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鸿沟难逾,举刀相向空留悲怆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ufan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1月26日,常熟某大学老师、女博士杨若澜被人残忍地杀死在家中。命案发生三个小时后,杨若澜来自乡下、只有小学文化的婆婆王秀平走进常熟市公安局投案自首。消息传出,杨若澜的朋友家人悲痛万分,他们称杨若澜是一个难得的好媳妇,可婆婆为何举刀相向?
  
  乡下婆婆驾到,高知家庭矛盾频发
  
  31岁的杨若澜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父亲杨文奇是常州一所大学的教授,母亲姚淑兰是一名副教授,待人和蔼可亲,被同学们亲切地誉为“妈妈老师”。受父母的影响,杨若澜说起话来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笑容。1998年,从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后,杨若澜被常熟一所大学聘为老师,并认识了后来的丈夫宁亮。
  宁亮和杨若澜是同事,闲暇时总是在看书,身上的衣服虽不新,却干干净净,整个人看上去很有精神气,这让杨若澜有了好感。宁亮对杨若澜也很上心,天气冷了、热了,都会提醒她加减衣服。宁亮的温柔体贴让杨若澜动了心,两人最终确立了恋爱关系。但这段感情却遭到了杨若澜父母的反对。
  说起女儿的这段感情,杨若澜母亲一直后悔自己没有反对到底:“我跟小澜爸爸都是思想开明的人,孩子的终身大事,我们很少干涉,可第一眼见到宁亮,我总觉得他看人的眼神很复杂,让人很不舒服。小澜一再帮他说好话,说宁亮是个好学上进的人,已经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在学校也很受领导器重。这些都不是我跟小澜爸爸看重的,我们在乎的是女儿以后能不能幸福,因为小澜告诉我,宁亮老家在甘肃,家里有个离过三次婚的老母亲。我知道像宁亮这样出生农村的孩子,有了成就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报答父母,以后成了家,很有可能会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我们怕文化、性格上的差异,会让女儿受委屈。知道我们的担忧,宁亮一再向我们保证,他母亲在老家有房子,不会来干扰他们的生活。见女儿心意已定,我们只得同意。”
  2005年11月,宁亮和杨若澜举行了婚礼。婚礼上,杨若澜68岁的婆婆王秀平拉着她的手,热泪盈眶:“妈老了,以后这个家就交给你了,在妈心目中,你跟闺女一个地位。”王秀平虽只有小学文化,但她说出来的话句句暖杨若澜的心。结婚后,杨若澜曾跟朋友说:“我要好好过,孝顺父母孝顺婆婆,把这个家经营得和和美美。”可没想到,杨若澜和宁亮的婚姻很快就遇到了考验。
  结婚后不久的一天,宁亮下班回来告诉妻子:“妈说想来看看我们。”婆婆想看看儿子媳妇,杨若澜能理解,可结婚后,她跟丈夫两人住着一间十平米左右的教师宿舍,年轻人挤点没什么,她怕地方太小婆婆来了不习惯。宁亮一再劝妻子:“妈来了待几天就回去,挤挤就挤挤吧!”把婆婆接回家后,杨若澜看了看屋子里唯一的一张床,问丈夫怎么办。宁亮对妻子和母亲说:“今天咱们三个人先挤挤,明天我去买张钢丝床。”
  那天晚上,杨若澜一直听见婆婆和丈夫聊天,两人聊得很开心,似乎忘了她的存在。一个月后,王秀平突然宣布一个决定:“你们这么忙,以后我就留下来照顾你们。”这个决定一下子震懵了杨若澜夫妻俩。宁亮虽觉得不方便,但不忍拒绝老人的好意,杨若澜是个心肠极软的人,禁不住丈夫一再说好话,最终答应了。虽然自己留了下来,可王秀平想不通,这个家是儿子的,她住下来凭啥要媳妇同意?
  此后,王秀平心疼儿子,总是做儿子喜欢吃的面食,可杨若澜喜欢吃米饭,时间长了,整个人瘦了一圈。
  
