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简单教学理论的核心理念是“简单的教,丰厚的学”;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在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上,要做到“精练有声语言、多用体态语言、用好心灵语言”,以达至润物无声的高质育人效果。有声语言主要包括声音,体态语言包括“衣着、装扮、站姿、走位、板书、手势、表情、眼神”等,心灵语言包括“精神、人格、修养”等。教师教学语言的修炼需持之以恒地进行“内化于心、融化于情、强化于炼、外化于行”的训练,方可从技术走向艺术,从教学走向教育。
关键词:简单教学理论;教学语言;三重境界
简单教学理论的核心理念是“简单的教,丰厚的学”。在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与修炼上,提倡“学生的话语要比教师多,思考训练时间要比说话时间多,学习活动要比教师讲解总结多”。“三要”本质上是弱化教,凸显学,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在教学语言艺术与修炼方面,“三要”就是提倡学生多活动、多思考、多表达,相应的教师要少说话,甚至不说话。“精炼有声语言、多用体态语言、用好心灵语言”,这就是教学语言的三重境界。
教学语言三重境界的具体内容、课堂教学主要应用场、艺术与修炼的总体结构见下表。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位置》一课为例,以三重教学语言的课堂教学主要应用场为主线谈谈各重语言的具体应用。客观上,各层教学语言的应用场是立体交织的,体态语言也用于“起承转合”,同样的有声语言也可用于亲和、激励、引导与传道。这样分类,是为了突出各层语言的主要应用场以及依此为范例对教学语言的应用深入地进行阐释。
一、第一层境界:有声语言,精练生动
课堂教学中,声音是教学语言的主要形式,话语是声音的载体。音色、音量、音调、语速、情感、内容是声音的内核。在艺术要求上,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音色悦耳、发音标准、音量适中、不紧不慢、抑扬顿挫;精练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情感”是重要的指标。在课堂教学中,从声音应用的角度来看,主要起着“起承转合”的价值。
(一)起:提问、启发、引导
开好场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也是构建民主、平等、和谐、轻松课堂氛围的重要基础。开场要让学生放松、充满信心、集中注意力、充满期待。课前谈话异常重要,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的语言能让人放松,积累良好的情感体验。本课开场时通过师生谈话,让最勇敢的学生去给教老师送花,表达情意与感恩。“what’s this”,夹杂着重庆方言的英语顿时让全场一片笑声,瞬间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消除隔阂与陌生感,构建起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这个过程也在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培养间接的自信心,也让学生对课程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再如学生来汇报练习思考时,想用手去触摸屏幕,此时教师说:“高档商品,非买勿摸。”这样幽默的语言起着氛围营造作用,但要用得恰当,绝不能矫揉造作。同时,一节课幽默的语言量要适当,不能喧宾夺主,要适可而止。亲切的称呼,往往也能很快拉近师生心理距离,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认知、情感、精神互动与交往。
(二)承:反馈、评价、讨论、交流
“如何让全班的同学都站起来”,在学生写出数对(y,y)时,教师笑着说:“终于等到你了!”。面对学生灵动的生成,教师充满欣喜,不慌不忙,反过来将这份喜悦传给学生,“你想说什么?”简单的两句话,巧妙地进行评价、反馈,并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讨论交流。“终于等到你”,意味着精彩无比,比“你真棒,掌声送给他”更有新意且更能讓学生感受到成就感。“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表达。
(三)转:过度、反问、追问
在红旗插在第一个同学桌上时,教师问,此刻你的心情。学生说出了激动、紧张。教师此时微微追问,“除了激动、紧张,还有什么?”“欣喜”。浅浅地追问,实际上是对课堂氛围很好的调度,一句还有什么,一下子将学生拉回欣喜的课堂。“那就请大家带着欢喜的心情,用你喜欢的方式,在你的练习本上,准确地写出这面小红旗现在的位置。”
在学生上台汇报(5,6)表示第5排,第6个同学。教师听完后,没有过多语言评价。只是望着台下的同学,指着5说,“这是?”全班学生马上纠错,“第5列”。让学生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体悟,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过渡语言要做到流畅自然。在总结笛卡尔基于蜘蛛网发现数对后,到下一个环节,“生活中的数学”,教师只用了一句话,“我也发现了蜘蛛网,但我没有发现数对。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向笛卡尔学习。”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生活中的数学”环节(下一个环节),妙不可言。
(四)合:总结
在合方面,包括课堂组织、环节小结、全课提升等。在课堂组织方面,尽量不用行为指令的语言,如“写完的同学,坐端正。”给人以命令的感觉,而多借助一些行为导引性的语言来组织教学。如“写完了,请看大屏幕。”让学生觉得上课不是外在指令的被动行动,而是思维的荡漾与自然流动。
最后课堂小结时,教师让两位同学分别从知识和方法的角度分享后,及时补充道,“课后不只是总结学习的内容,还要总结学习的方法。数学使人简洁,数学使人智慧。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发现,细心比较就会发现学好数学非常的简单。最后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把这句话读出来:数学是最简洁的语言。”“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我爱你们!”
