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前,这里是伦敦骚乱的爆发地,一年后,这里是伦敦奥运的主场地。但一场奥运会,并没有彻底解决造成骚乱的问题,也没有平息英国青年的不安情绪。
让人害怕的年轻人
上个月的一个温暖的傍晚,音乐从停在伦敦东部哈克尼区母亲广场上的一个小轿车里传来。那里距离伦敦奥运会场馆只有几英里之遥。车旁,二十几名年轻男性抽着大麻,喝着伏特加,随着音乐摇摆,他们大多十几二十岁出头。突然,一辆警车进入他们的视线,他们开始紧张,目光追随着警车,仿佛一场对峙即将发生。“他们看见我们站在这里,他们想来逮捕我们。”24岁的拉斐尔·卡迪说。
去年8月,骚乱在哈克尼和伦敦的其他贫穷社区爆发,并蔓延至英国其他城市。4天的大混乱中,骚乱人群抢劫商店,与警方冲突,防火烧毁汽车和大楼,导致5人死亡和约5亿英镑的经济损失。
那之后的一年,英国人在试图理解是什么引发了骚乱。社工和左倾政客们的解释是“贫穷”和“萎缩的福利”,他们的反对者则认为事出“人们对福利的依赖”,以及“游手好闲的父亲们”,首相卡梅伦说,这是“破碎的社会”的证据。
参与骚乱的人大多数人都年轻且贫穷,穿着连帽衫、运动鞋的孩子成为那场骚乱的标志形象。大多数公众认为,骚乱是英国“年轻人问题”的标志。“人们对年轻人持有这种负面看法,这种文化的东西是逐渐发展起来的,这和欧洲大陆很不同。在英国,年轻人好像是‘他者’。”霍华德刑法改革联盟负责青年人的安德鲁·内尔森说。
“从历史来看,英国人有句很有名的谚语,那就是‘大人在讲话,小孩别插嘴’。总体来说,英国人害怕他们的年轻人,”活动家卡米拉·巴特曼利杰说:“然后就有了骚乱,我认为公众看待年轻人时的恐惧感在上升。”
“人人都想逃离这里”
而在东伦敦,排斥也在升温。
为了准备奥运会,清洁人员清洗了那里的公园,哈克尼的住房被安上了新窗子和新门。但这些只是面子工程,当地的住户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犯罪、失业以及与社会的隔离感的问题,需要的远比几把刷子来得多。哈克尼是伦敦最穷的地区之一,它的枪支犯罪率也是英国最高的。
在母亲广场的一名青年说:“人人都想逃离这里。”
但彻底垮掉的一代并不仅仅住在哈克尼。在英国各地,年轻人对未来更多地在表达不满和悲观。调查不断显示,他们认为自己将比以往的几代人过得都糟糕。数据可以支持这个结论。最近一项由中左派的“跨年代基金会”主持的调查发现,英国30岁以下的人和30岁以上的人的经济差距在急剧变大。从2001年到2010年,这个差距就增大了28%,并继续以每年7%的速度保持增长。而在伦敦骚乱爆发一年后,英国的青年人失业率还在不断攀升,现在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22%,也就是说,五个英国年轻人里,就有一个没有工作。
与此同时,英国正深陷二次衰退,卡梅伦政府在不断推行节俭政策,如削减青年服务经费和住房补贴,以及提高大学学费。一些评论家认为这些是引发骚乱的首要原因。
在母亲广场的年轻人卡迪说,他没有参与骚乱,事实上,他认为用打架向别人传递信息的方法是愚蠢且徒劳的。“他们应该举起标语,告诉别人他们不同意什么。扔石头不是传达信息。”
卡迪的朋友约翰·摩尔也成长在哈克尼。摩尔有一长串犯罪记录,如抢劫、欺诈和持有毒品。他也说自己没有参与骚乱。摩尔今年32岁了,他觉得自己老了,也试着走走正道,但他看不到身边有什么机会,那些过去纠缠他的幽灵还在这些熟悉而阴冷的街道上阴魂不散。“我希望自己有个光明的未来,就是找个好工作,能照顾好我的孩子这么简单,”他说:“但我没法预测我肯定不会去做坏事……我在努力。”
母亲广场上的派对人群逐渐散去。肌肉男摩尔被朋友嘲笑,因为他坚持搭顺风车回家,即便他就住在几个街区外。他最终借钱叫了辆出租车。后来他吐露,他害怕晚上一个人走路回家。“路上有很多和毒品有关的问题,有很多犯罪。有关方面在解决这些问题,但仅是为了奥运会。现在一切看起来都很不错,但这是个谎言。”他说。
当被问到伦敦还会不会爆发另一场骚乱,摩尔毫不迟疑地回答:“下一次他们会引来英国陆军。”
