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巫信仰活态研究的硕果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ctq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巫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对壮族巫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它的活态巫信仰研究意义非常重大。2012年出版的“壮学丛书”重点项目《壮族巫信仰研究与右江壮族巫辞译注》(以下简称《壮族巫信仰》)就是壮族巫信仰活态研究的硕果。2004年《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以下简称壮族《麽经》)一书的出版,曾令学界振奋一时。《壮族巫信仰》沿袭了《麽经》作为壮族典籍资料的重要价值的特征。
  一、精心谋篇布局,翔实的田野资料库
  (一)独到的结构体例:巫信仰研究与巫辞译注融汇合一
  《壮族巫信仰》鸿篇巨制,蔚为大观。它分上下两册,有884页,1610千字。分为两部分:“壮族巫信仰研究”与“右江壮族巫辞译注”。第一部分是在田野资料的基础上对壮族巫信仰加以综合研究,第二部分则是对巫辞忠实的记录、科学的整理和严谨的翻译。巫文化研究成果与巫辞的整理合于一书,显示了该论著的独到体例。
  “壮族巫信仰研究”对壮族活态巫文化作了整体性的描述,其中涉及巫师、巫事仪式、巫辞特性、巫信仰宇宙空间特点和神灵体系等。第一部分共十四章,一至七章是对壮族巫信仰的综合研究,分别论述壮族巫信仰的历史渊源、通灵巫师的生成和类别、巫事的主要类型及功能、巫辞的传承形态和壮巫神灵信仰的民族特征等内容。八至十四章是巫信仰个案调查研究,对象分别是百色右江区百兰乡、隆林猪场乡、平果凤梧、靖西吉坡村等地的巫信仰。其中十一至十四章把大新、靖西、那坡与天等县的研究置于旧时的“镇安故地”的视野下进行论述,既综合描述它们的人文特点、巫事概况,又深入剖析具体个案的巫事过程。
  《壮族巫信仰》的第二部分是“右江壮族巫辞译注”。论著充分体现出忠实记录、科学整理和准确翻译的原则。“本书所收录的壮族巫辞,均从广西右江壮族通灵类巫师举行的各种巫事仪式现场采录而得。采录、译注者依据现场录音材料,抄录成现有的拼音壮文文本。在抄录的过程中,注重保留原巫辞的本来面目,不作随意更改。”本书译注整理的体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三对照文本。每句巫辞的第一行为拼音壮文原句,第二行为国际音标注音,第三行为汉文对译;第二部分为注释;第三部分为汉译文文本。
  论著按巫事的功能和巫辞的内容分为巫神祭辞、巫仪诵辞和巫坛歌辞三大部分。巫神祭辞有《哭娅王》等两篇。巫仪诵辞又分为启坛巫辞、问卜巫辞、上花园巫辞、还债巫辞和解邦巫辞等五类。启坛巫辞由《何美莲请祖师官兵》等四篇组成。问卜巫辞有《黄妈彩明问卜辞》一篇。上花园巫辞有《黄妈彩明上花园》等三篇。还债巫辞由《还花婆债》等两篇组成。解邦巫辞则有《解伤邦》等四篇。巫坛歌辞有梅花缘情歌和阴阳情歌对唱两类。梅花缘情歌收录了《覃浩然梅花缘引歌》等三篇。阴阳情歌对唱则有《黄桂仙(阳)对甘歌(阴)》等两篇。
  (二)以扎实的田野考察作理论观点的有力支撑
  论著的研究观点都基于实地考察、深入体验而得。“本课题大部分篇章都是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以纪实的方式成文的。”如有学者曾指出壮族的男巫存在现实,且男巫必须以女性身份从事巫事,该论著以鲜活的田野资料,把真相诉诸读者。它对百色市右江区百兰乡巫师群体中的21个巫师的性别结构作了分析,发现只有一个男巫。男巫行巫时,须穿上女巫服饰,如德保县的男巫邓福海。他成巫经历也和女巫相似。百色右江区的覃浩然,田阳县田州镇凤马村祥红屯的韦伟等男巫隋况也大体相同。详细、扎实的田野材料让读者为之信服。其他诸多观点,也无一不体现了论著艰苦、细致的田野作风。如作者对百色右江区百兰乡壮族巫师群体的调查中,把在当地较有名气的二十一个巫师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成巫年龄与祖师名等资料列表附出,具有很强的资料库价值。除了整体性的调查,论著还有非常细致、深入的个案调查,着力陈述了百兰乡百兰村的何美莲、黄妈飞燕、黄彩金和韦妈强,以及百兰乡那伏村的黄妈彩明和韦美新等女巫个案,对她们的成巫经历、做巫事过程作深度的调查与访谈。论著既考察其仪式过程,也记录巫师唱诵的巫辞,如对韦美新的“哭娅王”过程作了详细的记录,这体现了深入调查、忠实记录原则。
  二、有据而论,活态巫信仰研究结出创新硕果
  巫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源头之一。人类学名著《金枝》即向世人展示了世界丰富的巫文化。中国的巫文化源远流长,远古时代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存,往往与巫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古代礼制,其起源是与通神的巫术密切相关的,这是对中国文明起源道路与特点的一个带有阶段性意义的新认识”。作为中国古代的著名典籍《山海经》,被鲁迅先生喻为是“盖古之巫书”。近年来陆续涌现出一系列巫文化研究的成果,如《巫与巫术》、《寻根之路——一种神秘巫图的发现》等等,展现了中国深厚的巫文化传统。世界各国学者对北方活态巫信仰——萨满文化的研究成果非常多,光是专著就不下几十部。然而,对于包括壮族在内的南方活态巫信仰的研究一直显得较为沉寂。近些年来,陆续有学者对壮族的巫文化作某些侧面的调查,如萧梅的论文《唱在巫路上——广西靖西壮族“魔仪”音声的考察与研究》、《“巫乐”的比较:执仪者的身份与性别》等。但壮族巫信仰的系统研究成果迟迟没有出现。可喜的是,《壮族巫信仰》开拓性地成为第一部系统研究壮族巫信仰的研究专著。
