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过许多古诗词,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诗词可以以另一种有趣的形式重新进行表述呢?一起来看这首诗——
你到烟花三月去了
孟浩然
当远行的船儿成了一片孤帆
李白还在这里
向你挥手致意
黄鹤楼顶黄鹤声声
长江之上水流急急
风来过一阵
走了
云飘来几朵
散了
李白的情谊如停不下来的江水
沿着江面 一波一波
向你涌去
涛声从此不息
涛声从此不息
撞击着岸上所有的离情别意
(摘自王立春《你在烟花那边》)
读完这首现代诗,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你能从这首现代诗中找出其中藏着哪首古诗吗?没错,正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因为诗歌中直接出现了孟浩然、烟花三月、黄鹤楼这些古诗中的元素,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但这却是一个新的作品了,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对诗歌进行了新的创造,使诗歌具有了新的意境与趣味。这样的写作沟通了古代和现代,像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家王立春把这样的创作叫作古诗词重述。这样有趣的方式,你想不想试试?其实进行古诗词重述并不难,我们把握住以下两点就能进行写作啦。
一、理解诗意,找出诗词中的标志性信息
理解诗歌的内容是进行古诗词重述的必要条件之一。首先,我们需要结合诗歌的注释,初步理解诗意,理清诗歌的写作脉络。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这首古诗在形式上是一首七绝,首句描写了分别的地点,第二句描写了分别的时间和朋友的去向,最后两句描述了分别的景象。全诗寓情于景,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其次,可以结合作者的生平信息、创作背景等,进一步走进诗歌,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仕游期间的作品。李白乐观豁达,喜爱漫游山水名川,结交友人。作者在三月的桃红柳绿中送别友人,友人所去之处是舒适宜人的扬州,这虽是一首送别诗,却没有以往送别诗的凄哀之情。因此,在进行古诗词重述的时候,我们要准确把握原诗的感情基调。
最后,我们需要找出诗词中的标志性信息。这首离别诗中的送别地点——黄鹤楼就是标志性景物,还有两位离别的友人:李白和孟浩然。扬州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也可作为本诗的标志性信息。还可以根据诗歌的不同类型选取不同的标志性信息。如山水田园诗,我们可以选取诗中的山水风景、自然风景和田园生活等吟咏对象;如边塞征战诗,我们可以选取诗中的地理区域、战事器具、人物等。有时甚至可以把选出的标志性信息作为诗歌的题目。如王立春的《茱萸枝》一诗便是对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的重述,我们从题目便可看出来。
二、结合诗境,展开想象,大胆创作
古诗词重述绝不等于把古诗翻译为白话,或简单地进行意义的重新叙述。作为一项创作活动,写作时我们必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加入自己新的想象与创造。如《你在烟花那边》这首诗,就是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进行了合理的想象,补充了“李白还在这里,向你挥手致意”“涛声从此不息,撞击着岸上所有的离情别意”等原诗没有的元素,给予读者新的阅读体验。
除了結合诗境展开想象之外,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也会为古诗词重述增加哲思与深度。“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是唐朝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为什么找不到隐者呢?王立春在对这首诗进行重述的诗作《真正的隐者》中,对隐者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因为隐者可以幻化,“在那笔直的树下,隐者已是那棵树;在那茂密的草丛,隐者已是那丛草”;隐者可以遁形,“哪里水深,隐者就在哪里;哪里云浅,隐者就在哪里”。大隐无形,大隐又无处不在!
