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M工厂,说到冯国庆,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但要提及冯革新,恐怕无人不晓。冯国庆,单听这名儿,便能猜出这人是与共和国属同一生日。这或许正是那个年代的特有的起名方式,而且十分普遍。现时代的年轻人取名早已看不出与时代的脉搏息息相关的烙印了。
冯革新为人和善、快人快语,乐善好施,做事干脆利落,加上他脑瓜子灵活,有事无事又总爱琢磨点事儿,素日里与同事、朋友相处得都很融洽,自然很有人缘。他琢磨事儿,跟有些人琢磨事儿不同。他琢磨事儿,人不烦,他琢磨事儿让领导喜欢、同事羡慕。时常会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稀奇古怪的想法,最后经他一捣鼓,许多异想天开的东西竟然还能变成现实,变成收益、变成成绩、进而变成令众多人刮目相看、羡慕不已的荣誉,这又不得不叫人佩服。
有一年,冯革新所在厂子生产的产品的销量出奇火爆,厂领导决定趁热打铁,抓紧生产,于是就有了全厂高产月。千载难逢的好形势,自然是件好事。M工厂N车间就是冯革新所在的车间,工人们都干得如火如荼。可惜热加工工序因产能不匹配,产量大后,生产能力跟不上,总是满足不了后续的装配进度,热加工工序便成为影响进度的瓶颈口。成为瓶颈口的热加工序就成了车间领导、乃至厂领导的一块心病,自然也成了一向爱琢磨事儿的冯革新的心病。连续好多天了,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冯革新几乎是十二小时蹲守在热加工工位边上,眼睛不停地盯着、手上还不住地画着。这样整整折腾有两个星期后,车间领导的案头上多出了一套革新方案。车间李主任仔细审核了整套方案后,似乎也挑不出不妥之处,也只好勉强放手让冯革新按他的方案改进,索性来个死马就当活马医吧!可心里却是七上八下不踏实。三个星期后,在车间主任特意为冯革新及几个同甘共苦的同事举办的庆功宴上,不胜酒力的李主任醉了。后来听说这场庆功宴的所有花销均由厂长特批后报销了,这在M厂可是个史无前例的事儿。再后来,冯革新的雅号就在全厂叫响了。
其实,在此之前,厂子里热火朝天地推行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那会儿,因为冯国庆时常就有诸如合理化建议、小打小闹的技术革新被采纳并大量应用于现生产,而且还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呢。毫不夸张地说,仅锁在箱子里的合理化建议标兵、革新能手等荣誉证书就快与他等身了。也就在那会儿,冯革新的雅号已在车间诞生了,只是没有在更多更大的场合叫开、更没有今天这么响亮罢了。自冯革新的雅号在全厂叫开后,冯国庆的本名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以至后来进厂的青工只知道厂里有个冯革新,并不知道冯革新即冯国庆。
为这,还闹出一场笑话。有一次,冯革新过去一位战友出差路过冯革新所在的S市,想顺道去看望一下老战友,当好不容易找到冯革新所在的厂子,门卫当班的人却告诉对方,厂子里根本就没有冯国庆这个人。这位战友就纳闷了,明明是冯国庆告诉他说在这个厂上班,怎么就没有这个人呢?因为时间紧,只好将捎来的物品托门卫的小师傅帮忙找到冯国庆后转送给他,并留下一张便条就匆匆忙忙走了。多亏第二天来换班的老师傅认识冯国庆,才将老战友的造访与物什顺利转送给了冯革新。这也难怪,当时当班的小伙儿刚进厂不久,哪里知道冯革新即冯国庆。
爱琢磨的冯革新不仅因为琢磨出了名,还琢磨回不少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工厂、为车间、当然也为自己。据估算,几年下来,冯革新为工厂创造的经济效益少说也有上百万元。也许对一个年产值上亿的大厂而言,这也只能算大海一粟。但是,这可顶普通老百姓干上一辈子也挣不到的天文数呀,再说了,毕竟是拣回来的效益也不是一笔可有可无的钱吧。?