二、第二层境界:体态语言,优雅传神
有声语言必不可少,但要适可而止,否则影响学生的思考,占用学生探索的时间。所以,在一节课中,要精练有声语言,多用体态语言。
无声语言包括衣着装扮、站姿走位、板书、手势、表情、眼神等。总体上,无声语言主要应用场在于拉近师生距离,展示教师的亲和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与启发学生深入学习,传递一些知识与重要信息。
而无声语言,在艺术要求上,包括“亲切朴实、得体大方;大气沉稳;工整简洁;指向准确、缓慢优雅;表情自然、四目传神”。 (一)亲和
穿着跟孩子接近的便衣,更有亲和力,更利于树立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切勿穿西装打领带,女生穿太漂亮的裙子,如公主般闪耀往往让学生有距离感。本节课,教师穿的是一件格子衬衫,直筒裤子,普通的皮鞋,让学生有一种如在正常教室里上课的感觉,一下子感觉教师像邻家叔叔一样亲切和蔼,平易近人。
再如这节课,教师走动巡视学生练习时不紧不慢,站着倾听学生发言时纹丝不动,给人一种安全感、亲切感、沉稳感,不干扰学生思维的流动,并且带动学生静心。
(二)激励
开课前,规定观测点后,教师说道,“第5列第3个同学起立”,学生站对后,教师用手势微微上扬。学生心领神会,鼓掌肯定。这样的手势比起单一的说“掌声在哪里”要好太多。既不打扰学生的思维,也让课堂之中,学生的思考与表达更充分。同样的,在学生汇报完后,教师用手势缓缓前后摆动示意回位,同时大家报以掌声。
(三)引导
当学生观察数对后的表达冗长时,教师表情纳木,充滿一种焦虑和怀疑感,皱着眉头,微微走动了两步,并做了一个挠头的动作,没有正面评价。学生通过表情和老师的肢体动作,一下子就领会到自己表达不够简洁。表情与动作也代表着评价反馈,比起有声语言,更传神。既保持了客观的反馈,又不断引导学生自我监视,深度思考。
全课用数对表示位置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代数,从生活到纸上,实现了思维的三次升跃。此时教师利用手势,将可爱的小朋友抽象到黑板上,手势缓缓地抓起同学们,顺时针缓缓放到黑板,这一手势既传神地实现了生活到纸上的抽象过度,也很形象地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流动。这样顺时针旋转恰好是实体到纸上的自然传承,这就是为什么要以教师为观测点来设计上半节课的活动。
再如在教师写同列数对时,在第一个示意对应位置同学起立后,后面则没有任何手势、语言、甚至表情,只是眼睛像夜晚里的手电筒光一样望着下面的同学,师生心灵相通,学生心领神会,自然明白是对应位置的同学起立。这样的眼神的运用全课数不胜数,眼神的激励与引导应用得妙不可言。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努力修炼对应的教学行为习惯,固化强化与内化,方可自然而为。
(四)传道
在开课时,让第一列学生起立,发现以学生为观测点的左边,右边第一列都起立。此时教师摸了摸脑袋,说道,“不好意思,老师糊涂了。我没有交代清楚以谁为观测点。”这样的手势语与体态语,让学生既觉得可爱,又对观测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板书时,教师一笔一画,认真书写,以身示范,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整个板书的布局,简洁且美观。一方面树立严谨的科学求真精神,另一方面也带给学生美学熏陶。
用手势来树立根据数对找对应位置的方法时,教师带着学生利用手势竖着画找列,横着画定行,交点处便是数对对应位置。手势是一种直观的形象语言,为学生建立方法的直观模型提供了内化具象。
