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诉讼法律监督机制的思考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刑事诉讼监督职能是检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察机关的核心职能。刑事诉讼监督权是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权的核心,包括侦查监督权、刑事审判监督权、刑罚执行监督权。本文通过阐述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的职能定位及存在价值,分析当前制约诉讼监督职能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诉讼监督机制创新的模式,为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应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对刑事诉讼监督机制予以完善与创新。
  关键词:检察职能;诉讼监督;司法公正
  当前,在刑事诉讼领域存在着影响司法公正的问题,如有罪不究、违法办案、侵犯人权、裁判不公、量刑畸轻畸重、减刑、假释不当等问题,应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对刑事诉讼监督机制予以完善与创新。
  一、刑事诉讼监督权的概念和性质
  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权来源于我国《宪法》第129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上述法律规定,明确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整个刑事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体现在刑事诉讼领域,即为“刑事诉讼监督权”,是人民检察院对各种刑事诉讼活动是否合法所履行的监督权。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并负有维护刑事司法公正的责任。在我国,检察权包括职务犯罪侦查权、批准逮捕权、诉讼监督权和公诉权;诉讼监督权又可分为立案监督权、侦查监督权、刑事审判监督权、刑罚执行监督权和民事审判、行政诉讼监督权。刑事诉讼监督权是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权的核心,本文所研讨的刑事诉讼监督权,包括侦查监督权、刑事审判监督权、刑罚执行监督权,其中,侦查监督权包含刑事立案监督权。
  为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在新时期要取得科学发展,关键在于法律监督能力的强化。而在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现象较为严重的背景下,作为法律监督职能中一项重要内容的刑事诉讼监督就愈加突显出其存在的价值。针对目前制约刑事诉讼检察监督职能有效行使的诸多因素,工作机制的完善和创新无疑能为刑事诉讼检察监督走出困境开辟一条新路。
  二、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职能定位及存在价值
  刑事诉讼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一项功能性职权,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对刑事诉讼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进行的法律监督,其目的是为了纠正刑事诉讼中的违法现象,确保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检察监督活动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对法律的实施、执行和遵守等各个环节的监督,但需要明确的是,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应当成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行使困境及瓶颈问题
  随着法治理念的深入以及司法进程的有序推进,检察机关对于刑事诉讼活动的监督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受法律规定、监督理念、工作机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刑事诉讼检察监督在行使的广度、深度、力度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一)在法律层面上,法条规定过于原则、法定程序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刑事诉讼检察监督主要通过一系列程序性活动得以实现,如果缺少程序作为载体加以运作,那么所谓的法律监督也只能沦为空谈。例如刑事诉讼法赋予了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权,可以对侦查机关在诉讼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发出书面纠正违法通知书,但是却缺乏后续规定。
  (二)在监督理念上存在重配合轻制约的倾向。刑事诉讼法第七条将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三家之间的关系定位为“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确保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诚然,互相配合在刑事诉讼中显得极为重要,因为三家机关具有“工作目标的一致性”,正如有学者指出,“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其根本原因在于犯罪控制的诉讼价值观的影响。依照这种价值观,打击犯罪是刑事诉讼至高无上的价值目标,诉讼中一切问题的处理都要以此为转移。
  (三)在工作机制上突显机制设置不科学、内外沟通渠道不顺畅等问题。就检察机关内部机构而言,侦查监督部门和公诉部门是共同担当刑事法律监督职责的两大重要部门,在业务内容上存在前后衔接关系,如果沟通渠道不顺畅,极有可能在侦查监督过程中两个部门重复向侦查机关发出《追捕函》、《补充移送起诉通知书》,这样的“撞车”现象一方面影响到办案效率以及诉讼资源的耗损,另一方面也影响到检察机关司法文书的严肃性。
  (四)在监督方式方法的选择上手段单一、灵活性不够、综合效果不佳。刑事诉讼监督的方式多样,除了通过追捕追诉、抗诉、纠正违法等方式外,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其他途径实施法律监督,比如检察建议、检察公函、人民调解、落实社会帮教措施等等。
  四、刑事诉讼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一)完善侦查活动中的诉讼监督
  1.建立立案监督案件跟踪、督促机制。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刑事诉讼法赋予了检察机关通知立案权,即检察院可以强制公安机关立案,但是对于立案后的监督程序却没有明确规定。由于种种原因,公安机关对于立案监督案件消极侦查、久拖不决、立案后又撤案等情况是普遍存在的,这导致了实践中,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的案件侦结率、起诉率不高,多数立案监督案件,特别是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案件,滞留在侦查阶段。
  2.完善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机制。《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8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根据需要可以派员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和其他侦查活动,发现违法行为,应当及时通知纠正。”此条规定,明确了检察机关可以提前介入公安机关正在侦查的案件,且介入的目的是“发现违法行为”并且“应当及时通知纠正”。
