计好的,然后根据课程目标去加以实施,完成这个模块的教学,所以说偏于客观。而“学习任务群”的核心和内在动力是什么?就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所谓真实情境,所谓任务驱动,都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为依托,舍此无以实现。“学习任务群”的落实,一定是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后。教师原来的绝对权威将消解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是通过帮助学生学习活动的实施来发挥作用的。至于课程的内容结构,虽有个大概方向、基本目标,有实施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但在很大程度上是随机实现的。一旦教师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显现了。所以“学习任务群”是客观的学科内容与主观的学习者两者统一起来呈现的。这次展示的几个必修“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我们看到学生的确成了课堂的学习主体。而且在“学习任务群”内部,学生的学习活动甚至可以成为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不是完全按老师的预设来实施教学了,整个学生的活动内容,也成了“学习任务群”结构的组成部分。而所有的学习活动,不再是指向学科客观内容的被动获得,而是指向学习主体的主动建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那种知识传授的、技能训练的模式。可以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对历次语文课改的一个超越。 讨论“学习任务群”问题,势必要讲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一个都不能少,但是它们又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简单的交叉关系。语言当然是根本推动力,是各素养要素的基础,但这四个方面是综合构成的。说到底,如果从语文的本质角度考虑,同意人、文一体的话,其实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混沌的,是不可分的。而且这四个素养的获得,是整体推进的,不是通过一个个学习训练获得的。这次教育部组织的高中“课标”修订,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具有国际背景,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抓手。有关教育专家、课程专家、教学专家,对各个“课标”修订组提出一定要将学科素养分解的要求,我则认为对语文课程,这是勉为其难。把单一的要素拿出来,分解,再系列化,这样层层分解,肯定不是课标组专家的本意。对语文学科素养进行逻辑化的分析和切割,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说是勉为其难。高中“课标”的修订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可能一提出就是非常完善无可挑剔的。因为这一次前进的步伐比较大,在将来可以不断深化,不断完善。我觉得可以进而思考的是:四要素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它们在“学习任务群” 实施中有哪些要义?应该提供怎样的策略?但这个大方向我是非常赞成的。
三、“学习任务群”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学习任务群”是个新概念,是高中语文课程实施的新的组织方式,进一步说,它是对高中语文老师的人格与素养的真正挑战。高中老师要有宽广的胸怀,有远大的目光,要敢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挑战。这些都涉及一个教师的人格修养,也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真正挑战。因为 “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征是主客體合一来实施教学,教师预设的“学习任务群”计划,与课堂教学真实的实践,两者之间可能不是一致的,甚至可能是完全不一致的。因为任务群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指导过程,虽然发生在学校课堂上,但是它已经是活化了的、相当生活化了的语文。所以不可能要求教师一课一教,学生一教一得。一堂课可能会涉及很多方面,教师必须调动自己的全部储存和各种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积累,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另外教师还得随机应变,这往往不是在备课中可以准备的,而是即时性的,有现场感的,要调动自己的全部储存、各种能力,去提取、筛选、重组、激活那些对这一堂课有用的所有的东西。随机应变这个挑战是非常大的。然后教师还要合适地、恰当地调整自己课堂教学指导的方向、路径和采用的策略。比如预设“活生生的这一个”展示课(文末扫码观看展示课),有的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如果这种不同意见在课堂上变成压倒性的意见怎么办?如果这种压倒性的意见跟教师预设的完全相反怎么办?所以对教师的挑战会常常发生,但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我们过去提倡教师要追求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师的教学要有个人的创造,“学习任务群”就提供了太好的舞台。课堂不再是一人一面,而是一人多面,甚至是一人千面。这一次承担教学示范课的江苏的几位老师,我相信他们肯定每次都要对教学做调整——面对的班级不一样,学生不一样,那种现场被激发起来的活性元素也不一样。我们的教学创造性就出来了,那活性的元素也就越来越多了!高中语文教师既要是一位在场者,又要是一位思想者。我希望在场者与思想者能够统一在每一位老师的身上。
最后我要说,这次活动是江苏先行在全国示范,这个活动办得太及时了,有高品位、高水平。在我看来,江苏的语文教育有两个特点是非常鲜明的,一是始终坚持人文传统,二是始终坚持母语教育传统;另外一方面,江苏的老师改革创新的意识很强,特别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就拿苏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标教材来说,它是以人文主题,或者叫人文母题组元的,单元组织形式是完全创新的。当时提出单元组合的三种类型,即文本研读,活动体验,问题研讨,在我看来,这种编辑思想其实已经隐含着“学习任务群”的初步形态。江苏老师根据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来实施、示范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只不过是一件顺势而为的事。当然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挑战,但这个挑战相对就小得多,因为经过十多年课标教材和教学改革的长期熏陶,已有非常厚实的基础。
讨论“学习任务群”,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三句话: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始终把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放在心中,始终把学生将要面对的那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复杂的世界放在心中。
