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杜作古多年了。
能想起老杜,是若干年后。一个熟悉老杜的人说在公共汽车上听到了老杜说话。他说他是坐车去道外看一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之所以去,也是因为听说老朋友光荣退休后,一直怀疑自己结实的身体出了毛病,弄得他老伴和孩子都没着没落的啼哭,用他老婆的话说就是,别看人活着前,四六帮不上,可真要是没了。天还真就塌了。就在他边打盹边想着见了朋友该如何安慰,突然听见身后一男人在电话里骂,小麻雷子,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他立刻惊醒,脑袋里“嗡嗡”响着,汗毛全立了起来:难道是老杜?老杜不是早就瘪古了吗?难道遇到鬼了?吓懵瞪的他始终也没敢回头,因为他怕万一回头看见真是老杜,连个遗言都没留下。
老杜就爱那么骂人,尤其是他们单位那些净惹他生气的生荒子兵们。
老杜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军人,不到40却像个老头儿,小矮个儿,胡子拉碴,军装因为偏肥而水裆尿裤,可因为他是军官,再不济也比当兵的强百倍。老杜穿衣服爱披着,裤腿挽着,黄胶鞋也好,三接头皮鞋也罢,晴天一脚灰,雨天一脚泥,泥里还粘着新鲜的鸡屎,要不是军装给他装门面,还不如一郊区农民。那时候他在农场当厂长,农场和新兵营在一个大院,相互问干什么都看得清楚,属于鸡犬相闻。老杜夏天种地,冬天养鸡,新兵训练开始,农场里没了活儿干,老杜便满院子里突突突地溜,没个闲时候,其实大家都知道,他那是在保护鸡蛋。
由于部队人手紧,新兵训练的任务越来越重,老杜也被派上了用场。虽然老杜对于如何训练新兵不很懂,管兵却有一套,所以部队里的领导因人施用地把老杜任命为新兵营营长。新兵不明真相,看见当官的一律敬礼,带新兵的老兵炸营了,都如老杜鸡笼子里的小鸡崽般,蜷缩着,不敢动却敢叫,无非是声音控制得小了一些。
南腔北调的新兵不好管,新兵们初来乍到,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思,尤其是在家里放荡不羁、是手不惯着、看谁都三只眼的主儿。横,走路基本要别着膀子,两手插在裤兜里,远远看了,很像模特台上模特走的猫步,尤其是别着膀子,给人半身不遂的印象不很好。
站在那儿也不是一般地站,得有范儿,就是他们认为美的站相,一腿前伸,脚尖竖起且要左右摇晃,就像电影里坏人在手里转动的刀子,一边转还一边霸道地问,服不,小样儿,毁了你重新做喽你都不知道咋回事儿。
老杜就是在这样的新兵面前开始了他的带兵经历。老杜在会上眯缝着眼睛,犹如面对他的庄稼和小鸡崽般进行了履职演说,我就是专门修理你们的人,不靠武力也不靠魅力,就是跟你一起受折磨,反正我们部队里有的是管人的规矩,知道啥是雷池不?咱这地场不是一般的雷池。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收拾你们这些小麻雷子,老头哄小孩儿——就是个玩儿。
要说老杜也不含糊,“奔四”的人,从早起到就寝,见天和新兵们一起摸爬滚打,无论哪个新兵耍熊放赖,他的办法就是一个,以身作则。后来干脆把行李搬到了新兵营里,和新兵们一起打呼噜、说梦话,不打你不骂你,就是用温暖折磨你。老杜的这种贴身打法,愣是把新兵们给熊到了床头,整得新兵火烧火燎地温暖,不听他的指定不好使。