不知从啥时起,或许就是近半年的时候,细心的车间领导李主任碰到冯革新总感觉到有些不对劲儿,到底是哪方面不对劲儿,说不清。虽说冯革新上班干活还是一如既往地忙碌、一如既往地卖力,但感觉到冯革新不再是一如既往的爱琢磨事儿了。心事重重的神情印在了冯革新的脸上。李主任原本想找冯革新唠唠,问个原委,因为厂子、车间里的事儿太多,一忙乎就把这事给撂在一边了。
年底,厂QCD推进办在全厂范围内征集QCD改善成果,要求各部门必须确保一项。N车间领导心想有个冯革新,随便拿出几项革新成果,也能让厂子里吃惊,自然对成果的事早就成竹在胸了。
直到有一天,QCD推进办的宋主任催交改善成果的电话打倒N车间领导办公室的时候,李主任这才得知至今本车间申报QCD改善成果仍然是个空白。于是满身油腻的冯革新被请到了李主任办公室。
探问就里中,一脸无奈的冯革新,先让李主任滋生出一丝怜悯;听了冯革新诉苦般的介绍,李主任也显得有些无奈。冯革新说,早在几个月之前,自己就将曾经完成后的革新成果按规定申报到QCD推进办,QCD推进办的吴干事看过申报材料后认为成果倒是不错,就是上报的材料不符合要求。于是就拿出说是规范的表格,交给冯革新重新填报,并取了一份标准范例让他参照。拿到表格的冯革新看了看,发现表格上有选题理由、现状把握、要因解析等八大方面需要填写,当看了一眼刚接过来的的革新成果(王干事纠正说叫改善成果)范例后一下子让冯革新开了眼也傻了眼。申报一项革新成果(又忘了叫改善成果)仅报告书就足有五六张纸,材料上面尽是些密密麻麻数字和花花绿绿的图案,着实好看!
虽说平时里冯革新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改善项目早已实施并取得了可观的效益,但要按这种方式上报如此高深的材料,对只有技工文化水平的冯革新来说,着实为难了。且不说那些改善报告的实质效果,单就那些花花绿绿的图表就会让像冯革新一类的生产工人们望尘莫及了。
冯革新茫然:自己老了,落伍了。但倔强的冯革新心里仍有一个难解的结。
冯革新为人和善、快人快语,乐善好施,做事干脆利落,加上他脑瓜子灵活,有事无事又总爱琢磨点事儿,素日里与同事、朋友相处得都很融洽,自然很有人缘。他琢磨事儿,跟有些人琢磨事儿不同。他琢磨事儿,人不烦,他琢磨事儿让领导喜欢、同事羡慕。时常会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稀奇古怪的想法,最后经他一捣鼓,许多异想天开的东西竟然还能变成现实,变成收益、变成成绩、进而变成令众多人刮目相看、羡慕不已的荣誉,这又不得不叫人佩服。
有一年,冯革新所在厂子生产的产品的销量出奇火爆,厂领导决定趁热打铁,抓紧生产,于是就有了全厂高产月。千载难逢的好形势,自然是件好事。M工厂N车间就是冯革新所在的车间,工人们都干得如火如荼。可惜热加工工序因产能不匹配,产量大后,生产能力跟不上,总是满足不了后续的装配进度,热加工工序便成为影响进度的瓶颈口。成为瓶颈口的热加工序就成了车间领导、乃至厂领导的一块心病,自然也成了一向爱琢磨事儿的冯革新的心病。连续好多天了,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冯革新几乎是十二小时蹲守在热加工工位边上,眼睛不停地盯着、手上还不住地画着。这样整整折腾有两个星期后,车间领导的案头上多出了一套革新方案。车间李主任仔细审核了整套方案后,似乎也挑不出不妥之处,也只好勉强放手让冯革新按他的方案改进,索性来个死马就当活马医吧!可心里却是七上八下不踏实。三个星期后,在车间主任特意为冯革新及几个同甘共苦的同事举办的庆功宴上,不胜酒力的李主任醉了。后来听说这场庆功宴的所有花销均由厂长特批后报销了,这在M厂可是个史无前例的事儿。再后来,冯革新的雅号就在全厂叫响了。
