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辅导员是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民办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本文笔者主要谈了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新生力量正在异军突起,不断发展。与公办高校一样,民办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任。辅导员是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民办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民办高校需创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确立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民办高校在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辅导员队伍薄弱,师生比例失调
教育部明确规定,辅导员管理学生人数的比例为1:200,但在民办高校中,很多辅导员管理学生人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工作量重不仅体现在他(她)们管理学生人数远远超标,还体现在辅导员工作的琐碎性,他们每天忙于各种具体事务性工作中无法抽身。这两种情况都加重了辅导员对工作的疲倦感,使他们没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强化自己工作技能,提高工作质量。一方面是由于观念上误解,认为辅导员工作的技术含量低,他们应该能完全能够胜任这些工作,却无法深刻体会学生管理工作的繁杂和琐碎,造成对辅导员工作认识上的偏差。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学校经费紧张,人才的建设和培养需要资金支持,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高校肯定会先将重点放在涉及学校发展的急迫问题上。
2.多头领导,管理混乱
多重领导管理混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体制不清,制度不健全,对辅导员的工作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制度不健全的一种体现是高校对辅导员职能职责分工的机制和条例不够完善。辅导员的服务性决定辅导员要承担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工作分门别类五花八门,应该对每一性質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而不能泛泛的统一分类到辅导员工作范畴内,这样会无形中增加辅导员工作负担,很难改变辅导员“保姆”的固有观念,导致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健全的体制在实际操作中也会遇到种种难题。由于辅导员在学校师资队伍中处于基础位置,人人可以成为其领导,谁都能对辅导员的工作指手画脚,导致工作关系的混乱,辅导员成为“院秘书”,客观上加重了辅导员的工作负担,导致辅导员疲于应付和工作的盲目性。同时,对专职辅导员队伍和兼职辅导员队伍的培养选拔以及任用管理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定义模糊的现象,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审核时就会无章可依,形成了混乱的管理局面。
3.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体系有待提高
辅导员要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集教育和管理于一身。教育就是能够对学生学业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出及时的解答,管理就是要让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符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如何能够把握指导方向并及时有效的帮学生排忧解难,要求辅导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能够对各种知识有基本的认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和压力,需要辅导员具备一些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在这方面,虽然学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员老师,但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前期阶段,辅导员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可以大大减少心理问题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后果。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高校都会有至少一名学生因心理问题结束年轻的生命,这已经成为社会问题,也给家庭带来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痛。我校虽然也会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和在职培训,但像心理咨询师和就业指导师那样的专业化培训还比较少。除了学校培训外,辅导员也应该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辅导员管理工作重视不足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生源是其发展的生命线,尤其随着我国入学人口数量、结构的变化,争夺生源或争夺优质生源成为很多民办院校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能够在生源大战中获胜,关键是要看一所民办院校的软硬件水平所带来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评价一所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主要的指标体系还是取决于教学水平、教师队伍的层次及学校的硬件建设等方面。因此,多数民办高校领导把教学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院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而把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建设及日常的行政管理放在辅助位置。由于对辅导员队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和全局角度理解辅导员队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长期以来,很多民办高校就存在重视教学、轻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轻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塑造,重视日常事务管理,轻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现实问题。在这个背景下,辅导员的工作任务紧紧是看作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运行,维持学校的安全稳定。并没有按照中央相关文件的要求,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