*本文系作者在“全国首届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的发言,戴丽根据录音整理,经作者审阅、修改后刊发。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平心而论,对“学习任务群”我没有多少发言权。在到会之前,我关于“学习任务群”的所有认知,大部分源于“课标”文本,以及陆志平老师的解读文章。但在这次活动中,几位课标修订稿的制定专家对于问题的分析,提出的一些观念,让我深受启发,从而看到语文的天地有多么宽广,有多么丰富多彩,真正感受到根据“课标”来组织教学后,高中语文教学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文本上呈现的那些全新的观念和表述,首先是在江苏开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作为一个学习者,想说说自己的主要收获和认识。
一、“学习任务群”体现了“人文合一” 的语文学科本质
杨九俊先生在活动开幕式上说:“‘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对语文学科本质的重新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语文学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从参与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有一个基本看法:语文学科的本质就是“人文合一”。这是基础教育领域中,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之一。我一直认为语文是一门影响人一生的学科,它的学科内容深入人的精神世界,它是塑造人的人格面貌的一门人文基础学科。“人文合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整个语文教学中,人的思维和情感等精神活动,跟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是一种共生关系。所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表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时就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之所以这样给语文下定义,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语文本质的认识——“人”与“文”的合一、共生。
而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意味着母语课程在现代教育理念观照下,获得了创新,实现了涅槃重生。特别是这次高中“课标”的修订,提出“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这个现代理念,我国语文教学传统获得了创新。这两天听课,大家一定会惊叹江苏老师教学水平之高,更会惊叹学生的聪明机智和高素质。其实,我认为不一定是这些老师特别睿智,也不一定是这些学生特别聪明,是因为“学习任务群”这一新型的语文学习方式,把老师的素养、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充分调动起来了。我相信只要按照这样的路子走,语文一定能够实现其教育教学功能,语文也将成为伴随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学科。那天朱慕菊司长说道,语文教学只要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就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调动起来。语文“学习任务群”就是一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或者说教学形态。我想这就是对语文学科本质的重新发现。我经常说,在所有的基础教育学科中,语文是与个人的心灵贴得最近的一门学科。在这次课堂展示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心心相印。这些教学观摩课很能够打动我们,使我们听课者也觉得,自己跟课堂上师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有一种心灵的沟通。
二、“学习任务群”标志着语文课程的根本转型
我回忆自己念小学和初中时,语文课程基本可以归为“知识传授型”。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的钱梦龙老师提出“三主”,其核心是以训练为主线,这个理念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反映到语文教学大纲中,语文课开始强调技能,即所谓“技能训练型”。它是以线性的单项训练为特征的,把听说读写各种技能都训练完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
新课改以来,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发布开始,语文课程已经开始向“素养养成型”转变。“课标”首次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概念,开始好多人都不理解,但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特别到了这次高中“课标”的修订,“素养”的概念又得到一次提升——明确地把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分解成四个方面,既分别表述,又关注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个就是块状的课程形态。所以总的来说,语文课程从“知识传授型”到“技能训练型”,再到现在的“素养养成型”,是在不断地发展、转型。
“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有两个核心要素:一个是真实情境,一个是任务驱动。我认为这是新课型的标志。这次新课改,遭到不少质疑,有的说你们不要知识了,不要能力了,有的说“课标”不重视训练了。这些质疑其实非常容易回应。“课标”提出“素养”,提出“学习任务群”,与知识、技能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包容关系,素养养成是对知识、技能的提升和超越。所以由于真实情境和任务驱动这两个核心要素,知识、技能、能力都活化了;而且不仅是知识、技能、能力这些显性的因素活化了,很多隐性的东西,学生都学到了。杨九俊老师讲到意会知识、缄默知识,这种知识是不需要通过概念、定义来加以理性表述的,但是它们就生长在整个语文教学的进程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这些知识是用显性的知识树、能力线、训练线无法表述的。不要小看语文学习中这些意会的、缄默的、混沌的知识,它对学生品格的提升、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能够伴随人的终生。比如“我的文学三国”展示课上(文末扫码观看展示课),有位学生发现《三国演义》的回目里动词很重要,他说动词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我读《三国演义》好多遍,但是我就没有发现这一点,大学课堂上老师讲古典小说也没有讲到这一点。那么这种发现是凭借知识发现的呢,还是一种阅读中出自内心的意会呢?我觉得更多是意会。学生读了回目,直觉让他感受有几个动词好像特别有味道、有力度,然后他就会进入思考。我想他回答课堂提问时说“有感情色彩”也是即兴脱口而出,出于灵机一动,是非常直接的表达。像这些例子,其实不一定会出现在原来老师周密详尽的教学设计中,这是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这让我想起,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了“模块”的概念。“模块”和“学习任务群”,区别到底在哪里?我认为“模块”的概念还偏向于课程内容的客观一面,而“学习任务群”是主观、客观两方面兼有。所谓偏于客观,怎么理解呢?高中“课标”实验稿里提出的必修模块,主要是指課程内容的结构,是预先设计好的,然后根据课程目标去加以实施,完成这个模块的教学,所以说偏于客观。而“学习任务群”的核心和内在动力是什么?