  猜不透摸不透,婆媳之间难言的尴尬
  
  2006年年底,杨若澜和丈夫一起回常州看望父母。见女儿脸色憔悴,姚淑兰很心疼,好久没吃到母亲做的饭菜,杨若澜吃得很香。姚淑兰见了,开玩笑地说:“你这孩子,难道在家宁亮饿着你了。”杨若澜怕母亲担心自己,对于自己和婆婆之间的事,她什么都没说,只是夸母亲做的菜好吃,还说宁亮和婆婆对自己都很好。
  妻子的大度让宁亮很感动,回到家后,他把母亲拉到一边:“妈,以后你多做点饭菜,老吃面条,我这肚子好像都不太习惯了。”儿子从小就喜欢吃面食,咋去了一趟岳父岳母家就不习惯了,王秀平固执地认为,肯定是媳妇在儿子面前抱怨自己了。
  从那以后,杨若澜能感觉到,婆婆跟她之间就像隔了一层膜,这让杨若澜很苦恼。
  杨若澜死后,她的同学在网上称:“杨若澜是个很孝顺的人,不管去哪儿,见到好吃的好玩的,总不忘给她婆婆带点。可因为婆媳俩各方面的差异,杨若澜总觉得跟婆婆很难沟通,时间长了也就怕沟通了。有一次,她说婆婆把她的备课资料丢进了垃圾桶,故意让她找不到。杨若澜死了,这些都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当杨若澜跟她婆婆发生矛盾的时候,宁亮总是向着他的母亲,他没考虑到妻子的感受,只想着尽孝心。”
  正因为知道儿子对自己孝顺,总是维护自己,王秀平对媳妇的不满一开始还隐藏在心里,可到后来就直接表现在脸上,以至于杨若澜怀孕后,婆婆和她的关系也没丝毫改善。
  她的同学说:“2006年下半年,杨若澜怀孕了,宁亮自然把大部分的心思都花在了她身上,这让王秀平心里很失落,儿子是她一手培养起来的,是自己晚年的依靠,媳妇肚子里的孩子还没生下来就受到如此‘礼遇’,要是生下来了,这个家肯定没自己的地位。一天,杨若澜跟我们聊天时说起,家里这段时间地上常常有水,有时还有油,这事以前从来没有过,她差点摔跟头。当时我们就劝杨若澜多注意点,小心肚子里的孩子。也许是我们的话让杨若澜意识到什么,她跟宁亮提出要搬出去住。”
  考虑到女儿有了身孕,如果搬出去租房子住太不方便,杨若澜父母决定拿出10万元积蓄给女儿做首付,让她买房子。2007年年底,儿子出生后不久,杨若澜和丈夫也搬进了新房,婆婆王秀平则一个人住在学校分给儿子的单身宿舍。产假满了之后,杨若澜要回学校上班,她决定把孩子交给婆婆。照看孩子,王秀云有自己的想法,她认为孩子不能惯,一惯就金贵,她的几个孩子也都是这么带过来的。
  这些杨若澜看在眼里也没多说什么,可孩子交给婆婆带后常常生病,实在没法,她只能把孩子交给自己母亲带,她想着母亲一辈子教书育人,带孩子也许会合适一点。退休在家的姚淑兰也乐意带外孙。
  孙子被送到常州后,王秀平几天没吃好没睡好,她不知道自己哪做得不好,连带孙子的权利都没了。记者采访时,杨若澜的同学说:“大概是2008年11月,宁亮跟杨若澜说,自己母亲得了胆囊癌,医生说只能活几个月了。得知这个消息,杨若澜十分后悔,她怪自己没照顾好婆婆,当时就把家里的银行卡交给宁亮,还说要带婆婆去北京上海看病。宁亮说不用了,只要求把母亲接到家里来一起住,好尽尽最后的孝心。杨若澜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住进来后,王秀平便依着自己是病人的身份,让杨若澜做这做那,这些杨若澜都没说什么,可她总是在儿子面前说媳妇的不是,这让杨若澜和宁亮的关系越来越差。
  三个月后,王秀平脸色一直很好,吃饭睡觉都没问题,杨若澜当时还特别高兴,以为婆婆病情控制住了,坚决要带她去大医院检查。谁知,医生检查过后却说,病人只是胆囊炎。杨若澜不知道当初究竟是医生弄错了,还是丈夫和婆婆骗了她,好让婆婆住进新房。因为这事,杨若澜跟丈夫争执了几句。经过这事,杨若澜在家里的日子可想而知,在那个家里,杨若澜是被孤立的一个。
  