(摘自《上海壹周》总第614期)
让人害怕的年轻人
上个月的一个温暖的傍晚,音乐从停在伦敦东部哈克尼区母亲广场上的一个小轿车里传来。那里距离伦敦奥运会场馆只有几英里之遥。车旁,二十几名年轻男性抽着大麻,喝着伏特加,随着音乐摇摆,他们大多十几二十岁出头。突然,一辆警车进入他们的视线,他们开始紧张,目光追随着警车,仿佛一场对峙即将发生。“他们看见我们站在这里,他们想来逮捕我们。”24岁的拉斐尔·卡迪说。
去年8月,骚乱在哈克尼和伦敦的其他贫穷社区爆发,并蔓延至英国其他城市。4天的大混乱中,骚乱人群抢劫商店,与警方冲突,防火烧毁汽车和大楼,导致5人死亡和约5亿英镑的经济损失。
那之后的一年,英国人在试图理解是什么引发了骚乱。社工和左倾政客们的解释是“贫穷”和“萎缩的福利”,他们的反对者则认为事出“人们对福利的依赖”,以及“游手好闲的父亲们”,首相卡梅伦说,这是“破碎的社会”的证据。
参与骚乱的人大多数人都年轻且贫穷,穿着连帽衫、运动鞋的孩子成为那场骚乱的标志形象。大多数公众认为,骚乱是英国“年轻人问题”的标志。“人们对年轻人持有这种负面看法,这种文化的东西是逐渐发展起来的,这和欧洲大陆很不同。在英国,年轻人好像是‘他者’。”霍华德刑法改革联盟负责青年人的安德鲁·内尔森说。
“从历史来看,英国人有句很有名的谚语,那就是‘大人在讲话,小孩别插嘴’。总体来说,英国人害怕他们的年轻人,”活动家卡米拉·巴特曼利杰说:“然后就有了骚乱,我认为公众看待年轻人时的恐惧感在上升。”
“人人都想逃离这里”
而在东伦敦,排斥也在升温。
为了准备奥运会,清洁人员清洗了那里的公园,哈克尼的住房被安上了新窗子和新门。但这些只是面子工程,当地的住户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犯罪、失业以及与社会的隔离感的问题,需要的远比几把刷子来得多。哈克尼是伦敦最穷的地区之一,它的枪支犯罪率也是英国最高的。
在母亲广场的一名青年说:“人人都想逃离这里。”
但彻底垮掉的一代并不仅仅住在哈克尼。在英国各地,年轻人对未来更多地在表达不满和悲观。调查不断显示,他们认为自己将比以往的几代人过得都糟糕。数据可以支持这个结论。最近一项由中左派的“跨年代基金会”主持的调查发现,英国30岁以下的人和30岁以上的人的经济差距在急剧变大。从2001年到2010年,这个差距就增大了28%,并继续以每年7%的速度保持增长。而在伦敦骚乱爆发一年后,英国的青年人失业率还在不断攀升,现在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22%,也就是说,五个英国年轻人里,就有一个没有工作。
与此同时,英国正深陷二次衰退,卡梅伦政府在不断推行节俭政策,如削减青年服务经费和住房补贴,以及提高大学学费。一些评论家认为这些是引发骚乱的首要原因。
在母亲广场的年轻人卡迪说,他没有参与骚乱,事实上,他认为用打架向别人传递信息的方法是愚蠢且徒劳的。“他们应该举起标语,告诉别人他们不同意什么。扔石头不是传达信息。”
卡迪的朋友约翰·摩尔也成长在哈克尼。摩尔有一长串犯罪记录,如抢劫、欺诈和持有毒品。他也说自己没有参与骚乱。摩尔今年32岁了,他觉得自己老了,也试着走走正道,但他看不到身边有什么机会,那些过去纠缠他的幽灵还在这些熟悉而阴冷的街道上阴魂不散。“我希望自己有个光明的未来,就是找个好工作,能照顾好我的孩子这么简单,”他说:“但我没法预测我肯定不会去做坏事……我在努力。”
母亲广场上的派对人群逐渐散去。肌肉男摩尔被朋友嘲笑,因为他坚持搭顺风车回家,即便他就住在几个街区外。他最终借钱叫了辆出租车。后来他吐露,他害怕晚上一个人走路回家。“路上有很多和毒品有关的问题,有很多犯罪。有关方面在解决这些问题,但仅是为了奥运会。现在一切看起来都很不错,但这是个谎言。”他说。
当被问到伦敦还会不会爆发另一场骚乱,摩尔毫不迟疑地回答:“下一次他们会引来英国陆军。”
(摘自《上海壹周》总第6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