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语课堂因其学科特点,注重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要求提供实际的操练情景。本文就这一现实需要,提出了“课堂演讲”这一模式,总结了其实施形式和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以期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英语课堂文化内涵。
关键词: 课堂演讲 英语教学 课堂文化
“课堂演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演讲形式,消化知识,发表见解,展现自我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学习科目,本质是通过语言的使用习得语言,因此更要求学生在输入知识(input)的同时,有效地输出(output),达到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交流。“课堂演讲”正是帮助学生实现这一过程的现实可操作的方法之一。
一、“课堂演讲”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实施形式
1.课前三分钟英语演讲。
课前三分钟演讲(Daily Report),是可以贯穿高中三年并且每天使用的课堂演讲形式。教师可按不同顺序确定每天做演讲的学生人选(speaker),演讲的内容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定,也可以由教师按教学内容指定。我曾经按照学号顺序、抽签、学生指定和小组对抗的形式,分别做过主题为“self—introduction”,“My dream school life”,“A city I want to visit”等,以及学生自定主题的三分钟演讲。
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率高,基本上全班每个学生都可以轮到两次以上;演讲的主题难度小,准备时间充裕,对每个学生都具有可操作性。
2.课堂即兴演讲。
在分析教材时,教师一般都会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当问到一些有难度或争议性较大的问题时,我通常会安排两到三个基础较好,愿意开口讲英语的学生做即兴演讲。即兴演讲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机智、逻辑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和即兴演讲回答,不但可以使中上水平的学生有“跳一跳”的机会,给他们锻炼思维和英语口语的机会,而且可以给其他同学一个很好的示范,避免教师的“一言堂”。
3.课堂小组活动汇报演讲。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我会注意安排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小组活动。就《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我分别安排了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的主题引入讨论;Reading部分的主题升华讨论;Project部分的小组任务讨论等。讨论时我要求每组做好分工:组织者(organizer)、记录员(recorder)、演讲者(speaker)和其他成员(不同分工成员每次轮换)。讨论时每个组员都必须发言,发言必须有书面记录。这样到最后,演讲者代表全组做汇报时就有内容、有支持、有信心。因为演讲的内容集思广益,各小组积极性很高,而且往往会有出乎意料的精彩。
4.课外阅读汇报演讲。
英语学习作为一门语言习得学科,除了教材和课堂45分钟之外,还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因此,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词汇量和阅读能力的最佳途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时间无法统一安排及学生的课业负担沉重,教师布置的任务和学生完成的质量往往很难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读书汇报演讲”的形式来处理任务和检测的关系。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读一篇英文文章(英文杂志或报纸上的文章皆可),每周专门安排一节课,采取抽查的方式,由被抽到的学生在讲台上给大家做读书汇报:介绍文章大意,发表读后感想,给出推荐理由,并且推荐优美词句等。
“读书汇报演讲”的形式不仅起到了督促学生阅读的作用,而且给了所用参与的同学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
二、“课堂演讲”对于高中英语课堂的积极作用
1.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课堂演讲”的形式虽各有不同,但它们在根本上相同的一点是:它们无论是在准备的过程,还是呈现的形式上,都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要求。
在组织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容地“退居二线”,从讲授者变为辅助者和引导者,在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课堂的同时,把课堂的时间、空间,知识的消化和呈现都还给了学生。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
2.给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敢”讲英语。
在目前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下,英语学科似乎被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但是学生在学习了近十年的英语之后,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只会做卷子,不敢也不能交流的“哑巴英语”。大城市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真实的英语语境,对于中小城市,甚至农村的英语教师而言,在课堂给学生创造机会,提供平台,应该就是一个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环节了。
各种形式的“课堂演讲”,或即兴,或课前准备,或小组讨论准备,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历练的舞台。通过不断地自愿或被迫演讲,学生们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在一次次的公开演讲中培养了讲英语的信心,激发了他们主动交流的欲望。
3.加强小组合作,提升学生合作和竞争的意识。
