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93-01
  作为从事教学工作的农村一线教师,经常进行公开课教学和聆听校内、校外教师的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时间一长,也看出了一些门道,积累了一些看法,受到了一些启发。我就目前农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简单介分析,并提出一些并不充分的应对策略。
  1 对课文内容、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的分析比较重视,轻视了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运用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文的内容和情感都是由语言文字承载起来的,语言文字是内容的载体,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必须通过语言的学习来实现。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只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只关注文章的"意",不关注文章的"言",学生只得其"意",未得其"言",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位。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学习和品味语言,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运用语言?《燕子》一课的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燕子》一课的最后一节是这样写的:"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为了引导学生体悟这段文字所表现出的情境美,教师抓住"落"和"痕"两个字引导学生品味。
  师:同学们,飞倦了的燕子要休息,应该是"停"在电线上,这里却写"落"在电线上,好像不太恰当吧?
  生1:我觉得还是"落"字恰当。我们走路停下来用"停",做什么动作停下来用"停",而燕子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落"字恰当。
  生2:"落"字还写出了燕子的輕盈,"停"却不能突出燕子的轻盈。
  师:听你这样一说,老师明白了,"落"字用得十分恰当。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一般用来写电线的量词应该用"根"或"条",这里却说"几痕",你们觉得这样写行吗?(出示句子:1、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2、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条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请大家读读这两句话,再读读文中的句子,比较一下,哪个量词用得好。
  生1:"痕"用得好,因为是"细线"。
  师:"细线"也可以说是"根"或"条"啊。
  生2:"痕"字让人感觉到是远看,淡淡的,看不清楚。而"根"和"条"却显得清清楚楚。
  生3:在那么大的蓝天底下,细线看上去肯定是淡淡的,像几条痕迹,若有若无。
  师:你们很会读书,联系到了前后文,还联系到了语言所处的环境。
  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落"和"痕"的用法,感悟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精妙,体会到语言所描述出的意境美,品味出语言的内在意蕴,体味到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从而感悟文章的内涵。
  2 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比较严重,教学过程模式化
  教学中,串讲串问、无谓浪费时间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教师不管教什么课文,都逐节逐段地讲解,如第一段讲什么?第二段讲什么?接下来我们讲第三段 。有些教师提了一大堆问题,这些问题大都繁琐肤浅,缺乏思考价值,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比如,教师问:"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都是什么意思?"于是,学生再把每句话重复一遍。看起来一问一答,十分热闹,实际上只是字面上的粗浅认识,不仅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反而养成懒于动脑的坏习惯。
  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弊端呢?我认为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避免提问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课堂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的设疑,以引起学生积极的定向思考。它是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信息反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手段。提问重在引导,提问内容不论难易,都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如,在《夜莺的歌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给这篇课文再拟个题目,然后和原文题目进行比较,看那个题目更好?"学生讨论后拟了许多适合课文内容的题目,经过比较都认为没有原文题目好,从而更加深了学生对"小夜莺"精神品质的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课堂提问要注意千篇一律的一问一答,或是一问齐答。尤其是一问齐答,容易造成学生思想懒惰,盲目理解,学习被动。针对此问题,教师要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使学生弄清提问的意图,同时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多方位提问。每一位教师都要精心设计提问,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配合,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缺乏启发诱导的耐心,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
