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差异化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man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有相对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式及四、六级考试,所以教学活动几乎是统一的,基本上是在群体中进行的;而具体的语言学习又要通过个体去完成,个体都是有差异的,怎样处理好英语教学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每个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试从英语学习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入手,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及如何进行差异化教学作一探讨。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个体差异 差异化教学
  一、引言
  不同于其他科目,大学英语在教学大纲、教材的使用、考试及教学手段上基本上是统一的,因而都采用大班的形式进行教学,也就是在群体中完成教学;语言学习要通过个体实现,每个个体都有差异,仅仅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来对不同的个体进行教学,势必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了解英语教学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找到英语学习个体的差异,进而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差异化教学,对搞好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英语教学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个体与群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对范畴。个体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在社会地位、能力、作用上有区别的有生命的个人。群体则指一定数量的个人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没有个体,就没有群体,个体又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它受到群体的制约。任何个体都存在于社会之中,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因此个体之间必然以各种社会关系为纽带,组成各种不同的群体。
  英语教学中的个体是独立的学习者,与个体相对的是群体。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班级、学习小组则是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通过相应的小组规则而组成的一个学习者团队。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如下:个体与群体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关系。学习者在一个群体中学习,这个群体可以是一个班级、学习小组,群体学习风气好,对个体就有促进作用,产生积极效应;个体由于其差异性,取得的学习效果不同,感受也会不同。只有个体都在群体中有所收获,他才可能依赖这个群体,发挥各自的作用,最后构成一个和谐的群体。
  对于两者的关系,王元化有一段精彩的评论:“真正活的创造力是存在于组成群体的个体之中。没有个体的主体性,就没有创造力。正如没有个人的自由发展,就没有人类的自由发展一样。用群体来抹杀构成群体的个体,那只是抽象的群体。这种抽象的群体,跟抽象的理念没有什么两样。否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需求,人的自由和解放,不仅是和否定人性联在一起,也是和否定个人,否定自我联系在一起的……不能想象群体的绝大多数个体都是无价值的,而由他们所构成的群体竟会是有价值的。在一定的情况下,没有个性对共性的突破,就没有发展和进化。”
  英语教学中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才能使所有学生有收获。
  三、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差异
  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智力差异
  有的学生确实具有一定的语言天赋,语言表达能力强;而有的学生不善言辞。虽然学生的智力差异客观存在,但是智力并不是语言学习的决定性因素。
  (二)认知能力差异
  语言学习有其特殊性,有的学生学习速度快,接受语言信息能力强,输入快,而有的学生语言信息输入慢,抑制机制强,理解能力欠缺。在感知观察方面,有的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直观思维强,而有的学生抽象思维,空间分析能力强。
  (三)动机差异
  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而不同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动机是不同的。Gardner(1983)将动机分为两种类型: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并指出两种动机一起对课堂第二语言学习起重要作用。麦克多诺(1987)认为,动机又有以下几个相关变量因素:精力、愿意学习的程度、持久性、兴趣、对上课的喜欢程度、动力、学会语言的好处。学习者的动机会因以上变量的不同而存在个别差异。
  (四)性格差异
  有的学生性格外向,善于交际,表现自己。有些学生则相反,尤其体现在语言的学习与练习当中,怕出错,不敢开口。
  (五)学习策略差异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促进语言学习所使用的技术和方法。研究表明,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往往选择一些与其他的语言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策略,有意识地采用学习策略的学习者能够帮助自己习得第二语言。诸多因素制约着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
  四、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差异化教学
  (一)差异教学的理论依据
  差异教学以“以人为本”为依据,强调人的自主性、整体性和独特性,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重要;个人对学习的投入不仅涉及认知方面,还涉及情感、行为和个性等方面。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将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Williams.M
其他文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正因为手和脑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加强动手操作,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有动作思维的成分。儿童的思维特点表明,他们的心智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他们思维常
摘要: 本文作者主要通过情境创设、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和进行有效的教学预设的讨论,来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情境创设  情景一:经常听到老师们对学生说这样的话,“我已经讲过几次了你怎么还不清楚”,“刚学过啊怎么又错了”。  情景二:“这么简单的问题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别人早就明白的事,全班就你一人不知道”。  简析:学生为什么会出
摘要: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重视数学知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发展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已成为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数学建模就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求得问题解决的数学活动过程,它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作者结合实例谈谈自己对初中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初步认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模型思想培养 数学建模
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业设计得好,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有直接影响。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我认为作业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趣味性  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应从每一课入手,细致入微地渗透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设计游戏类作业要考虑与所学习的数学内容有关系。如《认位置》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和邻居小朋友一起做左手、右手的游戏;《认识物体》一课后,让学生
摘要: 英语情景教学在中国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两种方法:创建课堂英语学习环境和课外英语学习环境,并对每一种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环境 创建方法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上课听课吃力,自学能力也较差,无法与老师互动,因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厌学。学英语的环境很重要,在
摘要: 微博是网络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新兴产物,它的出现使得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学习有了新的平台。将微博引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的协作学习和交流互通,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更可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学生克服英语学习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关键词: 微博 大学英语教学 协作学习 辅助作用  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新媒体
摘要: 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在各科目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实践和推进,语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作者就网络资源和自主学习的互动,从自主学习特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教师的作用、分组合作学习几个方面谈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教学 培养方法 自主学习  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高等本科院校的学生进校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