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交流中分享创意,解决问题,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精诚团结,为了小组的荣誉而共同努力。在教师恰当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英语课堂因其学科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更强调语言的真实操练和输出,而为“课堂演讲”做准备的小组合作学习,因为有其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小组成员间的语言交流也就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情景也更真实可信,而不仅仅是为了操练而操练,为了说英语而说英语。每次在各小组代表演讲之后,我一般会和学生一起评出“优胜组”,全组给予奖励。奖励其实微不足道,但各小组为了荣誉而战,在准备阶段都会竭尽全力,献计献策,为代表小组汇报演讲者做最充分的准备。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借助语言的有效操练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三、“课堂演讲”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
1.演讲的主题应具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英语演讲作为非母语的一种演讲形式,显然对高中学生来讲是一项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演讲的主题时,更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把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作为首要原则。教师设计的演讲主题应该是贴近生活,并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这样学生才会对演讲主题感兴趣,愿意去寻找和组织素材并且有话可讲。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和一般能接触到的知识范围,所设计的选题不能过高地超出他们的能力,以至于学生产生畏惧感。“无话可讲”和“无法可讲”的演讲选题显然都是失败的选题。
2.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教师的合理指导应齐头并重。
课堂演讲作为一种主动的、创造性思想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更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恰当地组织材料,最后进行口头表达和呈现。在整个过程中,首先,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敢于放手,不能为了让课堂顺利进行而“越俎代庖”,对学生干预太多,这就违背了设计“课堂演讲”的初衷而失去演讲的意义;其次,教师应意识到学生还是不成熟的个体,自我控制能力和意识都还有所欠缺,因此“课堂演讲”也不能放任自流,让学生随意发挥,那就有可能以一场闹剧收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合理引导,科学组织,制定规则,适时评价,这样学生才能人人参与,提高信心,改进问题,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演讲”的过程中真正有所得。
实践证明,“课堂演讲”并不是只适合“高端”学生的课堂教学中的“高端”产品。相反,科学选题,合理组织,恰当运用,在英语课堂中引入演讲这一活动,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是提升课堂文化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邓涛.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 课堂演讲 英语教学 课堂文化
“课堂演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演讲形式,消化知识,发表见解,展现自我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学习科目,本质是通过语言的使用习得语言,因此更要求学生在输入知识(input)的同时,有效地输出(output),达到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交流。“课堂演讲”正是帮助学生实现这一过程的现实可操作的方法之一。
一、“课堂演讲”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实施形式
1.课前三分钟英语演讲。
课前三分钟演讲(Daily Report),是可以贯穿高中三年并且每天使用的课堂演讲形式。教师可按不同顺序确定每天做演讲的学生人选(speaker),演讲的内容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定,也可以由教师按教学内容指定。我曾经按照学号顺序、抽签、学生指定和小组对抗的形式,分别做过主题为“self—introduction”,“My dream school life”,“A city I want to visit”等,以及学生自定主题的三分钟演讲。
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率高,基本上全班每个学生都可以轮到两次以上;演讲的主题难度小,准备时间充裕,对每个学生都具有可操作性。
2.课堂即兴演讲。
在分析教材时,教师一般都会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当问到一些有难度或争议性较大的问题时,我通常会安排两到三个基础较好,愿意开口讲英语的学生做即兴演讲。即兴演讲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机智、逻辑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和即兴演讲回答,不但可以使中上水平的学生有“跳一跳”的机会,给他们锻炼思维和英语口语的机会,而且可以给其他同学一个很好的示范,避免教师的“一言堂”。
3.课堂小组活动汇报演讲。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我会注意安排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小组活动。就《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我分别安排了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的主题引入讨论;Reading部分的主题升华讨论;Project部分的小组任务讨论等。讨论时我要求每组做好分工:组织者(organizer)、记录员(recorder)、演讲者(speaker)和其他成员(不同分工成员每次轮换)。讨论时每个组员都必须发言,发言必须有书面记录。这样到最后,演讲者代表全组做汇报时就有内容、有支持、有信心。因为演讲的内容集思广益,各小组积极性很高,而且往往会有出乎意料的精彩。
4.课外阅读汇报演讲。
