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策研究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bang027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农村基层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果,但面对新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完善现代化监督机制,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思想文化基础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政权 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明确地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19年10月,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的重要论述。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转变,都给农村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生命力,但同时也给农村的基层治理带来了新问题。想要破解困境、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首要完成的任务。
  1 农村基层政权的界定
  农村基层政权是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基础,是直接面对农村社会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政权组织,同时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主体。农村基层政权处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带领贫困群众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在层级上主要是指乡镇一级,在组织功能上是指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及其职权的统一,本文关于农村基层政权的研究主体主要指乡镇政府。
  2 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
  2.1 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国家发展的重心向农村转移,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使得农村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矛盾、城乡矛盾、基础设施落后、收入低等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新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产业升级缓慢,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愈渐凸显,农民在經济发展、社会安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诉求日益增多,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滞后,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因此,在乡村振兴下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农村地区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差距,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态,提升农民的幸福感的重要支撑。
  2.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主要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方面的振兴,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党的十九大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这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农村发展的国家战略被正式提出,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开展“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推动农村地区发展,完成政策以及机制的创新,完善现代化农业体系,发挥地区优势,推动产业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强化精神层面的支撑,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就必须要提升农村基层政权的现代化治理能力。从内在逻辑分析,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为农村基层政权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治理理念和政策,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得力助手。
  2.3 推进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完善的治理体系是提高治理能力的保障,科学规范的治理体系是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基础;不断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充分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才能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的构建,从而逐步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这表明,农村地区是建设社会现代化治理新格局的根本,而关键在于补齐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这块短板。因此,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完善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落实振兴乡村,最终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3 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制度执行力不足
  制度执行力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属性。首先,制度执行力体现在治理的实践中。其次,制度执行力与治理效能的优劣是成正比的关系。再次,制度执行和监督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但实际上,农村基层政权在治理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时候,缺少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对与农业农村农民利益相关的政策理解不到位、考虑不充分,以至于村民的很多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切实的保护,很多惠民利民的政策不能真正落实。
  3.2 主体实践力缺乏
  主体实践力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国家构建的治理体系,在宏观上把握现代化治理的目标、价值取向、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能力。二是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的实践力落脚点在于实践,即将已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创新过程。三是发挥人才优势的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环境发生了变化,迫切地需要完成农村社会资源的整合,从而提升乡镇治理的整体效能。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资源整合不到位,配合力不强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当前我国乡镇人才流失严重,人员结构失衡,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政府的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满足发展需求,成为制约基层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提高的阻碍性因素。
  3.3 价值引导力欠缺
  所谓价值引导力是指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念和价值观念融入现代化治理的过程。把文化自信的深层内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植于人们的心中。现阶段我国仍有大部分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乡镇干部做好正确的引领。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干部人数较多,接触面最广,他们的主观意识和价值观念直接体现我们政党的政权和性质。多数的农村基层干部并非科班出身,其中就会存在部分干部在工作中缺少为人民办实事、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意识,欠缺做好模范带头人的认识。同样缺失对树立廉洁之风,弘扬公平正义的宣传引导工作。在文化建设方面,也缺少红色精神的发扬,学习优秀的榜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可以为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   4 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对策
  4.1 完善现代化监督机制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效的治理能力是农村基层政权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推动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基层政权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首先,加强党对基层政权的领导和监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指导和规划乡村治理的目标和任务,监督基层政权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好领导和监督的作用。其次,推动基层民主的积极性,发挥基层政权的引领作用,提高农村群众的民主协商意识,增强民主监督能力,在民主讨论和决议中解决问题。再次,基层政府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涉及到农业农村农民的重大决策、资金补贴和发放等工作坚持及时公开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督平台,利用自媒体平台或小程序为人民群众提供现代化监督渠道。同时要加强监督通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现代化技术和运营培训,达到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回复,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4.2 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解决人才资源短缺问题,其根本在于,通过完善乡镇政府的人才引进渠道,建立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建立健全城乡间、学校与地方之间人才培养交流机制。在实践中,采取富有弹性的人才引进和选拔任用制度,给予大学生多样化的选择,特别是本地的大学生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积极引进有理想、有抱负、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入职。继续拓展人才来源和渠道,鼓励和引导高层次管理人才服务乡村。其次,改善人事管理制度。提高乡镇政府人员的薪资福利水平,加强日常的管理,严格执行日常工作考勤、请假等规章制度。改进基层政府服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措施,通过建立与能力和贡献为参考的评价机制,打破传统观念,从而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再次,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将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加大教育培训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推动基层干部培训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培训内容也应做到实时更新,涉及的领域不断丰富,除了传统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加入互联网、新材料、新思想等。
  4.3 增强思想文化基础建设
  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建设,才能在理论上保持清醒,在信仰上保持坚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能只注重经济上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尤为重要。农村基层政权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地对农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帮助确立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德育在治理中的作用,一方面,乡镇举行定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把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治理理念融入到治理的过程中,做到领导干部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另一方面,进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技术的综合运用,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熏陶,使农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转变观念意识,营造充满正能量的风气。增强思想文化建设,将德治渗透到自治和法治的全过程,可以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政产学研军协同育人合作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SZ201946。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与实践”,课题编号:JLCL302520190719211409。
  参考文献:
  [1] 唐皇凤,汪燕.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生成逻辑与优化路径[J].河南社会科学,2020,28(06):63-71.
  [2] 马志翔.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20(03):116-121.
  [3] 鄭淑霞.推进乡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33):127-129.
  吉林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8)
其他文献
为明确10%精恶唑禾草灵乳油对油菜田外来入侵杂草野燕麦的防除效果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研究设置10%精恶唑禾草灵乳油4个剂量处理,并设清水对照处理,在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喷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信息技术成为当下时代的主流技术,而当今时代也成为大数据的时代。基于云计算与大数据的背景下,学校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呈
2004年1月,中国的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10年论证正式立项,被称为"嫦娥工程"。该工程主要按照"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计划展开,旨在用无人航天器造访月球、探测月球、认识月球。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和"嫦娥三号"探月器已经顺利完成了前两步预定的探测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和成果。"嫦娥二号"又进行了多项拓展性试验,
摘 要: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采取沉浸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其效率较高,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去探索课程。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模式 高效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应用探究  从2010年开始,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并且随着大学的扩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开始变得更加严峻。许多港业的就业人数往往超过了该岗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互联网早已成为人们的必需品,通常人们喜欢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收集,这也使传统报纸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传统报纸如何从互联网时代脱颖而出便成为报社必须研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最主要的区别便是前者是单一学科,而后者则指的是所有学科共同渗透思政教育,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予以指导和支持。在《二维动漫技术》课程教学中,课程思
文章结合仪器分析教学中课程思政的现状,初步探究了仪器分析课程与“爱国主义教育”“勤劳与责任心”“职业道德”和“环保意识”四个思政点的结合,旨在提高仪器分析教学的质
以“一带一路”沿线六大地区38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2018年的航空物流与经济数据指标,研究了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与时空分异特性。从耦合协调指数看,38个国家的航空物
基于养老保险精算模型对未来中国各省基础养老金缺口进行了测算,并重点考察了全国统筹对化解基础养老金缺口的政策效应。结果显示:(1)各省基础养老金缺口在演变趋势、规模大
植保无人机飞防喷药是近几年新兴起来的一种喷药技术,分析无人机飞防作业过程中关注的技术要点,综合无人机飞防的经验,给出了相应的作业建议,为植保无人机棉田施药示范推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