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之后 东区依旧

来源 :精品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xiao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前,这里是伦敦骚乱的爆发地,一年后,这里是伦敦奥运的主场地。但一场奥运会,并没有彻底解决造成骚乱的问题,也没有平息英国青年的不安情绪。
  让人害怕的年轻人
  上个月的一个温暖的傍晚,音乐从停在伦敦东部哈克尼区母亲广场上的一个小轿车里传来。那里距离伦敦奥运会场馆只有几英里之遥。车旁,二十几名年轻男性抽着大麻,喝着伏特加,随着音乐摇摆,他们大多十几二十岁出头。突然,一辆警车进入他们的视线,他们开始紧张,目光追随着警车,仿佛一场对峙即将发生。“他们看见我们站在这里,他们想来逮捕我们。”24岁的拉斐尔·卡迪说。
  去年8月,骚乱在哈克尼和伦敦的其他贫穷社区爆发,并蔓延至英国其他城市。4天的大混乱中,骚乱人群抢劫商店,与警方冲突,防火烧毁汽车和大楼,导致5人死亡和约5亿英镑的经济损失。
  那之后的一年,英国人在试图理解是什么引发了骚乱。社工和左倾政客们的解释是“贫穷”和“萎缩的福利”,他们的反对者则认为事出“人们对福利的依赖”,以及“游手好闲的父亲们”,首相卡梅伦说,这是“破碎的社会”的证据。
  参与骚乱的人大多数人都年轻且贫穷,穿着连帽衫、运动鞋的孩子成为那场骚乱的标志形象。大多数公众认为,骚乱是英国“年轻人问题”的标志。“人们对年轻人持有这种负面看法,这种文化的东西是逐渐发展起来的,这和欧洲大陆很不同。在英国,年轻人好像是‘他者’。”霍华德刑法改革联盟负责青年人的安德鲁·内尔森说。
  “从历史来看,英国人有句很有名的谚语,那就是‘大人在讲话,小孩别插嘴’。总体来说,英国人害怕他们的年轻人,”活动家卡米拉·巴特曼利杰说:“然后就有了骚乱,我认为公众看待年轻人时的恐惧感在上升。”
  “人人都想逃离这里”
  而在东伦敦,排斥也在升温。
  为了准备奥运会,清洁人员清洗了那里的公园,哈克尼的住房被安上了新窗子和新门。但这些只是面子工程,当地的住户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犯罪、失业以及与社会的隔离感的问题,需要的远比几把刷子来得多。哈克尼是伦敦最穷的地区之一,它的枪支犯罪率也是英国最高的。
  在母亲广场的一名青年说:“人人都想逃离这里。”
  但彻底垮掉的一代并不仅仅住在哈克尼。在英国各地,年轻人对未来更多地在表达不满和悲观。调查不断显示,他们认为自己将比以往的几代人过得都糟糕。数据可以支持这个结论。最近一项由中左派的“跨年代基金会”主持的调查发现,英国30岁以下的人和30岁以上的人的经济差距在急剧变大。从2001年到2010年,这个差距就增大了28%,并继续以每年7%的速度保持增长。而在伦敦骚乱爆发一年后,英国的青年人失业率还在不断攀升,现在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22%,也就是说,五个英国年轻人里,就有一个没有工作。
  与此同时,英国正深陷二次衰退,卡梅伦政府在不断推行节俭政策,如削减青年服务经费和住房补贴,以及提高大学学费。一些评论家认为这些是引发骚乱的首要原因。
  在母亲广场的年轻人卡迪说,他没有参与骚乱,事实上,他认为用打架向别人传递信息的方法是愚蠢且徒劳的。“他们应该举起标语,告诉别人他们不同意什么。扔石头不是传达信息。”
  卡迪的朋友约翰·摩尔也成长在哈克尼。摩尔有一长串犯罪记录,如抢劫、欺诈和持有毒品。他也说自己没有参与骚乱。摩尔今年32岁了,他觉得自己老了,也试着走走正道,但他看不到身边有什么机会,那些过去纠缠他的幽灵还在这些熟悉而阴冷的街道上阴魂不散。“我希望自己有个光明的未来,就是找个好工作,能照顾好我的孩子这么简单,”他说:“但我没法预测我肯定不会去做坏事……我在努力。”
  母亲广场上的派对人群逐渐散去。肌肉男摩尔被朋友嘲笑,因为他坚持搭顺风车回家,即便他就住在几个街区外。他最终借钱叫了辆出租车。后来他吐露,他害怕晚上一个人走路回家。“路上有很多和毒品有关的问题,有很多犯罪。有关方面在解决这些问题,但仅是为了奥运会。现在一切看起来都很不错,但这是个谎言。”他说。
  当被问到伦敦还会不会爆发另一场骚乱,摩尔毫不迟疑地回答:“下一次他们会引来英国陆军。”
  (摘自《上海壹周》总第614期)
其他文献
近日,哈尔滨8天7次地陷2死2伤,刚刚建成通车不到一年的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突然“侧滑”,致使4辆大货车坠桥3死5伤,石家庄景观灯雨天漏电3死4伤,大连路面塌陷一人重伤,北京大连等地也屡现路面塌陷致人伤亡事故。市政建设及管理的混乱无序,已成吞噬生命的黑洞,谁该为此埋单?事故多发拷问城市良心,城市建设者不能短视,不能光有一日千里的热情,更应具备“一管百年”的思维,摆正态度,尊重生命。
期刊