  总之,刑事诉讼检察监督作为诉讼系统内部的监督制约,其走出困境的最大出路之一在于工作机制的完善和创新,机制建设既是执法规范化的要求,同时也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提供动力支持。结合三项政法重点工作的开展,可以尝试通过信息化建立监督线索发现机制、规范完善诉讼监督运作机制和科学建全诉讼监督评价机制,逐步整合内外部各项资源,形成法律监督工作合力,从而确保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科学、合理、高效运转,在化解社会矛盾、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作者通讯地址:江苏省沛县人民检察院,江苏 沛县 221600)
其他文献
摘 要:最高人民法院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证据一章中新增了举证期限制度,希望以此实现程序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益。该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此条的增设标志着我国民事诉讼法典正式确立了证据适时提出原则。  关键词:民事诉讼;演革;内容;举证期限;完善  民事诉讼举证期限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负有举证义务的当事人,在法律规定、法院指定或者当事人双方商定的期间内,就其诉讼中所提
期刊
摘 要: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和犯罪预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出现了团伙化、暴力化、手段成人化、年龄低龄化等新特点,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且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严峻的客观形势迫使我们必须严肃面对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从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特征、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
期刊
摘 要:房屋登记纠纷中,当事人提起诉讼的原因只有两种,或是对登记行为本身有异议,或是对登记的权利有异议。但审判实践的处理却复杂、混乱得多。由于登记作为行政法上的程序,与不动产物权变动实体规则两套规则各自独立运行,导致行政法效果与民法效果相互交织,造成了诸多长期困扰司法实践的疑难问题。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行政与民事交叉;程序选择  一、解构透析:影响房屋登记纠纷的各方因素考量  X市法院2010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实施的《刑事诉讼法》新增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涉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接受人民检察院的矫治和教育。但对人民检察院应如何组织矫治和教育,《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做出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各个领域的革命。然而,如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在现阶段也是十分稚嫩和脆弱的,这就为互联网犯罪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我国的立法滞后于网络犯罪发展的现状,在网络管理和网络犯罪方面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状态,司法部门如何处理计算机犯罪案件,是一个既紧迫又需长期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网络犯罪的原因、特点及我国的立法现状方面探讨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  关键词:网络犯罪
期刊
检察联络员是检察机关紧密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是社区检察室全面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畅通诉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区民意的有利抓手,是检察机关进一步发挥司法保障职能,充分构建联系群众的工作平台,创新检察工作参与社会服务的有效形式,是对落实检察工作向社区下沉、窗口前移、延伸服务,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拓宽法律监督、强化法律监督新举措的进一步延伸。  一、检察联络员产生的背景  长期以来
期刊
2012年,刑事诉讼法将未成年人犯罪审判程序作为特殊程序纳入刑事诉讼法中,成为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一大亮点。临海法院自设立少年庭以来,审理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000余件,尤其是近三年来,未成年犯罪案件呈多样化、低年龄化发展。如何减少犯罪率,引导未成年被告人走上正确的道路,是刑法教育和引导功能的重要课题。笔者以临海法院为例,分析近四年未成年人犯罪成因,试寻找合适的解决之道。  一、基本情况  (一)
期刊
一、主要案情:  老板杨某承包了一个石场采石,在采石过程中造成了一些农田,一些村道的损毁,事发后村书记郭某组织村民拦路,通过协商老板杨某拿给村书记郭某100万作为赔偿因采石而给村民造成的损失。村书记郭某拿了大半的钱,并将其余款项分了给副村长、社长,村民实际未没收到任何赔偿款。  二、定性上的分歧与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杨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另一种观点认为杨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一种观点认为杨某的行为构
期刊
目前,中国社会处在快速转型期,深层次矛盾时有激化,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的信息技术成果不断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如互联网已成为通讯交友、休闲娱乐、信息获取的重要工具。一方面,公民通过互联网参政议政意识空前提高,推动社会监督能量得到极大释放。如美国“棱镜门”事件,广大网民在网上对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展开热烈讨论;另一方面,作为虚拟社会,互联网运行的规则还不健全,网络舆情不时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等
期刊
在新《刑事诉讼法》颁布施行之前,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较低,而证人出庭作证率的高低严重影响着我国刑事案件的庭审效果和质量,因此,法律界人士对新《刑事诉讼法》寄予厚望,希望能够通过修法提高证人出庭率,提升刑事案件办理质量。  一、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施行,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检察院、法院的工作量,控方证人甚至有可能因为没有经验落入辩方陷阱从而给指控犯罪造成影响。对于控方来说,作为证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