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兰高考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jua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清甜的空气中浮动着春天独特的生机,郊原上的绿草生长得很茂盛,野甸上的杂花完全盛开了。黄昏时的天空柔和地将淡金色的薄纱蒙向地面,玉米田边流淌的溪水白亮亮的,放学的孩子们在石板路上玩闹,脸上都泛着一层毛茸茸的光。小兰穿着嫩绿色的校服,和杨树抽的新枝一个颜色。她和伙伴们连起排来,说笑着往家里走去。金铃悄悄凑近,对小兰说:“你还打算去上海读书吗?”小兰听了这话,眼睛定定地看向地面:“嗯,我妈叫我去。”金铃其实有意劝她别去,话在嘴里绕了一圈,只是失望地说:“我们都舍不得你走。”小兰压着心事,叹了口气也不搭话。转过路口,她就告别同伴向家里走去。
  她面帶忧愁地走进居民楼,慢慢吞吞地爬上楼梯,此时她多么喜爱这长长的楼梯!这新房子是去年姨妈出钱替他们买下的。原来住了十几年的老房子没有楼梯,炉灶和水池就搭在屋外,旁边堆满了锅碗瓢盆、瓶瓶罐罐的油盐酱醋,还有旧鞋、废报纸。想到姨妈,她又觉得难以跟母亲开口,心里泛起飘忽忽的伤感。但等她一站在家门口,她完全清醒了,一刻钟前那些纷乱的想法远去了。她设法鼓舞自己,此刻,她完全变成一个坦坦荡荡的人了。
  小兰下了决心走进家门,趁着一股子勇气问:“妈妈,我一定要考上海的大学吗?”母亲瞪着她,把脸沉下了,说:“这话说过几次了,你得去,将来你会有好的一日。”小兰有些泄气了,又恼烦地小声说:“我今天问过金铃了,还有其他同学,他们都留在这里……妈妈,我也可以留下吗?”听到这话,母亲不愿说话了,气闷地咬着嘴唇,随手乱翻桌上的晚报。过了许久,她渐渐平静下来。小兰一点儿也没有发脾气,早就进屋读书去了。母亲把小兰招呼过来,抑制住心里的忧伤,把家里从前的经历向小兰讲述了一遍:她的母亲是从上海插队到农村的,后来嫁给了本地人,生了两个女儿。虽然本来是一家,大女儿——小兰的姨妈却在很小的时候就享受政策回到上海落户,在外祖那里长大。而小女儿——她自己在乡下跟父母一起生活。她年轻时是个很有主意的人,她的母亲劝她去上海读大学、嫁给上海人,她一句也不听,还是嫁给了一个本地男人。偶尔在过节或过年时看到姐姐回来,还客气得跟见到客人似的。
  后来她唯一一次去上海看望姐姐,那完全像一个梦中的回忆。她的姐姐请她在思南路吃饭,有外国女人在隔壁桌高声谈笑。她直直地望着人行道上来往的太太小姐们,她们穿着很讲究的时装,撑着花阳伞慢悠悠地走着。上海的街道永远是繁华的,无数的人和汽车挤来挤去,商店和百货大楼的饰窗整晚亮着辉煌的灯光,这些使她成日提心吊胆,住了几天就匆匆回去了。
  她自以为安心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并不埋怨她的母亲和姐姐,仿佛这是龙王爷发的大水,能够怪谁呢?但这一刻,说着说着,她感到无限心酸,收不住地流泪。她想到她的母亲如何送姐姐去上海,而她的生活比起姐姐的是怎样艰苦,小兰在自己身边长到十八岁,又是多么不容易!她泪流满面,说:“小兰,你一定要考到上海!”母亲这一番话,竭力地把自己一生的期盼落在小兰身上。小兰有生以来第一次接受这样沉重的感情,她的心战栗着,庄严地感到自己也是个大人了。于是,她坚定地望着母亲:“妈妈!我一定考上!”父亲在家里常常听这类没有意思的话,面色惨白惨白的。他一早悄悄下了楼,躲开这连哭带吵的声音到街上去了。
  小兰高考的时候,学校一早安排了车辆把考生统一送去省里的考点了。于是母亲除了下厨房就无事可忙了,白白地坐着。