三、第三层境界:心灵语言,以身示范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第三层境界的教学语言——心灵语言。事实上,教师的行为习惯、精神涵养、人格魅力、个人修养,往往会对学生产生一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滞后性的,但却是深刻的。
“精练有声语言、多用体态语言、用好心灵语言”是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在艺术追求上,要做到“精神高贵;以身作则、人格高尚;富有修养”,进而达成“涵养性情、培养品格、润泽心灵”的教育价值与教学目标。
(一)涵养性情
全节课,教师在学生发言时,站在一旁从不打断学生发言,即便学生说错或说偏。同时带着欣赏的、期待的、包容的、开放的心态全程认真倾听,点评与总结朴实无华,恰到好处。让学生感受到了尊重、平等、欣赏、修养。同样,教师每一个环节,都尽力通过激励性的语言或手势,鼓励着每一个人积极参与,不断地请不同的学生上台分享,真正做到关照人人、激励人人、成就人人。真正心中有学生,行为有尺度,神情有大爱。在学生表达不够精炼准确时,不断追问或启发,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种方法,脚踏实地,诲人不倦。教师身上展示出的这些可贵精神与个人涵养,无疑对学生的性情起着潜移默化地影响。
(二)培养品格
教师的人格、品性也是一节课学生耳濡目染的重要课程资源。在让学生总结梳理时,教师直接到学生位置上端正坐好,以身示范,让全体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的高尚品格,也让学生默化内化认真倾听、互相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大道至简,大育无声!
(三)润泽心灵
在学生已经充分对(y,y)位置特点理解后,要让全班都站起来,另一个同学写了(x,y),教师说,“还需要介绍吗?”“教不如学,学不如悟”。从知识到思想,从思想到哲学思考,醍醐灌顶,既是对学生的启发,也是与现场听课教师进行理念交流。
综上所述,有声语言是一般教师用得最多的教学语言。体态语言与心灵语言比起有声语言,在激励、引导、传道、涵养性情、培养品格、默化精神、塑造习惯方面更加生动形象且影响深刻,蕴含的教育价值更丰厚。后两重语言在行为内核结构上更复杂,教师恰如其分与恰到好处的呈现难度更大,训练与养成上要求也更高。三重境界的教学语言修炼并非一朝一夕,但也有路可循。首先,需要每位教师形成对有声语言、体态语言、心灵语言的系统认识,并构建起整体的结构体系,包括内容、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场、艺术与修炼路径等。其次,要在认识基础上,真正应用到课堂中,体会到三重境界教学语言的价值与魅力,在情感上认同与接受。再次,更需要教师平时在课外对一招一式,一言一行,进行有意识地反复演练,形成动作记忆,直至形成自动化的行为。同时,还需要在常态的每节课内坚持进行修炼,如上课前就调整好情绪,以公开课的高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语言。最后,在日积月累,系统训练与单项训练的坚持中,才可能外化于行,并做到自如自然。因境而变,因生而动,恰到好处,妙趣横生,润物无声,无声胜有声。总之,“内化于心、融化于情、强化于炼、外化于行”反复交织,持恒修炼,才可能厚积薄发,水到渠成。达到“人在课中,课在心中”的课堂教学艺术境界,不断累积上课的快乐感受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姜锡春.简单教学的提出、概念与结构[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0,(11):4~8.
[2]高有祥,肖鑫鑫.教师教学有声语言的本体属性及其要素研究[J].当代教师教育,2008,1(04):12~16.
