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4年5月21日,中俄签署天然气供气协议,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本文结合我国天然气现状及需求,对中俄能源合作带来影响进行探讨与思考。
关键字:天然气;中俄供气协议;现状;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P618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天然气现状
进入本世纪,我国经济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要保证我国经济在本世纪内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能源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天然气,在清洁性、经济性、方便性和用途广泛性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我国天然气工业与世界天然气生产利用大国相比尚有相当距离,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相比是严重滞后。从需求现状及预测上来看,我国的天然气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并且需求的潜力很大;然而我国天然气资源虽然丰富,但天然气在平面上和层析上分布相对不够集中,地形地貌条件更为复杂,这种特定的地质特点,以及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基础设施的落后,决定了中国天然气勘探工作的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影响到我国天然气的产量,造成我国天然气在供需之间出现极大的缺口的的局面。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显示,2013我国天然气进口量达到5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31.6%。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300亿立方米,外依存度将超过3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天然气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2013年,我国大范围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各地纷纷制定煤改气、油改气计划,更加刺激了天然气需求以超常规速度增长。
2、我国天然气需求预测
国家能源局2012年12月发布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国产天然气供应能力将达到1760亿立方米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正在加强对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多元化投资,计划在2011-2015年期间新建4.4万公里的天然气管道。
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治理行动的催化,天然气的需求量正呈逐年快速增长态势,大型城市供气压力加大。根据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将加大天然气的供应。到2015年,新增天然气干线管输能力1500亿立方米以上,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
为治理大气污染,天然气成为我国推动能源结构转型重要选择。根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201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1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9%,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而未来数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可能继续保持每年10%左右增长。
3、中俄天然气合作对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影响
3.1推进天然气管道的建设
从管道输气能力看,2012年底,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3.6万公里,总输气能力1520亿立方米,按此推算,到2020年输气能力将有1980亿立方米的,是现有总输气能力的1.3倍。
快速增长的用气需求对管道输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俄天然气合作将进一步推进我国基础性骨干管网的建设,加大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通过组网运行,提高天然气输送能力和可靠性。
3.2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天然气多元化
中俄天然气合作为我国大规模加快天然气利用奠定资源基础,同时也使得替代产品中的煤炭、成品油的消费占比或将被积压,相关企业也将受到一定影响。2013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仅为5.7%,假设如此规模的天然气在2013年实现供应,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将达到8%,有助于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为改善当前大气环境将有重要贡献。此次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实现供气后,将会极大程度上优化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天然气进口多渠道、多来源与多品种,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促进环境优化具有重大意义。
另外,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目标市场主要是我国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必然会拉动天然气管道沿线的民生就业和经济发展。
3.3天然气价格调整
由于国际、国内天然气市场不接轨,大量进口天然气资源必然对国内天然气价格形成压力。我国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市场化取向,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因素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要充分考虑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与天然气市场培育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地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问题。应让市场来决定天然气价格,把精力集中于保护弱势客户,提高天然气市场的流动性。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为最终实现天然气价格完全市场化奠定基础。 “
在消化引进的海外天然气时,可以参照西气东输供气合同模式进行操作,负责引进的单位也与消费城市及企业签订“照付不议”合同,共同承担风险。其中上游企业承担资源引进风险,下游消费城市和企业承担消费市场开拓风险,努力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
4、中俄天然气合作对天津市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影响
天津市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使用天然氣,2007年天津市天然气管网已覆盖全市16个区县,基本实现了城市居民和商业建筑燃气化,形成了以天然气为主气源的供气格局,城镇燃气气化率近100%。依托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至2020年天津市气源由5个增加至12个,年输气能力达到300亿立方米。
随着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量大增,作为上游多气源的天津市需建立对天然气资源实施统一配置的管理机制。由气源主管部门与上游气源单位确定年供气计划,根据燃气企业供气范围需求,下达供气计划,并由上游供气企业按计划向燃气企业供应。同时,要对现有燃气高压管网运营企业进行整合,积极推进燃气高压输配系统特许经营,通过授予特许经营权和明确调峰设施建设责任,实现全市燃气高压输配“一张网”的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维护,提高全市燃气安全稳定供气保障能力。中俄天然气的引入主要用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周边地区,位于之列的天津市,增加了远期气源的保障的信心,对天津市远期燃气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5、引进海外天然气的思考
大力开展国际天然气之间的发展合作,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发展清洁能源,改善环境,提高国内能源企业的竞争力,降低国家能源利用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应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利用多种途径,保障天然气资源充足供应。中俄天然气协议的成功签署让我们反思,推进能源多元化应从能源外交的策略考虑,开展国家层面的能源外交活动,各大国有石油公司配合的策略。面对天然气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还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加快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以适应国际化市场价格变化;合理调配地区消费价格,对欠发达地区由国家进行适当的补贴,使国内市场平稳过渡。