  没过几天,学校发下来志愿表,家里人怀着急切的心情,终日聚在桌前谈话。起初谈的是上海的哪所大学有名气,哪个专业就业好,后来心里想着分数线也许太高,因而全部推翻,重新把学校选低一个档次。小兰偶尔抬起头东瞧瞧西望望,看样子,她心里早已清楚事情会如何发展。小兰太年轻了,想不到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所以家人替她拿主意,她也怀着平常的态度,觉得应当如此。她看见过什么好学校的信息,或者同学提过的,偶尔也会贸然提一句。家里人你一言,我一语,小兰便被批判得没主意了,往往懊恼着反悔,不愿再参与了。大多数时间,她只是坐在旁边,忧烦自己究竟能不能考上上海的大学,倘若考上了,姨妈肯不肯收留自己。又谈了几天话,母亲决定正式填写了,那几天她都庄重地坐在桌子旁边用功。到了第七天,母亲终于把反复商讨后敲定的学校名字一个个仔细地誊写到方框里,竭力把字写得端正。小兰最后上交的表格非常整洁,好像家中并没有因此发生什么纷争,母亲也并没有为此花费多少功夫。
  又杳无音信地过了一个月,这天在邮局工作的邻居过来串门,并且告诉母亲似乎有来信。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把她吓慌了,送走邻居以后,她急忙把女儿驱赶出门去等信。小兰内心忐忑,一步一步挪下楼,去等母亲希望的梦了。这时候,母亲觉得自己被一种情绪催促着,在屋子里踱着步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反复地研究旧碗、破锅、茶杯、脸盆,好像生来第一次见到这些东西一样。家里人跟她说话,每个字从她齿间往外挤,好像石头一样生硬,她的心魂都系在女儿身上。她不理家里人,也不烧饭,对什么都全然没有兴趣了。她的工作只有等女儿从街上回来,手上捧着上海发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小城的街巷铺满了夕阳的余晖,有母亲走出门,喊自家孩子回家吃饭。风逐渐不再刮了,街道空旷起来,静得能听见远村的狗吠。邮差的铃子终于在道路的尽头咯噔咯噔地响起,小兰走上土坡,看着自己的命运向她不徐不疾地驶来。
  (沈 璐图)
其他文献
听说我要考研,街对面沙县小吃的老板问我:“你都35岁了,在上海开个小饭店一家人过得挺好,还折腾什么?”我说了考研的原因,他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说道:“那我也考虑考虑这事。”  2005年,我从江西一所大专院校毕业,找了份推销报警器的工作,整整两个月,没卖出一件产品,只领到400元基本工资。之后5年,我辗转甘肃、浙江,换了十几份工作,受学历与能力所限,始终没能混出名堂。  在外闯荡失败,我来到上海长
期刊
1  2015年,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在上体育课时,突发急性心肌炎。女儿出事后,校方第一时间叫了救护车。她的体育老师、班主任、校长跟随救护车去了医院。我和沈河分别赶到时,3个老师已经哭成泪人。看到他们的样子,我就知道女儿没救了,脑子里一片空白。  沈河在医生面前长跪不起,求他不要宣布死亡诊断,求他再抢救一下。他说:“医生,求求你们了,我女儿才9岁,求求你们。”沈河是个IT男,我从没见他那样不冷静过。那
期刊
好的杂,吃起来犹如一段有情有义的江湖传奇。譬如广州,金花庙后街,穿过游人熙熙攘攘的菜摊、杂货摊,走进一段破落短巷,便能发现一个隐世的牛羊杂摊档。老板好像小说里写的少林扫地僧,行走江湖却隐姓埋名。摊档亦没有如雷贯耳的大名,如果你硬要问,老板会答“公主牛杂”。公主是老板养了16年的一条大狗的名字,此时这公主仍懒洋洋地躺在短巷的一隅,眯眼看着来来往往排队买牛羊杂的人。老板为排队的众人从大锅中舀起牛杂,或
期刊
《鸽子的颈环》写于1027年,作者伊賁·哈赞是中世纪西班牙伟大的学者和诗人,苏轼的同时代人。  下面是《鸽子的颈环》中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  有一天,齐亚德问他的大臣:“谁的生活是最快乐、最幸福的?”  “就是陛下您了。”大臣们说。  “但是,”齐亚德继续发问,“卡拉基人给我找的麻烦,还有帝国的边疆给我带来的忧虑,又该怎么说呢?”  “尊敬的陛下,那么照您看来,谁才是天下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呢?” 