[3]覃步经.浅析课堂中教师运用体态语言辅助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9,(30):93~94.
[4]麦 影.教师的行为、人格魅力对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82~84.
[5]杨福杰.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04):60.
关键词:简单教学理论;教学语言;三重境界
简单教学理论的核心理念是“简单的教,丰厚的学”。在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与修炼上,提倡“学生的话语要比教师多,思考训练时间要比说话时间多,学习活动要比教师讲解总结多”。“三要”本质上是弱化教,凸显学,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在教学语言艺术与修炼方面,“三要”就是提倡学生多活动、多思考、多表达,相应的教师要少说话,甚至不说话。“精炼有声语言、多用体态语言、用好心灵语言”,这就是教学语言的三重境界。
教学语言三重境界的具体内容、课堂教学主要应用场、艺术与修炼的总体结构见下表。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位置》一课为例,以三重教学语言的课堂教学主要应用场为主线谈谈各重语言的具体应用。客观上,各层教学语言的应用场是立体交织的,体态语言也用于“起承转合”,同样的有声语言也可用于亲和、激励、引导与传道。这样分类,是为了突出各层语言的主要应用场以及依此为范例对教学语言的应用深入地进行阐释。
一、第一层境界:有声语言,精练生动
课堂教学中,声音是教学语言的主要形式,话语是声音的载体。音色、音量、音调、语速、情感、内容是声音的内核。在艺术要求上,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音色悦耳、发音标准、音量适中、不紧不慢、抑扬顿挫;精练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情感”是重要的指标。在课堂教学中,从声音应用的角度来看,主要起着“起承转合”的价值。
(一)起:提问、启发、引导
开好场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也是构建民主、平等、和谐、轻松课堂氛围的重要基础。开场要让学生放松、充满信心、集中注意力、充满期待。课前谈话异常重要,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的语言能让人放松,积累良好的情感体验。本课开场时通过师生谈话,让最勇敢的学生去给教老师送花,表达情意与感恩。“what’s this”,夹杂着重庆方言的英语顿时让全场一片笑声,瞬间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消除隔阂与陌生感,构建起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这个过程也在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培养间接的自信心,也让学生对课程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再如学生来汇报练习思考时,想用手去触摸屏幕,此时教师说:“高档商品,非买勿摸。”这样幽默的语言起着氛围营造作用,但要用得恰当,绝不能矫揉造作。同时,一节课幽默的语言量要适当,不能喧宾夺主,要适可而止。亲切的称呼,往往也能很快拉近师生心理距离,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认知、情感、精神互动与交往。
(二)承:反馈、评价、讨论、交流
“如何让全班的同学都站起来”,在学生写出数对(y,y)时,教师笑着说:“终于等到你了!”。面对学生灵动的生成,教师充满欣喜,不慌不忙,反过来将这份喜悦传给学生,“你想说什么?”简单的两句话,巧妙地进行评价、反馈,并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讨论交流。“终于等到你”,意味着精彩无比,比“你真棒,掌声送给他”更有新意且更能讓学生感受到成就感。“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表达。
(三)转:过度、反问、追问
在红旗插在第一个同学桌上时,教师问,此刻你的心情。学生说出了激动、紧张。教师此时微微追问,“除了激动、紧张,还有什么?”“欣喜”。浅浅地追问,实际上是对课堂氛围很好的调度,一句还有什么,一下子将学生拉回欣喜的课堂。“那就请大家带着欢喜的心情,用你喜欢的方式,在你的练习本上,准确地写出这面小红旗现在的位置。”
在学生上台汇报(5,6)表示第5排,第6个同学。教师听完后,没有过多语言评价。只是望着台下的同学,指着5说,“这是?”全班学生马上纠错,“第5列”。让学生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体悟,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过渡语言要做到流畅自然。在总结笛卡尔基于蜘蛛网发现数对后,到下一个环节,“生活中的数学”,教师只用了一句话,“我也发现了蜘蛛网,但我没有发现数对。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向笛卡尔学习。”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生活中的数学”环节(下一个环节),妙不可言。
(四)合:总结
在合方面,包括课堂组织、环节小结、全课提升等。在课堂组织方面,尽量不用行为指令的语言,如“写完的同学,坐端正。”给人以命令的感觉,而多借助一些行为导引性的语言来组织教学。如“写完了,请看大屏幕。”让学生觉得上课不是外在指令的被动行动,而是思维的荡漾与自然流动。
最后课堂小结时,教师让两位同学分别从知识和方法的角度分享后,及时补充道,“课后不只是总结学习的内容,还要总结学习的方法。数学使人简洁,数学使人智慧。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发现,细心比较就会发现学好数学非常的简单。最后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把这句话读出来:数学是最简洁的语言。”“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我爱你们!”