  出路在哪?博士儿媳家中被杀
  
  宁亮是个极度孝顺的人,从不违背母亲的心意,遇到事,他总是站在母亲那一边,甚至对妻子动手。
  据杨若澜母亲回忆,女儿被打得最严重的一次是在2009年8月:“那天晚上,我跟小澜爸正在睡觉,突然听见女儿喊门,开门一看,小澜肿着脸,带着泪痕站在我们面前,说宁亮打她了,家里实在待不下去了,她才会连夜开车回到娘家。我们只有小澜一个女儿,从小到大,从舍不得打她一下,夫妻间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为啥要动手。小澜告诉我们,今天晚上她刚从外地出差回来,谁知,家里门被反锁了,宁亮手机关机,电话线也被拔了。好不容易喊开门,丈夫和婆婆还一副没什么大不了的样子,宁亮还说,怕母亲半夜睡觉被电话吵醒,才把电话线拔了。小澜很生气,她问丈夫和婆婆为何门要反锁,对方不说话了。也许心里憋了太多的委屈,小澜和宁亮吵了起来,最后宁亮动了手。后来,小澜告诉我们,这已经是宁亮第三次打她了,都是因为婆婆的关系。第二天,宁亮上门来道歉,一再说着好话,我们很气愤,让他写了保证书,他也写了,保证以后不再动手打人。”
  经过这次打人事件,宁亮确实对杨若澜好了很多,杨若澜也原谅了他,听说丈夫的大哥在老家患有糖尿病,一直单身也没个人照顾,便决定把大叔子接到常熟来治病。这让宁亮很感激。这样一个好媳妇,王秀平为何会痛下杀手。事后,有人这样猜测:“王秀平三个孩子,宁亮是最让她骄傲的一个,可因为打了杨若澜,不得不到岳父母家赔礼道歉,甚至写保证书,这些宁亮能接受,可在王秀平心里,她觉得儿子受了委屈,也许只有杨若澜死掉,儿子才能抬头挺胸,有尊严地活着。”
  2010年11月26日11点,宁亮去常州出差了,杨若澜在家看书,谁知站起身时,就滑倒在地。她用手一摸,地上全是汽油。这时,王秀平拿着一个铁桶把汽油直往杨若澜身上倒。杨若澜带着隐形眼镜,汽油迷眼后,根本就看不见任何东西。王秀平趁机从家里拿出一把水果刀,一直往媳妇脖子上刺……后经法医鉴定,杨若澜系被锐器刺、切,致左、右侧颈总动脉及右侧颈内静脉破裂致大失血死亡。杨若澜死后,王秀平似乎很冷静,她骑着儿子给她买的三轮车去附近的小饭馆吃了饭,然后来到常熟市公安局投案自首。
  自从得知女儿死讯的那一刻,姚淑兰夫妻俩顿觉天塌了,拥着两岁半的小外孙,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下去。杨若澜被害的消息传出后,她的同学、朋友纷纷在网上祭奠她:“小澜,直到现在我都不相信你永远离开了我们,你这么善良的一个女孩,怎么会有这么不平的命运。当初你坚决要选择这段感情,要选择这样一个婆家,天堂的你后悔吗?”
  