新兵越来越规矩,越来越像兵了。那些一直自诩为有一套的班长或排长开始空虚了。闲急无奈,有人淘换出一把气枪。在其他人的掩护下,常在怒号的风雪里,提着气枪,在旷野里游荡,无数的老鼠和猫头鹰牺牲在他们的枪口之下,还有农场高空的白炽灯。老杜一直纳闷儿,好好的灯怎么越来越不抗用了,爱琢磨的老杜开始站在灯杆下研究。终于,老杜发现了灯坏的秘密,他潜伏在夜晚里,跟邱少云一般抵抗着刺骨的寒冷,心里嘟哝着,小麻雷子,周扒皮到我头上了。连续数日蹲守,老杜终于成功缴获了班长们的气枪,也顺带破获了一直丢失鸡蛋的大案。原来老杜变换蹲坑地点时,发现了营房顶上无数的鸡蛋壳。老杜的白炽灯就是为了看护他的鸡蛋,而他丢了无数的鸡蛋显然都进了老兵的肚子。
大家知道老杜爱鸡蛋如命,发现了如此众多的鸡蛋壳,老杜不发几通雷霆肯定不足以平其气。可奇怪的是,老兵把屁股撅得老高,就等着老杜开踹的时候,老杜竟然跟忘了鸡蛋被人活活吃掉的事实。这不仅使得那些偷吃鸡蛋的老兵如逢大赦,内心里也一直惦念,总觉得老杜不会是一个如此善罢甘休的人,秋后算账才是他的本性。于是压力一直还潜伏在老兵的心里,硌楞着。
其实老杜人不错,就是脾气大点儿。没有文化,就会写自己的名字。可他聪明,会经营。对于带管新兵营,也没怎么外行。无非是不太会讲领导的话。可还要在很多场合里讲,于是就叫文书写讲话稿,文书写好给他着,他又不识字,假装着在字上画圈。文书奇怪,又不得不问,那个被圈起来的字本来是对的啊。老杜笑了,无比和蔼地说,我画圈的意思是那个宇用的好啊。于是老杜经常的成为老兵们的笑料,老杜听了也不生气,骂他们小麻雷子,还说他要是小时候能上起学,早是大学生了。
老杜人很有特点,尤其是长了一对大象般向外支棱着的大板牙,很醒目。连长老曹经常乐此不疲地拿他的一对板牙开玩笑。老曹也是一爱鼓捣东西的人,用子弹壳粘个和平鸽,用子弹头做个项链坠一类的东西,所以大家都不把老曹的玩笑当作玩笑,尤其是针对老杜的玩笑。一天晚上,大家闲着没事,新兵学习,干部也不能看电视,都在办公室里踅摸营生解闷。于是老曹认真地对老杜说,老杜,我最近在研究金石。老杜和大家都看老曹。老杜很认真地问,啥是金石?是不是就是出金子的石头?老曹依然认真地告诉他说,金石不是出金子的石头,但是石头,说白了就是篆刻。老杜明白了,拿出自己的橡皮手戳,问是不是这个。老曹点头。老杜乐了,说这好,你先给我整一个。老曹满口答应,却又立刻为难了,说没有材料,也就是石头。不过做手戳料子,老杜还真有。老杜莫名其妙,嘟哝着我哪来的手戳料子?老曹憋不住笑,大伙更是笑得肚子都疼。老杜看着大家,张着嘴不知所以,大家看着老杜张开嘴后更加修长的大板牙更是狂笑。老杜似乎有了感觉,紧闭着嘴,不再出声,嘴唇包不住的板牙放射出冷冷的光芒。
因为老杜的沉默,一直爱开玩笑的老曹也不再琢磨老杜的板牙了。就在大家几乎忘记了老杜的经典的板牙后的一天午饭,先到餐厅的老杜把从农场后骨粉场拣来的两颗牛牙,当着我们的面,埋到了老曹的饭碗里。老曹急三火四地从外面进来,看见桌子上的菜已现盘底。对于热爱饭且是一个吃饭不太咀嚼的人,老曹一口就扒拉到嘴里半碗,刚嚼两口,就听得“嘎嘣”一声响,老曹的嘴角流出了鲜血。老曹从嘴里抠出两个血呼啦的牛牙。怒目圆睁,刚要发火,老杜却惊奇地说,咦!这是上好的手戳料子呵。