  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时候学生没能一下子反应过来,教师就急不可耐地包办代替,这样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其实,有些问题经过启发、诱导、和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是会理解的,只是教师缺乏启发诱导的耐心。怎样启发诱导呢?一个方法是加强朗读训练,在读中"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中"悟",并不排除必要的提问,学生"悟"不出来或领会不深刻的,教师就要启发,就要讲解。有个教师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红四团与敌人的援军同时到达泸定桥,后果将会是怎样的?"开始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地不全面。这时,教师让学生反复读课文中的有关内容,然后从泸定桥所处自然环境的险恶、桥本身具有的特点以及两军兵力的悬殊诸方面分析点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如果我军和敌人的增援部队同时到达泸定桥,将会给夺桥造成更大的困难,从而深刻理解"抢时间赶在敌人的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启发诱导的另一个方法是教师应给学生以必要的提示,如用相关知识的联系、旧知识的回顾等。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些许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教师。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激发教师的教改意识是解决农村小学课堂教学问题的关键。所以,作为农村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是初三化学老师每年都要面临的问题。本文作者经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分析近年来广州市中考化学的命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初中化学总复习有效性的几点具体操作策略,希望对相关学习者以及研究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 中考复习; 有效性;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
期刊
摘要:党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孕育,产生、发展及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中化民族優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考虑的中心不是个体,而是相互的关系,寻求利益与道德之间的某种结合点,强调互利双赢的关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理性乐观精神,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包容并兼"。  关键词:党史文化;传统文化;异同
期刊
近些年来,新型三元层状化合物Ti3SiC2得到了迅速发展,基于它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能,而引起了物理和材料学专家强烈的研究兴趣,一方面它表现出金属的某些性能,如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相对较低的Vickers硬度和较高的弹性模量,还具有延展性;另一方面它又具有陶瓷材料的某些性能,如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高热稳定性和良好的抗热冲击性和高温抗氧化性。尤其引人注意的是Ti3SiC2具有可加工性,很容易使用传统工具进行机械加工;还具有比MoS2和石墨更低的超低摩擦系数和优良的自润滑性能。正是由于Ti3SiC2
摘要:本文简单描述了目前国内PETS考试概况,详细分析了国内中职生面对口语考试存在的常见问题,针对中职生口语考试常见的问题,重点从几方面深入剖析了考生应对PETS口语考试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而且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旨在提高中职生实际运用英语口语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生;PETS口语考试;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
期刊
为了提高Mg-Al合金的高温抗蠕变性及其塑韧性,为Mg-Al合金的强韧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必须深化对于Mg-Al合金的凝固组织,特别是硬脆离异共晶β-Mg17Al12相(以下简称β相)的认识。本文研究了控制Mg-Al合金中β相形貌和析出数量的方法。采用OM、SEM观察试样的显微组织,采用EDS分析各组成相及微区的成分,采用XRD分析相组成以及定量分析了Al加入量,冷却速度对Mg-Al二元合金中β相析出数量的影响,通过图形分析软件分析了AZ31和AZ61镁合金组织中α-Mg树枝晶尺寸以及β相析出量的面积分数
本论文采用MMW-2型微机控制环-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法向压力、滑动速度和烧结温度等几个因素对反应烧结Ti3SiC2材料与45钢和铜摩擦副的干摩擦磨损行为与机理的影响,试验中结合Ti3SiC2材料组织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摩擦表面面SEM观察和EDS能谱分析,讨论了Ti3SiC2陶瓷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机理,比较了不同烧结温度下Ti3SiC2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差别,为反应烧结Ti3SiC2材料作为摩擦副材料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和选材提供参考。 研究表明,随着法向压力和滑动速度
YBa2Cu3O7-8(YBCO)超导薄膜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用其制作的电子器件在液氮温区具有超高灵敏度、低功耗、强抗干扰能力等优点。随着高温超导电子器件在SQUID、微波、超导天线等众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超导薄膜微细图形制备技术的发展。本论文把溶胶-凝胶与化学修饰相结合的薄膜微细加工工艺应用到高温超导领域,对YBCO超导薄膜的微细图形进行研究,并结合超导薄膜图形的制备和I-V曲线测试装置的设计,实现YBCO超导薄膜临界电流密度(Jc)值的测量。这些研究对于高温超导器件的制备和性能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105-01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语言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人文教育"。初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同时课堂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语文教师更应该责无旁贷地利用学科的优势资源抓好德育工作,深挖语文教材资源,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下面就在语文
期刊
摘要:《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考和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想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教师就要不断探索"点火"的技巧,要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师者就要有一整套科学、民主、独具个性的上"活"语文课的方法。 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97-01  在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创新下,素质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语文教学。常听不少语文老师说:"过去我们教得是那么轻松,学生成绩并不差;现在我们教得这么辛苦,学生成绩却不尽人意。"症结何在?反思多年的语文教学之路,我们惊奇地发现语文教学的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