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使用多年的原高中地理教材相比,新版高中地理教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仅形式更加美观大方,让学生爱不释手,在内容体系上更是作了重大调整,如增加了许多地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强了地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等。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新教材的优势的确很多,尤其是新教材采取的“问题”导入和“活动”探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应该说是新教材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之一。所以,如何搞好地理新教材的“问题”导入与“活动”探究教学,就成为用好新教材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突出“问题”导入教学,落实主体教育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一条重要教育原则,但在原高中地理教材的使用中,这一原则却很难得到落实。因为在旧教材中,每当学习有关地理原理与地理规律时,教材总是首先对这些原理与规律进行讲述,尔后才举例加以论证。这种“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的编排模式,非常适合教师的讲授,但却不适合学生的自学。因为在学习相关的地理原理与规律时,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教师必然会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就被淹没,各种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因而最终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这样的教材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此种弊端,新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与结构体系的编排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一面就是新教材用“问题”导入教学方式取代了原教材中的系统知识讲授,即在学习相关地理原理与规律之前,教材首先给出一个具体的“问题”,通过对这一具体“问题”的层层分析,逐步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原理与规律。如在学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时,教材首先给出了“中国名茶”示意图,通过对示意图图及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引导出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和对新课的学习;在学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时,教材首先给出了“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然后通过对示意图的认识与分析,归纳出世界主要工业区的主要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引导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和对新课的学习。这种“先见树木,后见森林”的编排模式,非常适合学生的自学。因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就是一个基础知识储备的过程,通过对个别具体“问题”的探究,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原理与规律,顺理成章,清新自然。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落实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用好教材中的“问题”,放手发动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自主,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新教材的思想,用好新教材。
二、突出“活动”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教材不仅在教学内容选取与结构安排上更加体现时代气息,更加符合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也与旧教材迥然不同。在旧教材中,延续、惯用的做法一直是在新课内容结束后,安排一部分“习题”或“思考题”,以帮助学生检测学习效果,巩固所学内容。它注重的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与检测,而对学生能力的检测与培养重视不够。因为做这样的“习题”或“思考题”,大多只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找找答案,而不需要学生付出其他更多更复杂的劳动。显然,这种仅停留在对基础知识进行考查的练习方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新教材以“活动”取代了旧教材中的“习题”或“思考题”。如“城市空间结构”一节,“活动”安排:从你学校所在的城市或者城市的市区图中,找出城市的主要功能区,看看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你的修改建议。很显然,这些“活动”的安排,不再是让学生简单地到课本上寻找答案(当然,这些“活动”内容大多是无法在教材中找到现成答案的),而是要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不要再把学习的目光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和狭小的课堂之上。而要转向更广阔的社会和更美好的大自然,以杜绝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这样的练习需要学生用自己聪明的大脑、灵巧的双手、明亮的双眼去观察自然、研究社会,开发未知的知识宝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学识去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所以,这样的练习模式不仅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来源,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有利于促使学生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新型教学模式下的主动求索者。因此,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用好“活动”练习,给学生留下“活动”的时间,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使“活动”的开展真正落到实处。实践证明,“活动”过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环节之一,“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为地理课堂增加了无穷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一、突出“问题”导入教学,落实主体教育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一条重要教育原则,但在原高中地理教材的使用中,这一原则却很难得到落实。因为在旧教材中,每当学习有关地理原理与地理规律时,教材总是首先对这些原理与规律进行讲述,尔后才举例加以论证。这种“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的编排模式,非常适合教师的讲授,但却不适合学生的自学。因为在学习相关的地理原理与规律时,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教师必然会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就被淹没,各种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因而最终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这样的教材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此种弊端,新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与结构体系的编排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一面就是新教材用“问题”导入教学方式取代了原教材中的系统知识讲授,即在学习相关地理原理与规律之前,教材首先给出一个具体的“问题”,通过对这一具体“问题”的层层分析,逐步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原理与规律。如在学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时,教材首先给出了“中国名茶”示意图,通过对示意图图及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引导出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和对新课的学习;在学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时,教材首先给出了“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然后通过对示意图的认识与分析,归纳出世界主要工业区的主要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引导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和对新课的学习。这种“先见树木,后见森林”的编排模式,非常适合学生的自学。因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就是一个基础知识储备的过程,通过对个别具体“问题”的探究,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原理与规律,顺理成章,清新自然。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落实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用好教材中的“问题”,放手发动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自主,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新教材的思想,用好新教材。
二、突出“活动”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教材不仅在教学内容选取与结构安排上更加体现时代气息,更加符合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也与旧教材迥然不同。在旧教材中,延续、惯用的做法一直是在新课内容结束后,安排一部分“习题”或“思考题”,以帮助学生检测学习效果,巩固所学内容。它注重的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与检测,而对学生能力的检测与培养重视不够。因为做这样的“习题”或“思考题”,大多只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找找答案,而不需要学生付出其他更多更复杂的劳动。显然,这种仅停留在对基础知识进行考查的练习方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新教材以“活动”取代了旧教材中的“习题”或“思考题”。如“城市空间结构”一节,“活动”安排:从你学校所在的城市或者城市的市区图中,找出城市的主要功能区,看看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你的修改建议。很显然,这些“活动”的安排,不再是让学生简单地到课本上寻找答案(当然,这些“活动”内容大多是无法在教材中找到现成答案的),而是要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不要再把学习的目光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和狭小的课堂之上。而要转向更广阔的社会和更美好的大自然,以杜绝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这样的练习需要学生用自己聪明的大脑、灵巧的双手、明亮的双眼去观察自然、研究社会,开发未知的知识宝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学识去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所以,这样的练习模式不仅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来源,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有利于促使学生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新型教学模式下的主动求索者。因此,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用好“活动”练习,给学生留下“活动”的时间,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使“活动”的开展真正落到实处。实践证明,“活动”过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环节之一,“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为地理课堂增加了无穷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