关键字:天然气;中俄供气协议;现状;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P618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天然气现状
进入本世纪,我国经济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要保证我国经济在本世纪内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能源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天然气,在清洁性、经济性、方便性和用途广泛性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我国天然气工业与世界天然气生产利用大国相比尚有相当距离,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相比是严重滞后。从需求现状及预测上来看,我国的天然气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并且需求的潜力很大;然而我国天然气资源虽然丰富,但天然气在平面上和层析上分布相对不够集中,地形地貌条件更为复杂,这种特定的地质特点,以及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基础设施的落后,决定了中国天然气勘探工作的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影响到我国天然气的产量,造成我国天然气在供需之间出现极大的缺口的的局面。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显示,2013我国天然气进口量达到5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31.6%。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300亿立方米,外依存度将超过3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天然气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2013年,我国大范围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各地纷纷制定煤改气、油改气计划,更加刺激了天然气需求以超常规速度增长。
2、我国天然气需求预测
国家能源局2012年12月发布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国产天然气供应能力将达到1760亿立方米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正在加强对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多元化投资,计划在2011-2015年期间新建4.4万公里的天然气管道。
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治理行动的催化,天然气的需求量正呈逐年快速增长态势,大型城市供气压力加大。根据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将加大天然气的供应。到2015年,新增天然气干线管输能力1500亿立方米以上,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
为治理大气污染,天然气成为我国推动能源结构转型重要选择。根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201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1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9%,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而未来数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可能继续保持每年10%左右增长。
3、中俄天然气合作对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影响
3.1推进天然气管道的建设
从管道输气能力看,2012年底,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3.6万公里,总输气能力1520亿立方米,按此推算,到2020年输气能力将有1980亿立方米的,是现有总输气能力的1.3倍。
快速增长的用气需求对管道输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俄天然气合作将进一步推进我国基础性骨干管网的建设,加大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通过组网运行,提高天然气输送能力和可靠性。
3.2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天然气多元化
中俄天然气合作为我国大规模加快天然气利用奠定资源基础,同时也使得替代产品中的煤炭、成品油的消费占比或将被积压,相关企业也将受到一定影响。2013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仅为5.7%,假设如此规模的天然气在2013年实现供应,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将达到8%,有助于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为改善当前大气环境将有重要贡献。此次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实现供气后,将会极大程度上优化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天然气进口多渠道、多来源与多品种,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促进环境优化具有重大意义。
另外,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目标市场主要是我国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必然会拉动天然气管道沿线的民生就业和经济发展。
3.3天然气价格调整
由于国际、国内天然气市场不接轨,大量进口天然气资源必然对国内天然气价格形成压力。我国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市场化取向,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因素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要充分考虑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与天然气市场培育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地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问题。应让市场来决定天然气价格,把精力集中于保护弱势客户,提高天然气市场的流动性。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为最终实现天然气价格完全市场化奠定基础。 “
在消化引进的海外天然气时,可以参照西气东输供气合同模式进行操作,负责引进的单位也与消费城市及企业签订“照付不议”合同,共同承担风险。其中上游企业承担资源引进风险,下游消费城市和企业承担消费市场开拓风险,努力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
4、中俄天然气合作对天津市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影响
天津市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使用天然氣,2007年天津市天然气管网已覆盖全市16个区县,基本实现了城市居民和商业建筑燃气化,形成了以天然气为主气源的供气格局,城镇燃气气化率近100%。依托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至2020年天津市气源由5个增加至12个,年输气能力达到300亿立方米。
随着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量大增,作为上游多气源的天津市需建立对天然气资源实施统一配置的管理机制。由气源主管部门与上游气源单位确定年供气计划,根据燃气企业供气范围需求,下达供气计划,并由上游供气企业按计划向燃气企业供应。同时,要对现有燃气高压管网运营企业进行整合,积极推进燃气高压输配系统特许经营,通过授予特许经营权和明确调峰设施建设责任,实现全市燃气高压输配“一张网”的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维护,提高全市燃气安全稳定供气保障能力。中俄天然气的引入主要用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周边地区,位于之列的天津市,增加了远期气源的保障的信心,对天津市远期燃气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5、引进海外天然气的思考
大力开展国际天然气之间的发展合作,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发展清洁能源,改善环境,提高国内能源企业的竞争力,降低国家能源利用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应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利用多种途径,保障天然气资源充足供应。中俄天然气协议的成功签署让我们反思,推进能源多元化应从能源外交的策略考虑,开展国家层面的能源外交活动,各大国有石油公司配合的策略。面对天然气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还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加快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以适应国际化市场价格变化;合理调配地区消费价格,对欠发达地区由国家进行适当的补贴,使国内市场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