虽然大家都知道老杜集体主义观念太重,可也没谁对老杜横眉冷对。对于老杜,谁也说不出其好其坏。而每年老杜农场里的鸡蛋还是丢,老杜依然十分认真地破案,可即使抓住了偷鸡蛋的人,也没见老杜处理过谁。后来有人向老杜提起鸡蛋的事,老杜说他早就知道是谁偷的鸡蛋,可也知道兵们年轻,年轻人的肚子是扛不住长夜的折腾,要不是兵们打碎他的灯,他还是不会管的,反正农场和新兵营都是一个单位的,既然都是手上的肉,哪长不是长呢。
尽管老杜十分能干、能吃苦,也誓死为部队献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可是部队确实是一个不养小不养老的地方,在老杜高不成低不就的40岁那年,老杜转业了。临离开部队的时候,老杜在农场里转悠了半宿,又跟他的鸡和鸡蛋唠了半宿,早晨还破天荒地给所有的兵每人煮了一只鸡蛋。大家默默地吃着鸡蛋,看着老杜,老杜一如既往地吃饭,支棱着板牙,喝一口粥,看一眼天花板,大家也跟着看天花板,天花板上全是上个夏天的苍蝇尸体。
老杜总是第一个吃完饭,站在食堂的门前,风风凉凉地踅摸,没人知道它踅摸什么,其实也许那就是他的一个习惯。直到大家都离开饭堂,直到很多兵们都远远地看着他,直到他的司机把吉普车开到他面前,直到兵们把他的行李装到车上,直到老曹突然吹响了集合哨,所有的兵都列队在吉普车两侧,直到兵们流着眼泪给他敬礼送行,老杜突然蹲到地上,开始号啕大哭。哭声吓得鸡架里的鸡们嘈杂地叫着,而那个早晨,除了老杜响彻云霄的哭声,在兵们的眼里,他们看到的最后一个影像就是一个突然苍老了的矮小的中年人,笨拙地爬上汽车远去。
老杜转业了,在一个农行,也是一个管着吃喝拉撒的工作,有见到老杜的人,说老杜胖了、白了、人却不很精神。后来再听到他的消息是又一年的秋天,老杜死了。
是癌症。
能想起老杜,是若干年后。一个熟悉老杜的人说在公共汽车上听到了老杜说话。他说他是坐车去道外看一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之所以去,也是因为听说老朋友光荣退休后,一直怀疑自己结实的身体出了毛病,弄得他老伴和孩子都没着没落的啼哭,用他老婆的话说就是,别看人活着前,四六帮不上,可真要是没了。天还真就塌了。就在他边打盹边想着见了朋友该如何安慰,突然听见身后一男人在电话里骂,小麻雷子,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他立刻惊醒,脑袋里“嗡嗡”响着,汗毛全立了起来:难道是老杜?老杜不是早就瘪古了吗?难道遇到鬼了?吓懵瞪的他始终也没敢回头,因为他怕万一回头看见真是老杜,连个遗言都没留下。
老杜就爱那么骂人,尤其是他们单位那些净惹他生气的生荒子兵们。
老杜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军人,不到40却像个老头儿,小矮个儿,胡子拉碴,军装因为偏肥而水裆尿裤,可因为他是军官,再不济也比当兵的强百倍。老杜穿衣服爱披着,裤腿挽着,黄胶鞋也好,三接头皮鞋也罢,晴天一脚灰,雨天一脚泥,泥里还粘着新鲜的鸡屎,要不是军装给他装门面,还不如一郊区农民。那时候他在农场当厂长,农场和新兵营在一个大院,相互问干什么都看得清楚,属于鸡犬相闻。老杜夏天种地,冬天养鸡,新兵训练开始,农场里没了活儿干,老杜便满院子里突突突地溜,没个闲时候,其实大家都知道,他那是在保护鸡蛋。