2.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应兼具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辅导员既肩负着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同时还要做好学习生活管理、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干部培养、校园文化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另外,为了保证教学秩序,辅导员还要忙于各项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这就使得辅导员工作任务重,职责范围大。正是由于学院缺乏职业标准化体系,导致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针对学院的工作重心,反而在工作中主次不分,没有重点,使得辅导员工作效率不断下降。另外,由于学院缺乏职业标准化体系,导致大多数辅导员不论工作绩效、工作年限、工作方式如何,薪资和福利标准基本一致,这也就导致了“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现实问题。而在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缺乏职业标准化体系,使得辅导员在实际中缺乏工作动力,还会导致“有些事没人干,有些人没事干”的局面。再次,由于缺乏职业标准化体系,也必然导致其绩效考核和晋升体系缺乏科学性,辅导员从事繁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但在考核标准与任课教师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也就导致了辅导员缺乏职业满意度,也使缺乏归属感。 3.职业生涯规划缺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在人才的选聘上,标准也越来越高,很多辅导员都是研究生学历。辅导员的知识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是工作热情却没有相应的提高,真正因为热爱而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寥寥无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说,那些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充满活力的年轻辅导员并不是不喜欢与学生打交道。相反,由于经历相似、年龄相仿,他们与学生的共同语言很多,沟通起来也非常容易。但是这不是说,这些年轻辅导员会把学生工作当做自己的长期要从事的事业,大多数辅导员把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当作人生事业发展中一个阶段性岗位,而不是一种可以让人终其一生的职业,不管从社会角度还是个人价值评价上都缺乏对这一职业的高度认同感。有的人是因为暂时找不到好的工作,有的人是想把辅导員工作当做跳板,要“骑着马找马”,而这些都是被动的职业选择,而结果自然是多数人都不能够安心工作,都在积极地寻找其他的出路。但是,这些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辅导员工作的非职业化,学院缺乏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总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前途感到非常迷茫,辅导员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缺乏职业归属感,当然对其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也非常不利。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并没有辅导员培训体系,由于其特殊的办学模式,它势必要考虑投入和回报的关系,存在着一种“重使用,轻培养”的现实问题。对辅导员的培训的深度、广度远远达不到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的需要,更难以满足辅导员自身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再加上社会认可度差、工作待遇低、学习深造难等问题直接导致了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积极性差,进而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既是辅导员队伍整体取向,也是辅导员个体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时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任务艰巨,但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形成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职业化专业化队伍 ,更好的为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而服务。
参考文献:
[1]韩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
[2]陈伟.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刍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3]李冰峰.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新生力量正在异军突起,不断发展。与公办高校一样,民办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任。辅导员是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民办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民办高校需创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确立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民办高校在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辅导员队伍薄弱,师生比例失调
教育部明确规定,辅导员管理学生人数的比例为1:200,但在民办高校中,很多辅导员管理学生人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工作量重不仅体现在他(她)们管理学生人数远远超标,还体现在辅导员工作的琐碎性,他们每天忙于各种具体事务性工作中无法抽身。这两种情况都加重了辅导员对工作的疲倦感,使他们没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强化自己工作技能,提高工作质量。一方面是由于观念上误解,认为辅导员工作的技术含量低,他们应该能完全能够胜任这些工作,却无法深刻体会学生管理工作的繁杂和琐碎,造成对辅导员工作认识上的偏差。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学校经费紧张,人才的建设和培养需要资金支持,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高校肯定会先将重点放在涉及学校发展的急迫问题上。
2.多头领导,管理混乱
多重领导管理混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体制不清,制度不健全,对辅导员的工作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制度不健全的一种体现是高校对辅导员职能职责分工的机制和条例不够完善。辅导员的服务性决定辅导员要承担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工作分门别类五花八门,应该对每一性質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而不能泛泛的统一分类到辅导员工作范畴内,这样会无形中增加辅导员工作负担,很难改变辅导员“保姆”的固有观念,导致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健全的体制在实际操作中也会遇到种种难题。由于辅导员在学校师资队伍中处于基础位置,人人可以成为其领导,谁都能对辅导员的工作指手画脚,导致工作关系的混乱,辅导员成为“院秘书”,客观上加重了辅导员的工作负担,导致辅导员疲于应付和工作的盲目性。同时,对专职辅导员队伍和兼职辅导员队伍的培养选拔以及任用管理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定义模糊的现象,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审核时就会无章可依,形成了混乱的管理局面。
3.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体系有待提高