期刊
天上的云生气了,  脸黑得跟锅底似的;  雷電生气了,  暴躁地敲响手中的大鼓;  妈妈生气了,  把我一顿臭骂;  我生气了,  大家都告诉我,  好孩子不该这样。  (默 容摘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大山里的小诗人》一书)
期刊
我们之间这场争吵就像一场狂风暴雨,伤人的言语像一支支利箭,射向彼此的痛处。  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怒火中烧却强忍着不让泪水流出。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像个木头人,对我的狂躁无动于衷。  我们丝毫没有睡意。我们之间虽然有道“鸿沟”,但彼此的身体离得很近,偌大的双人床显得空空落落。  谁对、谁错,真的很重要吗?我们双双陷入沉默。春去秋來,潮涨潮落,我们清楚地知道在我们之间,总是很难分清那些是是非非。  
期刊
看到这个标题,一定会有人说无聊,李白和杜甫都很伟大。其实关于李白、杜甫谁更牛,是个正儿八经的学术问题,叫作“李杜优劣论”,人们为此已经吵了一千年。谁为此吵过呢?白居易、元稹、韩愈、欧阳修、严羽、胡应麟、王夫之、胡适、郭沫若……所以这个话题一点都不无聊。1  这场千年口水战是谁先挑起来的?应该是元稹。他挑起这么个事儿也很偶然。有一年,他碰到了杜甫的后人,对方正想要迁葬其祖,可是太穷了,找不到名人写墓
期刊
有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是这样的:一个父亲和儿子出了车祸。父亲当场死亡,男孩重伤并被送往医院。在医院里,主刀医生看了一眼男孩说:“我没法给这个孩子做手术。他是我儿子。”  请问,既然他的父亲已经死亡,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和我一样,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位隐秘的性别歧见者。  因为正确答案是,这位医生是孩子的母亲。  至少对我而言,这是一个颇为醍醐灌顶的时刻,就好像你突
期刊
插畫师莉娜·埃利奇和朋友共同经营着一家名为People Too的纸艺作品工作室。在乐谱上一次无意间的涂鸦,让莉娜打开了通往全新创作方式的道路。此后,莉娜便开始发挥想象力,在五线谱上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有或浪漫或搞笑的场景,还有城市和乡村的风光。她也通过自己独具风格的手绘作品向传统的手绘文化致敬。  这样富有灵感的创作不只可以让非专业人士从乐谱中发现趣味,音乐家们也可以暂时脱离枯燥的专业乐理,感受
期刊
疲劳类似于微醺,而连续五天工作的疲劳,就是薄醉了。宝贵的休息日,睡眠的主要作用不是充电而是清空,通过切断白天辛苦的思维和释放各种梦,将所有的压力送入另一个空间。然后醒来,迷迷糊糊地觉得一切都还来得及。  秋天了,天薄阴。满屏都是诺贝尔文学奖和鲍勃·迪伦的新闻,初听见这个消息,自然是瞪大眼睛的,然后便笑起来。一半艺术,一半娱乐,多么好。除了极少数睡梦里也想获奖的人,所有人都在笑,多么好。  诺奖不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