英语学习作为一门语言习得学科,除了教材和课堂45分钟之外,还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因此,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词汇量和阅读能力的最佳途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时间无法统一安排及学生的课业负担沉重,教师布置的任务和学生完成的质量往往很难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读书汇报演讲”的形式来处理任务和检测的关系。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读一篇英文文章(英文杂志或报纸上的文章皆可),每周专门安排一节课,采取抽查的方式,由被抽到的学生在讲台上给大家做读书汇报:介绍文章大意,发表读后感想,给出推荐理由,并且推荐优美词句等。
“读书汇报演讲”的形式不仅起到了督促学生阅读的作用,而且给了所用参与的同学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
二、“课堂演讲”对于高中英语课堂的积极作用
1.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课堂演讲”的形式虽各有不同,但它们在根本上相同的一点是:它们无论是在准备的过程,还是呈现的形式上,都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要求。
在组织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容地“退居二线”,从讲授者变为辅助者和引导者,在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课堂的同时,把课堂的时间、空间,知识的消化和呈现都还给了学生。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
2.给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敢”讲英语。
在目前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下,英语学科似乎被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但是学生在学习了近十年的英语之后,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只会做卷子,不敢也不能交流的“哑巴英语”。大城市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真实的英语语境,对于中小城市,甚至农村的英语教师而言,在课堂给学生创造机会,提供平台,应该就是一个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环节了。
各种形式的“课堂演讲”,或即兴,或课前准备,或小组讨论准备,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历练的舞台。通过不断地自愿或被迫演讲,学生们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在一次次的公开演讲中培养了讲英语的信心,激发了他们主动交流的欲望。
3.加强小组合作,提升学生合作和竞争的意识。
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交流中分享创意,解决问题,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精诚团结,为了小组的荣誉而共同努力。在教师恰当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英语课堂因其学科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更强调语言的真实操练和输出,而为“课堂演讲”做准备的小组合作学习,因为有其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小组成员间的语言交流也就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情景也更真实可信,而不仅仅是为了操练而操练,为了说英语而说英语。每次在各小组代表演讲之后,我一般会和学生一起评出“优胜组”,全组给予奖励。奖励其实微不足道,但各小组为了荣誉而战,在准备阶段都会竭尽全力,献计献策,为代表小组汇报演讲者做最充分的准备。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借助语言的有效操练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三、“课堂演讲”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
1.演讲的主题应具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英语演讲作为非母语的一种演讲形式,显然对高中学生来讲是一项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演讲的主题时,更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把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作为首要原则。教师设计的演讲主题应该是贴近生活,并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这样学生才会对演讲主题感兴趣,愿意去寻找和组织素材并且有话可讲。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和一般能接触到的知识范围,所设计的选题不能过高地超出他们的能力,以至于学生产生畏惧感。“无话可讲”和“无法可讲”的演讲选题显然都是失败的选题。
2.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教师的合理指导应齐头并重。
课堂演讲作为一种主动的、创造性思想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更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恰当地组织材料,最后进行口头表达和呈现。在整个过程中,首先,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敢于放手,不能为了让课堂顺利进行而“越俎代庖”,对学生干预太多,这就违背了设计“课堂演讲”的初衷而失去演讲的意义;其次,教师应意识到学生还是不成熟的个体,自我控制能力和意识都还有所欠缺,因此“课堂演讲”也不能放任自流,让学生随意发挥,那就有可能以一场闹剧收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合理引导,科学组织,制定规则,适时评价,这样学生才能人人参与,提高信心,改进问题,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演讲”的过程中真正有所得。
实践证明,“课堂演讲”并不是只适合“高端”学生的课堂教学中的“高端”产品。相反,科学选题,合理组织,恰当运用,在英语课堂中引入演讲这一活动,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是提升课堂文化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邓涛.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