辅导员要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集教育和管理于一身。教育就是能够对学生学业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出及时的解答,管理就是要让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符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如何能够把握指导方向并及时有效的帮学生排忧解难,要求辅导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能够对各种知识有基本的认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和压力,需要辅导员具备一些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在这方面,虽然学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员老师,但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前期阶段,辅导员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可以大大减少心理问题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后果。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高校都会有至少一名学生因心理问题结束年轻的生命,这已经成为社会问题,也给家庭带来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痛。我校虽然也会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和在职培训,但像心理咨询师和就业指导师那样的专业化培训还比较少。除了学校培训外,辅导员也应该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辅导员管理工作重视不足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生源是其发展的生命线,尤其随着我国入学人口数量、结构的变化,争夺生源或争夺优质生源成为很多民办院校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能够在生源大战中获胜,关键是要看一所民办院校的软硬件水平所带来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评价一所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主要的指标体系还是取决于教学水平、教师队伍的层次及学校的硬件建设等方面。因此,多数民办高校领导把教学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院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而把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建设及日常的行政管理放在辅助位置。由于对辅导员队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和全局角度理解辅导员队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长期以来,很多民办高校就存在重视教学、轻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轻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塑造,重视日常事务管理,轻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现实问题。在这个背景下,辅导员的工作任务紧紧是看作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运行,维持学校的安全稳定。并没有按照中央相关文件的要求,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
2.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应兼具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辅导员既肩负着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同时还要做好学习生活管理、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干部培养、校园文化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另外,为了保证教学秩序,辅导员还要忙于各项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这就使得辅导员工作任务重,职责范围大。正是由于学院缺乏职业标准化体系,导致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针对学院的工作重心,反而在工作中主次不分,没有重点,使得辅导员工作效率不断下降。另外,由于学院缺乏职业标准化体系,导致大多数辅导员不论工作绩效、工作年限、工作方式如何,薪资和福利标准基本一致,这也就导致了“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现实问题。而在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缺乏职业标准化体系,使得辅导员在实际中缺乏工作动力,还会导致“有些事没人干,有些人没事干”的局面。再次,由于缺乏职业标准化体系,也必然导致其绩效考核和晋升体系缺乏科学性,辅导员从事繁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但在考核标准与任课教师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也就导致了辅导员缺乏职业满意度,也使缺乏归属感。 3.职业生涯规划缺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在人才的选聘上,标准也越来越高,很多辅导员都是研究生学历。辅导员的知识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是工作热情却没有相应的提高,真正因为热爱而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寥寥无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说,那些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充满活力的年轻辅导员并不是不喜欢与学生打交道。相反,由于经历相似、年龄相仿,他们与学生的共同语言很多,沟通起来也非常容易。但是这不是说,这些年轻辅导员会把学生工作当做自己的长期要从事的事业,大多数辅导员把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当作人生事业发展中一个阶段性岗位,而不是一种可以让人终其一生的职业,不管从社会角度还是个人价值评价上都缺乏对这一职业的高度认同感。有的人是因为暂时找不到好的工作,有的人是想把辅导員工作当做跳板,要“骑着马找马”,而这些都是被动的职业选择,而结果自然是多数人都不能够安心工作,都在积极地寻找其他的出路。但是,这些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辅导员工作的非职业化,学院缺乏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总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前途感到非常迷茫,辅导员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缺乏职业归属感,当然对其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也非常不利。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并没有辅导员培训体系,由于其特殊的办学模式,它势必要考虑投入和回报的关系,存在着一种“重使用,轻培养”的现实问题。对辅导员的培训的深度、广度远远达不到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的需要,更难以满足辅导员自身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再加上社会认可度差、工作待遇低、学习深造难等问题直接导致了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积极性差,进而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既是辅导员队伍整体取向,也是辅导员个体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时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任务艰巨,但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形成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职业化专业化队伍 ,更好的为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而服务。
参考文献:
[1]韩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
[2]陈伟.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刍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3]李冰峰.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