  (一)以鲜活的实例解读巫文化之迷。之前对巫文化的论述大多语焉不详,让读者心中存疑。该论著以鲜活的事实论之,让读者疑问冰释。如作者抓住了壮族巫信仰传承的核心——巫师来考察,对巫师的生成与类别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巫师成巫的条件为“命中注定,命合当巫”。壮族巫师成巫中的盖帽仪式虽已有人提及,但却鲜有人做出民俗志的研究。该书以靖西县吉坡村小坡屯女巫韦金莲的盖帽仪式为例,对之作了较详细的记录,为学界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二)发前人之未发。论著的很多观点都是作者首先提出的。如作者基于对壮族麽文化研究的基础,指出了“布麽是从巫觋演变而来,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论著述及,就宇宙时空观念来说,壮族巫师所做的仪式都叫“巫路”,其活动空间有流动不定的,也有相对固定的,如“天堂花园”就是相对固定的虚拟空间。壮族通灵类巫师群体信仰的神灵有创世女神及巫祖姆六甲、管理天堂花园的花婆、创造人世间生灵的娅王和附于巫师身上的祖师神及其兵马。著者明确提出:壮族巫信仰是中国南方族群巫信仰文化的典型代表,与中国北方族群的萨满文化有本质上的联系和形态上的区别,两者应该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梳理出中国萨满教南北两大信仰形态的流派特征,最终构建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全面系统的中国萨满学理论体系。以上观点都表现出著者理论研究的底气和勇气。   (三)独到的视角赋新篇。杨树喆曾从师公教的研究视角指出壮族民间宗教信仰中巫、道、佛、儒等融合的事实。《壮族巫信仰》则是从巫信仰的视角去研究得出的成果,对壮族民间信仰的整体研究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镇安故地壮族巫、麽、道信仰融合考察”和“靖西湖润壮族巫、麽、道合一斋醮仪式考察”这两章,就非常翔实地描述了巫信仰是如何与麽、道信仰相融合,它的学术价值远远超出了民间信仰研究本身,对壮族文化的整体研究都有启发意义。翔实的调查资料是观点的铁证,如对靖西县湖润镇新桥屯的斋醮调查中,著者对醮坛的教职人员及各项工作负责人列表附出,各种民间宗教教职人员悉数记下:其中道公三人,麽公一人,巫师六人。对新桥、多留屯的斋醮活动,著者分别从道坛视角、麽坛视角及巫坛视角对斋醮的人斋、正斋和散斋等仪式进行详述。
  三、与壮族《麽经》相媲美的文化典籍
  有学者认为壮族《麽经》“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神话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研究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它不仅是壮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壮族巫信仰》是与壮族《麽经》相媲美的典籍之作。壮族《麽经》以古壮字、壮语、国际音标和汉译,把麽教的经文呈现于读者面前。与之相似,《壮族巫信仰》把巫辞以壮语、国际音标和汉语直译与意译呈现出来,具有第一手资料的宝贵价值。论著把巫辞演述的文化背景予以忠实记录,展现了它作为另一个意义上的“文本”。加上论著的独到体例——理论研究与巫辞文本一并呈现,因而,它的典籍价值就更为突出。如巫辞《黄妈彩明上花园》,单从巫辞视角理解显得有些艰涩,结合著者对唱述者黄妈彩明成巫过程的论述,明白她附体的祖师,有助于理解该巫辞的祖师神谱。论著中对巫信仰宇宙空间及花园之路的研究,则有助于体会巫辞“花园”的信仰空间。论著中对“赎魂”的研究与巫辞的招魂内容的理解可相辅相成。
  《壮族巫信仰》在内容上与《麽经》有诸多一致之处。巫信仰与麽教同属壮族民间信仰,它们是壮族原生态型宗教信仰文化形态。从巫辞的内容可看出它与《麽经》的联系。巫辞的神灵谱系与《麽经》有众多相似之处,如在《何美莲请祖师官兵》邀请的神灵有六君、玉皇、张天师、布洛陀、麽渌甲、七君、五君、木兰将军、覃惠生、桂荣、土地公、社神黄国清、韩将军等四十几个之多。其中的玉皇、布洛陀、麽渌甲、土地公等与《麽经》的神灵相同。论著的招魂、驱鬼等巫事仪式,在《麽经》中也大量涉及。
  当然,《壮族巫信仰》作为典籍性的文献,对于民族学、神话学、语言学、民俗学、音乐学等多学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壮族的巫信仰“活化石”,提供了丰富的民族历史信息。巫事与巫辞中的众多神话母题,是壮族神话的宝库。巫辞用拼音壮文与国际音标记写,为民族语言研究提供了蕴含着丰富文化信息的语料。巫信仰的调查与记录,是民俗学者正迫切需要完成的民俗志工作之一。巫辞作为优美的唱词,既是壮族民间文学中的优美诗歌,也是民歌研究的新增长点。
  综上,《壮族巫信仰》作为“壮学丛书”的最新成果,它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振奋:它不仅是壮族巫信仰活态研究的硕果,还无愧于壮族典籍《麽经》姊妹篇的美誉。
  [责任编辑:李妍]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民族志写作的“表述危机”,表演民族志在欧美等国家迅速发展起来。乔治-米德的实用主义互动论、美国种族理论和与之相关的表演作品、亨利·吉鲁的抵制行动观点以及源自拉美的“证明式叙事”和“记忆”两个概念是表演民族志的重要理论来源。表演民族志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艺术性、体验性、表演性和批判参与四个方面。通过简述卡尔·巴格利“确保开端”项目从制作到演出的过程展现表演民族
期刊
【摘 要】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作出了扩大地方立法权主体的新规定,对于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民族自治地方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在《立法法》扩张了地方立法主体这一新的时期,如何贯彻实施这一立法规定和精神,使其工作落到实处,是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立法为研究视角,针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并提
期刊