  编后话: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困扰着很多人,抛却情感上的隔阂,如果再加上巨大的文化、习俗、教育、观念以及成长环境的差异,矛盾的产生似乎也成了一种必然。
  我们的故事中,单纯善良的杨若澜想做好一切来成全丈夫的一片孝心,不料反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而婆婆因为愚昧、偏执、自私和漠视法律,致使惨剧发生。还有故事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宁亮,为人子为人夫的他如果在尽孝心的时候,哪怕设身处地的为妻子考虑一次,恐怕也不会造成如今这样无法挽回的局面。杨若澜的悲剧不仅让世人惋惜,同时也给大家带来诸多思考,那就是用怎样的方式来处理家庭矛盾,是隐忍回避还是积极面对?是防患于未然,还是累积到最后无法收拾?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我们真的不希望类似的可以避免的惨案再度发生了。
  责编/梅子
其他文献
1、女性超过55岁工伤保险就该停缴了吗?  问:我是从农村来的打工妹,到某派遣公司做清洁员快两年了,工伤、疾病保险都给上了。但最近工伤保险突然被停止,理由是我超过了55周岁。请问这样做合法吗?  答:用人单位聘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伤亡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等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如果公司继续聘用你,就应该给你上各类保险。    2、职工因工死亡,家属能主张遗属
期刊
适量脂肪是  健康女人的标志  科学家声明,脂肪不是缺陷,过多不健康,过少同样不健康。脂肪细胞提供了人体所需的足够脂肪酸,脂肪酸能够刺激大脑运转,提高工作效率。适量的脂肪是女人成熟和荷尔蒙正常分泌的结果。而且,有少量脂肪的女性更容易怀孕和生出健康的宝宝。因此,女性应该学会与脂肪和平共处,并将它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研究称,女人比标准体重多2~5公斤都是正常的。    适当压力  可提升记忆  研究人员
期刊
[案情]张丽和刘丰是一对小夫妻。刘父母早逝,身边没有至亲。2009年初,张丽准备生孩子,退休在老家的张丽父母来女儿家帮带孩子。可是女婿、女儿家一厅一室40平方米,并不宽敞。一家人商量后,决定由张丽的父母出钱在女儿女婿家附近买一套二手房,这样一来照顾孩子方便,二来以后二老也可以在此房中安享晚年。在中介的帮助下,找到了合适的房子,但因为老两口的条件达不到申请贷款的要求,贷款申请遭到了银行的拒绝。正当为
期刊
(一)    沈小柔是在上班的路上与方信重逢的,她骑着自行车穿着灰色的帆布衣,在一个下坡的时候被一辆轿车撞上,幸好她及时跳车,但右肩先着地,砰一声响,痛彻心扉。而自行车和车里装的一叠文件被卷进车底,有吱吱的刺耳声,如同她的样子一样狼狈。  道被堵上了,司机下来理论,方信是从后面的车上下来的,沈小柔看到他的时候,只是想躲。他穿着一件烟灰色的西装,身段适中,神态稳重,还有股淡淡的书卷气。见到她,他也是
期刊
假设你的月收入只有2000元,你会觉得捉襟见肘,但我要说的是你可以过得很好。我来帮你把钱分成五份。第一份600元,第二份400元,第三份300元,第四份200元,第五份500元。  第一份,用来做生活费。这么少的生活费,每天只能够分到十几元。早餐一个馒头,一个鸡蛋,一杯豆浆。中餐一份快餐,一个水果。晚餐自己开个小灶,煮点饭,加俩菜,睡前一杯奶。这样一月的伙食大概是500-600。不过,如果你还年轻
期刊
五月,芳菲灼灼。阳光带着花香,照在云南盈江孩子们的脸上,给日本东部地震灾区送去浓浓暖意,也轻洒在汶川新建的羌寨上,北川的广场上……  时间,将我们眼前的汶川,与昔日破碎的山河连接起来。三年前的五月,我们守望共济、携手而行。而今,美丽家园,落于大地之上。彩色小楼掩于青山绿水之间,顺畅公路直达各个村落。建设者们忙碌的身影渐次离去,留下的建筑和屋宇,供人们工作、居住、敬仰和怀念。  每一座丰碑背后,都有
期刊
可持续生计项目:养猪  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肉食产品的重视和需求,以及国家不断对养殖业的政策补贴,新型养殖业不失为农村创业的最佳途径之一。  女性代表:龚兴兰中国青年创业奖获得者 北川震兴养猪场场长    羌族女子龚兴兰的家在北川禹里乡。地震之前,龚兴兰和丈夫起早贪黑、勤干苦做,建起了养猪场,一场大地震毁掉了她的艰辛付出……接下来又经历了唐家山堰塞湖和北川“9·24”洪灾的重创。但是,龚兴兰克服千难
期刊
可持续生计项目:土特产品  从农户手里直接采收,跳过中间商等环节,通过网络营销直接到达用户手里,这种新型的特产销售模式正在成为可持续的经济亮点。  代表女性: 赵海伶 青川海伶山珍有限公司(http://shop59183939.taobao.com)总经理    一个名校毕业的大学生,为什么要选择回到贫穷、闭塞的偏远小城?在这里,她又能做什么?青川女孩赵海伶给了我们明确响亮的答案。    被地震
期刊
那时候,她和他都在县城教书,冬天,她很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可是,他和她都来自农村,大学毕业工作才不到两年,根本没有什么积蓄,要想买一套房子,谈何容易。  他们考虑再三,从亲友那里借的钱,在县城偏僻地段按揭了一套小户型。尽管他们即将面临的是每月的月供和偿还几万元的债务,但她还是为有了一个小小的蜗居而兴奋。  两人工资加起来还不到2000元,他的工资付了月供所剩无几,她除了应付日常的生活开销外,每
期刊
父亲在北京做水电工,跟着一个装修公司四处给人装修房子改水改电。我在北京读书。快放寒假的时候,我准备找父亲商量买票的事情,我想和父亲一起回老家过春节。打父亲的手机,打不通,我心里有些慌,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于是,我就给包工头打电话,包工头是老家一个村的,对方说:“你爸在工地干活呢,他的手机从衣袋里掉下来摔坏了,这两天忙,没顾得修理呢,你放心吧,等我看见你爸,让他用我的手机给你打个电话。”  我还是不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