二、第二层境界:体态语言,优雅传神
有声语言必不可少,但要适可而止,否则影响学生的思考,占用学生探索的时间。所以,在一节课中,要精练有声语言,多用体态语言。
无声语言包括衣着装扮、站姿走位、板书、手势、表情、眼神等。总体上,无声语言主要应用场在于拉近师生距离,展示教师的亲和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与启发学生深入学习,传递一些知识与重要信息。
而无声语言,在艺术要求上,包括“亲切朴实、得体大方;大气沉稳;工整简洁;指向准确、缓慢优雅;表情自然、四目传神”。 (一)亲和
穿着跟孩子接近的便衣,更有亲和力,更利于树立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切勿穿西装打领带,女生穿太漂亮的裙子,如公主般闪耀往往让学生有距离感。本节课,教师穿的是一件格子衬衫,直筒裤子,普通的皮鞋,让学生有一种如在正常教室里上课的感觉,一下子感觉教师像邻家叔叔一样亲切和蔼,平易近人。
再如这节课,教师走动巡视学生练习时不紧不慢,站着倾听学生发言时纹丝不动,给人一种安全感、亲切感、沉稳感,不干扰学生思维的流动,并且带动学生静心。
(二)激励
开课前,规定观测点后,教师说道,“第5列第3个同学起立”,学生站对后,教师用手势微微上扬。学生心领神会,鼓掌肯定。这样的手势比起单一的说“掌声在哪里”要好太多。既不打扰学生的思维,也让课堂之中,学生的思考与表达更充分。同样的,在学生汇报完后,教师用手势缓缓前后摆动示意回位,同时大家报以掌声。
(三)引导
当学生观察数对后的表达冗长时,教师表情纳木,充滿一种焦虑和怀疑感,皱着眉头,微微走动了两步,并做了一个挠头的动作,没有正面评价。学生通过表情和老师的肢体动作,一下子就领会到自己表达不够简洁。表情与动作也代表着评价反馈,比起有声语言,更传神。既保持了客观的反馈,又不断引导学生自我监视,深度思考。
全课用数对表示位置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代数,从生活到纸上,实现了思维的三次升跃。此时教师利用手势,将可爱的小朋友抽象到黑板上,手势缓缓地抓起同学们,顺时针缓缓放到黑板,这一手势既传神地实现了生活到纸上的抽象过度,也很形象地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流动。这样顺时针旋转恰好是实体到纸上的自然传承,这就是为什么要以教师为观测点来设计上半节课的活动。
再如在教师写同列数对时,在第一个示意对应位置同学起立后,后面则没有任何手势、语言、甚至表情,只是眼睛像夜晚里的手电筒光一样望着下面的同学,师生心灵相通,学生心领神会,自然明白是对应位置的同学起立。这样的眼神的运用全课数不胜数,眼神的激励与引导应用得妙不可言。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努力修炼对应的教学行为习惯,固化强化与内化,方可自然而为。
(四)传道
在开课时,让第一列学生起立,发现以学生为观测点的左边,右边第一列都起立。此时教师摸了摸脑袋,说道,“不好意思,老师糊涂了。我没有交代清楚以谁为观测点。”这样的手势语与体态语,让学生既觉得可爱,又对观测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板书时,教师一笔一画,认真书写,以身示范,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整个板书的布局,简洁且美观。一方面树立严谨的科学求真精神,另一方面也带给学生美学熏陶。
用手势来树立根据数对找对应位置的方法时,教师带着学生利用手势竖着画找列,横着画定行,交点处便是数对对应位置。手势是一种直观的形象语言,为学生建立方法的直观模型提供了内化具象。
三、第三层境界:心灵语言,以身示范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第三层境界的教学语言——心灵语言。事实上,教师的行为习惯、精神涵养、人格魅力、个人修养,往往会对学生产生一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滞后性的,但却是深刻的。