【摘要】盘瓠不是虚构人物符号,而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于公元前2391年夏历五月初五,出生于今河南商丘。他从小就是个弃儿,是帝喾高辛氏将他抱养成人。盘瓠长大后与苗族和其他民族加入蚩尤领导的九黎集团,他们活动的区域是豫东鲁西。公元前2376年,黄炎集团与蚩尤发生“涿鹿之战”,盘瓠15岁,脱离蚩尤集团,投入黄炎集团,参加了战争,并在战斗中斩杀畎夷之将,得到帝喾高辛氏的封赏,授爵赐婚。“涿鹿之战”是瑶族历
期刊
【摘要】以“祭丁巴什罗”仪式等为主要内容的“东巴法会”已成为一种现代社会交流与旅游展演活动,并主要通过旅游舞台的建构、音声的展演、体化及行动实践三个层面来表达与展现东巴文化的认同与现代身份的转换、东道主与游客之间的社会交往,同时在增进社会交流中获得所需资本和利益转换并稳固特定的社会秩序。而“旅游展演”则在旅游场景中建构起一套“音声-行为-交流”舞台化呈现的活态机制,不仅透视出旅游社会生活的结构,也
期刊
【摘 要】尽管广西民族乡人民调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成就,但基于民族乡多方面的特定原因,当前面临着诸多阻碍人民调解工作开展的现实困境。逐步推行人民调解的社会化和职业化,为人民调解经费的落实建立法律责任制度,进一步廓清山林权界以明晰权属,创新法制宣传教育方式,加大对人民调解员的综合培训,是破解当前民族乡人民调解所处困境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民族乡;人民调解;困境;对策  【作 者】邓崇专,广西
期刊
【摘 要】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功能,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吸引物,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广西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名称对分布于左江流域的花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对左江流域的旅游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申遗工作的不断推进,如何对左江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使其更好地“反哺”申遗工作,实现申遗的成功,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文章以花山申报世界遗产为例,探讨了花山所分布的左
期刊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壮、瑶、苗、侗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位居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首位。本文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广西城镇公共建筑中的应用的必要性,对如何融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在城镇建设中应用本地的民族特色文化元素,来打造出广西每个城镇的特色和品牌,避免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突出各个城镇独特的特色文化氛围,同时保护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呼吁各级政府及有关企事
期刊
一、 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  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方式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视角/杨云安,青觉//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⑷.-1~7  大国战略视角下的印度海外印度人政策研究/毛悦//世界民族.-2015,⑷.-74~86  当代缅甸族际关系治理的路径、特点与挑战/钟贵峰//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34~41  对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现状的几点思考/孙懿//青海民族研究.-20
期刊
[摘要]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建构论者认为,一门学科的兴起与发展的过程,往往就是知识生产和社会环境互动互惠的过程。在台湾,由于人类学学科一度曾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军学科,其发展中经历的各种变化往往也是社会环境变换的折射。因此,回顾和反思台湾人类学的历史,及其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和互惠,不仅对中国大陆人类学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而且对于中国社会科学在发展中如何实现本土化和国际化对接
期刊
【摘 要】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家(指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和越南5国),在东南亚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中国与GMS国家之间在广袤的时间和空间中所形成的同源异流、跨境而居、土生华人和华人华侨的民族关系和民族认同,在世界民族关系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从学术意义上来说,一是反映了中国民族与东南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生性;二是呈现了中国民族与东南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样性;三是表达了中国民族与
期刊