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探究

来源 :数位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欠缺,导致大学生能力构成不健全,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短板,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水平、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主要表征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任务之一,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知识领域的拓宽,创新潜能与思维的挖掘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的职能是具有多层次性特点的,现今很多大学忽略了对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缺陷直接导致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引发就业与创业能力不强,适应社会能力差,进而导致社会上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我国大学生对科研兴趣缺乏,对创新实践认识存在误区。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各类竞赛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较低,大部分学生仍然将其视为遥不可及之物,对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缺乏信心;对创新实践的意义缺少了解,很多职业目标定位在到企业就职的同学缺乏参与创新实践的动力。
  二、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应对策略
  (1)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国家要克服困难注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提高高校管理的自主性与灵活性,为高校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对于高校的管理,政府要减小参与力度。将管理模式从控制逐渐过渡到监督上来。如此,才能使高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利,从而更好地与企业或科研部门等进行积极配合,促进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实现。(2)调整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国家要从教育制度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进行调整,要求高校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将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与国家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培养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国家要在参考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以硬性要求的方式强制高校调整大学生培养模式,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评估方法上做出一定的调整,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强调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显性教育模式下的灌输,传授逐渐过渡到学生自主学习上来,增加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大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锻炼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如此才能使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适应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3)规划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国家要为高校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科研创新平台,创造更多学习及实际训练的机会,从而使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前沿的教学方法,在自身专业和教学水平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企业培训,从而为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4)推进校企战略合作。高校需要提高对协同创新思想的了解和重视,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以原始创新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为评价导向,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企业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长远发展的战略意识,积极参与人才协同培养工作,与高校协同配合,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环境,并充分运用高校的创新资源与发挥人才培养的集成效应,从而实现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培养大学生协同意识。要实现以协同创新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就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协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充分融入协同创新的系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培养协同创新意识需要大学生对协同创新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并对协同创新的结果有清醒的认识与体会,同时增强沟通与合作意识,积极配合其他参与者,并与之完成交流和互动。(6)提高协同交流能力。在协同创新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赖于良好的协同交流机制,要求系统中各参与者能够进行顺畅的沟通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将自己的资源进行共享,通过一系列的协商,使各参与者的观点和想法统一,从而更有利地完成协同创新的目标。因此,大学生需要培养互动意识,并提高沟通交流的技巧,同时广泛获取各种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协同交流能力,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为实现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伟大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参 考 文 献
  [1]陈晔,徐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2]李辉.建设创新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7)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二四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14DB297)的部分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  方法,改变了以往的单一陈旧教育教学方式。从2002年开始,我区先后实施了“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后来在宁夏实现了“三种模式”的校校通。2003年又在我区实施“CIDA”项目。下面就自己在应用多媒体方面的感受与各位同仁分享。  【关键词】有效;合理;多媒体;引领者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
期刊
煤层气是一种储存在煤层表面或裂缝中的清洁、优质、高效的能源。中国作为能源大国,已探测煤层气储量约36.8×1012m3,是继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煤层气储藏国。2017年山西省推进煤层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成为“减煤增气”供给侧改革的试验点,使大量的煤层气开发项目投入建设,力争2020年全省煤层气产量达到200亿m3,但是,这也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
一票难求  以大胸妹子晒肉展文明世界的中国的Chinajoy门票最高才1 OO元,亲自去现场看看美女自然没什么压力,但是如果你要去E3的话,你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你的荷包了。E3展的票价一年比一年高,201 3年大概是5000元人民币。如果不是真正的游戏迷的话,还去看个什么劲啊,还是花100元去上海Chinajoy看白花花的大腿去吧。当然,你还可以顺路试试66号公路自驾游、逛逛环球影城什么的。  所以
期刊
【摘 要】文章系统研究了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并运用SWOT 分析方法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情况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促进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中外合作办学;SWOT分析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愈加明显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已然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期刊
【摘 要】据调查由于我国长期的考试模式的影响,再加上教学资源的匮乏,很多理工类大学生养成了不愿动嘴说英语的习惯,英语口语水平相对落后,针对这种普遍现象,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英语水平;英语口语;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英语水平现状  长期应试教育下,我国大学生普遍不重视英语的听说,再加上很多大学缺乏专门的口语课、周课时偏少、班级规
期刊
轰轰烈烈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至1919年长达80年,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封建专制压迫,建立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为目的的革命。在这个阶段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因为资产阶级力量太小,农民起义占据了革命的中心位置。但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局限性。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公开旗帜是反封建,斗争锋芒直指封建统治者,他们拒绝承认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但太平天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历来高校毕业生结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教学中经验,构建了“以项目为驱动”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新模式,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写作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项目驱动;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基地依托  一、高校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同于一般文章,它需要把大学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集聚起来,运用所学观点和方法,
期刊
【摘 要】高校把聘请大学生导师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聘请大学生导师,充分发挥导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走向社会、走好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班导师;工作考核机制;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一、高校班导师工作考核机制  当前高校在实行导师制的背景下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立德树人”的内涵出发,依据“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目标的立意,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并从创新方式方法、实践途径、工作机制等方面设计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成为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什么人、怎样
期刊
【摘 要】笔者从构建开放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出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开放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开放式;语文课堂;小学生;策略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师生交往与互动、学生学习与发展、知识传授与探究的场所。建设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怎样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