8月27日,哈尔滨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桥梁“侧滑”事故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分别为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福建省交建集团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百信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但事故原因并未通报。  27日,设计方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不便具名的党委副书记向记者表示,事故发生后,该院已将相关材料递交调查组,院长和部分工程师已赶往现场参与调查。  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采用单支座桥墩,有专家认为单支座桥
期刊
8月14日中午一点左右,在大连星海人家丁字路口,行车至此的微博网友“丢丢――”和其老公发现一名在马路上行走的男子突然不见了。  微博网友“丢丢――”称:“老公和我都发现本来走在路上的一个行人突然不见了,然后路面就冒热气。老公第一反应是掉到热力井里去了,赶紧停车跑去,果然看到伸出一双手,喊救命。我的第一反应还是回车拿个毛巾垫一下,可老公已经给他拽出来了。”  据了解,当时靠近电车道一侧的马路塌陷,地
期刊
今年4月1日15时30分许,北礼士路物华大厦东侧一处路面上,腾起白色的热雾。公司职员、27岁的杨小姐拿着报表,就要走回位于物华大厦内的公司。这是小长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  她穿过腾着热雾的路面,却怎么也不会想到,等待她的将是一场沸水中无法逃生的惨剧。  在路面塌陷、热水管线破裂后,意外陷入坑中的杨小姐被重度烫伤,至今仍未脱离危险。  便道塌陷女子坠入热水坑内  当日下午5时许,物华大厦东侧的马路道
期刊
一个90后实习护士,在尚未成为真正的白衣天使之前,却成了一个人人唾骂的“虐婴”恶魔,这件事情发生在杭州,当事人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08级学生肖诗雨。  这位肖同学,在其ID为“小考拉avi”的微博上暴露了自己的丑行,“孩纸!你肿么勒!快醒醒啊!哈哈哈!笑死我了,居然会装死也!”——这样一行充满侮辱戏谑的博文,配上两张单手捏持襁褓中的新生儿,使其任意耷拉着脖子的照片以及毫无道德感地吆喝微博好
期刊
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给城市居民带来了潜在的灾难隐患,城市建设者只考虑眼前的社会经济指标、政绩和经济的暂时繁荣,却忽略了大都市建设的因果连带关系,这是隐患之源。  对城市管理者来说,地陷频频发生首先归责于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低下。在城市建设中,缺乏合理的科学设计和布局,多部门“多管齐下”。今天挖下水管道,明天铺装光纤电缆,后天电线入地。今天市政部门去维修,明天水利部门去施工,后天电力部门去布线,还有通信
期刊
这也许是一场最匪夷所思的灾难:毫无预兆地,一条原本平坦通畅的道路,突然变成狰狞的魔鬼,吞噬了两条无辜的生命。  8月14日,哈尔滨,8岁的小玥彤并没有意识到灾难的来临,她正在自家超市的门口蹦蹦跳跳,享受暑假最后的快乐时光。她的外婆金贞淑也没有意识到灾难的来临,这个68岁的老人只是坐在路边,安静地看着自己的外孙女。  那是一幅再温馨不过的画面,直到“轰”的一声巨响过后,一切都被黑暗淹没。  新闻画面
期刊
现代政治文明,是“DIY主义”的复兴:参与、自立、简洁、人性化,再大的官也不例外。昔时帝王出行,敲锣打鼓,阵势慑人。有人在身后撑起顶幔,有人为其持扇送凉,有人为其抬大轿。现代社会权利平等的复兴和人力成本的巨增,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回归,促成了现代政治文明行为的新方式。  以伞为例。伞有遮荫挡雨的功能,南非前领导人曼德拉出狱之后在露天广场演讲时正好面对午后的艳阳,光线强烈刺眼,身边的工作人员为其撑起一
期刊
8月24日5时30分左右,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发生坍塌,四辆大型货车坠桥,目前已经造成多人伤亡。  路面会塌陷,桥面会坍塌,做个哈尔滨人不容易呀!据报道,从8月9日至17日,9天时间,哈尔滨城区发生7起坍塌事故,致2死2伤,市政工程事故如此频繁,被网友称为现实版的“步步惊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路面塌陷?对此,哈尔滨地下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哈尔滨发生塌陷的几处城市
期刊
经历了8月11日晚上的暴雨惊魂后,躺在急诊室病床上的王顺壮和黄一哲,膝盖以下恍惚还依然传递着“麻麻的”感觉。两天来,除了偶尔的清醒外,他们一直昏睡。睡梦中,仿佛无论任他们如何叫喊,暴雨中同伴张凯宣漂浮着的身体也永远无法触及。  雨中景观灯漏电致3死4伤  气象记录显示,8月11日晚的强降雨是7月下旬以来河北的第7场强降雨,是该市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  当日20时45分左右,大雨还在继续。在同一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