由于部队人手紧,新兵训练的任务越来越重,老杜也被派上了用场。虽然老杜对于如何训练新兵不很懂,管兵却有一套,所以部队里的领导因人施用地把老杜任命为新兵营营长。新兵不明真相,看见当官的一律敬礼,带新兵的老兵炸营了,都如老杜鸡笼子里的小鸡崽般,蜷缩着,不敢动却敢叫,无非是声音控制得小了一些。
南腔北调的新兵不好管,新兵们初来乍到,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思,尤其是在家里放荡不羁、是手不惯着、看谁都三只眼的主儿。横,走路基本要别着膀子,两手插在裤兜里,远远看了,很像模特台上模特走的猫步,尤其是别着膀子,给人半身不遂的印象不很好。
站在那儿也不是一般地站,得有范儿,就是他们认为美的站相,一腿前伸,脚尖竖起且要左右摇晃,就像电影里坏人在手里转动的刀子,一边转还一边霸道地问,服不,小样儿,毁了你重新做喽你都不知道咋回事儿。
老杜就是在这样的新兵面前开始了他的带兵经历。老杜在会上眯缝着眼睛,犹如面对他的庄稼和小鸡崽般进行了履职演说,我就是专门修理你们的人,不靠武力也不靠魅力,就是跟你一起受折磨,反正我们部队里有的是管人的规矩,知道啥是雷池不?咱这地场不是一般的雷池。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收拾你们这些小麻雷子,老头哄小孩儿——就是个玩儿。
要说老杜也不含糊,“奔四”的人,从早起到就寝,见天和新兵们一起摸爬滚打,无论哪个新兵耍熊放赖,他的办法就是一个,以身作则。后来干脆把行李搬到了新兵营里,和新兵们一起打呼噜、说梦话,不打你不骂你,就是用温暖折磨你。老杜的这种贴身打法,愣是把新兵们给熊到了床头,整得新兵火烧火燎地温暖,不听他的指定不好使。
新兵越来越规矩,越来越像兵了。那些一直自诩为有一套的班长或排长开始空虚了。闲急无奈,有人淘换出一把气枪。在其他人的掩护下,常在怒号的风雪里,提着气枪,在旷野里游荡,无数的老鼠和猫头鹰牺牲在他们的枪口之下,还有农场高空的白炽灯。老杜一直纳闷儿,好好的灯怎么越来越不抗用了,爱琢磨的老杜开始站在灯杆下研究。终于,老杜发现了灯坏的秘密,他潜伏在夜晚里,跟邱少云一般抵抗着刺骨的寒冷,心里嘟哝着,小麻雷子,周扒皮到我头上了。连续数日蹲守,老杜终于成功缴获了班长们的气枪,也顺带破获了一直丢失鸡蛋的大案。原来老杜变换蹲坑地点时,发现了营房顶上无数的鸡蛋壳。老杜的白炽灯就是为了看护他的鸡蛋,而他丢了无数的鸡蛋显然都进了老兵的肚子。
大家知道老杜爱鸡蛋如命,发现了如此众多的鸡蛋壳,老杜不发几通雷霆肯定不足以平其气。可奇怪的是,老兵把屁股撅得老高,就等着老杜开踹的时候,老杜竟然跟忘了鸡蛋被人活活吃掉的事实。这不仅使得那些偷吃鸡蛋的老兵如逢大赦,内心里也一直惦念,总觉得老杜不会是一个如此善罢甘休的人,秋后算账才是他的本性。于是压力一直还潜伏在老兵的心里,硌楞着。
其实老杜人不错,就是脾气大点儿。没有文化,就会写自己的名字。可他聪明,会经营。对于带管新兵营,也没怎么外行。无非是不太会讲领导的话。可还要在很多场合里讲,于是就叫文书写讲话稿,文书写好给他着,他又不识字,假装着在字上画圈。文书奇怪,又不得不问,那个被圈起来的字本来是对的啊。老杜笑了,无比和蔼地说,我画圈的意思是那个宇用的好啊。于是老杜经常的成为老兵们的笑料,老杜听了也不生气,骂他们小麻雷子,还说他要是小时候能上起学,早是大学生了。