其实,在此之前,厂子里热火朝天地推行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那会儿,因为冯国庆时常就有诸如合理化建议、小打小闹的技术革新被采纳并大量应用于现生产,而且还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呢。毫不夸张地说,仅锁在箱子里的合理化建议标兵、革新能手等荣誉证书就快与他等身了。也就在那会儿,冯革新的雅号已在车间诞生了,只是没有在更多更大的场合叫开、更没有今天这么响亮罢了。自冯革新的雅号在全厂叫开后,冯国庆的本名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以至后来进厂的青工只知道厂里有个冯革新,并不知道冯革新即冯国庆。
为这,还闹出一场笑话。有一次,冯革新过去一位战友出差路过冯革新所在的S市,想顺道去看望一下老战友,当好不容易找到冯革新所在的厂子,门卫当班的人却告诉对方,厂子里根本就没有冯国庆这个人。这位战友就纳闷了,明明是冯国庆告诉他说在这个厂上班,怎么就没有这个人呢?因为时间紧,只好将捎来的物品托门卫的小师傅帮忙找到冯国庆后转送给他,并留下一张便条就匆匆忙忙走了。多亏第二天来换班的老师傅认识冯国庆,才将老战友的造访与物什顺利转送给了冯革新。这也难怪,当时当班的小伙儿刚进厂不久,哪里知道冯革新即冯国庆。
爱琢磨的冯革新不仅因为琢磨出了名,还琢磨回不少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工厂、为车间、当然也为自己。据估算,几年下来,冯革新为工厂创造的经济效益少说也有上百万元。也许对一个年产值上亿的大厂而言,这也只能算大海一粟。但是,这可顶普通老百姓干上一辈子也挣不到的天文数呀,再说了,毕竟是拣回来的效益也不是一笔可有可无的钱吧。?
不知从啥时起,或许就是近半年的时候,细心的车间领导李主任碰到冯革新总感觉到有些不对劲儿,到底是哪方面不对劲儿,说不清。虽说冯革新上班干活还是一如既往地忙碌、一如既往地卖力,但感觉到冯革新不再是一如既往的爱琢磨事儿了。心事重重的神情印在了冯革新的脸上。李主任原本想找冯革新唠唠,问个原委,因为厂子、车间里的事儿太多,一忙乎就把这事给撂在一边了。
年底,厂QCD推进办在全厂范围内征集QCD改善成果,要求各部门必须确保一项。N车间领导心想有个冯革新,随便拿出几项革新成果,也能让厂子里吃惊,自然对成果的事早就成竹在胸了。
直到有一天,QCD推进办的宋主任催交改善成果的电话打倒N车间领导办公室的时候,李主任这才得知至今本车间申报QCD改善成果仍然是个空白。于是满身油腻的冯革新被请到了李主任办公室。
探问就里中,一脸无奈的冯革新,先让李主任滋生出一丝怜悯;听了冯革新诉苦般的介绍,李主任也显得有些无奈。冯革新说,早在几个月之前,自己就将曾经完成后的革新成果按规定申报到QCD推进办,QCD推进办的吴干事看过申报材料后认为成果倒是不错,就是上报的材料不符合要求。于是就拿出说是规范的表格,交给冯革新重新填报,并取了一份标准范例让他参照。拿到表格的冯革新看了看,发现表格上有选题理由、现状把握、要因解析等八大方面需要填写,当看了一眼刚接过来的的革新成果(王干事纠正说叫改善成果)范例后一下子让冯革新开了眼也傻了眼。申报一项革新成果(又忘了叫改善成果)仅报告书就足有五六张纸,材料上面尽是些密密麻麻数字和花花绿绿的图案,着实好看!
虽说平时里冯革新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改善项目早已实施并取得了可观的效益,但要按这种方式上报如此高深的材料,对只有技工文化水平的冯革新来说,着实为难了。且不说那些改善报告的实质效果,单就那些花花绿绿的图表就会让像冯革新一类的生产工人们望尘莫及了。
冯革新茫然:自己老了,落伍了。但倔强的冯革新心里仍有一个难解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