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欠缺,导致大学生能力构成不健全,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短板,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水平、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主要表征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任务之一,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知识领域的拓宽,创新潜能与思维的挖掘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的职能是具有多层次性特点的,现今很多大学忽略了对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缺陷直接导致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引发就业与创业能力不强,适应社会能力差,进而导致社会上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我国大学生对科研兴趣缺乏,对创新实践认识存在误区。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各类竞赛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较低,大部分学生仍然将其视为遥不可及之物,对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缺乏信心;对创新实践的意义缺少了解,很多职业目标定位在到企业就职的同学缺乏参与创新实践的动力。
二、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应对策略
(1)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国家要克服困难注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提高高校管理的自主性与灵活性,为高校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对于高校的管理,政府要减小参与力度。将管理模式从控制逐渐过渡到监督上来。如此,才能使高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利,从而更好地与企业或科研部门等进行积极配合,促进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实现。(2)调整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国家要从教育制度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进行调整,要求高校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将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与国家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培养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国家要在参考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以硬性要求的方式强制高校调整大学生培养模式,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评估方法上做出一定的调整,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强调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显性教育模式下的灌输,传授逐渐过渡到学生自主学习上来,增加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大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锻炼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如此才能使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适应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3)规划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国家要为高校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科研创新平台,创造更多学习及实际训练的机会,从而使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前沿的教学方法,在自身专业和教学水平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企业培训,从而为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4)推进校企战略合作。高校需要提高对协同创新思想的了解和重视,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以原始创新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为评价导向,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企业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长远发展的战略意识,积极参与人才协同培养工作,与高校协同配合,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环境,并充分运用高校的创新资源与发挥人才培养的集成效应,从而实现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培养大学生协同意识。要实现以协同创新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就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协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充分融入协同创新的系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培养协同创新意识需要大学生对协同创新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并对协同创新的结果有清醒的认识与体会,同时增强沟通与合作意识,积极配合其他参与者,并与之完成交流和互动。(6)提高协同交流能力。在协同创新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赖于良好的协同交流机制,要求系统中各参与者能够进行顺畅的沟通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将自己的资源进行共享,通过一系列的协商,使各参与者的观点和想法统一,从而更有利地完成协同创新的目标。因此,大学生需要培养互动意识,并提高沟通交流的技巧,同时广泛获取各种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协同交流能力,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为实现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伟大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参 考 文 献
[1]陈晔,徐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2]李辉.建设创新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7)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二四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14DB297)的部分研究成果。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主要表征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任务之一,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知识领域的拓宽,创新潜能与思维的挖掘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的职能是具有多层次性特点的,现今很多大学忽略了对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缺陷直接导致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引发就业与创业能力不强,适应社会能力差,进而导致社会上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我国大学生对科研兴趣缺乏,对创新实践认识存在误区。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各类竞赛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较低,大部分学生仍然将其视为遥不可及之物,对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缺乏信心;对创新实践的意义缺少了解,很多职业目标定位在到企业就职的同学缺乏参与创新实践的动力。
二、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应对策略
(1)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国家要克服困难注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提高高校管理的自主性与灵活性,为高校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对于高校的管理,政府要减小参与力度。将管理模式从控制逐渐过渡到监督上来。如此,才能使高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利,从而更好地与企业或科研部门等进行积极配合,促进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实现。(2)调整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国家要从教育制度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进行调整,要求高校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将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与国家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培养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国家要在参考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以硬性要求的方式强制高校调整大学生培养模式,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评估方法上做出一定的调整,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强调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显性教育模式下的灌输,传授逐渐过渡到学生自主学习上来,增加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大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锻炼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如此才能使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适应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3)规划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国家要为高校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科研创新平台,创造更多学习及实际训练的机会,从而使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前沿的教学方法,在自身专业和教学水平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企业培训,从而为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4)推进校企战略合作。高校需要提高对协同创新思想的了解和重视,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以原始创新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为评价导向,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企业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长远发展的战略意识,积极参与人才协同培养工作,与高校协同配合,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环境,并充分运用高校的创新资源与发挥人才培养的集成效应,从而实现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培养大学生协同意识。要实现以协同创新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就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协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充分融入协同创新的系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培养协同创新意识需要大学生对协同创新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并对协同创新的结果有清醒的认识与体会,同时增强沟通与合作意识,积极配合其他参与者,并与之完成交流和互动。(6)提高协同交流能力。在协同创新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赖于良好的协同交流机制,要求系统中各参与者能够进行顺畅的沟通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将自己的资源进行共享,通过一系列的协商,使各参与者的观点和想法统一,从而更有利地完成协同创新的目标。因此,大学生需要培养互动意识,并提高沟通交流的技巧,同时广泛获取各种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协同交流能力,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为实现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伟大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参 考 文 献
[1]陈晔,徐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2]李辉.建设创新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7)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二四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14DB297)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