老杜人很有特点,尤其是长了一对大象般向外支棱着的大板牙,很醒目。连长老曹经常乐此不疲地拿他的一对板牙开玩笑。老曹也是一爱鼓捣东西的人,用子弹壳粘个和平鸽,用子弹头做个项链坠一类的东西,所以大家都不把老曹的玩笑当作玩笑,尤其是针对老杜的玩笑。一天晚上,大家闲着没事,新兵学习,干部也不能看电视,都在办公室里踅摸营生解闷。于是老曹认真地对老杜说,老杜,我最近在研究金石。老杜和大家都看老曹。老杜很认真地问,啥是金石?是不是就是出金子的石头?老曹依然认真地告诉他说,金石不是出金子的石头,但是石头,说白了就是篆刻。老杜明白了,拿出自己的橡皮手戳,问是不是这个。老曹点头。老杜乐了,说这好,你先给我整一个。老曹满口答应,却又立刻为难了,说没有材料,也就是石头。不过做手戳料子,老杜还真有。老杜莫名其妙,嘟哝着我哪来的手戳料子?老曹憋不住笑,大伙更是笑得肚子都疼。老杜看着大家,张着嘴不知所以,大家看着老杜张开嘴后更加修长的大板牙更是狂笑。老杜似乎有了感觉,紧闭着嘴,不再出声,嘴唇包不住的板牙放射出冷冷的光芒。
因为老杜的沉默,一直爱开玩笑的老曹也不再琢磨老杜的板牙了。就在大家几乎忘记了老杜的经典的板牙后的一天午饭,先到餐厅的老杜把从农场后骨粉场拣来的两颗牛牙,当着我们的面,埋到了老曹的饭碗里。老曹急三火四地从外面进来,看见桌子上的菜已现盘底。对于热爱饭且是一个吃饭不太咀嚼的人,老曹一口就扒拉到嘴里半碗,刚嚼两口,就听得“嘎嘣”一声响,老曹的嘴角流出了鲜血。老曹从嘴里抠出两个血呼啦的牛牙。怒目圆睁,刚要发火,老杜却惊奇地说,咦!这是上好的手戳料子呵。
虽然大家都知道老杜集体主义观念太重,可也没谁对老杜横眉冷对。对于老杜,谁也说不出其好其坏。而每年老杜农场里的鸡蛋还是丢,老杜依然十分认真地破案,可即使抓住了偷鸡蛋的人,也没见老杜处理过谁。后来有人向老杜提起鸡蛋的事,老杜说他早就知道是谁偷的鸡蛋,可也知道兵们年轻,年轻人的肚子是扛不住长夜的折腾,要不是兵们打碎他的灯,他还是不会管的,反正农场和新兵营都是一个单位的,既然都是手上的肉,哪长不是长呢。
尽管老杜十分能干、能吃苦,也誓死为部队献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可是部队确实是一个不养小不养老的地方,在老杜高不成低不就的40岁那年,老杜转业了。临离开部队的时候,老杜在农场里转悠了半宿,又跟他的鸡和鸡蛋唠了半宿,早晨还破天荒地给所有的兵每人煮了一只鸡蛋。大家默默地吃着鸡蛋,看着老杜,老杜一如既往地吃饭,支棱着板牙,喝一口粥,看一眼天花板,大家也跟着看天花板,天花板上全是上个夏天的苍蝇尸体。
老杜总是第一个吃完饭,站在食堂的门前,风风凉凉地踅摸,没人知道它踅摸什么,其实也许那就是他的一个习惯。直到大家都离开饭堂,直到很多兵们都远远地看着他,直到他的司机把吉普车开到他面前,直到兵们把他的行李装到车上,直到老曹突然吹响了集合哨,所有的兵都列队在吉普车两侧,直到兵们流着眼泪给他敬礼送行,老杜突然蹲到地上,开始号啕大哭。哭声吓得鸡架里的鸡们嘈杂地叫着,而那个早晨,除了老杜响彻云霄的哭声,在兵们的眼里,他们看到的最后一个影像就是一个突然苍老了的矮小的中年人,笨拙地爬上汽车远去。
老杜转业了,在一个农行,也是一个管着吃喝拉撒的工作,有见到老杜的人,说老杜胖了、白了、人却不很精神。后来再听到他的消息是又一年的秋天,老杜死了。
是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