中国古诗词以含蓄为主,我们在进行古诗词重述时,可以打破这种常规,将这种隐晦的情感释放出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场景令人唏嘘不已,长安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眼望去,满目疮痍,心系苍生的杜甫该是多么的心痛和失望。在对《春望》进行重述时,我们可以将诗歌中隐藏的情感大胆地释放出来。
同学们,古诗词重述这种新的写作方式,可以为我们打开学习古诗词的另一扇窗,我们可以借助这种形式,穿越古今,跨越时空,在小小的笔尖上与诗人们完成一次次心灵的沟通与对话,这样的写作必定会成为一种难得的乐趣。
你到烟花三月去了
孟浩然
当远行的船儿成了一片孤帆
李白还在这里
向你挥手致意
黄鹤楼顶黄鹤声声
长江之上水流急急
风来过一阵
走了
云飘来几朵
散了
李白的情谊如停不下来的江水
沿着江面 一波一波
向你涌去
涛声从此不息
涛声从此不息
撞击着岸上所有的离情别意
(摘自王立春《你在烟花那边》)
读完这首现代诗,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你能从这首现代诗中找出其中藏着哪首古诗吗?没错,正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因为诗歌中直接出现了孟浩然、烟花三月、黄鹤楼这些古诗中的元素,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但这却是一个新的作品了,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对诗歌进行了新的创造,使诗歌具有了新的意境与趣味。这样的写作沟通了古代和现代,像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家王立春把这样的创作叫作古诗词重述。这样有趣的方式,你想不想试试?其实进行古诗词重述并不难,我们把握住以下两点就能进行写作啦。
一、理解诗意,找出诗词中的标志性信息
理解诗歌的内容是进行古诗词重述的必要条件之一。首先,我们需要结合诗歌的注释,初步理解诗意,理清诗歌的写作脉络。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这首古诗在形式上是一首七绝,首句描写了分别的地点,第二句描写了分别的时间和朋友的去向,最后两句描述了分别的景象。全诗寓情于景,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其次,可以结合作者的生平信息、创作背景等,进一步走进诗歌,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仕游期间的作品。李白乐观豁达,喜爱漫游山水名川,结交友人。作者在三月的桃红柳绿中送别友人,友人所去之处是舒适宜人的扬州,这虽是一首送别诗,却没有以往送别诗的凄哀之情。因此,在进行古诗词重述的时候,我们要准确把握原诗的感情基调。
最后,我们需要找出诗词中的标志性信息。这首离别诗中的送别地点——黄鹤楼就是标志性景物,还有两位离别的友人:李白和孟浩然。扬州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也可作为本诗的标志性信息。还可以根据诗歌的不同类型选取不同的标志性信息。如山水田园诗,我们可以选取诗中的山水风景、自然风景和田园生活等吟咏对象;如边塞征战诗,我们可以选取诗中的地理区域、战事器具、人物等。有时甚至可以把选出的标志性信息作为诗歌的题目。如王立春的《茱萸枝》一诗便是对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的重述,我们从题目便可看出来。
二、结合诗境,展开想象,大胆创作
古诗词重述绝不等于把古诗翻译为白话,或简单地进行意义的重新叙述。作为一项创作活动,写作时我们必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加入自己新的想象与创造。如《你在烟花那边》这首诗,就是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进行了合理的想象,补充了“李白还在这里,向你挥手致意”“涛声从此不息,撞击着岸上所有的离情别意”等原诗没有的元素,给予读者新的阅读体验。
除了結合诗境展开想象之外,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也会为古诗词重述增加哲思与深度。“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是唐朝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为什么找不到隐者呢?王立春在对这首诗进行重述的诗作《真正的隐者》中,对隐者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因为隐者可以幻化,“在那笔直的树下,隐者已是那棵树;在那茂密的草丛,隐者已是那丛草”;隐者可以遁形,“哪里水深,隐者就在哪里;哪里云浅,隐者就在哪里”。大隐无形,大隐又无处不在!
中国古诗词以含蓄为主,我们在进行古诗词重述时,可以打破这种常规,将这种隐晦的情感释放出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场景令人唏嘘不已,长安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眼望去,满目疮痍,心系苍生的杜甫该是多么的心痛和失望。在对《春望》进行重述时,我们可以将诗歌中隐藏的情感大胆地释放出来。
同学们,古诗词重述这种新的写作方式,可以为我们打开学习古诗词的另一扇窗,我们可以借助这种形式,穿越古今,跨越时空,在小小的笔尖上与诗人们完成一次次心灵的沟通与对话,这样的写作必定会成为一种难得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