“精练有声语言、多用体态语言、用好心灵语言”是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在艺术追求上,要做到“精神高贵;以身作则、人格高尚;富有修养”,进而达成“涵养性情、培养品格、润泽心灵”的教育价值与教学目标。
(一)涵养性情
全节课,教师在学生发言时,站在一旁从不打断学生发言,即便学生说错或说偏。同时带着欣赏的、期待的、包容的、开放的心态全程认真倾听,点评与总结朴实无华,恰到好处。让学生感受到了尊重、平等、欣赏、修养。同样,教师每一个环节,都尽力通过激励性的语言或手势,鼓励着每一个人积极参与,不断地请不同的学生上台分享,真正做到关照人人、激励人人、成就人人。真正心中有学生,行为有尺度,神情有大爱。在学生表达不够精炼准确时,不断追问或启发,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种方法,脚踏实地,诲人不倦。教师身上展示出的这些可贵精神与个人涵养,无疑对学生的性情起着潜移默化地影响。
(二)培养品格
教师的人格、品性也是一节课学生耳濡目染的重要课程资源。在让学生总结梳理时,教师直接到学生位置上端正坐好,以身示范,让全体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的高尚品格,也让学生默化内化认真倾听、互相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大道至简,大育无声!
(三)润泽心灵
在学生已经充分对(y,y)位置特点理解后,要让全班都站起来,另一个同学写了(x,y),教师说,“还需要介绍吗?”“教不如学,学不如悟”。从知识到思想,从思想到哲学思考,醍醐灌顶,既是对学生的启发,也是与现场听课教师进行理念交流。
综上所述,有声语言是一般教师用得最多的教学语言。体态语言与心灵语言比起有声语言,在激励、引导、传道、涵养性情、培养品格、默化精神、塑造习惯方面更加生动形象且影响深刻,蕴含的教育价值更丰厚。后两重语言在行为内核结构上更复杂,教师恰如其分与恰到好处的呈现难度更大,训练与养成上要求也更高。三重境界的教学语言修炼并非一朝一夕,但也有路可循。首先,需要每位教师形成对有声语言、体态语言、心灵语言的系统认识,并构建起整体的结构体系,包括内容、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场、艺术与修炼路径等。其次,要在认识基础上,真正应用到课堂中,体会到三重境界教学语言的价值与魅力,在情感上认同与接受。再次,更需要教师平时在课外对一招一式,一言一行,进行有意识地反复演练,形成动作记忆,直至形成自动化的行为。同时,还需要在常态的每节课内坚持进行修炼,如上课前就调整好情绪,以公开课的高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语言。最后,在日积月累,系统训练与单项训练的坚持中,才可能外化于行,并做到自如自然。因境而变,因生而动,恰到好处,妙趣横生,润物无声,无声胜有声。总之,“内化于心、融化于情、强化于炼、外化于行”反复交织,持恒修炼,才可能厚积薄发,水到渠成。达到“人在课中,课在心中”的课堂教学艺术境界,不断累积上课的快乐感受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姜锡春.简单教学的提出、概念与结构[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0,(11):4~8.
[2]高有祥,肖鑫鑫.教师教学有声语言的本体属性及其要素研究[J].当代教师教育,2008,1(04):12~16.
[3]覃步经.浅析课堂中教师运用体态语言辅助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9,(30):93~94.
[4]麦 影.教师的行为、人格魅力对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82~84.
[5]杨福杰.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