就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所谓真实情境,所谓任务驱动,都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为依托,舍此无以实现。“学习任务群”的落实,一定是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后。教师原来的绝对权威将消解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是通过帮助学生学习活动的实施来发挥作用的。至于课程的内容结构,虽有个大概方向、基本目标,有实施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但在很大程度上是随机实现的。一旦教师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显现了。所以“学习任务群”是客观的学科内容与主观的学习者两者统一起来呈现的。这次展示的几个必修“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我们看到学生的确成了课堂的学习主体。而且在“学习任务群”内部,学生的学习活动甚至可以成为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不是完全按老师的预设来实施教学了,整个学生的活动内容,也成了“学习任务群”结构的组成部分。而所有的学习活动,不再是指向学科客观内容的被动获得,而是指向学习主体的主动建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那种知识传授的、技能训练的模式。可以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对历次语文课改的一个超越。 讨论“学习任务群”问题,势必要讲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一个都不能少,但是它们又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简单的交叉关系。语言当然是根本推动力,是各素养要素的基础,但这四个方面是综合构成的。说到底,如果从语文的本质角度考虑,同意人、文一体的话,其实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混沌的,是不可分的。而且这四个素养的获得,是整体推进的,不是通过一个个学习训练获得的。这次教育部组织的高中“课标”修订,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具有国际背景,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抓手。有关教育专家、课程专家、教学专家,对各个“课标”修订组提出一定要将学科素养分解的要求,我则认为对语文课程,这是勉为其难。把单一的要素拿出来,分解,再系列化,这样层层分解,肯定不是课标组专家的本意。对语文学科素养进行逻辑化的分析和切割,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说是勉为其难。高中“课标”的修订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可能一提出就是非常完善无可挑剔的。因为这一次前进的步伐比较大,在将来可以不断深化,不断完善。我觉得可以进而思考的是:四要素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它们在“学习任务群” 实施中有哪些要义?应该提供怎样的策略?但这个大方向我是非常赞成的。
三、“学习任务群”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学习任务群”是个新概念,是高中语文课程实施的新的组织方式,进一步说,它是对高中语文老师的人格与素养的真正挑战。高中老师要有宽广的胸怀,有远大的目光,要敢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挑战。这些都涉及一个教师的人格修养,也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真正挑战。因为 “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征是主客體合一来实施教学,教师预设的“学习任务群”计划,与课堂教学真实的实践,两者之间可能不是一致的,甚至可能是完全不一致的。因为任务群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指导过程,虽然发生在学校课堂上,但是它已经是活化了的、相当生活化了的语文。所以不可能要求教师一课一教,学生一教一得。一堂课可能会涉及很多方面,教师必须调动自己的全部储存和各种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积累,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另外教师还得随机应变,这往往不是在备课中可以准备的,而是即时性的,有现场感的,要调动自己的全部储存、各种能力,去提取、筛选、重组、激活那些对这一堂课有用的所有的东西。随机应变这个挑战是非常大的。然后教师还要合适地、恰当地调整自己课堂教学指导的方向、路径和采用的策略。比如预设“活生生的这一个”展示课(文末扫码观看展示课),有的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如果这种不同意见在课堂上变成压倒性的意见怎么办?如果这种压倒性的意见跟教师预设的完全相反怎么办?所以对教师的挑战会常常发生,但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我们过去提倡教师要追求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师的教学要有个人的创造,“学习任务群”就提供了太好的舞台。课堂不再是一人一面,而是一人多面,甚至是一人千面。这一次承担教学示范课的江苏的几位老师,我相信他们肯定每次都要对教学做调整——面对的班级不一样,学生不一样,那种现场被激发起来的活性元素也不一样。我们的教学创造性就出来了,那活性的元素也就越来越多了!高中语文教师既要是一位在场者,又要是一位思想者。我希望在场者与思想者能够统一在每一位老师的身上。
最后我要说,这次活动是江苏先行在全国示范,这个活动办得太及时了,有高品位、高水平。在我看来,江苏的语文教育有两个特点是非常鲜明的,一是始终坚持人文传统,二是始终坚持母语教育传统;另外一方面,江苏的老师改革创新的意识很强,特别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就拿苏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标教材来说,它是以人文主题,或者叫人文母题组元的,单元组织形式是完全创新的。当时提出单元组合的三种类型,即文本研读,活动体验,问题研讨,在我看来,这种编辑思想其实已经隐含着“学习任务群”的初步形态。江苏老师根据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来实施、示范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只不过是一件顺势而为的事。当然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挑战,但这个挑战相对就小得多,因为经过十多年课标教材和教学改革的长期熏陶,已有非常厚实的基础。
讨论“学习任务群”,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三句话: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始终把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放在心中,始终把学生将要面对的那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复杂的世界放在心中。
*本文系作者在“全国首届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的发言,戴丽根据录音整理,经作者审阅、修改后刊发。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